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由我而校最新章節列表 > 第0091章 平靜過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091章 平靜過渡

朱由校看完彈劾孫承宗的奏章以後,心中一團怒火在燃燒。內閣首輔在皇帝微服私訪期間做的這些事,都是在事先徵得朱由校同意的。有很多事情是朱由校交給樞輔的任務,比如說招募新兵,加強訓練,擴充軍備,嚴防國內奸商走私物資給後金。而今孫首輔的這些功勞卻變成了他謀反的罪狀。不過看到這些奏章,朱由校也確實覺得在明朝的政治體系下,內閣首輔抓軍權確實有些敏感,儘管是皇帝授權。

面對著這個尷尬的局面,朱由校先是安慰孫承宗:“先生,最近辛苦了。朕出巡山東這三個多月,你管理朝政管得很好,天下安穩,這是一份功勞。”

“回陛下,臣沒有功勞,臣只是謹遵聖喻而已。臣年老體弱,希望陛下能准許我辭官回鄉。”

“先生不要受那些卑鄙官僚的影響,不要輕易退縮。你明明知道,朕需要你的輔佐,朕怎麼可能讓你辭官呢。”

“臣面對他們的指責,百口難辯,何況臣只有一張嘴。”

皇帝翻看了幾份奏章,他發現有已知的東林黨人的姓名。朱由校覺察到這可能是黨爭的開始,東林黨內部有人想藉此升官發財,這個事情要好好調查,說不定能揪出一條大魚。為了慎重起見,他詢問孫承宗對此事的看法。

“先生,你希望朕如何處理這些惡意誹謗的朝臣?”

“回稟陛下,臣以為真的對他們進行嚴厲處置的話,會阻塞言路。如果陛下還想重用臣的話,聖上可以寫一道詔書說明臣在皇上外出之時執政沒有過錯,這樣臣就心滿意足了。”

“如此輕易地饒過這些偽君子,太委屈先生了?”

“陛下言重了,受不了委屈還當什麼內閣首輔。”

“行,目前就這樣辦吧,不過這些居心叵測的亂臣,朕是不會放過他們的。先叫司禮監的王安緊急發一道詔書,說朕巡遊完畢,現在已回到紫禁城。然後禮部尚書袁可立,你寫一份票擬說明孫承宗這幾個月的功績,在傍晚之前送到司禮監蓋章發出去。”

“是,陛下。微臣一定如實表彰樞輔的任勞任怨。”袁可立應聲答道。

“你們都退下去做事吧,朕旅途勞累,要休息一下。”

“是,陛下,臣告退。”二人應聲答道。

孫承宗和袁可立退下以後,皇上回到乾清宮休息。朱由校先是在宮人的伺候下,沐浴洗去一身的辛苦與疲憊。朱由校靠在澡桶的邊緣上,慢慢回憶起微服私訪時發現的問題。皇帝不是不知道做事,他是要做的事情太多,但又不可能一次性做完,朱由校準備分出個輕重緩急依次來做。

在皇上深思國事的時候,在皇帝返京的同一天,雄偉壯麗的北京城來了兩位官員,他們年齡不同,官職不同,但他們都是有

政治抱負的人物,他們都希望出人頭地,在官場上更上一層樓。

年紀較大的這位官員來自浙江烏程,他叫溫體仁,是萬曆二十六年的進士。溫體仁本來是南京的官員,他是詹事府少詹事,職責是掌南京翰林院事。但因為即位僅僅一年,皇帝就以貪汙罪名處死不少官員,京城出現了官員短缺一時供應不上,就從南京調官員來北京,溫體仁就是這其中的一員。

溫體仁今年已有四十八歲了,在南京的官僚裡頭,他以清廉和能幹而著稱,他從不收受賄賂,不管多麼複雜瑣細的檔案到他手裡頭都能快速解決。但是在處理朝廷公文方面,他是效率奇高的行家裡手,但是在具體的行政事務上,他沒有實際操作能力,畢竟他沒當過地方官僚,也不是在邊疆的戰火氛圍中長大,溫體仁只是一個精通文墨的老翰林而已。

老翰林對自己的官職並不滿意,他的理想在內閣。溫體仁的特殊心計能力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他無法用高深的概念、抽象的理論來解釋社會,但能憑直覺感受到人際關係的真諦,現實感要遠遠超過那些風雅的書生。溫體仁不願意跟士大夫們去煙花脂粉之地喝酒作詩,因此他在南京這些年遭到了同僚的冷落。他對人性之惡有著切膚之痛,以毒攻毒、以惡制惡成了他的人生信條。溫體仁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個機會,一個得到皇帝信任的機會。

年紀較小的這位官員來自廣東東莞,他叫袁崇煥,是萬曆四十七年的進士。對於當了十三年舉人的袁崇煥來說,這是他人生的重大轉機。近三十年的苦讀與家庭供養,終於自平民而致仕宦。袁崇煥的第一個職務是福建邵武知縣,今年他來京城朝見皇上。他很幸運,袁崇煥得到了御史候洵的賞識與推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袁崇煥身材短小精悍,膚色較暗。作為一個三十七歲的下級官員,他自信、膽識過人,有時甚至顯得狂妄和目空一切,終生對於權力與榮譽的追求是個人的激情所致,這是袁崇煥固有的習慣。在講究班次、資歷的王朝政府中,屈在下層的官員能脫穎而出,在於捉住契機而敢於冒險。如今正是明朝的多事之秋,袁崇煥以熟讀兵法自傲,他和那些懦弱膽怯的文官很不一樣,他想在戰場上建功。

這兩位官員對未來有美好的憧憬,但目前來講,他們的事業還只是鏡中月水中花。皇帝從濟寧帶過來的閻應元已經住進了京軍營房,穿上了嶄新的盔甲,把堅固的護臂套在胳膊上面,戴上了六稜鐵頭盔。這是京營哨長的制式防護裝備,閻應元初來乍到就當上了哨長,大約管一百五十個步軍士卒。

閻應元在京營的大銅鏡面前照來照去,他看到自己威武挺拔的身影,很是高興。作為一個關係戶,哨長閻應元需要實實在在的戰力來讓底層的大兵服氣。來到京城的第一天,他顧不上休息,在京營接受體能上的測試。

測試的結果非常不錯,閻應元能把四百斤的石頭舉過頭頂,他射箭百

發百中,負重跑的速度在全軍中名列前茅。他唯一需要的是訓練騎術和練習火器的使用,以及熟悉軍營的規章制度。

皇帝並不是獨自回來的,他在泰山花了一千兩白銀為妙蘭、妙蕙兩位道姑贖身,並帶到了紫禁城,安置在后妃居住的啟祥宮居住。這兩位道姑和鐵冰之鐵媚父女倆是在濟寧,朱由校與河道總督左光斗對話時,才知道面前的這位貴人就是大明的真龍天子,這二位道姑自覺撞了大運。

朱由校回到乾清宮,他先是用午膳,然後就馬不停蹄地繼續辦公。皇上在這裡召見了司禮監秉筆太監劉若愚和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他將彈劾孫承宗的奏章交給劉若愚,皇帝下令駱思恭協助劉若愚調查寫彈劾奏章的每一位官員,要調查清楚他們的籍貫、家庭背景和人際關係。調查完畢以後,儘快向皇帝彙報。兩人領命退下去調查。

天子依舊待在暖閣裡,他把微服私訪的心得整理在紙上。朱由校先把問題寫出來,然後再加以分類,比如說土地問題、吏治問題、海貿問題、私鹽問題等等。寫了整整一個下午,到了傍晚,禮部尚書袁可立把寫他的關於為內閣首輔辯解的奏章送給皇上稽核,主要內容就是論述了內閣首輔在得到聖上授權以後,對朝政的管理沒有絲毫的問題,論證了孫承宗謀反一事純粹是子虛烏有。朱由校看完以後蓋上他的大印,作為詔書釋出出去。

晚上,朱由校到坤寧宮和皇后張嫣一起用膳,為了慶祝巡遊歸來,特地準備了九道菜的大宴。皇帝當政以來,厲行節約,每頓飯只是四菜一湯,九道菜已經可以說是大宴了。九道菜擺在席上,異香馥郁,菜品新鮮。

小皇后張嫣今天上午就知道皇帝回宮了,這兩個多月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她真的害怕皇上一去不回。然而皇上一回來就忙著國事連後宮的門也沒邁進一步,張嫣到了晚膳才與朱由校見面。帝后二人對面而坐。張嫣鼓起勇氣把她的想法跟皇上講:

“皇上,您可否記得正德皇帝下江南的事?”

“正德皇帝下江南發生什麼事了?”

“下江南回來時,在淮安的清江浦,正德皇帝在運河西岸的積水池泛舟。正當興高采烈的時候,不料船翻了個底朝天,這位大明天子竟然落水,左右侍臣一齊爭搶入水救護,七手八腳好不容易把正德皇帝撈上岸。受到冷水的刺激和落水的驚嚇,正德皇帝就此染病,身體一蹶不振,直至病死。”

“皇后對朕有什麼看法,直說就好了,不必拐彎抹角的。”

“臣妾不敢,臣妾只是擔心皇上的安危,希望皇上以史為鑑保重好自己的身體。”

“朕知道微服私訪確實有些風險,但是這朕作為一位君王的決定,是為我大明江山的長治久安。皇后應該理解,而不是干預。”

“臣妾知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