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蟲族是怎樣煉成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二十三章 間諜個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二十三章 間諜個體

“減速!”

伴隨著叢集率領者的一聲號令,躍進生物正前方的反物質護盾亮起刺眼的光芒,反向推進使得躍進生物叢集整體速度開始下降,星虹現象逐漸減弱,滿天星辰逐漸脫離星虹的圓環,迴歸原本正確的位置。

映入採集者們視界內的便是它們的目的地,求救信號的源頭,那個孕育了克斯人文明的恆星系統。

“全體轉向,37度84!”

眺望了一眼前方的目的地,叢集率領者給叢集下達了新的指令。

躍進生物叢集整體開始偏轉航向,以斜入角度開始靠近恆星系統。

“我們的目的是要在那個蟲族瞭解我們以前更先瞭解他們,因此叢集不能夠貿然進入到到恆星系統內,那樣就相當於我們提前把資訊暴露給對方。”

叢集率領者再次在頻道內講話,以免有個體忽視掉這一條要點,如若讓對方反過來瞭解採集者,那族群就會很被動。

但是,不讓資訊洩露是不可能的,一個事物只要存在,就會時時刻刻向外釋放資訊,而行動起來後,釋放的資訊也會更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叢集中已經有採集者個體確定,它們叢集的行蹤已經被目的地恆星系統內的所有智慧生物獲知。

“我們減速所產生的強伽馬放射現象,應該已經被對方注意到了。”

亞光速遠航減速時,因為是使用正反物質湮滅進行減速,因此會釋放大量的伽馬射線,以致於宇宙背景中多出一顆星辰,不藉助儀器用肉眼觀看夜空都能夠觀測到。

除非恆星系統內的智慧物種克斯人和蟲族都是瞎子,不然沒可能注意不到天空上莫名其妙的多出一堆星辰。

“但是我們彼此之間還沒有接觸,他們仍然對我們一無所知,我們對他們也一樣。”

關於存在被獲知這件事,叢集率領者心知肚明,這種隱藏不了的減速痕跡,會讓叢集的存在暴露在克斯人和蟲族的視野內。

但這不能說明什麼,知道存在又何妨?如此遙遠的距離,就算是使用亞光速炮彈都需要很長時間才到它們這裡,哪怕恆星系統內的智慧物種擁有超級遠端的觀測能力,叢集這邊的光要傳到恆星系統內也是需要很多天。

除非對方掌握超光速獲取信息的能力,不然除了知曉採集者叢集減速造成的‘星辰’增多現象外,他們一無所知。

甚至可能都不會往其他外星文明的太空力量方面去思考。

“安排一個個體作為間諜單位,偽裝成流浪隕石,前往恆星系統內獲取蟲族的情報,藉助恆星的引力偏轉軌道,在離開恆星系統後,正好就能與公轉恆星的叢集相遇,由此完成情報遞送。”

叢集率領者對一眾同族說明,一旦叢集進入到恆星系統內被對方觀測,就意味著叢集的更多資訊被對方獲取,這顯然與採集者們此行的目的不符。

“但如果被俘獲的話,也意味著族群的資訊會暴露給對方。”

有個體擔憂,蟲族可以進行跨恆星位移是根據克斯人求救資訊已經確定的事情,因此採集者們將其對標到與己方同層次的技術水平上。

如若間諜個體被捕獲,而對方又擁有基因語言化的技術,就可以透過獲取間諜個體的遺傳記憶來對族群有一個充足的瞭解。

這樣的後果無疑比將躍進生物叢集暴露更加嚴重。

針對這一問題,躍進生物叢集內部很快有個體想到了解決方法。

“可以連屍體都不留下的自殺,給間諜個體安排一個一立方分米的反物質反應堆,一旦被俘獲就立即啟動,強伽馬射線會殺死間諜個體,而且自帶基因破壞效果,即便還有屍體剩餘,對方也什麼都不會得到。”

“好主意。”

叢集率領者認同下來。

從每個躍進生物那裡都勻一些物質,構建起一個一百立方米的球狀物體,這就是採集者們的偽裝的流浪隕石,內部安置上大量的固態氦以及一個反物質反應堆。

一隻躍進生物的側面演化出一門大口徑電磁炮,偽裝的流浪隕石順利入膛。

“準備好了嗎?”

作為發射個體的躍進生物詢問。

“準備好了。”

“航程時間是兩年,注意事項為優先,別把自己暴露出來。”

那只躍進生物囑咐,間諜個體會偽裝成小隕石,以高速從近軌道掠過恆星,被恆星引力偏轉航向後,再飛出恆星系統與叢集匯合。

這一過程中間諜個體將獲取恆星系統內部,有關於蟲族、克斯人的一切資訊,比如他們的太空力量,比如他們的太空工業實力。

“明白。”

“出發!”

伴隨著躍進生物的發射指令,從固態腦傳遞出來的生物電信號促使內部反物質反應堆增強釋放熱能,熱感細胞加速代謝將熱能轉換成電流,阻值增強完成升壓,在強電壓的推動下,流浪隕石彈射而出,朝著恆星方向進發。

被彈射出去的一段時間後,採集者偽裝的那顆隕石順利的穿過外圍的柯伊伯帶,並繼續靠近恆星。

“先用大功率雷達……不,不能用,用了會被發現。”

間諜個體下意識的想要使用大功率雷達,不過它又立刻停止,因為向外釋放出無線電就好比向外喊出聲音,只要恆星系統內的克斯人、蟲族擁有無線電接收技術,那肯定會注意到它這顆隕石有問題。

間諜個體能使用的資訊獲取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藉助恆星自然釋放的電磁波,觀測恆星系統內的環境。

間諜個體反覆切換電磁波接收視角,有時是紫外線波段,有時是紅外線波段,還有時是可見光波段。

“四顆行星的恆星系統,並沒有看到什麼太空建築……”

“一顆氣態行星,三顆固態行星,恆星背面不確定還有沒有行星。”

透過各種波段觀測總結的資料,採集者勾勒出這個恆星系統的大體模型,但令它感到疑惑的是,並沒有如它預想的那樣,整個恆星系統內到處都是太空單位,作為踏入宇宙的文明,這顯然有些不合理。

“沒有敵人,那個蟲族難道沒有太空單位?”

克斯人就算了,他們是本來就生活在這個恆星系統內,從其他恆星系統過來的蟲族為什麼沒有呢?採集者不理解。

思考一番無果後,間諜個體又將目光放在尋找克斯人所在的那顆星球上。

“我記得克斯人的求救資訊裡有說,他們的搖星是在恆星系統內的第二軌道上……是那個嗎?”

“不,不是,那是一顆冰封星球,這顆行星距離恆星太遠,這樣看來,應該有行星被恆星遮擋導致我沒能觀測到。”

根據構建的恆星系統模型,第二顆行星是一顆冰封星球,哪怕沒有靠近,採集者也不覺得那裡的惡劣環境會誕生出什麼像樣的文明,而且哪裡也不像是有文明活動的跡象。

如此一來,採集者只能認為還有行星沒有被它觀測到。

偽裝隕石從近軌道掠過恆星,內部的固態氦釋放出來,拖拽出一條長長的軌跡,遠遠看去還真的就像是一顆從恆星系統外飛來的流浪隕石。

當受恆星的引力而偏轉航向,偽裝隕石到了恆星的另一邊。

同時,這個位置也是一個極佳的觀測角度,行星的向陽面受恆星的光照,會像鏡子那樣反射恆星光芒。

採集者很清楚的就觀測到了一顆原先被恆星遮擋住的行星。

“有了!”

“被褐色大面積覆蓋的星球,還有一定區域的其他顏色……”

“這個應該就是克斯人的搖星了。”

“軌跡有必要做出一點調整,不然觀測不到什麼。”

偽裝隕石噴發氦氣的角度有了細微的調整,使偽裝隕石能在飛離恆星後,在軌跡上更加的靠近那顆行星一些。

在偽裝隕石接近行星一段距離後觀測到,在那顆行星的近軌道上,存在著大量的太空單位。

“那些就是蟲族文明的艦隊嗎?”

“同種樣貌的單位大小不一,預估直徑在五十到一百公裡左右的區間裡。”

“還有其他樣貌的單位,但太遠了,他們又太小,獲取不到多少資訊……”

“……我應該靠近一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