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人生一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五章 試驗擴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五章 試驗擴張

慶功酒,當然只是個意思,就連這個機械,小熊也覺得,有值得改進的地方,當然,它的可靠性,及執行中要出現的問題,現在還不得而知。

當他在掌聲音中拿到這個獎勵紅包時,還是有些激動的。在眾多人面前,知識的回報如此豐厚,感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承認。

有心理學家說過,人的最高追求,不僅僅是錢,是安全,是尊重,最高心理需求是:自我實現。就是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

雖然,自己高考失利,但從來相信,憑藉自己的努力,利用學習能力,有可能會東山再起,目前,這一趨勢,已經赴了。

小向除了羨慕以外,稍微有些嫉妒,因為,他看到,當時大家祝賀時,大美女許玫,對小熊的目光中,讚許都是由衷的。

一閃而過的嫉妒並不邪惡,那有可能會激發一個人的上進心。不把自己的負面情緒擴大為極端的行動,是因為,你有通順的正路,以及身邊這一堆走正路的人。

大部分人的成長與發展,都是受環境影響的。極少有天生的惡人與聖者。

這臺機器如何使用,是大家關心的話題。但冬子決定隨後再討論它。現在,冬子想到的是,這臺機器的專利申請與審批。而這臺機器被仿冒侵權的風險,會隨著它面世過後,就存在。

冬子倒不怕機器本身被別人把技術偷走了,他害怕的是,有人利用這臺機器仿冒“老陳燒烤”,砸了對他人生具備重大意義的招牌。

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才是必須的。打電話給小舅,讓他找市場管理部門的人諮詢一下政策,需要什麼資料,得多少時間,得多大資金成本。

而小舅最感興趣的,不是他的專利,而是他的作品。

“你莫忙,機器那東西,莫瞎搞,等我過來再說。”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小舅開著車,連呼帶喘地過來了,還帶來了大姨。

“冬子,烤一下,烤一下,過不了我們這一關,你莫想用它。”

冬子明白,他們兩位長輩過來,幾乎是代替自己父母在世一樣,是要檢驗老陳燒烤的風味,這招牌創立充滿著爹爹的期望、父親的心血,可不能為了貪輕鬆而用機器把它毀了。

小樊幾個員工倒很輕鬆,他們已經吃過,知道這味道很正宗。許玫雖然對冬子的小舅不熟悉,但小葛老師,那是熟悉的,趕快倒茶讓座,恭敬而熱情。

冬子一邊按規程操作,而燕子緊張地觀察兩位長輩的神色,這種緊張感,讓幾位其它員工意識到,老闆害怕的人來了,這兩位,是大佬。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兩位算起來,也算是老闆之一呢。他們全家,冬子燕子所有的收入中,得佔一成的股份呢。

更何況,他們是冬子的根。

冬子在容城,不是沒有根的人,雖然父母都不在了,這了這一家人,母親最後託付的人,就是冬子的家長。在冬子最困難的時候,任何人不救,也只有他們,會捨得全部精力,來救冬子的。

愛之深,責之切。冬子發明機器的訊息一打到小舅的電話裡,小舅馬上就給葛校長和大姐打電話通氣了。所以,他倆的到來,也是代表著葛校長來檢驗的。葛校長害怕冬子為掙錢,把自己父親的心血拋灑了。

兩位嘗羊肉串時,大家的神情是最緊張的,大氣不敢出,冬子自己也只能搓著手,緩解尷尬。

“我說嘛,冬子怎麼可能騙人呢?他自己要覺得不行,怎麼會隨便給你打電話?”大姨對小舅說到:“這不?味道好得很,跟原來,沒得走輾。”

小舅假裝正規嚴肅,但卻忍不住面上的輕鬆。“嗯,不一定說很像陳大哥的百分之百,但小陳的味道,肯定正宗了。”

大家這才長舒了一口氣,冬子脹紅了臉:“我跟我爸的味道,總欠一絲絲,只有你嘗得出來。”是的,這一點欠,當年,母親也說過。倒從來沒有顧客吃出來,也許有個別吃出來區別的,出於禮貌或者感情,不說而已吧。

“沒事,你小陳擺的老陳燒烤,不正宗也必須正宗,再在哪裡找一個更正宗的人呢?”

這句話馬上提醒了燕子,她一直在考慮,這個機器使用的方式。“對了,大姨,小舅,我們一直在想,這個機器申請了專利後,就對外試著營業,最開始,我們想同時擺幾臺出來,你這一說,我明白了。最開始,要讓大家承認機器烤的與人工的一樣,那只能由冬哥自己來操作一段時間。”

小舅點了點頭:“你自己對自己的品牌負責,這是對的,如果現場機器壞了,也不要緊,你在嘛,人工給別人烤就是,對不對?”

那邊有個多話的小向說到:“對,大不了,把人工烤爐放在車上,備著,以防萬一,這不就妥當了?”

大家覺得,這種辦法最好不過。

小向看到許玫也對自己的提議點頭,頓時獲得巨大的滿足感,前面對小熊的羨慕嫉妒之心,一掃而光。

“剩下的,你找個保溫盒,我拿回去,讓你爹爹家家們,都嘗一下,免得他們懷疑,我們只說好話。”

這可是很高的榮譽與肯定。那個保溫飯盒一直都在,很古老了,綠色的塑膠殼子裡,有玻璃膽的保溫瓶設計,共分兩層,可以裝下兩個菜。當時,這種保溫飯盒,是市場上所能夠買到的最大號了。當年,父親做出了得意的菜,總是讓冬子提著它,騎上腳踏車,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爹爹家去。

那是親情的溫度,那是家庭的香味,那更是尊重禮節與情義的象徵。

這個飯盒的意義,早就給燕子說過。燕子一聽說,早就飛奔進屋,在臥室裡面的櫃子裡,把它拿出來,用開水燙洗一陣,拿了出來。

“你也曉得這個盒子?”大姨問燕子。

“這重要的東西,搬家時,可是冬哥讓我抱在懷裡帶過來的,不敢亂來。”

小葛老師覺得很欣慰,冬子找到了一個好媳婦。

把羊肉串從籤子上剔下來,放入盒子裡,兩位長輩就準備離開了。

“我諮詢清楚了,就給你電話,好像是以申請日期為準的,只要是申請了,暫時沒批,你都可以拿出來用。”小舅一邊走一邊說到:“總之,我儘快。”

他們一走,裡面的人都沸騰了,紛紛期待著以後的發展。有的人說,以後,可以擴大規模了。有的人還說,乾脆,整一個廠出來,以容城的市場容量,搞出五個攤位,都賣得完。還可以賣到武漢去,周邊的城市也可以連鎖經營。

從理論上講,他們說的都有道理。但實現上,冬子考慮得謹慎得多。剛才,兩位長輩過來,就是提醒他,一定要謹慎。做生意錢是賺不完的,但品牌一旦砸了,什麼都沒有了。

首先,在外地經營,這一條就難。管理困難,運輸及監督困難,給品牌維護,加大了幾何數級的難度。

假設在附近城市開一個老陳燒烤的點,操作人員不可能由冬子自己來,最好得找一個當地的銷售及操作人員,不僅是因為他們熟悉當地人的喜好及習慣,單純從口音上來說,親切感就很重要。

儘管自己掌握著醃製的秘方,但要把烤的材料,從肉到調料,按最新鮮的方式運送過去,來去得一兩個小時,增加了時間及人力成本。本來兩人的攤位,增加一名司機的工資,那就增大的成本。

那是否可以把調料在當地調好儲存在冰箱裡呢?這個問題被一些員工提出來時,燕子也作了否定。她已經熟悉了老陳燒烤的流程,說出來當然權威。

羊肉,哪怕用冰櫃冷藏儲存,也最多用兩天。第三天,就不能用了。這不僅是冬子父親留下來的傳統,更是因為品味的需要,凍久了的羊肉,會對嚼勁口感,發生變化,是絕對不行的。冬子開始烤羊肉時,一般都是當天進新鮮羊肉過來的,肉聯廠的新鮮羊肉,產地品種都清楚,所以保持了品質。如果銷售量過大,超過了肉聯廠的供貨能力,包不齊肉聯廠會用其它品種來充數,那就不行了。

更重要的是,調料,必須用當天的。比如,調料中用的醋,用的蔥,多擱一天時間,就不行了,必須得換。

這些細節,在外地城市,哪個來監督呢?更何況,外地人,不知道老陳燒烤的歷史,他憑什麼口感來鑑定你是否正宗呢?把一個正宗的品牌,做成路邊攤一樣的水平,無論如果,都是划不來的。

關於到武漢開點的提議,冬子更是不贊同。畢竟,武漢那大的市場,天南海北的食品眾多,自己這樣一個小眾食品,品牌能否打出來不一定,生意能否賺錢,都難說。

競爭面太大,各種影響品牌的因素太多,就不好控制了。哪怕冬子自己在武漢做,也有可能做砸。滷菜,會遇到精武鴨脖一樣的困境。而燒烤,光是新疆燒烤、西北燒烤、蒙古燒烤,這些東西滿大街都是,你這一個品種過去,一開始的招牌,就很難打響。

泯然眾人矣。冬子想起了哪個古書上,有這一句話,突然從腦袋裡冒了出來。

“為什麼非要進大城市呢?”冬子問到。

急於表現自己的小向說到:“要揚名,得到大城市。要掙大錢,到大武漢,不對嗎?”他看了看許玫的表情,她贊同,這讓小向很高興。

冬子在遇到不同意見時,邏輯思維的方式出來了,他本來要習慣性地按邏輯推理來問。為什麼要揚名要掙大錢,什麼才叫真正的出名與掙大錢,怎麼樣才能夠出名掙大錢。但一想到自己的答案,他沉默了。

自己的答案,涉及到人生觀的問題。

千萬不要跟境界不如自己的人爭論,那會讓你看起來像個傻子,這是小袁的告誡。而教別人人生觀,其實就像在教別人如何做人,冬子再狂傲,也沒有資格。

一個人的格局與其見識及人生觀有關係。而見識,除了他看到東西的豐富與深刻程度以外,還與他的喜好與分析框架有關。比如,一個畫家看到一個麥田,會說,好美好,綠得純正。但一個農民看到後會感嘆:苗子壯,今年是個好收成。

人們喜歡什麼,就願意相信什麼,人們看到的世界,是他所能夠理解的世界。不理解的世界,在他的認知中,相當於不存在。

對不同世界觀的人,不要爭論對錯,因為參照物不同,標準不同。但是,說服他們的辦法,有一個捷徑,那就是討論是否可行,並且,以謙虛的方式。

“我沒那大本事,在武漢發財,容城能夠發財,就算運氣好了。”

自謙的人,有可能是降維打擊的說法。

我們平時,總會遇到急於表現的人,也會見到極其謙虛的人。往往,他們的實力,與表現,是相反的。滔滔不絕的人想證明自己並不貧乏。而謙虛客氣的人,想證明自己親切地與大家打成一片。

當然,最牛的,是自在的人。你有人無人他都一樣,完全憑自己的本心說話做事。要麼是不懂事的孩子,要麼是參透人生的高手。

冬子決定,就紮根在容城,不僅踏實,而且有意義。

自己少年時代,幾乎都沒當過班上第一名,無論哪個科目或者體育比賽。如果長大後,能夠在某一個小項上,能夠做到容城第一,就已經是人生巨大的飛躍了。

並且,做事,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有一種安全感與自得感,心不虛,就很好。

當天晚上出攤,冬子守住了底線,小舅沒打電話來,他不把機器搬出去。

第二天,小舅打電話,把要申請專利的注意事項以及相關材料,給冬子發了一個模版過來,冬子照著這,與小熊一起,準備了兩天的材料。最後,按小舅的聯系人,向相關部門,遞交了材料。

當一切申請被登記受理後,有了保護的初步依據,冬子決定該使用機器了。

他使用機器的第一天,燕子就提醒到,這個機器被市場承認,可能還需要時間。冬子決定,採取最原始的辦法,得讓人相信,老陳燒烤,由小陳手工烤或者機器烤,風味是相同的。

當然,這個機器的外觀已經得到了改進,不鏽鋼鋥亮的外殼上,按爹爹的原始筆跡凸壓出的“老陳燒烤”四個大字,明顯晃亮。但與此同時,他把擺攤的地點與小樊她們換了個位置。

在文化宮外最有名的夜市一條街上,燕子還是擺出了滷菜,而小陳,拿出了兩套燒烤工具,同時點了起來。

老陳燒烤出現在這個繁華的地方,人們的議論與圍觀出來了,是一個很好的廣告效應。

“這位就是老陳的兒子嘛,我認得的,你是叫冬子吧?”

有老人這樣問陳冬。

“對呢,爹爹,你既然想得起我爸,我送你一串羊肉,請你品嚐一下,有沒得我爸當年的味道。”

老者當場品嚐後,讚不絕口。“對對對,是那個味,果然是父子相傳,沒得假。過去能吃一口這個味,下酒才有勁呢。老陳當年,夠味,你買得多,他還送啤酒呢。”

“對不起,我今天沒預備啤酒,但是,送你多吃兩串,謝謝你老的情意。”

“不用了不用了,我自己買,不要你送。年輕人,這講感情,紮實啊。”

“要不,你老再幫我把個關,我這機器烤的,你也嘗一下,提個意見,有啥不同的,我改。”

機器烤的遞過去,老人嘗得認真,周圍的人,看得也認真。

“嗯,不錯,一個味,絕對一個味。”

這樣一說,群情激昂了。這麼一個機器,乾淨衛生還自動化,簡直有點高科技了,居然能夠做出完全跟手工一樣的味道,不可思議。

燕子當然會趁熱打鐵,給圍觀的人,一人兩串,手工的與機器的各一串,免費嘗,謙虛地問大家的感受。大家都覺得,兩個是一樣的。

再有好奇的人問,這機器是哪裡買的。當聽說是他們自己發明的,都吃驚了。想不到賣羊肉串的,也在搞科技了。當聽說他們已經申請了專利,佩服的聲音就出來了。一個擺攤做燒烤的,居然這麼有志氣,簡直不得了。

一炮而紅。

容城是個小地方,口口相傳的故事充滿了擴張的力量。如果第一天的對比是打了頭炮,那麼,第二天的擺攤,是更多人來瞧熱鬧的,既然是下班路過,不妨來驗證一下,機器與人工的奇蹟。要知道,食品行業,很少有機器替代的,更何況,也算是一個老字號。並且,是這個字號最正宗的傳承人。

一對年輕人,不僅帶來了新的滷鴨,還帶來了燒烤機,缺少創新事物的小縣城,人們都願意來嘗這個鮮。

到了第三天,冬子準備的羊肉串幾乎很快就被搶空了。名氣得到了證實,那消費,是突然爆發的。

這種銷售速度,完全出乎冬子與燕子的意外。本想,有了人工與機器的對比,原來賣一千串的,現在賣出兩千串就算成功了,誰知道,這兩千串,很快被預訂完。半個小時,就訂完了,只是冬子烤的時間,得趕工。兩邊忙活,不敢有錯,還真有點手忙腳亂。

有性子急的喊到:“明天你搬兩個機器過來就行了,手烤太麻煩,你照顧不過來。”

冬子笑笑,這話,其他人也說過。但是,冬子對這種銷售,有另外的想法。因為,他已經在上午,專門為此事,跟彭總打了電話。

“當你有王炸時,得最後出。”這是彭總打了個比方,並且提議,在最開始打品牌的階段,可以搞一段時間的飢餓營銷。一方面,這是為了保持市場的期待,讓消費的蓄水池積蓄壓力,最後再整體釋放。第二方面,這也是為了在初期,保持品質,最保險的辦法。

第一個理由,冬子倒並不在意,但第二個理由,確實必須考慮。許多事情剛開始紅火,就急不可待地擴大規模,最後出了紕漏,收不了場,這種事,屢見不鮮。

而食品行業,從風味分量價格,最關鍵的衛生,都是不能出錯的。也許,最開始,可以用一個興趣點吸引消費,但到最後,要保持大家長期的認同,那維護的決心,必須堅持。

最開始跑得快的人,不一定能夠抵達終點。

儘管,小樊找燕子說過好幾回了,想讓小蔣們,也加入到機器燒烤的隊伍之中,但燕子都勸大家莫慌。

而小熊,也巴不得擴大機器規模,他拍胸脯保證,發明機器很難,但複製它起來,是很容易的事。“給我一個月,我找廠子做,可以跟你做三十臺出來。”

大家躍躍欲試的樣子,冬子硬是不表態。因為,他內心中有一個結,就是擴大規模,究竟到什麼程度,才是最合適的。

比如在容城,日均消費量,是有天花板的,自己是不是越快達到這個天花板,越好?

自己還需要其它經營模式嗎?做工廠還是餐館?做品牌乾貨銷售到外地的滷鴨子,是不是也跟精武鴨脖一樣呢?還是只做坐店生意,如同北京烤鴨?

是坐店模式還是地攤散點模式?是用現代企業管理,還是傳統管理?

很多問題沒有想清楚之前,冬子是不敢隨意亂動的。更何況,目前,對於他來說,更重要的兩件大事,是必須要準備了。

第一件大事,當然是搬房子。自己家新房建設,主體工程已經差不多了,大約要兩三個月後,就要交房了。加上街道路面工程及綠化工程,估計自己要開始裝修新房子門面的日子,最多隻剩下一百來天了。兩個門面兩套住房,該如何安排與籌劃,必須要考慮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二件大事,當然是與燕子結婚的事,自己還得要準備各種細節,不可能完全把這些細節上的事,老讓大姨他們操心。雖然大姨說過,婚禮的事,由她來全權負責。

當然,最近的事,就是:過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