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狐朋仙友最新章節列表 > 番外 淺談古代‘三兵制’(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番外 淺談古代‘三兵制’(1)

嗨,大家好啊!

話說看了最近一期正文之後的小夥伴們有沒有被我水文的功力驚到啊?

好傢伙,這直接從格格坳水文水到西周滅商,作者你怎麼不直接寫到三皇五帝鴻蒙初闢去啊?

那個……你們是怎麼知道我接下來就要寫三皇五帝的呢?真是一幫小機靈鬼!

好了,不貧了,趕緊嘮點乾貨。

正文中我提到箕子帶著手下部隊北渡渤海,最後在今天朝鮮半島北部建立箕子朝鮮的事情。

話說我在寫完這章正文之後,曾把草稿拿給運營官審閱,而這傢伙不出意外地給我提了一籮筐的問題,其中第一個就是箕子為啥帶著人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就近找塊地盤不行麼?

比如一口氣攻下東萊,這夥人乾脆就在東萊國境內建國,將來在西周與徐夷之間倒來倒去,相信西周一時半會兒也不能把箕子怎麼樣,多半就像冊封徐夷一樣,封他一個諸侯國罷了。

這的確是條好計策,但問題是商末周初的人們……比較傻,或者可以說耿直?

像箕子這樣能夠想到繞道徐夷背後捅刀子的,都已經屬於心眼最活泛最腹黑的那幫人;一般人根本受不了昨天跪舔西周,今天捧徐夷臭腳的生活,認為這樣活著很沒氣節,還不如痛快去死。

簡單點說就是‘現代人心眼兒太壞,顯得古人忒老實’。

舉個例子,為了逼徐庶離開劉備,曹操派人抓住徐庶的母親,然後偽造徐母的筆跡,詐寫家書賺徐庶來許昌。

等徐庶來的許昌見了母親,徐母拍案指著徐庶的鼻子:“你既然已經侍奉劉備,現如今來許昌降曹就是不忠;想你徐庶自誇多智,竟然看不出那封家書是偽造,這就是不智!養出你這個不忠不智的兒子,老身我實在無顏面見徐家列祖列宗。”

於是,徐母就哭哭啼啼地上吊自盡了……

凡是下意識說出徐庶再和母親偷偷跑回劉備帳下不就完了的人……千萬祈禱自己不要穿越去古代,在古人看來,你就是那種口蜜腹劍心眼壞透了的小人,乾脆一劍砍了拉倒。

絕對沒有羞辱大家的意思,因為作者我也是上面描述的這種小人……大人,時代不同了。

自從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人一天比一天更能感覺到,那些憑藉堅船利炮來中國燒殺搶掠的洋人,不是來和你講理講義的……和豺狼沒有道理可講,唯有棍棒長槍,才是狼聽得懂的語言。

我們是被人逼著一天天變壞的,在惡人環伺的世界,好人不變壞就無法生存……

好了,上個問題解釋成這樣就算OK了,下面繼續運營官的下一個問題。

這夥計問了,箕子既然要跑,為啥往北而不往南?這東北關外天寒地凍的,時常就零下三四十度,古人又沒有太多禦寒手段,這怎麼生存啊?

並且你後面還寫女媧族為尋找女媧而進入格格坳,這裡不更北更冷了麼?

這個原因麼,其實是因為……古代的氣候要比現在暖和許多。

要知道在氣象學史上有一個特殊氣候現象叫小冰河期,意思是這段時間氣溫反常下降、氣候乾燥、降水線南移。

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一共經歷了四次小冰河期,每經歷一次冰河期,北迴歸線以北的地區平均氣溫就要比之前下降1-3度。

殷商末期到西周前期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北宋末年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除了第一次小冰河時期,後面三次都是遊牧民族入侵漢地最猖獗的時代(五胡亂華、靖康之恥、大明覆國)。

就是因為北邊太冷太乾燥,遊牧民族實在待不住了,才會大舉南侵。等小冰河期結束,氣候會稍稍回暖,降水線也會再度北移,遊牧民族繼續北上牧羊,就不會老和漢族發生摩擦了。

有些時候,同一個地點在歷史上很可能要比今天更加溫暖溼潤,比如在夏朝和商朝早期黃河流域棲息著大群大象!

居住在山西黃土高坡上的黃帝就曾組織大象叢集大敗蚩尤的軍隊,而今天的野生大象只生活在雲南西雙版納。

冰河期降水線南移使得中國南方比起今天加倍潮溼,森林裡全是瘴氣,河道裡滿是鱷魚……

而商人有一個最大的弱勢就是他們實在太看重青銅器,貴重的青銅全都用來打製酒器兵器和祭器,絕對沒人會拿青銅去打製生產用具。

從考古結果看,商人使用的農具都是石制,因此商人鑿井取水的效率極差,日常汲水還是要去河邊解決。

想從鱷魚嘴邊上汲水?看一集動物世界你就知道有多危險了……

箕子十分‘不幸’地趕上第一次小冰河期,他認為南方不適於居住,所以就帶隊往北邊跑了。

後文會寫到女媧族定居格格坳之後,在附近山林中見到許多遊獵部落,這也是因為當時氣溫普遍比現在要高,生活條件相對舒適,所以人口密度也比一般人想象中的高。

這點讀者諸君心下明白就好,話癆作者不再贅述。

現在輪到運營官的第三問,也就是箕子既然想要異域建國,為啥首先遣散軍隊,使得上萬人大軍只剩下不到兩千。

這就得說一下古代實行的‘三兵制度’了……不是三軍,看清楚了!

在一般人眼中,過去的軍人分兩種:正兵與輔兵,正兵負責持戈作戰,輔兵負責挖壕紮營修兵打柴刷馬炊飯……

然而,過去軍隊裡其實還有第三種兵,也就是各軍將直轄管束的‘親兵’。

親兵與正兵最大的不同,就是親兵並不由軍隊統帥管轄劃撥,一直跟隨建立這只親兵隊伍的將軍作戰。

將軍去河南打仗,親兵就去河南打仗,將軍去塞北戍邊,親兵就去戍邊。

舉個例子,赤壁之戰後,得到荊州的劉備軍準備攻打荊南四郡(武陵、零陵、桂陽、長沙,三國志系列遊戲裡有名的四大菜雞,個個弱得一逼)。

為了爭搶軍功,趙雲和張飛都搶著要去打長沙,這個說自己帶兩千人就能取長沙,那個就說自己千五足矣。

一會兒關羽來了,捻髯哈哈一笑:“諒區區長沙,何用些許人馬?關某一兵不用,僅本部五百校刀手足矣!”

於是,關公就領著五百人,去和黃忠唱‘戰長沙’了……

關公嘴裡的‘一兵不用’,意思就是不用統軍的劉備給他劃撥正兵,僅靠自己手下的五百親兵出征就夠了。

而之前趙雲張飛嘴裡的‘兩千、千五’,都是需要劉備分撥正兵的數量,他們自然會在出征時額外帶上自己管轄的正兵。

要不老有人說關公傲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