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砸進紛亂中最新章節列表 > 210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10

焜昱國與秦國依然在五丈原處對峙,苻健很想知道焜昱國的想法,如果能與焜昱國表面這樣平穩,他也好與東晉較量去,不用再像現在這樣瞻前顧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派使者來與樂正元和卓爺談,之後使者回覆,表示焜昱國無意關中,兩國之間可以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苻健早就聽說了焜昱國與代國之間的合作,聽上去像是不錯的買賣。

既然焜昱國只願駐守五丈原,苻健留下一下兵力對其監視,然後轉頭與東晉幹架去了。

東晉負責北伐的將軍是桓溫,這個人之前也提過一筆。

他攻破成漢,平定蜀地,這一仗也讓他名揚天下,回到自己的屬地後,私自招兵買馬,發展成了一個半獨立的勢力,對東晉也生出了不臣之心。

晉室南渡後,雖然在建康從新建都,但,其皇室更加衰微,建都時完全依靠從北方遷徙過去的士族、一些名門大家才建立的東晉,宗室、外戚和門閥大族共同支配著王朝政局,因此,旁的勢力對皇室的掣肘比西晉時更為嚴重,可謂是疲軟不堪。

皇室也看出桓溫有不臣之心,可皇室衰微,根本無力討伐他,只得睜只眼閉只眼,希望兩方各自相安。

石虎病逝後,桓溫就曾提出北伐,但,晉室害怕桓溫的勢力再漲,所以一直沒有同意,後桓溫再次提出北伐,並不管朝廷同不同意,擅自帶兵準備北伐,朝廷驚恐不已。

嗯?是不是有點清末時,清廷的感覺?地方官員或地方武裝攻擊洋人,抵抗其入侵,清廷便驚恐不已,惶惶不可終日。

所以,歷史是個圓,現在有的,曾經都發生過,瞭解歷史也是可以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少走彎路,儘早識破奸人嘴臉,省的被當槍使還不自知。

就算對歷史不敢興趣,也可以將歷史當小說看,比如,史上第一個人彘的製造者呂后,是如何殘忍的,是如何想將劉氏江山篡到她手裡的;再比如看看韓信,到底是如何成也蕭何敗蕭何的;再看看楊休和侯莫陳崇,說了什麼話而丟掉了性命。

看歷史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雖然桓溫帶著兵隊要去北伐,但並未成行,在之後的兩年裡,朝廷派殷浩北伐,但此人才能一般,兩年間數次北伐卻數次失敗,軍需物資更被掠奪殆盡,這又使朝廷對其憤懣不已。

嗯,反正朝廷從來不認為自己是錯的,明明這個人才能一般,卻還要其負責北伐,除了桓溫,堂堂晉室就沒其他人了嗎?

這兩年也讓晉室錯失拿回故地的機會。

朝廷終於同意桓溫北伐。

南方北伐是要趁天氣暖和時,趕緊進入黃河流域,然後東西縱橫,一個是因為南方人不習慣北方的寒冷,再個也是利用北方人不習水戰,趁天暖和長江不結冰,北方人不易渡江,可保證後方安全時,趕緊攻打北方。

北方南伐則與南方北伐時間正好相反,多在冬季,除了因為北方人不習南方的溼熱外,也是因為北方不習水戰,要趁長江枯水期結冰時,渡江征戰。

桓溫北伐當然也是遵照這個習慣,不過,或許是因為苻健剛建國不久,還未坐穩皇位,所以,桓溫一路高歌猛進,順利的進入關中,並攻到了灞上(今陝西西安東)。

這時,發生了個有趣的現象。

桓溫領兵至此,受到了民眾的熱烈歡迎,更有老人哭訴曰:有生之年居然還能見到官軍。

據說晉室南渡後,北方的民眾還是心向晉室,在他們認為晉室才是正統,所以,前涼、前秦都曾向晉室稱臣以此來拉攏人心,不過都是在自己羽翼豐滿後,便脫離晉室。

五胡十六國時期,已經不止一次提到晉室依然是民眾心中的宗室,民眾心向晉室之類的,但,真是如此嗎?

西晉統治不過五十一年,若以滅東吳實現南北統一開始算,才區區三十七年,老百姓對其能有多深厚的情感,不管哪個朝代,老百姓對於自己怎麼活的關心,多過了誰當政的問題。

西晉之後,華夏動盪,戰亂蜂起,生靈塗炭,人如草芥。

在北方,今天這個遊牧民族過來溜達溜達,明天那個遊牧民族過來轉轉,更是在石虎殘暴的統治下苟延殘喘了十四年,之後皇位之爭,導致民族仇恨加深。

在這種動亂的局面中,老百姓當然懷念晉室統治下的太平。

很是懷疑《晉書》中所言夾道歡迎、持牛酒迎溫以及耆老之人的哭訴,是對晉室的粉飾,或者是給桓溫這次征戰套上正義的外衣,畢竟那個時候的人認為,中原是漢族的地盤。

自古以來,黃河流域,漢族居平地,而異族居山;長江流域,最初,江湖緣邊,也被異族所據,後來,稍與漢族同化後,其風俗、文化不同的異族,仍然相率進山而居。

由此可看出,自古以來,漢族佔據的都是好地方,因此,在古代人的認知中,桓溫是漢人,晉室的北伐,是漢人在宣示主權,收復故地,並不是趁火打劫。

至於到底是不是粉飾,對於現代的我們已經是無從考證,但桓溫確實是攻到了灞上。

桓溫帶兵來到這裡,正好是麥收的季節,或許桓溫算好時間,趕麥收時攻到關中,以解決遠途不便攜帶太多輜重的問題,但這正好給了苻健反擊的機會。

得知晉軍有收糧的意圖,苻健立刻下令堅壁清野,晉軍收不到糧,沒有補給,只好撤退,秦軍趁勢追擊,晉軍慘敗,傷亡者眾。

秦國與晉室暫時也算是處在了對峙狀態。

擊退晉室的北伐不久,苻健便病逝了,他的兒子苻生繼位。

苻生在歷史中的記載是個暴君,從小便生性殘暴,與石虎有一拼,即位不久,上至后妃公卿,下至僕隸,已被殺死五百餘人,被殺之人有時都不明白為什麼,就被殺了,後被其兄苻堅廢殺,苻堅繼位。

聽起來似乎苻堅是為民除害了,但有歷史學家提出質疑,認為歷史中對苻生的記載是史臣渲染、誣陷的結果,為了醜化苻生,顯示苻堅弒兄的正義性。

歷史都是由勝者書寫的,史實到底怎麼樣已經無從知曉,或許某天,當人類科技發展到足夠高度,能解決氧化問題後,安全的開啟所有陵墓,或許,有些史實就得改寫了。

不管怎麼說吧,有個事實就是苻堅殺了苻生奪取皇位。

石趙分崩平衡被打破,引起了諸多勢力角逐,代國與敕勒人部落錯居,彼此征戰不息,拓跋什翼犍先後對高車部及沒歌部發起進攻,獲得俘虜以及牲畜眾多。

但,這麼高興的時候,劉衛辰又跑出來攪合,背叛代國歸附秦國,什翼犍率兵討伐,劉衛辰心生畏懼,逃走了。

嗯嗯,沒錯,逃走了,就這膽子還敢玩背叛,嗤!

第二年燕國軍長途奔襲漠南敕勒,經過代國境內時,破壞代國的稻田,拓跋什翼犍極為生氣。

燕國軍大勝,當時有部分燕軍戍守雲中,拓跋什翼鍵帶兵攻打,燕軍大敗,兩將領一逃一戰死。

之後什翼犍又於冬季突襲劉衛辰,劉衛辰猝不及防,不敢交戰,逃奔秦國,被他丟下的部落,全部被什翼犍收編。

在這樣動亂的局面中,焜昱國與代國的關係越來越好,畢竟這種局面,多個朋友,好處多多。

泫在什翼犍收編劉衛辰餘部的第二年,趁局勢暫時平穩,乘著春暖花開的清馨,溜達去了代國,帶去了不少陳倉的吃食,什翼犍很是高興,吩咐拿出六蒸六釀的馬奶酒來款待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