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明第一狠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四十七章 蘇丹撤離(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四十七章 蘇丹撤離(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蘇丹染病帶來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最明顯的就是蘇丹要返回伊斯坦布爾,肯定得有人護衛吧。

再怎麼說也是一國之君,這護送的人數自然不能太少。

所以這就涉及到了軍隊的分流。

蘇丹帶走一部分軍隊,前線的軍隊數量就會吃緊。

如此一來面對明軍和波斯軍隊的壓力就會陡增。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蘇丹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其他事情與之一比,實在是不值一提。

奧斯曼人特有的要面子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

無外乎現在只剩下了蘇丹帶走多少人這一個問題。

通常來說兩三萬人足以保證蘇丹陛下的安全,但是這個時候伊茲罕馬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他認為波斯人絕不會放過如此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要知道波斯人和奧斯曼人可是世仇,之前百餘年間相互征伐不斷,各有勝負。但最後是以奧斯曼人的完勝告終。奧斯曼人奪得了許多波斯人原有的領土。波斯人雖然面上笑嘻嘻,其實內心肯定已經對奧斯曼人懷恨在心。

這種時候奧斯曼的君主生病,必須要返回伊斯坦布爾接受治療。

波斯人勢必會不顧及正面戰場的激烈戰況,而撥出一部分軍隊來進行阻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波斯人來說,這簡直就是穩住不賠的。

若能阻截到蘇丹,他們大賺特賺,即便阻截不到,他們也沒有什麼可吃虧的。

蘇丹本來不覺得兩三萬人少,但經由伊茲罕馬在一旁這麼一說,他心裡頓時就不淡定了。

上位者都怕死,奧斯曼蘇丹更是不例外。

比起病死在路上他更怕被波斯軍隊截獲,死於亂軍之中。

他簡直不敢想象自己的腦袋被波斯人割下來懸掛在城頭示眾的景象,光是想一想,就讓人毛骨悚然了。

為了求穩,奧斯曼蘇丹還是決定把護衛他的軍隊人數向上加一些。

五萬?八萬?

最後奧斯曼蘇丹一狠心,決定把兵力調增到十萬。

十萬大軍總該是夠了吧?

要知道薩非舉國也就是能夠動員十多萬精銳。

只要沒有明軍幫襯,一對一的情況下,奧斯曼軍隊是一點也不虛薩非帝國的波斯軍隊的。

蘇丹也是一個乾綱獨斷的性格,他十分清楚以眼下的情況繼續鏖戰下去不會有太好的結果。

所以趁著這個時候把精銳先撤離,隨後其他軍隊再慢慢撤離就是最好的結局了。

至於損失...那肯定是避免不了的。

只是蘇丹想要把損失降到最小。

至於他撥給僧格的那五萬人,就是殿後的最好人選。

蘇丹當時也是多留了一個心眼的。

他給到僧格的基本都不是奧斯曼軍隊的精銳,而是從附近一些藩屬國、小部落中抽調的雜牌軍。

這些雜牌軍即便全部死完了,蘇丹也不會有任何的心疼。

反正這些不是奧斯曼本族的精銳。

從各個部落抽調來的人基本上都是炮灰,用來填壕的。

他們早死晚死都是死。

所以在伊茲罕馬的建議下,蘇丹把一應事宜給各級軍官交代妥當之後,毫不猶豫的就踏上了返程的腳步。

於是乎,一場御駕親征變得滑稽不堪。

蘇丹也是把他的胸無點墨表現的淋漓盡致。

但是在奧斯曼國內他的統治應該還是很穩固的,只是經此一戰他怕是要好好考慮下擴張的事宜了。

尤其是對上明軍這樣的硬骨頭,他真的是佔不到一點便宜啊。

...

...

一切的一切都在僧格的計劃之中進行。

有時候他甚至覺得自己是那麼的了不起,能夠算到明軍的一舉一動。

而明軍上下就像是一幫傻子一樣,完全沒有意識到發生的這一切。

好,真的很好。

僧格從五萬大軍中抽調出了五千人作為誘餌。

按照他的計劃,這五千人是要正面進入明軍的包圍圈埋伏圈的。

換句話說這五千人就是炮灰。

一將功成萬骨枯,僧格並不覺得他的決定有何冷血。

為了吸引明軍的注意力,從而最終擊敗明軍,死上五千人算的了什麼?

只要能夠最終擊敗明軍,他就是奧斯曼的英雄。

僧格深知如今他要想復國,必須要藉助奧斯曼的兵力。

只有把奧斯曼蘇丹舔的舒舒服服,他才能夠允許僧格去借兵。

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當然,僧格也不能拖得時間太久,不然奧斯曼蘇丹一定會不耐煩的。

像這種上位者從來不關心過程,他們只會關心結果。

所以僧格在佈置一番後也沒有再猶豫,直接開始行動。

如今時間是最寶貴的東西,只有把時間把握好了,他才能在蘇丹的心目中獲得最好的印象。

...

...

李定國得知了僧格即將發動攻勢後也聯合劉興明和郝搖旗做好了全套計劃。

按照以何老三為首斥候打探到的訊息,僧格是想要派出一支先鋒來做誘餌,從而混淆視聽的。

只要明軍在正面戰場上看到了這支軍隊進入峽谷,應該就會放鬆警惕,從而按照原計劃行事。

但是僧格會暗中率領主力繞到峽谷另一側對明軍進行攻擊。

可以說僧格還是有成長的,學會了不少東西。

連漢人老祖宗最為擅長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他都學會了。

不過僧格只學到了皮毛,沒有學到內裡。

那就是他沒有對明軍派出的斥候進行反偵察,讓明軍輕而易舉的掌握了他們的動向。

戰場之上就是這樣針對和反針對的。

誰針對的好,誰就能取得區域性的優勢。

誰區域性的優勢積累的多,誰就能獲得全域性的優勢。

誰能夠執行力強,就能夠把全域性的優勢轉化為勝勢。

而很顯然,目前來看僧格這方面還是有差距的。

李定國決定用實際行動親自給僧格上一課。

目前的僧格簡直就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亡命之徒。

這種人不撞南牆不回頭,不見棺材不掉淚。

只有李定國把朴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才能意識到和明軍作對是一件多麼愚蠢的事情。

所以李定國決定稍稍改變之前的策略,採用反包圍的方式尾隨在僧格身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