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凰途似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八章往事真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六十八章往事真相

蕭欣榮不想與她兜圈子直言道:“母後,你和福臨是不是還有聯絡?”

“福臨是哀家一手撫養長大的孩子,哼,比一些良心狗肺的東西不知要強多少倍!”太皇太后指桑罵槐。

蕭欣榮也不動怒:“這麼說來,邊關韃靼冒犯是母后送出的訊息了?”

太皇太后沉默不語也不否認,蕭欣榮心中痛恨,為了和自己一爭高下就拿江山社稷開玩笑。

“母後這麼做可對的起列祖列宗?”

“列祖列宗?哈哈哈……”太皇太后仰頭大笑:“若是祖宗有靈,為何不將你這忤逆不孝逼死當今聖上的孽障收走!”

看著狀如癲狂的太皇太后,蕭欣榮搖了搖頭,在說下去也徒勞無功,母后一心想要殺了自己,連江山家業也不顧了。

“母后就好好的在這裡休息吧,兒臣會派人好好看守景陽宮。”

蕭欣榮說完大步走了出去。

“你回來,你給我回來!”這算什麼,圈禁在這裡在不讓出宮殿半步了嗎?這個結局對於爭強好勝的太皇太后說來,比受死還要難受。

當天太皇太后病重的訊息傳到蕭欣榮耳朵裡,蕭欣榮讓御醫全力救治,只是在也不鬆口讓人出來。

端太妃讓人捎信到夏侯霜這裡,說是聽聞太皇太后病的厲害,想去看望一番。

因為安王的緣故,宮內主人換了,但是端太妃好好的還在宮中,人人都對太皇太后避而不見唯恐惹禍上,這個時候能往前湊的不多,蕭欣榮被端太妃的情誼打動,同意了端太妃前往景陽宮走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端太妃見到太皇太后見她不過短短的幾日,頭上多了白髮,因為是病著的緣故,面上呈現出不正常的灰白。

“你怎麼來了?難道那個孽障同意讓哀家出去了?”見端太妃進來,太皇太后有幾分驚喜。

“住在這裡何嘗不是王爺體恤娘娘,娘娘就不要想著出去了,在殿內好好養病才是。”

太皇太后聽完這話才覺得今日的端太妃有些不對勁,端太妃穿著光鮮得體,面容精緻這會遠遠的站在一旁,哪像是來探望病人的樣子。

“你來做什麼?”

“自然是瞧瞧娘娘怎麼樣了,被親生兒子圈禁這滋味不好受吧?”

“你是來看我笑話的?哀家真是瞎了眼了,養了你這麼一個中山狼在身邊!”

“太皇太后何必動怒,氣大傷身這個道理也忘了?”端太妃似是沒有聽到她的咒罵一般,走進床榻一些輕聲說道:“太皇太后不用這麼咒罵妾,你我之間的恩怨你忘了我可沒忘乾淨!”

“若不是因為你,我兒好好的一個孩子怎麼成了現在這個模樣,病體纏綿幾次差點一命嗚呼,這些都是拜你這個毒婦所賜!”

端太妃說道這裡仰天大笑幾聲:“不過也好,要不是你這個毒婦,我怎麼可能對你的孩子下的去手!”

“你……茂兒!茂兒是死在你的手中?”太皇太后強撐著身子坐起來厲聲的問道。

“不,他是死在你這個毒婦的手中,若不是你他還好好的活著。”

端太妃有恃無恐,彎下身子小聲說道:“就是因為你蕭欣茂才被淹死,你親手害死了自己的孩子,現在被自己的親生兒子禁錮在這裡,真是報應!”

噗嗤……太皇太后在也支撐不住一口鮮血吐了出來,吐出血後還強撐著不昏迷,抬起手死死的指著端太妃,口中發出嘶嘶的聲音一句話也說不出。

端太妃等的差不多了,這才讓人請御醫前來,御醫診斷後不敢隱瞞,說太皇太后這是中風之症。

中風就算是好了也有後遺症,只不過看病情好壞了,夏侯霜得知後親自召見幾位御醫吩咐幾人好好照顧太皇太后。

幾人心中明白,就算是太皇太后與醇親王關係對立,但總歸是母子,王爺這是透過王妃的嘴傳達自己的意思,御醫照顧太皇太后更加用心,只可惜終究是落下後遺症,說話不利索了,太皇太后這個時候想找端太妃報仇已經是痴人說夢了。

夏侯中率領的軍隊經過半年多的奮戰終於將韃靼鐵騎阻擋在邊關之外,夏侯玄更是帶領一小隊人馬進入韃靼王城,潛伏幾個月將福臨捉拿住,有了福臨在手這才使得韃靼有了顧忌,幾番之下終於退兵。

夏侯軍班師回朝,京城內外一片歡呼,長達半年的戰事結束,百姓們終於結束了提心吊膽的日子。

蕭欣榮沒有見福臨,這麼多年過去了二人都有了變化,福臨從一開始滿懷深情的小姑娘變成了狠辣的後宮之主,遠在蠻夷的後宮之中,沒有利害的手腕怎麼能存活下來,蕭欣榮欣賞她這份果敢,但是用到自己人身上,蕭欣榮只覺得她是自找死路。

福臨回來之後直接被下了死牢,在牢中福臨一直嚷嚷著要見一面蕭欣榮,每一次呼喊總是換來無人回應,久而久之,福臨也斷了這份心思。

退兵回去後的瓦剌派來特使,見到蕭欣榮後遞上書信,信中言明,若是能將他的王妃放回,願意簽下與貴國百年不戰條約。

“哼,這個瓦刺倒是情深意重。”夜晚,回到王府的蕭欣榮和夏侯霜提及此事。

“這也不是壞事,淳哥怎麼想?”

“我豈會去做放虎歸山這等事!”

夏侯霜明白,淳哥這是惱怒福臨勾結外人想要奪取大夏國的江山,不過此人心胸狹窄手腕狠毒,就這麼將她放走確實讓人不放心。

誰知,特使來的訊息傳進朝堂之上,頓時朝堂上吵翻了鍋。

贊成將福臨放回的一派覺得,若是能用一個女子換回兩國百年不戰條約,那福臨郡主也算是為大夏國做了好事。

反對派直接覺得福臨此人不可靠,這次居然鼓動瓦刺率領人攻打自己的母國,就從這看來此女對母國並沒有太多的情感,在將她放回豈不是放虎歸山,剛結束內外戰的朝廷已經在不能有戰事起了。

兩派人在早朝上如同潑婦附體一般吵了幾日還未曾有個結果,但能看的出,贊同派已經隱隱佔上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