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天下安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

劉元進為諸葛殷所阻,也沒了再細問的興致,便讓朱燮離開了。朱燮離開之後,劉元進便向朱燮詢問剛才阻止自己的緣由。

諸葛殷乃說道:“今日不管吳王是否與侯文師有什麼陰謀,其必然不會承認。聖人再細問下去,到時必無法收場,只能與吳王攤牌了。若是吳王真的意圖背叛聖人,必將打草驚蛇;即使沒有此事,也會加深聖人與吳王之間的隔閡,不利於錢塘城的防守。”

但劉元進猶不甘心地說道:“難道此事就這麼放任了事,若朱燮真的與侯文師勾結,讓朱燮負責防衛錢塘城,無異於與虎謀皮。”

劉元進有心罷免了朱燮的城防大權。他本就不信任朱燮,任用朱燮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因此當覺得朱燮不可信時,他自是毫不猶豫地拋棄朱燮。

諸葛殷勸道:“聖人,我軍畢竟沒有朱燮通敵的證據,貿然將其撤職,又沒個說法,實在影響士氣。”

劉元進一聽有些惱怒,拍了一下桌子說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該怎麼辦?再放任下去,隋軍就要來砍我們的腦袋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諸葛殷獻計道:“不是侯文師要勸降吳王嗎?我們可讓吳王給侯文師回一封信,自言同意投降,但是要得到隋軍的保證。一些小人物的話他不信,必須侯文師親自前來,他才會投降。

臣料侯文師初降隋軍,急於立功,見到吳王的回信,必會前來與吳王一會。到時候我們便可趁機捉住侯文師,斬其首以振奮軍心,同時警告那些意圖叛變之輩。

而隋軍折了侯文師,必不會再相信吳王的投降,到了那個時候,吳王再無法投降隋軍。他若想活下去,只得與隋人拼命了。”

劉元進聽得侯文師的話,眼前一亮,撫掌大喜。

“國師之計,果然妙啊!”

劉元進有些興奮地說道:“最好可以趁機引隋軍入城而坑殺之,必能大破隋軍。”

諸葛殷一聽趕緊勸道:“聖人不可,我軍的戰鬥力較之隋軍,尚有差距,若是開了城,隋軍一擁而上,只恐有不測。”

越軍的戰鬥力太弱了,到時候誰埋伏誰還不一定呢。

劉元進有些訕然,他自家人也知道自家事,只得作罷。

不過劉元進有個疑慮道:“怎麼能讓朱燮乖乖地給侯文師寫信?”

諸葛殷笑道:“這有何難?朱燮在錢塘城中,如一豬狗,聖人讓他生他則生,讓他死他則死,聖人有命,他朱燮敢反抗嗎?”

劉元進聞聽興奮地點點頭。

劉元進再次招朱燮覲見,便向朱燮道歉自己錯怪了朱燮,又向朱燮提及此事,讓朱燮給侯文師寫一封投降書,並引誘侯文師前來。

朱燮對於劉元進的妙計,並不看好。在他看來,侯文師素來謹慎,這種生死難料的事情,侯文師必不會輕易捨身冒險。

雖然知侯文師未必會中計,但他仍舊沒有反對。他很清楚與劉元進的矛盾,若是侯文師之事不能解決,此事待來日必成為自家最大的隱患。為了守住錢塘城,他仍舊希望消弭這個矛盾。

朱燮為了表示自己的坦蕩,也不避人,就在劉元進的大殿上,便開始奮筆疾書。寫好書信,朱燮交給了諸葛殷,諸葛殷命一心腹假裝成朱燮的家人,前往隋軍之中,秘密去見侯文師。

此人匆匆離開錢塘城,當夜便趕到隋軍軍中見到了侯文師。

侯文師知道朱燮肯定不會給自己回信,便猜測此人有古怪,他便故意問道:“我與大王相約開啟錢塘城門,大王卻遲遲不予我最終時間。歐大將軍心急如焚,若不是我再三勸說,就要舉兵攻城了。大王還要速速定計破城,萬不可誤了平叛的大事。若是等隋軍破了錢塘城,大王的籌碼便不值錢了。”

那人沒想到侯文師說這些,聽的是七上八下,滿腹狐疑。幸好他機警,才將此事圓了過去。

侯文師開啟朱燮的書信,看了沒幾行,便皺著眉頭,很是不滿。

“大王這是要做什麼,難道連我都信不過。什麼前往錢塘城一會,若是可能,我不帶兵打到錢塘城了。”

不過到後來,侯文師緊皺的眉頭終於舒緩下來,最後竟然忍不住笑了出來。

“劉元進小兒,還想詐我,真是不自量力。”

送信之人見侯文師一語道破他的來意,還以為對方識破了他的身份,心中大驚,滿是懼意。若非腿都軟了,他就要趁機逃走了。

侯文師看完全信,一把將信拍到桌子上,憤怒地說道:“劉元進這個奸賊,心狠手辣,真是歹毒的很。若不是大王在信中用暗語與我說明一切,我還矇在鼓裡呢。這次我正好將計就計,看看劉元進該怎麼辦。”

說完侯文師當即寫了一封信,裝在信封中,用火漆交好,命送信的立刻回到錢塘城中,將此信交給吳王朱燮。

此人瞭解到這麼一個大秘密,早嚇得沒魂了,拿著侯文師給他的信,驚慌失措地離開了隋軍的軍營。至於為什麼侯文師沒有懷疑他這個送信的,他卻是早忘了。

此人回到錢塘城,立刻將自己所見的、所聞的全部告訴了劉元進和諸葛殷,二人聽了皆是久久不曾說話。萬沒想到朱燮竟然使用暗語破了此計,二人皆是心中憤恨,劉元進更是破開大罵。

原來自己這些日子屢戰屢敗,是因為有內鬼啊。

劉元進本來很是自信,屢戰屢敗之後才不得不選擇了低頭,這時又有機會將責任推到他人身上,他自是習慣性的便認同了此事。

至於那個回城送信的,二人皆是很相信此人。至於侯文師為什麼沒有處置此人,怕是真的誤會。

劉元進看著諸葛殷說道:“國師,到了今日地步,朱燮造反的證據確鑿,此人怕是不能留了吧。”

諸葛殷也不勸阻,證據確鑿,還能讓對方繼續坑害餘杭軍?

劉元進當即便準備派人去抓朱燮。諸葛殷認為,朱燮實力強大,威望極高,若是這麼光明正大的去抓人,朱燮未必就範。不若將朱燮騙入皇宮,然後拿下,方為穩妥。

劉元進乃同意了諸葛殷的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