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新瓦崗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三十章:無畏陳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三十章:無畏陳義

“甚緊急事件,非得命也不要也要送往四明山?”伍雲召突然開口的話讓漢子頓時一陣緊張,卻聽伍保義開口寬慰道:“大信國好漢勿要緊張,我們與你那大信國國主也曾見過數次,算的是熟識之人。”

漢子眉頭緊皺,顯然,伍保義的一句話沒能完全的抵消掉先前伍雲召的那句探詢。

“你這漢!”司馬超瞪了漢子一眼,道:“這是俺家兄長,南陽候伍雲召可曾聽過否?”

當司馬超說出這句話後,漢子不由猛然抬頭望向伍雲召,當見伍雲召也點了點頭時,漢子一瞬間簡直激動的不行,當即就要撐起身來拜見伍雲召,不過卻被伍保義給攔住,道:“你有話說話,最好別妄動。”

“侯爺相問在下不敢隱瞞,不過究竟甚事在下卻也不知。”漢子說話間從懷裡取出一封帶血的信封來,司馬超隨手接過遞給伍雲召。

只聽漢子又道:“出發時,頭領反覆叮囑耽擱不得,在下想拜請侯爺著人替在下將密信送往四明山可好?”

這時,伍保義已經將漢子傷口給包紮好了,漢子不顧一切跪倒在地就朝伍雲召磕頭。

“你先起來坐下說話。”伍雲召回頭望了眼官道上的十來個官兵,看樣子沒有離去的意思,不過也似乎沒有會到援兵的樣子,看來這對官兵就是一隊巡查的,卻偏偏撞見並且看破了漢子斥候身份。

“替你送信往四明山不難。”伍雲召想到當初宇文霸讓那羅春丹陽城出戰東方伯,卻將勝利送給王薄,那乃是一種大仁之舉,當然當時是不知曉的,不過後來這事自也就一點點的天下人皆知了。

“多謝侯爺!”漢子再次朝伍雲召一拜。

伍雲召瞅了眼手中的密信,道:“卻得先與我看一番方可,你可願意?”

“這??????”

“非是我伍雲召想要窺視你大信國有甚私密,而是??????總之,你應諾我便助你送信,不應諾這密信也便交還你手,你自己前往四明山吧。”

漢子著實一愣,盯了伍雲召好幾個呼吸,顯然漢子也在思量自己該如何抉擇,最後,漢子低頭瞅了眼自己胸前的傷勢,只得重重的點了點頭。

雖然密信是不可以拆開的,可是此時若是不答應,這密信根本就沒有送到四明山交給哥哥的機會,如今只有相托這伍雲召或許還能看到希望,畢竟這伍雲召乃是名將,總不至於會言而無信吧。

伍雲召拆開那血染的信封,抽出裡面的信紙來,當目光觸及之下,頓時就呆住了,這一刻,那拿著信紙的手都在微微顫抖。

一旁的幾人大感詫異,全都盯著伍雲召,漢子也是瞪大雙眼,不知曉伍雲召究竟被密信中說的什麼給震住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好一會後,伍雲召終於是回過神來,陡然爆出一聲怒吼,朝著官道走出幾步,指著官道上的十來個官軍怒吼一聲,道:“你等可是太原府唐公麾下兵馬?”

“我等正是太原府兵馬,敢問好漢何人,還請將我等追拿之人以及那密信送還??????”

“哈哈哈哈???????”伍雲召笑了。

手拿著密信瘋狂的大笑,笑聲如那驚雷一般的響徹天際,笑的眼淚水都出來了伍雲召還在笑,笑的披頭散髮就跟瘋了一樣伍雲召還在笑。

“你那密信寫了甚!”司馬超一把推開漢子,上前扶住伍雲召,卻被伍雲召一把掀開,伍保義也驚慌的上前又被伍雲召推開,就跟真的瘋了不認人一般。

官道上的人也似乎是察覺到有機會,於是悄然的下了官道從一側往樹林而來,就在眾人為了伍雲召突然發瘋而分神之際,官兵突然殺來,伍雲召的十來個親兵不及防備瞬間被砍翻。

司馬超怒吼一聲衝殺上前,大刀揮舞立即將官兵的衝殺之勢一滯,而這時伍雲召突然爆出一聲怒吼,提起丈八蛇矛亮銀槍騰空而起,人在半空已經率先刺出數個槍花來,直將那一眾官兵給嚇得目瞪口呆。

根本就不及任何的反應,槍頭落下處連起兩聲慘叫,又是報廢兩個官兵,司馬超隨即再一陣砍殺,瞬間解決了所有官兵。

“侯爺,你??????”

“我沒事!”伍雲召回身將槍丟給伍保義,轉身扶起漢子朝著漢子深深一拜,驚得漢子不知所措,只聽伍雲召道:

“好漢乃是我伍雲召大貴人也,請好漢告知大名!”

“大名不敢,在下陳義,不知侯爺可否??????”

“陳英雄,我們這就上路同往四明山!”伍雲召打斷陳義的話,隨即命令眾人,道:“趕緊開拔,回四明山投於那大信國!”

司馬超跟伍保義兩人都瞪大了雙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說那密信裡到底寫了什麼啊,一會將侯爺給弄瘋了,一會又給弄上大信國去了。

陳義一聽伍雲召最後那句話,當下心中也是大喜,趕緊的再次拜謝,卻被伍雲召給拉住,然後眾人小心的攙扶著陳義往先前來的路而行。

????????????

四明山。

絕對是天下眾所關注的地方。

在盟軍進駐四明山,並且雙方的第一次交戰過後就一直都按兵不動,靠山王是這般,秦瓊也是這般。

此次盟軍的目的是要阻擊楊廣,最好是能就此把楊廣給幹掉再好不過了,但是在大多數反王的心裡其實也沒怎麼抱太大的希望。

畢竟朝廷兵馬這次也是來了不少,加上本來護送皇帝南下往江都的就是二十多萬陸軍兵馬,五萬的水軍,再加上隨後得知四明山有反王阻擊後調來的周邊人馬以及靠山王親自帶來的兵馬,這些合在一起可也在六十萬之數上下。

而從朝廷兵馬指揮權相對集中這一點呢來說,更容易達到如臂使指的程度,雖然盟軍也選出了都盟主跟統兵元帥,但是暗中還存在一定的不可預見的變數。

這是其一,其二就是,盟軍的戰力各個勢力都有不同,這也給秦瓊增加了不少排兵佈陣或是調兵迎敵時的風險不是,畢竟不似大信國兵馬,無論是單兵還是戰營的戰力雖然也都有些差距,但是都在一定的程度之內,將也好帥也好,指揮時都能夠做到心裡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