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天下安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國(十三)抉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國(十三)抉擇

“魏長史言之鑿鑿,可馮盎也不是被嚇大的。”

馮盎不愧是南國第一人,雖然被魏徵的話驚到,但是卻以最快的速度調整好自己,還能反擊魏徵。

魏徵卻不想跟他再在這個話題上談了,畢竟利害關係都說了,再聊下去,就是要證明馮盎是不是被嚇大的了。

於是魏徵從懷裡掏出一封信來,對馮盎說道:“在下清楚馮大將軍擔心什麼,無非是擔心大隋平定嶺南之後,衛公卸磨殺驢,對馮氏動手。這種事事關馮氏安危,我想我無論說什麼,馮大將軍都會有顧慮。這是衛公給大將軍的信,我從未看過。”說罷,魏徵將信遞給馮盎。

馮盎看著信,猶豫了一會,最終還是接了過來。

雖然不知道黃明遠在信中寫了什麼,但馮盎並不想得罪黃明遠。

馮盎開啟信一看,卻是有些發愣,原來這信上寫著十一個字,“黃氏不絕,馮氏不滅”,後面有黃明遠的署名和蓋章。

看著這些字,馮盎是五味雜陳,想信又不敢信。

馮盎放下信,看向魏徵問道:“若我今日不同意魏長史之言,公何以待我?”

魏徵神色不變地說道:“半月之內,南海、交趾,兩路出兵,合圍高涼郡。整個馮氏,不會再存在。”

“魏長史小覷我馮氏?”

“南海之兵,有五萬人馬,交趾之兵,亦有三萬。八萬精銳,有戰船兩千艘,鐵甲十萬鎧,弓弩三萬具,其餘兵器無算,還有無盡的糧草,可打三年亦無恙。馮大將軍覺得,馮氏除了遁入北面的雲開大山,有幾分勝算。

大隋不敢保證滅掉馮氏,但我敢保證,只要馮氏敢打,大隋就能將高涼城從地圖上抹去。”

魏徵的話說得平靜,卻無比霸氣。

馮盎握緊拳頭,最後又鬆開了,因為他知道,如魏徵所言,馮氏無一成勝算。馮盎不是寧長真、李光度這種一輩子沒出過嶺南的人,他徵過高句麗,見識過隋軍如城池一般的攻城器械,這高涼還真擋不住。

沒了高涼,馮氏還叫馮氏嗎?

馮盎看著魏徵,有些惡狠狠地問道:“魏長史如此咄咄逼人,難道不怕我惱羞成怒,讓魏長史做了麗食其嗎?”

“哈哈!”

魏徵大聲笑道。

“馮大將軍小看魏徵這種人。今日魏徵敗了,不過是第二個終軍,成了卻是張騫、班固,魏徵怕死,更怕生不成名。”

馮盎啞然。

看著連死都凜然不懼的魏徵,馮盎突然覺得對方真吃定自己了。

“這事對馮氏有什麼好處?或者說,我憑什麼相信你們不會事後翻臉?”

魏徵道:“馮氏不再為南國一霸,但衛公許諾,馮大將軍封侯世襲,官拜尚書。而且衛公的為人,千金一諾,既然衛公寫了信,許馮氏與國同休,那馮氏只要不造反,衛公絕不會食言。

馮大將軍雖不識得衛公,但對於衛公的人品,應該是瞭解的吧。”

馮盎不說話,心中卻默默盤算著。

對於黃明遠的人品,他還算信任。而且魏徵將他逼到牆角,要麼為隋軍做事,要麼被隋軍消滅,他實在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過了好一會,馮盎站起來躬身言道:“為國效命,盎必捨生忘死矣。”

魏徵知道,馮盎這是同意了。只是大家都是體面人,說話做事不能那麼露骨。

魏徵沒有離開,而是繼續呆在了馮盎的府上,是人質,也是監視。

馮盎送走魏徵,一個人默默地尋思,這時馮盎的庶長子馮智戴前來拜見。

馮盎有三十個兒子,嫡長子馮智戣早死,因此最為馮盎看重的是庶長子馮智戴和嫡子馮智或。尤其是馮智戴,勇而有謀,在江都之變後,到處都是反賊,各處關隘都被佔領的情況下,且戰且進,成功帶著部屬返回高涼郡,頗令人稱奇。而且馮智戴能撫循部眾,得士死力,酋帥皆樂於服從。雖是庶子,但眾人皆把他當作馮盎的繼承人。

馮盎知道這個兒子有本事,因此便將魏徵今日來意告訴了馮智戴。

馮智戴剛聽到這些訊息也是大為吃驚,不過他不愧是不比父親差的人,很快便穩定了心神。

“老大,你覺得為父該怎麼辦?”

馮智戴答道:“馮氏當依勝者。”

馮盎聽了,有些自言自語道:“可誰能勝呢?”

“我且為父親卜上一卦。”

馮智戴不僅善用兵,還善於占卜。平常有事時,馮盎也總會讓兒子替他卜卦。

馮智戴拿出隨身攜帶的卜卦用具,很快便占卜道:“嶺南之勢若雲,雲狀如樹,隋軍南來,方辰在火,火利木柔,隋軍當勝也。”

馮盎聽了,沒有說話。

其實馮盎也傾向於隋軍會贏。誠然俚僚各垌居於山中,利用地形、氣候,能跟隋軍周旋。可人能走,城卻走不了。

馮家若是一心對抗朝廷,未必會覆滅,但高涼各城卻一定守不住。沒了城池、沒了土地,難道馮家要去山裡做野人嗎?

馮盎小時候父親就教導過他,為什麼馮氏、寧氏、陳氏這些漢人大族可以在嶺南之處遍地俚僚的地方崛起?不是因為他們馮氏、寧氏、陳氏比別人多強。而是朝廷需要地方上的大族來替他們統治俚人僚人,俚人僚人亦需要透過地方上的漢家豪族和朝廷對話,所以馮氏、寧氏、陳氏才應運而生。

馮氏要想永存,既不能背離俚人僚人,更不能得罪朝廷。

馮盎牢記父親的話,這些年也始終牢記父親的教誨,緊跟著大隋的腳步,在不得罪俚僚各家的情況下盡力斡旋雙方的矛盾。所以在嶺南各家之中,陳氏會造反,寧氏會陽奉陰違,唯有馮氏,卻是所有人眼中的忠臣。

可父親從沒有教給他,現在只能選一邊站隊該怎麼辦。

眼看父親面帶愁容,這時馮智戴便說道:“我馮氏不按大隋的意思去做,覆亡就在眼前,所以馮氏只得按照隋軍的意圖,糾合各部,攻打南海。但誰又能保證,隋軍一定能勝,若是這一仗大隋敗了,嶺南局勢糜爛,大隋所能指望的,仍是只有咱們馮氏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