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天魔地仙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章 昔年恩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六十章 昔年恩怨

可魍魎影手中的魔道據說在魔氣之盛上一點兒也不亞於其餘的極大的兇器,就連銀翼當年亦曾提起過自己手中的修羅魔刀在對方手中根本佔不到半點便宜。

血魔當年在武欲之時便聽聞過此刀,據傳當日九陽道人與他交手之時都對那刀破感興趣。而且若非對方仗著此刀的威勢怕是難以在九陽道人手上走過二十招的。可惜後來魍魎影以精血化成潛逃之法給溜了,這才對魔刀失去了關注。

現在有人打著魔刀的主意血魔倒也有些納悶,其實他自己在魔教中聽聞到那些傳聞都覺得有些詫異。只可惜魍魎影的行蹤飄忽不定,一直都沒機會問詢,因此對這刀也是模稜兩可的。

但他卻有些不解的是自己一道靠近魍魎影手中的殘劍便無故有些異動,若非自己極力控制怕是會從劍鞘中飛出去的。這讓他頗有些不解,難不成自己手中的地仙劍還能和那魔刀有何聯絡不成?

感到意外的當然不僅只是他一人,魍魎影也是感同身受。但修道界之人把自己手中的法器看得極重,因此潛移默化之中便已形成了劍在人在,劍亡人亦去的說法。所以二人雖都心想檢視對方的刀劍,但也明白均是視刀劍如命之人,如何又能去開口想要借之觀賞?

正是如此,二人雖一直都好奇對方的法器,可卻沒機會問詢對方。現在卻是大好時機,他心中隱隱覺得凌幻仙姑遺留書信上的秘密馬上就要解開了。而且甚至一度懷疑魍魎影手中的一刀有可能就是那一刀一劍中的那把刀,自己手中的乃是其中之劍。

想到此處血魔便有幾分的欣喜起來,現在唯一要做的便是能儘快摧毀這一刀一劍,修道界此後便再無那通天大道的說法,也算完成了凌幻仙姑的遺願了。

但對於通天大道他又有幾分的好奇,天外到底有何神明,能不能救活自己的師姐?如果可以,自己是不是應該要去開啟通天大道救活師姐?想到那日李玄東告訴自己,小師妹的遺體未腐便有心前去觀望一番的。若是能夠讓師姐活過來,再苦再難也是願意的。

他有些好奇地問道:“這些人為何中意你的刀?”

魍魎影嘆了口氣,居然和血魔說道:“昔年我和你母親也算是生死之交了,今日便告訴你我的真實來歷吧。”

血魔大為詫異,對於魍魎影一直的身份在魔教的確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至於真實的來歷據說連萬魔老祖都是難以得知的。現在見他要言明,自然是大為好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魍魎影卻說道:“你可知你母親雖身在魔教,卻一直都在極力阻止教中之人濫殺無辜,甚至還偷偷放走了不少被抓到魔教的正道中人。”

談起自己的母親瀟娘血魔自然是有些心塞的,自己居然連親生父母都未曾見過。而養父養母昔年又被自己的舅舅誤傷至死,後來去看過一次,卻早已被人立下了墓碑。他也詢問過四周的村民,可卻都無人知曉到底是誰所所為。

方顯夫婦雖是老實巴交的平民,但對血魔而言也是有養育之恩的,因此多少都還是有些眷戀的。之所以至今都不怎麼喜歡萬魔子,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方顯夫婦間接死於他手之故。

但自己的親生父母卻是毫無印象的,之前會聽老祖提起過自己的父母,但話語中大多都是深深的自責。只說自己枉為魔教教主,連自己女兒都保護不了。血魔從他的自責中不難看出一個父親對子女的那種愛護和思念之情,因此後面方才逐漸接受自己的身份。

可要說更深入的瞭解自己的母親,卻因萬魔老祖的去世而沒有機會。魍魎影當初知曉血魔乃是昔年瀟娘的兒子,自然現身見了他一下。細看之下的確是有幾分的神似,而且他自然也是認識方語,只說血魔的眉宇間和方語乃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因上輩之故,血魔方才尊稱魍魎影為影叔,可正要從他那裡瞭解到自己母親一些狀況時卻一直都沒有

機會。今日既然魍魎影要談論自己的母親,自然是洗耳恭聽了,只點了點頭道:“影叔,我也想知曉下當年之事。”

魍魎影看上去還是頗為平靜的,大概是血魔方才的丹藥起了作用,傷勢似乎已好了大半。他摸出了手中的酒壺,突然就灌到了口中。有那麼一瞬間,血魔覺得他不像是魔教的赫赫有名的魔頭,反倒像是一代孤寂而又落寞的刀客。

血魔近來也覺得諸事繁瑣,特別是林小菁的重傷更讓他心中積鬱了一段愁怨,此刻只覺得心中異常愁悶早有心一醉方休了。他曾見到過不少人活得很苦悶,但一旦解救笑抽後便非常的開懷,甚至到了目空一切的境界。

酒,也許從來都不是用來麻痺自己的,卻能用來迷惑自己。

他也不問問魍魎影,直接便搶了過來猛灌了幾口,而魍魎影卻在一旁娓娓道來當年之事。

原來他只是中原一處富庶人家的公子,根本也不知有什麼修道正魔只說,一味也只好聖賢之書,從不知還有人能呼風喚雨,上天入地。血魔覺得倒和自己當年相差無幾,而且甚至還要無知一些。

魍魎影本名陽侍,他們家在中原雖比不過林家,杜家等大勢家族,卻也是小有名氣的。據他們家族言訓中介紹,好像在幾百年曾經出過幾個厲害的人物,像是在修什麼道。

但是的陽侍自然覺得是無稽之談,而且對那所謂的成仙得道也毫無興趣。整日裡觀花賞月,鬥雞走馬,一副世外逍遙作風。血魔見他談論起這段往事時似乎非常嚮往便已知曉估計比現在的日子要好上不少的。

直到有一日他遇到了當地有名的大家閨秀雁歸,見到對方那刻他便被對方抽走了魂魄,看樣子似乎對對方已是一見傾心。而對方自然對他也是有所瞭解的,畢竟四裡八鄉一談論起這陽侍也是有口皆碑的,乃是鼎鼎有名的大才子。

對於窮山惡水的之地,能有這麼一位極有威望的公子哥,那大家閨秀雁歸自然也是有些心儀的。陽侍當然不知曉對方對他另眼相看,只想方設法的靠近與他。

碰巧雁歸的家底殷實,而這陽侍又待人真誠經常性的出手救濟因此在財力上多少有些不足之處。況且還喜好詩詞歌賦,遊山玩水,家中留下的財產更是顯得抓襟見肘起來。因此沒少和家裡面鬧矛盾,最後直接把他給趕了出來。

雁歸聽到外人談論起這陽侍的趣事便忍俊不禁,只想有朝一日定要會會這位大有意趣之人。果然在不久之後,她便組織了一個詩詞大會,據說只要能夠填的好,並且讓她中意的都可活得白銀數百兩。

這對於靠著三朋四友救濟,並且還給他人寫字作畫為生的陽侍而言無異於就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這個訊息很快便傳遍了方圓幾里之地,有不少自持才華不淺卻懷才不遇之人自然是蠢蠢欲動的。而且不僅如此,他們都還聽聞說這個組織之人乃是一個美若天仙並且還才華不淺的女子,因此就算是目不識丁的紈絝也會去一睹風采的。

到了詩詞大會之日,果然是人山人海的。雁歸還未出去聽得身邊丫鬟談起場景便嚇了一跳,根本不敢再現身出去,如此多人她是始料未及的。後來在門人的建議之下方才讓一些企圖渾水摸魚一觀雁歸風采之人悻悻而去,本來人山人海經過層層篩選就變成了僅十數人而已。

陽侍自然是赫然在列的,對一同前去之人頗有些不屑一顧。多數人沒什麼實際才華,無非只是濫竽充數。陽侍昔日便聽聞過這窮山惡水之地有此才女,只恨一直都難以有機會一睹其風采,今日估計自己都不是衝著那百金而來的,卻是這個女子比那百金更有吸引力。

所謂詩詞大會進去之後方才發現只是一個局,雁歸聽到下人說起那些所謂的才子一口粗話,而且一個個看上去虛有其表便氣得想要撤掉這次詩詞大會。

但她的貼身丫鬟

銀芳卻在她耳邊小聲嘀咕道:“小姐,我看到有為公子一進來便正襟危坐,而且也不左顧右盼,腳下的散沙只有一個腳印,可以看出一點也不浮躁。”

雁歸一聽此話心中便驚了起來,這坐堂處的散沙是她故意而為之的,她只是想考驗下這些人的耐性。自古成大事者必淡泊寧靜,氣定神閒。而若是心浮氣躁,百般焦慮卻是難有大成的。

不少人的腳下自然是混亂不堪的,足以見得是一點耐性都沒有之人,而雁歸恰恰就是不喜歡這一類人。現在聽聞還有一個與眾不同之人自然是有幾分的好奇的。一問之下卻是正合她意,原來是早有耳聞的大才子且行事古怪的陽侍。

後來那詩詞大會也如期舉行,只不過過程頗有些讓雁歸覺得有些不如人意,但卻在那次之後結識了陽侍。從他身上的確看到了與眾不同之處,並且二人還經常一起吟詩作對,賞花弄月,好一派才子佳人之狀,弄得流言滿天飛,可二人卻是毫不在乎當真讓人有些疑惑不解。

二人看上去雖形影不離且親密無間,不過陽侍卻都是以禮相待,從不逾越雷池半步甚至連眼神都不會緊盯著對方,一派謙謙公子的作風。

雁歸私下裡和貼身丫鬟談起這陽侍之時只說對方一個榆木腦袋,根本就不解風情。就算是花前月下,風月無邊都一位談論其他事情好像根本不知只能談情說愛才會應景一般。

小丫頭銀芳每次談到他都能撲哧一笑,覺得這陽侍的確是有些不解風情。某次她接待陽侍並和他談論了幾句,當真讓他覺得這世間居然還能有這等不通情理和不解風月之人。

原來這日陽侍來到府上會見雁歸,可碰巧這幾日天寒地凍的,雁歸不小心便偶感了風寒。銀芳出來告知自己小姐有些異樣,不想這陽侍讀不表態撒腿就走。

銀芳見此心中大為詫異,心道,自己的小姐和他如何親密如何能不聞不問便走了?因此便叫住他道:“陽公子,你就這麼走了?”

陽侍連忙停下腳步,居然未語先紅了臉,有些訥訥道:“姐姐叫我有何事?”

銀芳楞了一下,見他這幅樣子當真是又好氣又好笑,覺得他怎得會先紅了臉反倒是她這個身為女子之人還要有風度一些。只不過每次聽自己的小姐談起他是都覺得他有些傻乎乎的,於是便說道:“我說陽公子,我家小姐居然都病了,你就不進去看她一下?”

不想陽侍看上去似乎更加臉紅了,連忙便猶如那些老夫子般自言自語道:“自古男女有別,況小姐又身在閨房,如此一去大有不妥之處。”

銀芳頗有些無言以對,卻也反駁道:“你又經常都和我家小姐談經論道的嗎?”

陽侍直接答道:“談經論道,光天化日,無傷大雅。”

銀芳道:“那還不是孤男寡女?”

陽侍卻一副書呆子樣說道:“那是聖賢之書,不可一概而論,況青天白日並無越禮之說,和孤男寡女實扯不上什麼關係。”

銀芳直接傻在了原地,不就讓他去看看自己的小姐嗎,沒想到居然還那麼一堆歪理直接痛罵道:“你個書呆子,難道真不知我家小姐希望你能去探望她媽?”

陽侍震驚了一下,連忙擺出一副老陳穩重和為對方著想的模樣,只說道:“非禮勿聽,非禮勿視,你家小姐身在閨房鄙人實不宜去打擾,有傷風華,有傷風化。”說完便拱手作揖而去。

銀芳在一旁目瞪口呆,每次聽到自己小姐念道他是個十足的書呆子她還不信,今日可算是領教了他那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呆意了。

回到雁歸的臥房自然是把他大罵了一通,聽得雁歸是又心疼又覺得可氣,這小子如何會形成這般的狀態,當真讓人有些苦笑不得。但更多的卻是揪心,只暗暗地問道,難道我都如此明顯,你還看不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