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明第一狠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八章 李國英入寇(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八章 李國英入寇(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

在川陝總督李國英的策劃下,陝西清軍在八月末經由漢中入寇四川!

李國英的目的是劫掠而不是攻城拔寨。就像當年滿清還沒有入關之前時一樣。

只要能夠撈到金錢和女人他的這波入寇就不虧,更不用說還能刷一波威望出來。

眼下大清急需要一個有能力的人站出來撐住局面,李國英覺得他是最適合代替洪承疇的人選。從漢中入川,首當其衝的就是保寧府。

明軍在保寧的駐軍並不多,一共只有萬餘人。而這次李國英入寇帶了足足三萬人,號稱五萬。氣勢上確實很唬人。

保寧府的守將名叫馬忠,是鞏昌王白文選的手下。

照理說慶陽王馮雙禮和鞏昌王白文選都是原西軍將領,關係還算不錯。

但近來穿出二王不合的訊息。

據說是因為白文選認為馮雙禮應該把駐軍往北推到保寧,把整個成都府的位置留給他。

馮雙禮很是不滿。

二人同是當年大西軍五軍都督之一,又都是大明天子冊封的郡王,憑什麼他白文選可以這樣霸道?

成都府在整個四川的位置都是獨一無二的。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口其他府縣都完全無法和成都府相提並論。

保寧是四川的北大門,地理位置和重要。

但是相較於成都,保寧可是窮的很。

白文選自己想把嫡系安排在成都吃香喝辣,讓馮雙禮去做他屏障,馮雙禮自然感到不爽。

其實二人沒能跟著天子東征心裡多少都有些不爽。

究其原因,恐怕還是跟李定國有關。

馮雙禮當初是艾能奇的部下,白文選則是孫可望的人。

艾能奇死的早就不必說了。

當初孫可望叛明,白文選是堅決站在天子這邊的。

李定國奉天子回雲南之後白文選也因公封王。

但是二人畢竟不是李定國的嫡系下屬,李定國心裡肯定還是有些忌憚。

這次天子東征,原西軍之中幾乎都是李定國的心腹。

白文選和馮雙禮卻被留了下來鎮守四川,這還不能說明什麼嗎?

兩個人心裡都不舒服,結果白文選還要搞事情欺負馮雙禮,馮雙禮自然不服了。

馮雙禮堅決拒絕移鎮保寧。

白文選無奈只能命心腹馬忠駐守保寧。

馬忠這個人還是比較求穩的。一共只有萬餘人,故而他把兵馬全部收縮到了保寧城中。至於外圍的戍堡全部放棄。

如果在兵員緊缺的情況下還一味的散兵出去,敵軍若真的進攻很可能哪裡都守不住。

在馬忠看來只要保寧城沒有危險,其餘的戍堡丟了就丟了。

結果還真讓他給料到了。

明軍哨探發出示警,清軍大舉入寇保寧。

據初步估算,此次入寇保寧的清軍人數應該在幾萬上下。

這個兵力不可謂不多了,足足是明軍的幾倍。

馬忠一下子緊張了起來。

他在原西營中的資歷很淺,不過是白文選麾下一偏將。

雖然現在白文選封王,他的地位也水漲船高。可馬忠實際上並沒有獨自率部打過什麼硬仗。

一下子就來了幾萬清軍,這讓他很是驚慌。

馬忠第一時間派人給成都方面送信求援,同時緊急組織人手準備守城事宜。

保寧府是成都的一個重要屏障,絕對不容有失。

要說李國英可謂是四川清軍的老對手了。此人陰狠毒辣,手段殘忍,為了達到目的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

他憋了這麼久,終於憋出了一肚子的壞水。

不得不說李國英選擇的進攻四川的時機很完美,恰恰是在太子和文閣老離開四川之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天子和晉王東征時幾乎帶走了大部分主力。

太子和皇族東遷又帶走了幾千錦衣衛。

如今整個四川的駐軍加在一起也不過幾萬人,十分捉襟見肘。

李國英若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就要拿下四川,那真的有一場硬仗要打了。

歸根到底還是漢中的位置太關鍵了。

方眼歷史,歷來是誰控制了漢中誰就佔據了主動。

如今漢中在清軍手中,他們便進可攻退可守。

明軍則只能被動防禦,而且不知道清軍什麼時候會突然殺出。

這種感覺實在是太難受了。

這次李國英入寇就是這樣。之前幾乎沒有任何的示警。直到清軍進入保寧境內,斥候才發出報告。

馬忠心裡將李國英的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但還是得親自去視察城頭防務。

要是保寧城有失,鞏昌王還不得把他的腦袋砍了。

“都把石塊滾木搬上來,仔細著點。韃子若是來了,這些就是救命的傢伙事。”

馬忠厲聲下令道。

在他看來清軍是一定要拿下保寧的。

沒有保寧這個橋頭堡,清軍就是無根浮萍,立不住腳的。

繞過保寧去打成都?這絕對是找死的行為。

孤軍深入是兵家大忌,沒有接應點的情況下很容易被包餃子一波吃掉。

李國英又不是蠢材,這個道理還是應該懂的。

所以不論從哪個角度看李國英都會盡力拿下保寧,再以保寧為中轉站和補給點進一步向成都方向挺進。

對明軍來說保寧也是絕對不容有失的。

所以馬忠才會去向成都求援。

只要成都多派一些軍隊來,守住了保寧那樣成都也不會有危險。

但如果保寧守不住,成都怕是也懸了。

馬忠最擔心的是吳三桂在這個時候也派兵北上攻打建昌。

建昌如今的兵力怕是一萬都沒有。

若是只應付李國英明軍勉強還能扛得住,再加上一個吳三桂,就真的頂不住了。

好在吳三桂眼下已經和清廷翻了臉,跟李國英之間應該是不會有什麼聯絡的吧?

馬忠搖了搖頭不再去想。

即便吳三桂真的要北上進攻四川也不是他能管得了的。

他還是想想怎麼抵擋李國英的攻勢吧。

保寧城中的百姓一共只有兩萬人,是一座真真實實的邊關城池。

馬忠能夠徵集的民壯不多,不過他還是徵集到了五千人。

他下令命這五千民壯協助燒製金汁並搬運一些守城器械。

若是清軍攻城,這些民壯多少可以發揮一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