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狐朋仙友最新章節列表 > 番外 保證生男孩的秘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番外 保證生男孩的秘方

嗯哼,諸位看官小夥伴你們好呀,雖然不知道能追到這裡的讀者現在還剩幾個,但這一點都不妨礙話癆作者繼續自嗨番外。

什麼?更新正文?那是什麼東東?好吃麼?幾文銅板一斤……嘻嘻。

閒談且住。

最近正文裡寫到關外女真人手中有一副祖傳的藥膳方子,相傳只要吃了這種以未成形的鹿胎為主材的藥膳,就一定能懷男嬰。

哇,這實在是太反三觀了。

信不信由你,女真人手中這份藥膳方子雖然已經徹底失傳,令後人無從辨析真假,但這種傳說能保證孕產婦生下男嬰的方子至今仍有流傳,只是藥膳主材換成了比鹿胎更易尋找的東西。

舉一個作者本人親歷的方子,據說是山東境內回民獨有的生男秘方。

眾所周知,山東西南部,也就是俗稱的魯西南地區,有大量回民聚居,關於這些人的來歷,歷史上有兩大說法。

一者蒙元忽必烈侵攻南宋,為保證軍糧供給,設立色目人為主體的探馬赤軍,公元1281年探馬赤軍開挖山東境內的濟州河與匯通河,將淤塞已久的京杭大運河再度貫通。

此役,探馬赤軍共動用色目回人約十餘萬。挖河工程結束後,忽必烈下令所有參與挖河的色目人就地定居,此為來源之一。

再者,大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蘇祿國(今馬來西亞蘇祿邦,信奉回教)國王入京朝見,卻不幸於歸國途中病逝在山東德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永樂皇帝聞訊,特下旨加恩冊封蘇祿國國王長子,命其回國繼位,並收攏山東境內數千散居回民(主要為溫安兩姓)替蘇祿國王守衛陵墓。

這個生男秘方到底來自西域色目,還是南洋蘇祿,現今已不可考證,幸好山東境內的回民世代與漢民毗鄰而居,日子久了不可避免交流往來。

於是回民手中這副能保證孕產婦生下男嬰的方子就這樣慢慢流傳了出來。

相傳回民手中也有一定能生女娃的方子,但那方子卻沒能流傳出來,具體情形不得而知……看來咱漢人過去的確‘重男輕女’,連‘刺探情報’都只買一半。

據說,這副生男嬰的方子要用到十餘種藥材烹製,其中最重要的材料,就是一歲齡小公羊的‘羊尾油’。

嗯?你問啥是‘羊尾油’?

這玩意兒其實就是綿羊的……兩個屁股蛋子,摸上去和果凍一樣Q彈,拿手拍著可解壓了。

當然了,這副藥方具體藥效究竟如何,我是真不太清楚。

畢竟當下養育孩子的成本在那裡放著,一個就足以掏空夫妻倆人的工資袋,我可不敢拿自家媳婦做實驗,去吃這種壓根不知道藥效如何的偏方。

不過據私下瞭解,這種一歲齡小公羊的‘羊尾油’能賣到五六千塊一對還有價無市;要是真吃了沒效果,敢賣‘羊尾油’的羊肉鋪子怕不是要被人砸個七八十來回。

按照慣例,以上是封建迷信部分,起博人眼球的作用,下面是咱個人的一些猜想。

可能有人會質疑:“現代科學已經證明,男女性別主要依靠受精卵XY染色體配對結合結果來決定,XY就是男,XX就是女。因此胚胎性別在受精卵形成的那一瞬間就已經決定了,怎麼可能(給孕婦)吃塊‘羊尾油’就變了呢?”

說得很好,等受精卵形成之後再去更改性別的難度的確很大……可要是在受精卵形成之前就下手干預呢?

要知道,男性一次可釋放出上億枚精子,要是精子總數低於五千萬就是‘少精症’,會使女性懷孕機率大大降低,一旦低於三千萬就很難令女性正常懷孕。

顯而易見,擁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健康男性,其一次那啥中,攜帶Y染色體的精子一般都是數千萬規模的龐大體量。

為了防止多枚精子同時與卵細胞結合,當第一個精子釋放自身攜帶的‘頂體酶’溶蝕卵細胞外包裹的‘卵黃膜’進入到卵細胞內部之後,卵細胞的細胞質會即刻分泌一種‘黃膜閉體激素’,徹底固化‘卵黃膜’,阻止其它精子溶蝕。

可要是透過一種極端手段暫時阻止卵細胞分泌‘黃膜閉體激素’,或者令這種激素短時間內不起作用呢?

那就真成了‘巴黎今夜不設防’,誰想來都行了……

(每日辱法,任務完成!)

簡而言之,第一個接觸卵細胞的精子有可能是‘X’,也有可能是‘Y’,但幾百個徹底鑽進去的精子,其中一定會有‘Y’!

畢竟攜帶Y染色體的精子是數千萬規模的龐大體量,就算再低的機率,一旦重複次數多了也是必定會發生得。

這時就看出Y染色體的霸道之處。

甭管是XYY,還是XXY,總之只要受精卵基因配對時帶上Y了,生下來的嬰兒一定會具有男性的性別特徵,也就是所謂的必定生‘男’!

當然了,這些擁有複雜染色體配型的嬰兒能不能最終健康得長大,那就真的只有老天才知道了。

鹿胎這種難得一見的東西咱不清楚,但小公羊的‘羊尾油’就和雞鴨的屁股尖一般,其內生有數量超多的淋巴腺……這裡邊真要含有什麼罕見激素,一點兒都不奇怪。

這時又有看官問了:“上面的解釋姑且算你有些歪理,可為啥一定要吃小羊的屁股蛋子?難道大羊的不中吃?”

哎,您真說對了。

與西醫相比,傳統中醫早在數千年前,就開始有意識地使用動植物自身攜帶地激素及其它多肽固醇酸酮類物質來治療疾病。

就比如正文中曾提到地那句“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

這句話最早見於明代《本草綱目》,而且作者李時珍在文中清楚表示自己這裡是引用了前人總結的歌訣。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新鮮茵陳葉片中蘊含‘香豆素’,色原酮,黃酮,綠原酸,咖啡酸等數十種藥用活性物質,另外還有三十來種活性物質至今尚未辨明是否具備藥用價值。

人們只知道,上述百十種活性物質的含量會隨著茵陳葉片長大而急速降低……等到葉片完全長成,估計也就只能包餃子吃了。

即便有現代醫學儀器的加成,人類依舊未能徹底搞清楚茵陳嫩葉當中蘊含的藥用成分,可這一點也不妨礙傳統中醫於七百年前將其配製入藥。

可見,‘徹底認識某種現象中蘊含的科學道理’,與‘利用這種現象達成某種目的’完全是兩碼事,相互之間並沒有多少牽扯瓜葛。

而且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先認識到現象,過了很久之後才總結出真正原理的情況如瀚海之砂,簡直無法計數。

依我看,‘鹿胎’與‘羊尾油’也是這樣的例子,儘管其背後起效的有效成分尚不清楚,但背後蘊含的原理卻不難推斷一二,你覺得呢?

不要走開,過幾天還有一篇番外,那篇的內容……更勁爆刺激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