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都市透視醫聖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85章 親自授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85章 親自授課

第二天早上,蕭晨來到中醫藥大學吃完早餐,然後回到教室的時候,昨天班上那些同學,在蕭晨說讓他們買什麼書籍的時候,現在基本上都是書店買了。

比起那些籠統的教科書,蕭晨讓他們買的這些中醫書籍,確實是必備的。

當然,他們這個中西醫臨床專業,除了中醫外,另外還有就是學西醫解剖學。

這是中醫其他科沒有的。

不過,按照蕭晨現在的想法,如果是中醫,蕭晨想讓他自己來教這些學生。

單像這脈診基礎,現在班上的同學,確實沒有幾個真正學到了。

這上午兩節課,還是兩節關於中醫基礎的課程,在張教授來到教室的時候,蕭晨直接站起來說道:“張教授,我想親自來教班上這些學生。當然,我現在的想法,先教他們如何掌握脈診基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蕭同學,你來教嗎?”

本來現在他教都是課本上的理論基礎知識,完全就是熟背課本上的內容就行。

“不錯,我來教,你在一旁看著就行。”

他在一旁看著?

張教授知道蕭晨的中醫術很厲害,既然那樣,他也就在旁邊旁聽。

蕭晨自己上到講臺上。

像望聞問切裡面的望聞問,這些都比較簡單,也沒有多少內容,但是,像切脈就不要了。

這切脈結果有二十多種,甚至三十多種,但是,讓這些同學死記硬背都要背很長時間。

“把講臺搬開。”

蕭晨讓兩個男生把講臺搬開,然後再把一張課桌搬上來。

還有凳子那些。

張教授不知道蕭晨在搞什麼。

“我先讓你們感受一下什麼叫脈診。”

這些同學哪有感受到,平常最多就是看到那些老中醫給人切脈而已。

蕭晨說道:“哪個同學覺得自己不舒服的,自己上來?”

很快,班上一位有點胖的女生走了上來。

在讓對方坐在那裡,蕭晨開始給她進行把脈。

先看了右手的脈象,再看左手脈象。

看完後,說道:“從第一位同學開始上來。”

很快,坐在教室第一組第一臺的一個女生走了上來,她顯得很緊張,雖然早就想給別人脈

診,但是,自己根本不懂啊!

現在對方上來後,坐在蕭晨那個位置,蕭晨教她如何把脈。

“就是這樣,要感覺到脈動。”

診脈的部位切脈可按部位分為遍診法、三部診法和寸口診法。自晉代以來主要用寸口診法,遍診法和三部診法已較少採用,只在危急的病證及兩手寸口無脈時,才配合使用。

蕭晨邊叫對方,邊讓對方如何脈診。

只有她自己真正感覺到,這才算得上。

“你感覺到了嗎?”

“我感覺到了。”

女生按照蕭晨教的如何搭脈,她是真的感覺到了,之前她自己一直試著,發現根本就不行,但是,現在按照蕭晨說的來做,還真的感覺得到了。

這是最基本的基礎。

不過,這脈診方法有三種,現在一般用寸口診法。

寸口又稱氣口或脈口,其位置在腕後高骨(橈骨莖突)內側橈動脈所在部位。

寸口診法,始見於《內經》,詳於《難經》,推廣於晉代王叔和的《脈經》。診脈獨取寸口的原理,一是寸口脈為手太陰肺經原穴太淵所在之處,十二經脈之氣匯聚於此,故稱為“脈之大會”。

因而寸口脈氣能夠反映五臟六腑的氣血狀況;二是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與脾胃之氣相通,因此在寸口可以觀察胃氣的強弱,進而推測全身臟腑氣血之盛衰;三是寸口在腕後,此處肌膚薄嫩,脈易暴露,切按方便。

每側寸口又分寸關尺三部,兩手合而為六部脈。《難經》將寸口的寸關尺三部,各又分浮中沉三候,這就是寸口診法的三部九候,與遍診法的三部九候名同而實異。

寸關尺分候臟腑首見於《內經》,所敘述的內容為:左寸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右寸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

左關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關外以候胃,內以候脾。左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腹中;右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腹中。

課本上那些理論都是死的,同學們根本就很難理解,甚至,課本上說的具體位置在哪,他們也不清楚。

但是,現在不一樣,蕭晨說得清清楚楚。

在這個女生已經感覺到那脈象的時候,蕭晨讓她先下去,然後輪到其他學生上來。

像丹波

葵。

她在東洋的時候,她早已跟著父親學過,所以像脈診這樣基礎的,對她來說肯定不是什麼問題。

但是,她知道自己在脈象方面也是比較薄弱,因為脈診結果太多,不能確定是不是哪種脈象,到時再進行中醫辯證的時候,出現的結果就不一樣,現在來到中醫藥大學這裡,沒想到,居然可以重新跟著蕭晨學。

“我感覺到了。”丹波葵說道。

她是中醫世家,又這東洋富士大學讀到大三了。

“你不用把結果說出來,你自己先記下來,等一會我公佈結果的時候,你再看看是否正確?”

丹波葵下去,輪到其他同學上來。

一直到最後一個同學,包括秦致剛才都已經上來感受到了。

不過,這個女生一直坐在那裡,除了被其他同學脈診外,她自己還沒有感覺到。

“你來給我脈診看看。”

蕭晨伸出手,讓那個女生給他脈診。

女生按照蕭晨說的,她很快也感覺到。

她真的有種說不出來的尊敬感覺。

“蕭晨,我真的感覺到了。”

“辛苦你了先下去吧。”

在那個女生下去的時候,蕭晨說道:“現在你們自己看看課本,這到底是屬於哪種脈象結果?”

現在課本按照28種脈診結果來區分的。

當然,中醫其他書籍,或者其他名家脈診結果可能也其他分發,甚至有分到三十多種的。

脈學發展過程中,由於醫生對脈象的體會不同,而且對脈象命名也不一致,以致脈象的名稱繁多。

《內經》記載脈象21種,我國最早的脈學專書《脈經》提出24種脈象,《瀕湖脈學》提出27種,李士材的《診家正眼》又增加疾脈,故近代多從28種脈論述。

脈象的辨別是透過位、數、形、勢等四方面來體察的,具體地說,是透過脈象的部位、至數、長度、寬度、力度、流利度、緊張度、均勻度八方面來辨識的。

如浮沉是脈位的不同,遲數是至數的不同,虛實是力量強弱(氣勢)的不同。

有些脈象,又是幾個方面相結合的,如洪、細則是形態和氣勢的不同。

各脈象均有著其不同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