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神洲異事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五人共謀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章、五人共謀劃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戌時、杭州府衙內院、慶元居】

吳覺人畢竟已年過花甲,身體本已老邁,加之遭逢主人猝然離世,心情更是悲痛難忍。是以,徐恪與他交談了約莫一個時辰之後,見該問的都已問明,遂命魏嘉誠扶著吳管家前去“端平居”中歇息,當日晚膳與居住等一應事宜,盡由府衙安排妥當。

得悉吳文龍在被殺前的一日,乃是去龍井山見了一位號稱是“龍井仙翁”的故友,眾人心下均不覺一振,毫無疑問,這所謂的“龍井仙翁”必是本案的重大線索。

於是,眾人吃過晚膳之後,徐恪就讓舒恨天將新任知府李秋請來了慶元居內。畢竟,今日案情已有了重大突破,加之他與李秋已經三日未見,也該好好聊上一聊了。

李秋聽聞徐恪之意,便將手頭諸事放下,索性又將管塘一道叫來了慶元居。於是,此次奉命南行的三位百戶,便與徐恪、李秋一道坐在了慶元居的內室之中,這也算是欽差一行來到杭州之後,五個人頭一次坐在一處,就當下情勢一起合議……

這也稱的上是欽差五人組杭州府第一次例行合議。

今日合議之重點,自然便是吳文龍案情的重大進展。

徐恪先將今日詢問吳府老管家的所得,盡數與李秋備陳了一遍,又讓舒恨天將午後至城南普濟寺開棺驗屍的經過,詳細說與了欽差知道。

李秋聽罷,沉吟良久,隨即問道:

“這麼說,吳文龍確是變成了一具黑屍?”

徐恪點頭道:“依照書仙老哥與魏百戶所見,吳文龍確是成了一具‘黑屍’,並且與長安城為禍三月之久的‘焦面黑屍’一案,兩者形狀完全相同。”

管塘不解道:“‘焦面黑屍’一案是個啥?我在北司怎地從未聽說?”

“無怪乎你們不知,聖上怕這個案子驚動長安百姓,是以一直命人在暗中清理那些‘焦面黑屍’,不過,這黑屍一案畢竟遷延日久,一連三個月下來,知道的人其實也不少……”

於是,徐恪又將京城裡曾經轟動朝野的“妖物作祟”之案,並“焦面黑屍”出現的經過,大致與屋內眾人備陳了一遍。

三個百戶聽罷,各稱驚奇的同時,又不免相互議論了起來,都道這“焦面黑屍”一案,主兇若不是落霜,難不成這兇犯又跑到杭州城裡作案來了?可就算兇犯真的來到杭州,那此人為何在長安城每夜都要殺好幾人,在杭州城卻獨獨只殺了吳文龍一個知府?這未免也太巧了吧!

李秋擺了擺手,讓三位百戶停下議論,轉頭問徐恪道:

“徐大人,依你之見,吳文龍的死因,就是‘妖物為祟’?”

徐恪點頭,“多半如此!”

李秋問道:“死於哪一只妖物?此妖現下何處?”

徐恪回道:“聽吳府老管家所言,吳文龍最後一次見的人,叫作什麼……‘龍井山上的一位仙翁’,這位‘仙翁’眼下就是此案的關鍵人物,興許……”徐恪又朝舒恨天望了望,“這所謂的‘仙翁’就是一隻妖!”

舒恨天也跟著點了點頭,遂朝李秋請示道:

“欽差大人,不如明日就由我

與老魏帶一隊人,先將那只‘龍井仙翁’抓來府衙內審問,你看可好?”

“此事不可!”李秋連連擺手道:“人家好端端地在龍井山上隱居,又被周圍百姓恭稱為‘仙翁’,你怎可憑一己之猜測,就胡亂抓來審問?!先前,吳文龍在杭州為官時,就因用人不當,與本地百姓言路不通互為怨謗,以至民怨沸騰!如今我等初到杭州,更當謹慎而為,行事切忌衝動!”

徐恪當即問道:“那依李大人之見呢?”

李秋道:“依我之見,那位‘龍井仙翁’倒是可以先放一放,頂多派幾個人去暗裡打探一番即可,眼下,最為要緊的……”他忽然直勾勾地盯住了徐恪,“是你!”

“是我?”徐恪撓了撓自己前額,疑惑不解。

李秋道:“你想想,咱們這一趟南下杭州,一路之上,遇到了幾回刺殺?”

旁邊的舒恨天忙道:“攏共有三回,前兩回是刺殺欽差,最後一回,是少山那三個老兒,找無病老弟尋仇。”

“呵!”李秋笑了一笑,笑聲中帶有嘲諷,“舒百戶,你當真以為前兩回半路刺殺,刺客是打算要本欽差的命?”

“難道不是嗎?”舒恨天摸著自己的一副雪白鬍鬚,心道以我書仙大人聰敏之才,竟也猜錯了?

“我李秋在這江南一帶,並無半個仇家,若是有人要殺我,定是那些貪官汙吏,抑或是走私鹽販,可是你們想想……”李秋目光掃視了一圈眾人,接著道:“本欽差人還沒到杭州,這些人也都還沒弄清,本欽差到底是忠還是奸?是清官還是貪官?是一心來辦事還是只圖應付了事?他們為何要急著來殺本欽差?”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眾人聞聽李秋之言,思忖片刻,都不禁連連點頭。

李秋又道:“更何況,殺欽差可是誅九族的大罪,這些人就算膽子再大,若不是逼不得已,斷不會人還沒到,就本路上設伏襲殺欽差。而且,他們也該想得到,就算殺了一個欽差,朝廷還會再派下來一位新的欽差,這樣做對他們而言,非但無絲毫益處,只會徒添風險!”

徐恪問道:“照李大人的意思……?”

李秋瞧著徐恪,眼神中似笑非笑,道:“從蘇州到杭州,從湖心到官道,這一路上的三場刺殺,刺客的目的都不是本欽差,而是你——咱們大乾青鏡司的千戶大人!”

“都是我麼?”徐恪仍有些疑惑道:“為何這三路人馬,都要來殺我?”他暗自心想,我在這江南一帶,好似也並無仇家呀!

“徐大人,你想岔了,其實這三路人馬,都出自一處!”李秋言罷,隨即朝管塘看了一眼,管塘忙出聲道:

“欽差大人說得對!徐大人,據下官這幾日查探,已經可以斷定,七月十八日晚在太湖中鑿船的那些水匪,就是杭州分水堂的人,而七月十五在蘇州城北裝鬼的人,多半也是杭州分水堂的手下!”

徐恪道:“這麼說,那兩幫人都是杭州分水堂派來的?”

舒恨天忍不住介面道:“欽差大人的意思,這三路人馬都是少山派的人!想那少山派乃天下第一大派,門中‘內設三院、外有四堂’……”他存心賣弄道:“那‘外四堂’乃是山東道滄州府的‘烈

火堂’;江南道杭州府的‘分水堂’;劍南道巴州府的‘震雷堂’;隴右道秦州府的‘御風堂’。這其中,手下人數最多、勢力最廣者,當屬杭州分水堂了!是以,這分水堂的人也即少山派的人,昔年分水堂的總堂主方文昭,就是少山青鸞院長老了凡座下的記名弟子。無病老弟,這下你總該清楚了吧?”

“原來,他們費盡心機,半路埋伏,無論水裡還是陸上,必欲置我於死地,就是為了給孫勳與落霜報仇?”徐恪冷笑一聲,直到此刻,才終於明了,原來這一路上針對欽差車隊的三場襲殺,竟都是為了刺殺自己。

“如今又多了一個方文昭!”舒恨天略帶責怪的口吻道:“你那一晚親口承認,說是你殺了方文昭,那了凡的功夫,在少山可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而且此人心胸氣量也不咋地,尤其愛記仇,現如今他知道你連殺了他兩個愛徒,恐怕這一輩子都要記住你了!”

“那老匹夫有什麼了不起!”管塘想起那一晚苦鬥的場景,猶自憤恨道:“若論單打獨鬥,了凡未必是徐大人對手,可恨他們竟然以三對一,堂堂少山三大高手,竟然聯手圍攻徐大人一個,忒也不要臉了!”

李秋笑道:“管百戶說得對,咱們不怕他們明著來單打獨鬥,就怕他們暗地裡突然圍攻,那一晚咱們雖僥倖躲過了一劫,可是……”他目光掃視著眾人,“日後呢?”

徐恪點了點頭,道:“欽差大人的意思,咱們與其處處小心提防,不如主動出擊,先除了那杭州分水堂?”

“本欽差正是此意!”李秋微笑點頭,望著眾位百戶,慨然言道:“兵法有言,‘以攻為守’才是最好的防守。這杭州分水堂處處欲置徐千戶於死地,他們和徐千戶過不去,就是同本欽差過不去!本欽差與徐千戶此次千里南下,雖各領使命而來,然早已擊掌為盟,誓為一體!故而為今之計,須得及早設法,先將分水堂除之!”

三位百戶聽得心中振奮,各個摩拳擦掌,恨不得立時帶人殺往分水堂而去,魏嘉誠之前聽了半日不便插話,此時終於忍不住向李秋請命道:

“欽差大人,不如,就由我老魏明日帶了人殺上門去,將那杭州分水堂一鍋端了!”

管塘也附和道:“是呀,李大人,這分水堂膽敢半路突襲欽差車駕,又夥同少山派連著刺殺欽差與徐大人三回,早已是死有餘辜!不如明日一早,咱們幾個百戶一同前去,把那分水堂裡的什麼‘大堂主’‘小堂主’……統統抓了來!若是聽話肯招認的,押入大牢,若是不聽話的,當場就殺了!”

李秋聽得眼含微笑,頻頻頷首……

經他這幾句話一講,在屋內眾人的心中,杭州分水堂已是勢在必除!

而事實上,除掉分水堂的想法,李秋比徐恪更為急迫!

李秋自來到杭州城之後,短短三日,就已摸清了杭州府鹽稅的大致脈絡。

他也終於明白了,為何上一任知府吳文龍在杭州為官一年,會屢屢碰壁、事事難成,就連本應上交國庫的六十萬兩鹽稅,竟只實收了五萬兩。

一句話便可形容吳文龍所遇到的巨大難處——內有眾貪官,外有分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