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拉馬克遊戲最新章節列表 > 0858 第十七章下 道可道(第三十八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858 第十七章下 道可道(第三十八節)

黑塔上幽光隱現,眾人所在空間的八個面上再不見那些“鄰居”們正在進行的快進般的“遊戲”,而是變成了被常速播放出的“電影”畫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首先出現在畫面中的還真是一個令曲芸頗為熟悉的電影畫面。

七大洲四大洋,那再眼熟不過的地理輪廓是地球沒跑了。然後如炭火般的紅黑光般此起彼伏地出現,短短一分多鍾佈滿了陸地的每個角落。最後,砰!絢麗的煙花。

嗯,是地球毀滅的錄影。

確定是“錄影”而非僅僅是“畫面”。因為親手毀滅過織女星的曲芸一眼就能看出這影像可不是什麼電影特效。

首先這壯麗的畫面沒有配上任何音效,放在諸多相關題材的影片中,這就已經有大半的真實性了。

其次就是一些曲芸從未在相關電影中見到過的細節效果,比如當地核中的熱量大量外洩時,海洋被蒸發形成的厚重水霧遮住了全部的視線。

為了震撼的效果以及清晰的畫面,電影裡是絕對不會這樣拍的。

至於為什麼對於地球毀滅的畫面會很熟悉……好吧,表世界就是有特別多這種題材的影視作品。

尤其是在三次世界大戰以及大災變這些歷史事件後,對於地球毀滅題材的藝術作品都會井噴般地出現。

可以想象,不久前自己去法革共折騰了一場後,不少相關題材的作品現在大概已經開始拍攝了。

“第一個通關的方法如你所見,徹底的毀滅一個遊戲世界。這是我們的文明上古還在參與拉馬克遊戲時,一位喪心病狂的應選者為了獲取應對【清算】的手段而在遊戲世界中製造的畫面。

道理很簡單。世界都沒了,自然也就不會再有遊戲進行的條件。拉馬克遊戲系統將其視為完成了一個世界所有可能進行的遊戲目標,因此通關該世界。

當然,這種為了自己求生就去消滅其他文明的做法是我們的道德所不能容忍的。因此以這段資料為罪證,我們的【遊戲學實踐管理委員會】判處了留下這段影像的應選者死刑。”

聽引路人言畢,曲芸聳聳肩,對於後半段的描述嗤之以鼻。

引路人文明那種壓迫個人意志的社會想要實現穩定恐怕也只有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了,本質上和表世界使徒鼓搗出來的那些****制國家差不了多少。

不論是宗教,道德,還是什麼傳統,習俗。一旦變成了統治壓迫的工具,都會產生一個很明顯的特徵。

那就是別人告訴你不能這樣做,而且似乎全世界都在表示不能這樣做,久而久之你自己也會恐懼和避免這樣做。

但是在人生中的某個時刻,比如正在讀某本小說的時候吧,突然靈光一現去思考了一下為什麼不能這樣做,這時你就會發現你完全想不明白答案。

如果你鼓起勇氣去詢問別人,只會得到一些諸如“神會懲罰我們”,“老大哥在看著我們”,“孩子,可不能這樣說啊!”之類模稜兩可的答案,或者更簡單粗暴——一個耳光。

而事實上,這些“規矩”或許曾經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歷史必要性,但往往已經不再適用於當前的時代。當然,也有不少從一開始就來自於人類恐懼產生的妄想或者某個時代統治者的需要。

但是這世界上大多數人永遠是鼠目寸光的保守主義者,他們渴求著一些東西可以延續,可以掣肘歷史前進的車輪,這些東西讓他們感到安全。他們認為人類社會需要這樣“必要的,安全的,穩妥的”掣肘。

曲芸不是一個社會改革家,她對人類社會的態度是敬而遠之。

大概就是“你們愛信仰什麼信仰什麼,愛倡導什麼倡導什麼,但是別來干涉依子。誰要是不開眼拿你們那一套來找我們麻煩,依子弄(nèng)死你全家。”的態度。

因此即便此時她已經真正掌握了改變世界的力量,也沒有興趣把世界改造成一個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高效率的進化機器。

畢竟大多數人沒有事到臨頭,永遠不會去考慮諸如“地球能源耗盡時我們有沒有能力離開太陽系”;“外星人打來之前我們能不能發展出足以自保的武裝力量”;或者更現實的,即將到來的【清算】威脅這樣的問題。

所以對於多數人的保守,她只會嗤之以鼻,內心沒有任何波瀾。

與之相對的,引路人這傢伙就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被洗腦到“想都不敢去想”的典型例子。真要靠這貨拯救人類,恐怕路還會有很長……

當然,就像她對自己的世界都漠不關心一樣,曲芸根本不可能把自己的想法拿出來去和引路人爭辯。於是,八面螢幕上現出了另一副影像:

一個與引路人文明頗有些相似的,沙漠化的荒蕪地球;看起來比黑塔中加速世界所提高的倍速還要更多的樣子。

畫面上荒蕪的地球上興建起一座座城市,繼而太空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人造物體。觀看了幾分鐘後,到最後就連畫面遠方的太陽也被人造物完全覆蓋……

“這又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我們的應選者先是被隨機投放到了一個人類已經走到窮途末路的地球上。

在通關這個世界後他意識到了在自然資源極度貧瘠下人類的生存問題,因此成為了一個專攻極端環境文明生存的學者。

誰知,他在六年之後的一場遊戲中又一次回到了同一個遊戲世界。

於是我們的應選者利用他專門積累下的大量知識,對這個已經走到末路的世界進行了改造。而這一次遊戲也史無前例地持續了十五年的時間。

結果你也看到了。那顆地球上的人類重新找回了文明,進入太空時代,建造了戴森球,獲取了足夠的能源,生活在自給自足的母艦上在廣闊的宇宙中開枝散葉。

然後,當這位應選者迴歸的時候,他也收到了通關遊戲世界的意外獎勵。

至於為什麼幫助人類復興就意味著通關一個遊戲世界,後來我們的遊戲學家認為是由於這個世界並沒有什麼危險的外星種族,因此在將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再具備產生更高等級遊戲場地的可能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