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留守青年最新章節列表 > 87 做會哭的孩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7 做會哭的孩子

陶三喜和路長順是截然不同的兩類人。

路長順屬於被動型的,對上級不爭不要,你給了他也不感謝,不給他也不怪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陶三喜則深知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做最基層的幹部——何況村支書根本就算不上幹部——不多跑腿多張嘴,不多在領導跟前晃動,誰能想到你。

在村裡幹工作,想幹就有幹不完的事,不想幹就啥事沒有。

要想乾點事,就得上有支援下有擁護,向領導伸手多了領導會煩嗎?不會,就像群眾凡事都找他說道說道一樣,他高興著呢,這說明群眾沒把他當外人啊。

他也不能把領導當外人。

領導有什麼就要什麼,拾到籃子裡就是菜,管他有用沒用,只要你肯為村裡舍臉掛腮地幹事,群眾就會記著你的好。

其實一接到宣傳部長要來村裡的通知,陶三喜就開始琢磨得向他要點什麼,可是王一是管宣傳的,他能給什麼呢?

想來想去,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好在方一同幫他出了主意,對,就向王一要幅字。

盆景園雖然是臨時湊起來的,可只要領導題了字,他就能大做文章,鼓動村民弄出一個真正的盆景園。

山裡不缺樹樁子,也不缺閒人,不需要投資不用擔心賠錢,不信村民會不幹。

莊冬至在家鑿幾個棗樹根,在棗兒口中就變成了根雕藝術,他咋就不能變出個盆景園來。

陶三喜向王一求字,怕被拒絕,不等他開口,緊接著把自己的想法大力渲染一番。

“王部長,各位領導,你們今天看的盆景園,其實很不像個樣子,你們或許會說我是‘弄景’呢。

——我就是‘弄景’,你們都看到了,這些盆景是群眾自己閒下來鼓搗著玩的,如果村裡再做做工作,請來老師指導他們,幫他們賣出幾盆,再上了棗兒的網站宣傳,他們不就有信心了嗎?

——弄這玩藝兒,賠不了房子賠不了地,不過是把當柴燒的‘廢物’修剪一下,和養花花草草一樣,賣不出去就留著自己看,多好的一件事。

——各位領導,你們放心,明年再來看,這一片山坡肯定建起一個大大的盆景園。”

他這通表態發言,讓祁辰很有面子。

祁辰做蘭花的工作沒做通,迫不得己才讓陶三喜代理了支書,為此莊有成是有看法的。

其實祁辰也有些擔心。因為他知道陶三喜不是個安分的人,陳猛辦復合肥廠,他是入了股的,而且偷偷跑去廠裡幹了辦公室主任。

後來陳猛欠了一屁股債跑了,陶三喜也消失了一段時間,據說跟著親戚跑大車去了。

去年陶三喜才回到村裡。下朵子村比較小,再選不出村支書,只好讓他接著幹。

誰敢保證陶三喜不會再撂挑子呢。

不過,自打陶三喜代理了三個村的支書,好像安穩了許多,村子大了,事多了,他騰不出心思想別的。

關鍵是外頭的錢並不好賺。

一開始見陶三喜虛頭巴腦的,祁辰尷尬的不行,沒想到他還能講出這麼一番有見地的話。

祁辰說:“老陶,你踏實地幹,莊書記和我都支援你。”

就憑那幾盆不倫不類的樹樁子,王一是瞧不上眼的,更不會給陶三喜寫什麼匾。

聽了陶三喜的肺腑之言後,王一覺得這個村支書還算誠實,而且想法也很貼合實際,對於肯為群眾幹事的村幹部,當然要支援。

縣委李書記不是已經為棗兒站臺了嗎?

王一決定為發展農村經濟也添把柴。

“寫,有紙筆嗎?我給你把匾寫出來。”王一毫不猶豫地說。

陶三喜大喜,忙示意陶甜甜拿出毛筆紅紙。

方一同見是紅紙,說:“寫書法得用宣紙……”

王一併不計較,說:“紅紙更好,刻匾的時候把字剪下來更省事。”

棗兒幫著把桌子收拾出來,祁辰親自上手鋪好紙,王一提筆運氣,手腕一抖,“朵山盆景園”五個歐體大字落到紅紙上。

“好了,就它吧。”王一擱下筆說。

祁辰提醒說:“王部長,沒落款呢?”

王一笑笑說:“我不是書法家,沒名堂,不用現那個醜了。”

陶三喜不懂書法,聽祁辰向王一要落款,明白過來,是啊,不落上王一的大名,別人怎會知道這字是誰寫的。

“王部長,簽上你的大名吧,領導對我們貧困山區的關懷,人民群眾要記在心裡呢。”

王一堅持不肯落款,說:“我這是拋磚引玉呢,等哪天李書記來了,再正式請他留下墨寶。”

莊有成懂他的心思,打圓場說:“落不落款大家都認得出是王部長的字,低調才有格調嘛。”

陶三喜這才不敢堅持了。

最後,王一站在燕小綠的畫前拍了張照,眾人才離開西朵山。

莊有成的意思是,結束在西朵山的參觀就回鎮上,可王一意猶未盡,要去朵子東參觀“根雕藝術館”。

“哪有什麼藝術館,是棗兒哄老爺子開心呢。”莊有成說。

王一說:“我們也讓老爺子開心開心嘛。”

棗兒說:“莊書記和王部長似的,太低調了。”

“我是沒資格高調,你爸爸是真低調。你們家裡有位根雕藝術家,他從來沒提起過,這可不好,舉賢不避親嘛。”王一和棗兒說。

一行人來到朵子東。

莊冬至家的門樓已經重新整修過,按照棗兒的設計,門口兩側各立起一根粗壯的棗樹原木,門樓頂上把瓦換成了石片,門楣上是莊冬至親自刻的匾額。

“朵山木雕藝術館”幾個字刷了紅漆,看上去特別有味道。

莊冬至幹了一輩子木匠,沒想到老了刻個樹根玩玩,竟然玩出了名堂,一不留神成了藝術家,還做了館長,心裡自然很是熨貼。

棗兒說要成立木雕廠,讓村裡人一起幹。也行,只要有人肯幹,他就願意把手藝傳下來,能讓鄉親們都跟著賺點錢,何樂而不為呢。

莊冬至把棗兒要建木雕廠的事和莊有成講了。

莊有成說,“好,這是好事,等我退休了陪著你一起幹。”

得到莊有成的認可,說明建木雕廠的路子是對的,不過莊冬至不喜歡拋頭露面,堅決不牽頭不當廠長。

棗兒早就計劃好了,要讓小亮回來當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