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風中的甜味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584章 令人沮喪的調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84章 令人沮喪的調查

木一並不知道對這次事故的調查是有一些特殊性的。所以他還是按照正常的調查程式繼續開展調查。只是誰才是這起事故的責任單位?這起事故的責任人還有那些?如果不把這些調查清楚,這個事故調查恐怕就無法正常開展下去了。

面對這毫無頭緒的情況,木一他們只能沒日沒夜地抽絲剝繭,努力撥開迷霧找尋糧轉站的真正建設單位——浙西大輝煌集團公司。

但是在修房人這裡就遇到了難題。他說自己並不是直接給浙西大輝煌集團公司發生關係的。是另外一個老闆“甲”找到他,然後請他幫組織些人來幫著“甲”來修建的。

好吧,又順藤摸瓜找到“甲”。“甲”說,他又是從“乙”老闆手裡承包了支模、捆鋼筋的活兒來做的,其他的切磚、打現澆、水電管網又是另外的人承包著在做,具體的情況他也不清楚。

繼續透過“甲”又找到“乙”。“乙”說自己只是個混得不好的包工頭,修糧轉站的工程是從另外一個包工頭“丙”老闆的手裡轉包過來的。轉包過來,自己又把工程分了幾個部分分別轉包了給其他小老闆來做。自己只是賺取了一些“差價”。

透過“乙”又找到“丙”。“丙”說自己左從“丁”公司手裡把工程接了過來,右手就把工程轉包給了“乙”。自己只是從中間提了幾個點的工程款,但是現在是一分錢都還沒有看到。

繼續找到“丁”公司。原來這“丁”公司只是一個皮包公司。丁公司的老闆掛靠在成都某建築公司名下,拿到該公司的資質檔案,每年上交一定的管理費,便四處去“投標”找工程。找到工程之後轉手就交給其他包工頭去做。至於這些包工頭有沒有再轉給其他包工頭還是什麼人做,他就管不了了。他只管把自己該提的點子提了就是。

不過“丁”公司老闆承認了工程是自己從浙西大輝煌集團公司拿的。也是籤了合同的。

調查到這裡,總算是把整個事情釐清了些眉目。但是,這浙西大輝煌集團公司可是“老虎屁股”。“摸”,還是“不摸”呢?木一只能把調查情況如實向領導們彙報了。

就在木一他們開展調查的同時,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在同步開展調查。他們調查的主要方向就是“財產”。木一這邊釐清的這些“甲乙丙丁”,他們那邊也釐清了,並且對“甲乙丙丁”的財產情況也調查清楚了。“甲乙丙丁”這些所謂的“老闆”,都是“裸泳”的。光面子撐得好,實際上什麼錢都沒有。

面對這樣一個出乎大家預料的情況。三天時間已到,死者家屬的情緒極不穩定。怎麼辦?怎麼辦?遺體必須要趕緊安葬掉,不然腐敗發出異味兒,場面將更加難以控制。

領導們趕緊緊急會商,這緊急會議開成了長篇大會。大家莫衷一是。最後,終於在第三天深夜。嚴格意義上來講,應該是第四天的凌晨,終於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將糧轉站底樓的兩間門市作為死亡賠償金抵給死者家屬。

得到這樣一個“結果”。死者家屬雖然沒有拿到他們想要的現金,但是根據市場預期,這兩間門市的價值應該超過40萬。加上一開始就拿到了2萬的安葬費。所以,死者家屬也就痛快地答應等天亮就按照民族風俗把遺體處理了。

天亮之後,死者終於在火的洗禮下,化作一縷青煙……

死者家屬這邊的事情算是擱平了。安監局的調查也接到了指示告一段落了。錢達橋把大家召集起來開了個會。傳達了指示精神,言下之意就是要把調查材料銷燬。

大家都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大家便各抒己見。總而言之就是調查材料不能銷燬。說得好聽一點兒是為了保護大家,說得不好聽一點兒,萬一以後出了什麼事情。把今天的情況推到重來,大家怎麼辦?

最後大家一致決定,將全部調查材料“封存”起來,做為“黑檔”,“永遠封存”。大家就當這件事情自始至終都沒有發生過。對上就說是按指示辦了。

說心裡話,面對這樣的結果。木一既感到愕然,又感到悲哀,還有一些說不出來的感覺……木一在網上查了查浙西大輝煌集團公司的情況。結果,網上有好多條說浙西大輝煌集團公司是騙子公司的帖子。再查浙西大輝煌集團公司的工商登記注冊號,也查不到……

過了一段時間,一些爆炸性的訊息便在西龜傳開了。說是浙西大輝煌集團公司賈鑫隆丟下一個爛攤子跑掉了。因為很多買了中普農貿街的住房和門市的群眾去“收房”的時候,發現浙西大輝煌集團公司已經人去樓空了。更嚴重的是,出現了“一房多賣”的問題。

一套門市,一套住房居然出現了三四位,甚至七八位房主。而且個個房主都拿著“正規的住房(門市)銷售合同”。

這下讓西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更嚴重的是,這些門市和住房還有抵押給銀行的情況。

一言以概之,賈鑫隆成功地欺騙了領導、欺騙了銀行、欺騙了購房群眾。早把錢套現跑了……

一時間,西龜人心惶惶。公安部門很快就將此事立了案。並層層上報,作為經濟犯罪的大案要案來抓。

只是,中普的美好開發被弄得一地雞毛,狼藉不堪。更重要的是許多群眾一輩子的積蓄就這樣被洗劫一空。西龜的信訪問題空前突出,維穩壓力直線上升。而像木一這樣的普通工作人員只能卑微地嘆息……

稍微值得安慰的是元開慶在3月底接到了錄用通知。他被正式錄用到了西龜城建局上班。單位把他分配到了城建局下面的質監站工作。

元開慶參加工作之後,便又住回了順中巷的外婆家了。和以前讀初中和高中時一樣,他又住回了“自己的房間”。週末的時候,他便回金家大路看看父母。

聞清風家的房子也裝修好了。已經搬進去住了。只是聞清風還繼續在中果莊衛生院工作,沒有調下來。麵包車他開去上班了。

他為了把醫院的工作搞好,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在醫院沒有“救護車”的情況下,把自己的麵包車當成了醫院的“救護車”。這樣一來,凡是病人有什麼緊急嚴重的情況,他就開車把病人轉送到中普二醫院來救治。為病人爭取到寶貴的“救命時間”。

病人家屬只需要按正常的包車承擔費用就可以了。不需要額外承擔其他費用。這樣一來,聞清風在中果莊的好名大漲。在醫院職工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甚至在醫院裡的“話語權”,明顯地超過了現任院長。這讓院長很不高興,但是又無可奈何。

這便是聞清風的煩惱。每當他下山來,木一家和他們家就會聚聚餐,相互請吃頓飯。交流交流各自的工作和生活。當聞清風講出自己的煩惱之後。木一便鼓勵他不要畏懼。他這是在做好事。堅持做下去。以後一定會有領導賞識他,把他院長前面的副字去掉的。

因為每天上下班等車的時間太長了,實在是有些不方便。趙明月便買了一輛電動腳踏車。每天早上,早早的起來,把兒子收拾妥當。兩母子吃了早飯,趙明月便搭著兒子去下塘幼兒園讀書。

趙明月的母親,每天都會在外甥幼兒園放學的時候,準時把聞啟辰接回家。等趙明月從學校下班,趕到下塘孃家吃了晚飯,便把兒子接回家去。

隨著氣溫逐漸回升,雨水也逐漸地多了起來。這趙明月天天上下班,風裡去雨裡來的機率就增加了。有時她又會想,還是在中果莊上班安逸。懷念那些不用天天起早貪黑,風裡去雨裡來的時光。

另外,這下邊的工作量也比上面大多了。下邊的學生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要求,也明顯地比上面的要高。下邊的學校管理也比上面管理得嚴格。而且還有這樣那樣的學習、評比、考核,實在是有些讓人疲於奔命。

不過,話又說回來,下來還是要比在上面好得多。如果哪天要是能夠調到龍中鎮小——觀音水小學來上班就好了。

今年的雨季比往年來得要早一些,雨水也比往年的要大一些。只有夜裡下了大雨,第二天大家就會發現西龜河又漲水了。

……

近段時間,木一的精神有些頹廢了。辦公室外面正下著雨。六樓屋簷落下的雨水,敲擊著辦公室窗外的雨棚,發出令人煩躁的“嘀嗒嘀嗒”聲……

木一正在整理辦公室的報刊雜物。突然《京山日報》上刊登的一則新聞吸引了他的目光。

這則新聞的標題是《京山金索瑪集團鋅品廠生產順利進行》。短短幾百字的內容,傳遞出了十分重大的資訊。木一很認真地看了幾遍。

京山金索瑪集團公司汙染治理、技術改造工程自4月17日點火以來,各車間生產有序進行並於4月29日生產出第一批鋅錠產品。

京山金索瑪集團公司是京山州50戶重點企業之一,是西龜工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企業。公司在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後,透過環保治汙技術改造以後,正以嶄新的姿態重振旗鼓、揚帆商海!努力為西龜的經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京山金索瑪集團公司集冶煉、水電、化工於一身,是西龜縣的納稅大戶和就業大戶。公司於2008年9月投資5000多萬元對企業進行環保治汙技改擴容,採用先進的“3+2”五段“兩轉兩吸”替代原有的“一轉一吸”工藝。採用“文——泡——電”工藝,廢水淨化後全部迴圈使用,廢熱利用率由原來的0%提高到68%,汙水、廢氣全部達標排放,每年減排二氧化硫900噸—1000噸。技改後,公司年生產能力可達磷肥9萬噸、硫酸3萬噸、鋅錠2萬噸。公司達產後,每年可創銷售收入6億元、創兩稅5000萬元以上。

金索瑪鋅品廠自點火投產以來,各生產車間已經逐漸進入正常生產。到4月29日已生產出第一批鋅錠產品。目前,公司每天可生產磷肥300多噸、硫酸100多噸、鋅錠60噸。

公司各車間生產正有序進行。

無論是在木一的印象裡,還是在絕大多數西龜人的印象裡。昔日的金索瑪集團公司就是一個沒落的磷肥廠,連工人的工資都發不起。還有那個西龜塑業公司,也是屬於金索瑪集團公司的,主要就是給磷肥廠生產塑膠編織袋。

西龜塑業公司就在外南街的一間破破爛爛的舊廠房裡生產塑膠編織袋。想當初公司招聘20名工人,就是和鄉鎮招工作人員混在一起進行的。金百合還差點兒就報了塑業公司的名。

真是沒有想到,這沒落的老國有企業,破產改制賣給私人老闆之後,竟然煥發出了全新的活力。

木一又想起來了。張東米之前還和自己提過,在3月1日召開的西龜縣2010年工業經濟運行分析暨“開門紅”目標任務安排會上,縣領導還表揚了“金索瑪鋅品廠喜迎開年紅”。

說是當時會上通報,今年1至2月金索瑪鋅品廠生產銷售實現開年紅,銷售收入突破9000萬元,創利稅1000餘萬元。與去年全年的利稅總額4580萬元相比,今年前兩個月的業績喜人。

金索瑪鋅品廠負責人還在會上做了發言。說他們很抓了“四個管理”。張東米還把他們的發言稿的復印件拿了一份給木一看。當時,大家都覺得這金索瑪鋅品廠實在是太會吹牛皮了。他們是這樣宣傳自己的。

在生產管理上,重在生產的組織協調、技術的培訓和生產細節的管理。各分廠在職工培訓上下大功夫,按照崗位責任、按照操作規程組織職工學習、培訓;開展崗位練兵、開展崗位技術競賽以及“一幫一”,師傅帶徒弟等活動,儘快提高職工的生產技能。在整個生產鏈條中,把好每一個關口以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保證每一環節的產品質量,避免損失浪費,降低生產成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質量管理上,重在強化質量管理意識和質量事故的處理兌現。質量管理貫穿生產的全過程,首先從原料質量管理入手,凡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原料不採購,不入庫,不付款。生產過程中每個環節都嚴把質量關,凡不合格的產品不準進入下一道工序,凡不合格的產品堅決不準出廠。管理辦和生產技術部根據不同的部門、不同生產環節確定相應的質量目標供相關部門執行。

在成本管理上,重在樹立成本觀念,即把成本高低直接和部門利益,部門領導利益,全體員工利益結合起來做好成本管理,充分動員和組織企業全體人員,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力求以最少生產耗費取得最大的生產成果。

在安全管理上,始終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實行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逐步制定、修訂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並制定措施對這些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做好職工安全生產“三級教育”的安全教育工作。對從事鍋爐、壓力容器、電氣、起重、焊接、車輛駕駛、杆線作業、易燃易爆等特殊工種人員,進行專業安全技術培訓,逐步要求取得合格操作證後,才能準其獨立操作。對特殊工種的在崗人員,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並要做到正確使用,經常維護,定期檢修,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裝置,有計劃地更新和改造。

透過各部門的相互配合,公司上下一條心,凝心聚力抓生產,開創了良好的生產銷售局面。

現在看來,這金索瑪集體還真不是吹牛皮的。木一心裡暗暗為西龜有這樣的企業感到自豪。

西龜連續下了一個星期的雨。突然雨停了,天氣放晴了。人們的心情也像燦爛的陽光一樣明媚了起來。

難得遇到一個好天氣。早就忙完了農活的群眾,因為下雨出不了家門,閒在家裡都快一個星期了,再不出來走走人都要憋悶慌了。

順河鎮街上又熱鬧了起來。人們從各村各寨向順河鎮街上彙集。這是來趕集。打腳村的村民們,因為就住在金索瑪鋅品廠對面的山坡上。而金索瑪鋅品廠和對面打腳村之間隔著一條洗羊河。金索瑪鋅品廠在洗羊河西岸,打腳村在洗羊河東岸。

在這河面上剛好有一根巨大的引水管。這根引水管便是金索瑪鋅品廠自備水電電站的引水管。它從對面的打腳村高山上把水流引到電站發電。

打腳村的村民要進出村寨,走大橋的話要繞行3公里多到西鐵電站大橋那裡才過得了河,然後從河對岸又繞2公里多才到鎮上。實在是不太方便。

而金索瑪鋅品廠在這根巨大的引水管上面加裝了一些設施,使其成為了連線洗羊河東西兩岸的一座“便橋”。平時供檢修和巡管工人通行。慢慢地就成了打腳村村民進出村寨的主要通道了。

誰又能夠想到,這裡居然接連出了兩起死亡事故。

第一起事故就發生在這個天氣晴好的趕場天。打腳村村民順便橋而過,沿著金索瑪鋅品廠的圍牆邊上的兩米左右寬的水泥便道往鎮上走。

走著走著,金索瑪鋅品廠的圍牆突然倒了。這圍牆是由廠內往廠外方向倒的。剛好把兩名躲避不及的過路的打腳村婦女砸在了水泥便道上。

這下出事了。打腳村的村民群眾趕緊搶救,無奈單憑赤手空拳的力量,實在是無法把壓在她們身上的磚牆移動。大家一邊打120、110,又一邊去找金索瑪鋅品廠……

金索瑪鋅品廠的人趕緊找來機器設備,把磚牆移開,救出壓在下面的兩人。遺憾的是,她們已經沒有生命跡象了。砸死的是一對婆媳。

這120的車子開到半道上便接到了“不用來了”的通知,便又折返回縣城去了。

出了事故,縣上的領導和相關部門都緊急趕往金索瑪鋅品廠。木一他們也趕到了現場。經過簡單地檢視,大家心裡便有數了。

領導們已經定了性。這是一起意外事故。金索瑪鋅品廠的圍牆年久風化,受到連續數日的雨水侵襲,突遇大天晴,熱脹冷縮的作用下,牆體連線力受到破壞,超過了臨界極限,導致了這起意外事故發生。

雖然大家都看到了金索瑪鋅品廠的圍牆內側堆積了大量廢渣。事故的原因既有圍牆年久失修的因素,也有堆積大量廢渣擠壓圍牆的因素,還有廢渣堆積蓄積雨水浸泡圍牆的因素……

圍牆倒了,既是“意外”,也是“必然”。雖然從某個方面暴露出了金索瑪鋅品廠管理上存在的問題。他們做得並不像宣傳的那樣好。但是“瑕不掩瑜”,他們畢竟是“納稅大戶”“經濟支柱”。

金索瑪鋅品廠積極配合工作組的工作,使得整個“意外”處理得很快,善後賠償也很順利。不過也似乎沒有安監局的什麼事兒。錢達橋樂得帶著人“打道回府”了。

這個事情剛過去一個星期,又出了一起“意外”。還是打腳村的村民。不過不是成年人,是一位小學二年紀的學生。他在放學之後,和同村的同學透過便橋回去的過程中,從便橋上失足落到洗羊河裡淹死了。

這次因為死的是學生,大家也不敢怠慢。雖然是個“意外”,但是處理起來,還是必須謹慎。

因為金索瑪鋅品廠沒有在便橋兩側設定“此橋危險,禁止通行”的警示標識標牌。自然又要拿出一些錢來,進行人道主義補償。

不過,金索瑪鋅品廠也因為接連發生的兩起意外,採取了一些措施。那就是在便橋兩側加裝了門鎖,使得打腳村的村民們再也不能“借道而行”了。同時還用彝漢雙語書寫了醒目的警示標識標牌“不準通行,不準翻越,摔死摔傷,後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