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明第一狠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四章 全面攻城(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五十四章 全面攻城(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隆隆的鼓聲中,明軍全線向南昌城下挺進。

其中鄭成功、張煌言這一支攻打東門的軍隊聲勢最為浩大。

這固然和他們人數眾多有關,畢竟鄭成功此役帶來了足足六萬人。

但更多的原因是鄭成功有意要在此戰中打出鄭家軍的風采,給皇帝陛下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張煌言基本也是這麼想的。

比起李定國來,鄭成功和他常年見不到天子,在熟悉感上天然缺失。

這一點上,恐怕鄭成功連夔東十三家也比不了。畢竟夔東十三家的主要將領近來都和天子有過接觸。

據說皖國公的長子還被陛下欣賞,一再重用提拔。

除了距離感這個因素,鄭成功擁兵十萬,既是權臣又是強將,很難不引起天子的猜忌。

即便皇帝陛下面上不說,肯定心裡還是有所提防的。

這種情況下便需要鄭成功不遺餘力的攻城,來贏得天子的信任。

唯有如此,天子才會認為鄭成功是絕對值得信任的,不會有任何的藏私行為。

至於能否由鄭成功先破城那就是要看運氣了。

張煌言並不強求,只希望在氣勢上不要輸給其他人。

比起剛剛認識鄭成功時,如今二人年紀都增長了不少,已經不再是年輕時那麼能夠放開的了。

但在關鍵時候,一定要拿出年少輕狂時那種無所畏懼的氣魄。

鄭家軍以步卒為主。

這在攻城戰中的優勢很大。

畢竟騎兵的作用在攻城戰中微乎其微,到頭來還得跳下馬背吭哧吭哧的跑到城角下。

而步卒本身就肉搏經驗豐富,加之鄭家軍海戰經驗豐富,接舷戰和攻城戰在某種程度上是有很大相似性的。

所以張煌言並不擔心攻城效率。

他放眼望了一圈,明軍這近二十萬大軍中,除了虎賁軍甲冑精良外,就屬鄭家軍甲冑最為到位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鐵人軍就更不用說了,簡直就是武裝到了牙齒。

有這種甲冑在身,對士兵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防護。

“滄水兄,我們一起來擂鼓吧。”

鄭成功顯然很是激動。

他等了這麼久,終於等到了和天子一齊作戰的機會。

這個機會得來不易,他一定要儘可能的表現,不讓天子把鄭家軍看輕了。

“好!”

張煌言的年紀比之鄭成功還要年長,此番卻是被鄭成功激起了熱血,走到鄭成功身邊拿起一隻鼓槌興奮的說道:“我們一起來!”

咚咚咚的鼓聲下,鄭家軍已經挺進到了城牆下。

城頭射來的箭雨對鄭家軍的影響微乎其微,就像是撓癢癢一般。

這再一次證明了甲冑的重要性。

若是鄭家軍配備的是清軍那種棉甲罩甲,恐怕還沒等到城牆下就已經死傷慘重了。

全包裹的甲冑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士兵們的安全,也保證了他們的戰鬥力。

這景象可把城頭的清兵嚇尿了。

遇到刀槍不入的敵軍你怎麼破?

這一輪輪的箭雨相當於都白射了啊。

眼瞅著明軍已經開始搭雲梯,守城清將連忙下令準備滾木擂石。

明軍的甲冑可以防得住箭矢,卻不可能防得住滾木擂石。

這玩意砸到身上巨大的衝擊力足以砸爛內臟。

即便當時不死,受了嚴重的內傷後人也活不了。

城中的守城器械儲備量十分充足,各處城頭皆有許多備用品。

清軍們毫不吝嗇的將滾木擂石朝城下砸去,生怕鄭家軍站穩陣腳穩步攀爬。

鄭家軍的士兵攀爬速度很快,但遇到砸下的滾木擂石仍然顯得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

不時有士兵被砸中從雲梯之上跌落下來,發出一聲聲慘呼。

他們大部分都是受到了內傷,痛苦的扭著身子,不住的翻滾。

但是後排的士兵們沒有猶豫,他們徑直填補了空缺,快速朝城頭爬去。

明軍搭起的雲梯數量很多,這叫城頭的清兵首尾不能相顧。

顧得了這邊便顧不了那邊,漸漸的有鐵人軍士兵爬到了城牆一半的位置。

守城清將一看情況不妙,連忙下令準備夜叉拍。

夜叉拍可謂是守城的最大利器,一拍下去可以將一大片的敵軍掃落。

清兵們在號令聲中一切發力催動絞盤,夜叉拍便在合力之下被拉了起來。

“放!”

清將一聲令下,士兵們便把夜叉拍狠狠的朝下砸去。

強大的衝擊力直貫而下,生生的朝雲梯上的鐵人軍士兵拍去。

鐵人軍士兵個個身材高大,在接舷戰中往往能夠發揮出極致的優勢。

但此刻他們的劣勢也盡顯無疑。

他們身材過於高大,是以目標也十分明顯。

面對俯衝而下的夜叉拍,他們很難調整自己的身位根本躲閃不及。

一拍下去十幾名鐵人軍的士兵便被掃落。

雖然全身盔甲保證了他們沒有性命之憂,但重重的摔下來受了硬傷是在所難免的。

他們重重的摔落在地面,發出一聲聲悶響。

甚至有骨頭咔嚓斷裂的脆響,讓人心臟為之一緊。

鄭成功將這一切看在眼裡,不過他卻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戰場之上,生死在所難免。

為了拿下南昌,便是死再多的士兵也值得。

他鄭成功一定會善待這些為國捐軀的將士家屬,絕不會讓他們的遺孀子女受苦捱餓。

咚咚咚咚咚...鄭成功的鼓點敲打的更急了。

急促的軍鼓聲中士兵們也彷彿受到了鼓舞,衝鋒的更加義無反顧。

城頭的清軍一波換了一波,卻無法阻止鄭家軍的攻勢,只能盡力做到延緩。

“快,快去稟報洪經略,就說東城快頂不住了,請他老人家快快發兵來援。”

清將後背已經溼透。

現在他雖然勉強還能頂住,但照著這個勢頭發展下去,再過半個時辰可就不好說了。

南昌城頭的清軍數量是足夠的,可以根據戰況進行及時調整。

“得令!”

那傳令兵翻身上馬,打馬揚鞭飛馳而去。

“閃開,都閃開!”

在城頭騎馬飛馳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但現在也顧不得那麼許多了。

為了保住城門不失,必須及時調援軍來。

戰況瞬息萬變,早一些把援軍調來守城的優勢便大幾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