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留守青年最新章節列表 > 172 有心栽柳柳成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72 有心栽柳柳成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

寧廷禮是朵山人,而他的兒子寧思朵是在新疆出生的。

儘管寧廷禮給兒子取名“思朵”,可兒子之於朵山,是完全陌生的。在寧思朵心裡,朵山是父親的老家,和他沒有任何關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理解父親對老家的眷戀,也不反對父親偶爾回鄉轉一轉,回憶一下往事。可父親要在朵山長久地住下來,他卻不贊同。

因為寧思朵的產業在四川。父親在新疆種棉花,他在四川辦紡紗廠,生意做得順風順水,一家人生活得美滿幸福。

他不會讓父親獨自在朵山安家。

寧廷禮在老家寧莊沒有房子,年輕時他和父母住在一起,離開寧莊後,隨著戶口的遷出,等於是連根拔起,所謂的落葉歸根,其實只是一種情結。

少小離家老大回,別說兒童相見不相識,就是寧廷禮那些同齡人也都不怎麼記得他了。

寧思朵當然難以理解父親對家鄉的情感。

寧廷禮不需要兒子懂,他就想在老家留下點什麼,尤其要留下帶有自己印記的東西。

黃紅旗和小亮留在東朵山的建築圍擋已經殘缺不全,有一大半被村裡人拆去蓋豬圈了。

一行人順著施工便道走到石塘坑前,莊有成說:“這地方原來規劃的是一個人工湖。”

寧廷禮向山上看去,見樹木都落了葉,露出一片片白得發亮的石頭,像是羊群伏在草叢裡。

東朵山和西朵山不同,東朵山上沒有柏樹,一到冬天就看不到綠色了。

寧思朵說:“冬天的山上沒啥可看的呀,爸,這地可不成。”

祁辰說:“可以在湖的周邊種上常綠樹種,這樣就四季常青了。”

莊有成說:“最好的景色應該就是四季分明,冬天有冬天的風景,夏天有夏天的風景,要是一年四季都一個樣子,反倒會讓人審美疲勞了。”

祁辰便附和說:“也是,北方的山都這樣,夏天柔美,冬天雄偉……”

寧廷禮手搭涼棚向山下看,便看到了黃紅旗的那片山楂林。

由於山楂的品種不好,都熟得紅透了,卻沒人採摘,遠遠看過去紅彤彤的一片,像是一幅水墨畫上被撒上了硃砂。

從封村透過來的環山路正在施工,正好穿過山楂林。

莊有成說:“看到沒,那條路連著磊朵公路,把朵山所有的山頭都串連起來了,建成後,會成為一條旅遊觀光大道。”

祁辰說:“是啊,道路寬八米呢,兩側還有各兩米寬的綠化帶。”

寧思朵不看好這個地方,一再催促寧廷禮下山。

寧廷禮好像也不太滿意這裡,其實他心裡還記掛著熟悉的南朵山,便抬腿準備往山下走。

棗兒說:“要真想在東朵山上旅遊專案,得住下來好好考察,這山上有幾處天然景觀,比如‘天裂石’‘神仙谷’等景點,有些五A景區裡都未必擁這種資源。還有戰爭時期留下的遺蹟……”

寧廷禮看了棗兒一眼。祁辰介紹說:“她叫莊棗兒,是新朵子村的副支書,也是縣裡下派的第一書記,農大的高材生。”

“下來鍍金的吧?”寧思朵說。

“你說錯了,她可不是來鍍金的,她為朵子村做了不少實事,像朵子東的木雕,朵子西的孔雀翎飾品,就是在她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現在她正準備建一個投資上千萬的食品飲料廠。”祁辰說。

寧廷禮很詫異地再次將目光投向棗兒,說:“看不出來,你小小的年紀竟有這麼大的能量。”

“不是我的能量大,而是朵山已經積蓄了滿滿的能量,就像石油的藏在地下,只需開啟井口,火焰便會噴湧而出。”棗兒說。

寧思朵不以為然,“要真像你講的這般簡單,朵山就不用直到現在還這麼貧窮落後了。”

棗兒不想和他辯論,更不想刺激他。

“寧總,”棗兒和寧廷禮說:“抗日時期你們村出過一個烈士,叫寧二柱,你知道他嗎?”

“咋不知道?他是我二伯,犧牲時才二十三歲。”

“他就是在這座山上犧牲的。”

“是嗎?我咋沒聽說?”

“你離開朵山時有關朵山游擊隊的資料還沒有整理出來,不過我們村的老人都知道這事。”

莊有成說:“是啊,當年朵山游擊隊為躲避日本兵,在這山上的‘老貓洞’裡藏了七天,全是朵子東的老百姓給送吃的。”

“既然都藏到洞裡了,我二爺爺是怎麼犧牲的呢?”寧思朵問。

“這是兩碼事。那應該是日本兵撤出磊山的前一年,游擊隊和小鬼子在這座上有一場遭遇戰,你二爺爺為掩護戰友,沒跑了,挨了小鬼子一槍。就在山頂上的戰壕裡,還是我們村幾個壯勞力把他的遺體抬下來的呢。”莊有成說。

寧廷禮說:“我去山頂看看。”

寧思朵說:“爸,你別上去了,我看這山挺陡的。”

莊有成說:“是不好上,這座山在下面看不算高,其實山頂那一塊都是懸崖,年輕人登頂都費勁,咱們這個年齡上不去嘍。”

棗兒說:“要不然游擊隊也不會選這兒當根據地。”

寧廷禮神情肅穆起來,久久地注視著山頂,他在向英雄們致敬。

寧思朵說:“沒想到我們家裡還出過一位抗日英雄。”

莊有成問寧廷禮:“你們的家史都不告訴孩子嗎?”

“那時候窮,誰顧得上講這些。我記得八幾年鎮上要建游擊隊紀念園,向朵山在外人員募捐,我那時候沒有多少錢,只捐了二十塊錢,唉,現在想想太少了,紀念園還專門為我二伯立碑了呢。”寧廷禮遺憾地說。

“不少了,那時候的工資才多少錢呢。”祁辰說。

寧思朵忽然說:“我們去紀念園看看我二爺爺吧。”

朵山游擊隊紀念園在東朵山南面山坡上,是當年幾個老遊擊隊員發起並籌建的,由於磊山經濟比較落後,財政上拿不出錢來,全靠老百姓捐款。

紀念園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園子中間是一座像徵八年抗戰的八米高的紀念碑,紀念碑後面是烈士墓園。

後續又建設了朵山游擊隊史館,現現已經被列為紅色教育基地。

莊有成已經打電話讓方一同準備好鮮花,一行人到達紀念園時,方一同正好趕到。

莊有成帶領眾人向紀念碑獻了花,接著,寧廷禮和兒子走到寧二柱烈士碑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

參觀完游擊隊史館,從紀念園出來,寧廷禮問莊有成,“需要我為紀念園做些什麼嗎?”

莊有成想了想說:“暫時還不需要……”

祁辰說:“紀念園是前年才修繕的,包括新建游擊隊史館,全是莊書記找縣裡要的資金。”

寧廷禮說:“莊書記,謝謝你,讓我二伯的英魂有了安息之處。如今到處都在發展經濟,難得你還這麼有心,想著跑資金修繕紀念園,建隊史館……”

“不用感謝我,我只是做了該做的,比起那些為國家人民獻出生命的先烈們,我們這些人做得還不夠……”

寧廷禮沉思片刻,說:“我想好了,就在東朵山投資建一個景區,把通往山頂的路修好,讓更多的人能上去,看看英雄們當年戰鬥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