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袁耀傳最新章節列表 > 291、劉協的苦日子過不下去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91、劉協的苦日子過不下去了

袁耀給劉曄找了個小助手,又讓“丞相”開始為老袁家研究連弩一事,總算也把該做的事都做完了。

只是袁耀也半步不能歇。

又是遣人去打探了一番蠻人的訊息,畢竟咱們這樂大將軍,自離了襄陽也有些時日了。一點音訊都沒有,也很讓人擔憂啊!

而在袁耀擔心樂大將軍安危的時候,西北面的劉皇叔,卻更是憂心忡忡。

劉協的苦日子,過不下去了!

上黨張揚雖是相助了天子修葺了宮殿,又供給了一些吃穿度用,但到底是力量有限。

夏日中還算好,立起軍營,吃些乾冷之食,也算能過的去。

但這一到了冬季,尤其洛陽還地處北方,某些時節,更是寒冷難耐,這日子可就難過了。

難過的讓天子都起了請人接駕的念頭。

而與洛陽最是靠近的,那毫無疑問,就是地處兗州的曹操了。

只是劉備如何能讓曹操來接天子歸?

自己不惜壞了些許名聲,好不容易掌的少部兵馬與天子身側,若是在去兗州,豈非是前功盡棄?

何況自己還是從兗州奔走出來的!

只是劉備也知道,在“天真”的天子眼中,自己與曹孟德是沒有多大區別的,都是大漢的臣子罷了。

不錯,如今在劉備眼中,這十五歲的大漢天子劉協,實在是天真的很。

好在劉備如今也算是劉協最為信任之人,此等大事,自也要找其商議。

...

“陛下,如今天氣漸是寒冷,宮殿修葺又是不及。以臣下之見,還當請兗州牧曹操前來救駕。”

楊安殿內,天子劉協端坐高臺,兩側站著國丈董承,皇叔劉備,大將軍韓暹等文臣武將。

最是邊上,還放著兩個生起的火爐子,倒是把這大殿之內弄的暖和了不少。

只是劉備身上暖和,聽得董承之言,心下卻是有些冰冷。

“一旦去的兗州之後,曹操必將得勢,董承如何不知這點?”

“如今執意要去,只怕也是與那劉協一樣天真,只以為曹操真是大漢忠良不成?”

其實真說起來,自是大漢末年之紛亂四起,曹操還當真算是為數不多真為大漢拼過命的人。

就說那群雄討伐之時,關東諸侯無人敢向關西推進,全都屯兵酸棗一帶。

唯有曹操行至滎陽汴水,與董卓大將徐榮交鋒。因為士兵數量懸殊,遭受大敗。士卒死傷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傷,幸得曹洪所救,才能倖免於難。

是而在天子眼中,曹操當真算是一群諸侯當中,已是不錯的了。

劉協聽得董承之言,明顯也有所意動。

卻聽其頗有些猶豫的應道:“只怕諸侯之心,皆已不在漢室。”

劉備聽得只是暗自眉頭緊皺,天子如此之說,明顯已是有些想法來了。

“看來也只得明言,使陛下知曉這曹操早已有的爭霸天下之心!”

暗自打定主意,劉備正要出列,卻見邊上的大將軍韓暹倒是先人一步,出列高呼道:“陛下,那曹操早是知曉吾等入的洛陽,卻不早來面見聖上,只顧得征伐四方。前陣子更是襲擊了汝南,顯是有不臣之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且其兵力旺盛,若是吾等去了,恐怕要受制於人。好不容易掙脫了董卓,李郭之流,陛下可還要受那強臣之苦?”

這話倒是說到點子上了。

如今這局面,在洛陽苦是苦了點,好歹也能自己做主。

何況這劉協多少也已經十五歲了,也是開始有著自己的算盤,確也不想再受人擺佈。

聽著韓暹如此一說,心中也開始打了退堂鼓。

而劉備見得韓暹把自己欲說之言都已說出口,自也是收了腳步,準備靜觀其變。

只那董承似乎是鐵了心的要離開這洛陽,直是斬釘截鐵的保證道:“此事陛下無需憂慮,那曹操確有忠君之心,陛下皇恩浩蕩,安能使其存有異心?”

“再說如今只依此些人馬,何能重振朝綱?”

“曹孟德佔有青兗之地,收下兵強馬壯,陛下去其處,才有望爾!如若不然,受困與洛陽一地,怕要如那昔日周平王,只能坐觀諸王並起!”

董承說著又是長嘆一聲,低聲道:“況且此時吾等衣食度用,全靠外人接濟,若是外有變故,一切皆毀矣!”

董承一番話,說的也算是有理有據。

劉協聽得也不再議,立是應道:“也罷,即刻讓兗州牧曹操前來救駕,萬不能再推延!”

韓暹聽得大急。

這天子可是已經有了過河拆橋的先例了,自己如今雖是大將軍,也自知出身不好。

又上前疾呼道:“陛下還請三思,此一去,則全把身家性命寄託於他人之身,可如何能行?”

“若是那曹操稍有不臣之心,則陛下更是身處險境啊!”

這話韓暹是當真是有些說的著急了。

且不說別的,就說如今大漢天下雖是紛亂無比,那也無人真正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對天子動手。

這事情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韓暹如今這般說來,只能讓天子覺得其不過是在胡扯罷了。

劉備心中暗道不好,果然這韓暹話音剛落,董承當即就是反駁道:“大將軍說的何其荒謬呼?大漢天下四百年,安有人敢行此大逆不道之舉?”

“那曹孟德受天子恩惠,絕不能有此之行,還請陛下放心。”

董承說著也是朝著劉協深深一拜,面上那極為肅穆的神情,也使劉協心中信心足了幾分。

當即就是冷聲道:“吾心意已決,大將軍勿要多言!”

說著更是高呼道:“請國丈即刻起草詔書,叫那曹操速來此地。”

董承當是高聲應允,直呼陛下聖明。

邊上劉備雖是一句都未有言語,卻把場面上的對話皆是看在眼裡。

心中明白這曹操來此已經是不可避免,也不再上前忤逆了天子的意思,只是暗自存著思慮。

“這天子只因為生活之艱難困苦,就已是受不住,如今更願寄人籬下。”

“國丈董承雖是忠心為君,卻鼠目寸光,只有一孔之見。若是再被其如此折騰下去,等那曹操到此,陛下必再無主事之日。”

“當是再想個主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