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神洲異事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四章、觸怒龍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四章、觸怒龍顏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四月十五、午時、青衣衛詔獄、甲字十一號牢房】

高良士親自跑到詔獄內宣讀完了皇帝的口諭,令徐恪無需呆在天牢內,今日即可回家與家人共聚。青衣衛內徐恪的諸位同僚,聽聞此訊之後,立時都上前圍攏著徐恪,笑語稱賀之聲已不絕於耳。

這時,眾人忽見牢門外又走進來一位五十來歲、頭髮花白的老太監,只見他大步走到徐恪身旁,高聲道:

“皇上有旨,青衣衛徐恪聽宣!”

徐恪與南宮不語、張木燁等人,不禁面面相覷,均不知為何,皇帝會在同一時間內,連下兩道聖旨。

高良士認得那位老太監,正是大明宮內負責皇家衣料採辦的尚衣監總管李延紅,他大感不解,忙問道:

“延紅,這是咋回事兒?咱家不是剛剛宣過皇上的口諭麼?”

“嗨吆吆!高爺!”那李延紅忙滿臉堆笑,轉身先朝高良士俯身一揖,恭敬言道:

“您老剛才宣的是皇上的口諭,這會兒皇上又降了一道聖旨……”

言罷,李延紅取出一卷絹帛,轉身面朝徐恪,面色一冷,沉聲道:“徐千戶,聖上有旨,你怎地還不下跪聽宣?”

徐恪忙再次俯身,面朝李延紅跪倒於地。

那尚衣監總管李延紅遂徐徐展開黃色絹帛,朗聲念道:

“青衣衛巡查千戶徐恪,爾竟敢私通妖類,於府中暗藏大妖!爾既放縱貓妖,為害京城於前,又矇蔽聖聽,悖亂朝綱於後!爾獨不念韓王之無辜乎?爾豈不思百姓之艱難乎?爾勾連妖物,暗中與通款曲;爾坐視貓妖荼毒生靈、虐害京城,竟還與妖類結朋為友,狼狽為奸!爾辜負聖恩,實實枉為人臣!著即褫奪爾一切官職爵名,打入詔獄,聽候審讞定罪!朕賜爾之昆吾劍,著即收回!”

這一下,變生突然,非但是徐恪自己,牢房內的所有千戶與百戶們,都不禁面面相覷,除了楊文淵之外,均露出了驚詫莫名的神情。

既是天子明發的旨意,徐恪此時,也只得沉聲領旨。他心中暗道,看來,定是有人密告我家中暗藏妖類一事,可是,象胡姐姐與書仙老哥這樣的大妖,卻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好人,他們兩人住在我徐府之內,皇帝怎能據此便說我“私通妖類”?!

徐恪起身之後,依照皇帝聖旨,只得解下了身上的昆吾劍,交還到了李延紅的手中。

那李延紅宣讀完了聖旨之後,卻並不離去,而是轉身仔仔細細地看了一圈甲字十一號牢房內的陳設,忍不住“嘖嘖”言道:“好一處漂漂亮亮、舒舒服服的牢房啊!”

李延紅隨即面朝身後的青衣衛都督沈環道:

“沈都督,你們青衣衛的天牢,什麼時候弄得跟天堂一般了?我看,若你們詔獄中的每一間牢房都是如此的話,外面的匪徒,怕是爭著搶著要住進你這詔獄裡來了吧?”

沈環忙道:“李公公,這詔獄一向是南宮千戶在打理,徐千戶的牢房,本督今日也是頭一遭過來……”

隨後,沈環便朝南宮不語沉聲問道:

“南宮千戶,這是怎麼回事?”

南宮不語此刻臉上又是難過又是窘迫,當此際,他只得朝古材香揮了揮手,無奈地吩咐道:

“古百戶,將欽犯徐恪押至十六號天牢!”

“屬下遵命!”

古材香隨即走到徐恪面前,擺出一副萬分無奈的神情,道:

“徐兄,千戶大人有命,要將你關至十六號天牢,請吧!”

徐恪也不多話,當即便轉身,去床頭拿了自己一直隨身帶著的幾本古書,在眾人萬分驚詫又異常惋惜的目光中,走出了甲字十一號的牢房,走向那間先前關押孫勳的甲字十六號牢房中。

高良士看得心中老大不快,當即冷臉問道:“延紅,你這是何意?聖上只是下旨關押徐恪,又沒說將他關到哪一間牢房!你今日如何還管起青衣衛的內務來了?”

李延紅忙小步走到高良士的近前,附耳小聲道:“高爺,小的哪敢呀!這都是萬歲爺的意思!”

高良士不再言語,只是朝李延

紅板起臉面,冷哼了一聲,當即不管其他人是如何之想,只管自己扭頭出了牢房而去。

他只覺自己今日這一趟差事,委實辦得極其無趣!

高良士走在回宮的路上,一邊走一邊仔細回想,可無論他想破了腦袋,還是想不通,皇帝為何會在短短的一個時辰之內,就改變了自己的主意。天子在詔書中,非但正式剝奪了徐恪的一切官職,而且在詔命中的口吻,還是如此地嚴厲,彷彿徐恪已犯了十惡不赦之罪一般!

不對呀,今日我跟皇上午膳之時,每每說到小恪,皇上滿眼都是憐愛之情,皇上在給小恪的口諭中,依稀是如慈父般的關懷,如何竟會遽然改變了心意?

難道……?

高良士這麼想著,心裡驀然一驚,他心道,莫非是……晉王?!

果不出高良士之所料,大乾皇帝李重盛之所以會在一個時辰之內,兩發兩道截然相反的旨意,這完全是晉王李祀之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

就在昨日酉時,胡依依與舒恨天、朱無能在得月樓中找著毛嬌嬌與陸火離之時,不遠處,一直有人在暗中窺探。

那個躲藏在得月樓的暗處,凝神偷窺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剛剛投靠到晉王府門下的蜀中康門大少康有仁。

康有仁好不容易攀上晉王這顆高枝,正急欲立功以證自己之能。恰這個時候,晉王又將監視徐府的重任,交到了他的身上。

康有仁不敢怠慢,當下便派出了許多暗探,對徐府上下諸人,密切監視,而對於晉王反覆交代的那位“姓胡的仙子”,他自然格外重視,一直是親自跟蹤窺探。

於是,胡依依與舒恨天、毛嬌嬌、陸火離的對話,多半就被康有仁給暗中聽到。當時,胡依依與陸火離言語之間大起爭執,雙方鬧得不歡而散,胡依依心中鬱悶難言,是以竟一直未曾留意,那暗藏在角落中的康有仁。

等胡依依一行離了得月樓之後,康有仁不敢怠慢,忙偷偷溜出了酒樓,徑奔晉王府而去。

他在得月樓中雖只聽取了雙方言語的大半,然於他們話語中的意思,業已聽得大致分明!

康有仁來到晉王府之後,當夜,他就向晉王李祀盡數道出了他所偷聽到的結果。

依照康有仁的分析與揣測,他得出三點意見:

其一、京城中妖物為祟,非但有一隻貓妖,還有一隻狐狸妖!那只狐妖與貓妖還是姐妹,一個稱對方為“九妹”,而另一個則稱其為“大姐”。

其二、那只狐狸妖眼下,就躲藏在徐恪的府邸之內,並且,那只狐妖與徐恪的關係還極其不一般,既象是姐弟,又象是情人。

其三、照以上兩點推測,徐恪既與狐妖關係如此親暱,那他與貓妖的關係,想必也不一般!如此看來,之前徐恪身為貓妖一案的查案副使,緣何過了一月之久,還是查不到貓妖的半點蹤跡?其原因不言而喻,無非是徐恪早就與貓妖串通一氣罷了!

……

李祀聽罷當即大喜,他連夜就將康有仁偷聽與揣測而來的情狀,又添油加醋一番,寫成了一封彈劾徐恪私通妖物,禍亂京城的奏摺。他本想當夜就進宮,但看當時已是亥時六刻,只得暫且作罷,待次日天明之後,他再進宮面聖不遲。

誰曾想,李祀平素一向晚睡晚起,今日待他起床之後,也已是巳時二刻,他起身之後,便顧不得吃早膳,當即拿了奏摺,命汪簡靈備車,急匆匆地直奔大明宮而來。

李祀趕到大明宮丹鳳門前,恰正逢內廷大總管高良士欲出宮宣示皇帝口諭,他聽得高良士所言,是要“去青衣衛詔獄內為徐恪宣旨”,當下他不敢耽擱,忙三步並作兩步,徑直來到了金鑾殿內,當時的李重盛,才剛剛用罷午膳,正坐在御榻前休憩片刻。

見李祀氣喘吁吁地趕來,李重盛極其憐愛地笑道,祀兒,你這麼急著進宮,是想同父皇一道用午膳麼?

見李祀點了點頭,李重盛更是笑道,這可不巧了,朕已剛剛用了午膳,如今杯碟已冷,你要吃飯,還是回你的晉王府去吃吧!

李祀當下也不再兜圈子,他隨即開門見

山,向他父皇表明了自己此番的來意:他要檢舉揭發,青衣衛裡的那個徐恪,其真實身份,或許是妖界的細作、人類的叛徒!

李重盛聞言忍不住心下大驚,皇帝隨即問,祀兒何以有如此之見?若說徐恪乃妖類的細作,證據呢?

李祀當即就將自己早已備好的奏摺呈給了皇帝。

李祀在奏摺中寫得極其詳細,以至於皇帝反覆看了長時,然李重盛看過之後,心中雖驚且怒,然兀自有些不敢相信。

這小恪看著不象個壞人,如何竟會是一個妖界的細作?

然而,李祀不斷地以他如簧之巧舌,在他父皇面前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其中的詳細理由,李重盛聽到後來,心中便有些不得不信……

其實,李祀說來說去,無非就是一點,為何他三哥身為神王閣副閣主,武功被譽為天下第一,手底下的人也都是我大乾的精英,卻還是抓不住區區一隻貓妖?

三哥帶人在長安城查了一個月之久,幾乎已將整個長安城都已翻了個底朝天,卻連貓妖的一根毛都未曾尋到。若非徐恪這個“查案副使”暗中與狐妖、貓妖私通款曲,屢屢為貓妖通風報信,想那貓妖,如何能在天網恢恢的長安城內,一直逍遙至今!

這也是為何父皇命令他必須三日內拿住貓妖,他寧可施展苦肉計,自己將自己關入詔獄,也不願盡力去鎖拿貓妖的原因……

末了,李祀更是信誓旦旦地言道,要判定兒臣之言是真是假,父皇只需派兵包圍徐府,將那個“姓胡的仙子”抓來一審,結果便知!

而且,李祀還異常懇切地向他父皇進言,若他這番話乃無中生有,純屬誣陷徐恪,若最後證明,徐府中那個“姓胡的仙子”實是一個凡人而已,他非但會向徐千戶磕頭賠罪,甚而願辭去頭上七珠親王之冠!

到最後,李祀的一句話更是徹底激怒了皇帝:

“父皇,六哥死於貓妖之手,然貓妖卻與那徐恪早就暗通款曲!如今,非但貓妖逍遙法外,徐恪竟還位居千戶要職,六哥若泉下有知,亦必不能瞑目啊!”

李重盛當即不再多想,立時命內侍叫來了尚衣監總管李延紅,皇帝當場又下了一道口諭:

“青衣衛巡查千戶徐恪,爾竟敢私通妖類,於府中暗藏大妖!爾既放縱貓妖,為害京城於前,又矇蔽聖聽,悖亂朝綱於後!爾獨不念韓王之無辜乎?爾豈不思百姓之艱難乎?爾勾連妖物,暗中與通款曲;爾坐視貓妖荼毒生靈、虐害京城,竟還與妖類結朋為友,狼狽為奸!爾辜負聖恩,實實枉為人臣!著即褫奪爾一切官職爵名,打入詔獄,聽候審讞定罪!朕賜爾之昆吾劍,著即收回!”

李延紅俯身御前,已聽得額頭冒汗,這一道口諭委實太長,他不是高良士,實在沒有這麼好的記性。

李重盛看了那尚衣監總管一眼,見他不斷舉起袖子,擦拭著額頭上的汗珠,也不為難於他,當即命他去內侍省謄寫一道詔書,明發至青衣衛以及朝中各部。

在李延紅將要出發之時,晉王李祀還不罷休,又走進一步,向他父皇陳奏道:

“父皇,兒臣聽聞,那徐千戶雖自己將自己關在了詔獄裡頭,然他自己所住的牢間,內裡陳設極其精美,吃穿所用之物一應俱全,風光無限之好,就宛如‘人間天堂’一般!”

“竟然有這等事?”李重盛扭頭問道。

事實上,這件事,皇帝已從高良士的口中,有所耳聞,然並未如李祀描述得那麼誇張。

“千真萬確!父皇若是不信,到詔獄中一看便知!”李祀懇切言道。

李重盛隨之向李延紅吩咐道:

“李延紅,你到詔獄裡去看一看,若真如晉王所言,你傳朕的話,讓他們將徐恪換個地方關押!”

“陛下,若他們問起,該將徐恪關進哪一間牢房?老奴又該如何作答?”李延紅耳力雖然不好,記性也委實不佳,然辦事卻是異常地謹慎,當下,他小心翼翼地問道。

李重盛一揮手,不耐煩地說道:“天牢中哪一間牢房最差,就將他關到那裡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