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長生十萬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千兩百五十章 這亂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千兩百五十章 這亂世

譁!

一道流光撕裂蒼穹,瞬間落在葉秋的面前的地面,然後沖天而起,在地面一米位置爆裂,化為一封金芒璀璨的書信。

書信上寫滿了文字,密密麻麻,但卻不是儒界的任何一種文字,而是21世紀地球流行的英語。

這是葉秋和趙三的約定,以英語來但密語,從而防止訊息走漏。

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封建時代,你用英語來寫信,任誰也看不懂,根本不用擔心被截獲。

此刻,葉秋低頭看信,臉色漸漸變得凝重。

“夏無常和李道尊號稱南北雙雄,但和夏無常相比,李道尊格局還是太小了。”

“御獸宗經營南方數代人,夏無常說不要就不要了,而且直接去北海攻打荒人,試圖佔領整個亂炎海域,這條路充滿荊棘,可謂是九死一生,夏無常明知道這些,卻依舊毫不猶豫的走了。”

“此人若是不死,他日迴歸之時,定然是我的大敵!”

看完書信周,葉秋忍不住一聲感概。

葉秋說的這個“大敵”,並非侷限於天火山域,而是整個極西之地。

以夏無常的修煉天賦、統帥能力,以及胸襟、氣度來看,此人堪稱是一個翻版的劉邦。

劉邦是漢朝的建立者,此人不學無術,沒什麼文化,但卻擁有高超的御下之術,能讓將士歸心,萬民臣服。

要說夏無常和劉邦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劉邦文化不高,但夏無常卻是個學霸!

一個的小學生,一個是985高校的教授,二者文化程度差距就是那麼大!

另外,劉邦無意一般,而夏無常的武力值,卻是西楚霸王項羽那個級別的。

至於謀略方面,夏無常和“兵仙”韓信,恐怕也是一個級別的。

一個擁有項羽威力,韓信謀略,依舊劉邦的御下術的人。

而且這個人,還義薄雲天,非常仗義,在各國廣交朋友。

如果這樣的人,一旦一躍騰空,那他就不是化龍那麼簡單了。

他這是直接一飛沖天,化身不朽神靈!

所為的神龍,都終究會被他一腳踩在腳下,乖乖的淪為坐騎!

這就是夏無常!

這些深層次的東西,恐怕就連夏無常本人,其實都沒看的透徹。

但葉秋看透了。

只要夏無常運氣不是太差,只要時間足夠,只要夏無常沒死。

那只要給夏無常足夠的時間,灼日大帝當年的輝煌,一定會在極西大帝重現。

而這個君臨大地的人,就是——夏無常!

不過可惜的是,這只是葉秋的預判而已,根本不會實現。

因為在這個預判中,缺乏一個最關鍵的條件,那就是——葉秋!

如果葉秋沒來極西之地,或許千年後的天下,註定是夏無常的天下。

然而可惜的是,夏無常運氣不好,遇到了葉秋。

“我心中的極西之地,不是一個割據的‘地’方實力,也不是重現灼日大帝的輝煌。”

“我心中的極西之地,只是儒界的一部分,只是整個強漢的一個郡而已。”

“我不要割據軍閥,我要是整個儒界一個整體,再無刀兵之禍。”

“我要的是夫子孔聖心中,那個沒有壓迫,人人平等的禮法世界!”

“所以,我會一統極西之地,而不是等夏無常來格割據一方!”

這一刻,對於此行儒界的規劃,葉秋心中變得越來越明朗。

譁!

下一刻,一道流光撕裂虛空,在葉秋面前爆裂,化為又一封流光璀璨的書信。

這封信倒不是英文寫的,而是一種中文的電報加密銘文。

類似這樣的加密銘文,葉秋弄了甚多套,每一套都代表特定的聯絡渠道。

掃了一眼這些銘文,葉秋立刻明白,這是趙狂給自己傳遞的加急訊息。

仔細看了內容之後,葉秋倒是沒驚訝,反而是松了口氣。

從這封書信來看,雖然葉秋離開了三個月,但乾坤門運轉良好,並沒因為他的訊息而出大亂子。

其實葉秋不辭而別,也是想看看,如果他長期不在宗門,乾坤門是否出現問題。

畢竟葉秋要屠天證道,葉秋還要修煉,葉秋有太多的事情要去處理。

出門遠行,或者消失許久,這在以後,恐怕會成為常態。

既然趙狂、琉璃等人做的很好,葉秋自然很欣慰。

不過趙狂在信中提及,為了躲避吳國攻伐宋國,乾坤門暫時封閉了山門。

對於這件事,葉秋卻不敢苟同。

要知道,葉秋是強漢之主,是大河平原的唯一主人。

葉秋這次越過通天河,初衷並非攻伐宋國,而是阻止宋國攻打大河平原。

這並非葉秋怕了宋國,而是強漢是新生的王朝,百廢待興,需要時間來發展。

如今宋國攻伐宋國,這對葉秋,對乾坤門,甚至對強漢而言,其實這都是好事。

歷史告訴葉秋,一旦兩國開戰,那絕對是曠日長久的拉鋸戰。

就算宋王隕落,就算王城覆滅,吳國想要一統宋國,那也不是那麼簡單。

這需要時間!

可以想象的是,接下來的數年時間內,吳國會遭遇宋國各地百姓的激烈反抗。

數年之後,就算吳國橫掃各郡個縣,葉秋也無所謂了。

因為那時候的強漢,已經完成了原始激烈,有了兵出天火山域的契機。

到了那時候,強漢趕走吳國人,不但不會被宋人反感,反而會得到百姓擁戴。

換句話說,吾王和伍相的謀劃,其實是在給葉秋做嫁衣。

這就好比隋朝終結了亂世,積累了大量的糧草,開鑿了惠及後世幾千年的大運河,卻因為民怨沸騰而被滅,最終便宜了唐朝。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隋朝為唐朝解決了很多大麻煩,罵名歸隋唐,功勳歸唐朝。

據說,隋朝被滅之後,堆積各大糧倉的糧食,哪怕到了大唐貞觀後期,依舊沒有吃完!

類似的概念,其實在天火山域,也曾經出現過。

三萬年前,天火王朝的最後一個王國之君——天火煬王,不顧民怨沸騰,不顧文臣武將抗議,一意孤行,開鑿了貫穿整個天火山域的天火大運河。

天火大運河的出現,讓通天河的所有分脈,都融為了一個整體。

從此以後,只要沿著通天河的河道,天火山域的任何一個繁華之地,都能走漕運。

也正是大運河的出現,讓天火山域各國的商貿開始繁榮,盤活了所有王朝的經濟,也惠及了百姓,更是庇護了諸國三萬年。

可問題是,因為天火大運河的修建,導致各地百姓死傷無數。

而因為河流改道,觸及了大量權貴的利益。

這些權貴和百姓聯手,最終,七大諸侯攻破王城,覆滅了天火王朝。

至於大運河的功勳,則成了七大王朝的功勳!

葉秋歷史知識淵博,而且知道中原是如何興衰的,更是知道儒界如何興衰的。

所以……對於如何處理吳國增問題,葉秋很快心中有了答案。

下一刻,遠在千刃山脈的趙狂,就收到了要求都書信。

“宗主出關了,太好了!”

趙狂有些興奮,但他將書信開啟一看,卻不禁愣住了。

片刻後,琉璃、陳二狗,甚至是範六七、金山胖、許妃等人,都出現在城主府中。

當趙狂暫時書信後,眾高層都愣住了,一個個目帶疑惑。

“師傅的意思,是讓我們開啟城門,沉寂收斂百姓,而且越多越好?”

陳二狗率先開口。

“我千刃巨城雖然有空間摺疊陣法,能容納更多的百姓,甚至再容納百萬人也不是問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這麼龐大的人口,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

“就算我們如今不缺資源,而一次性收斂太多百姓,這時間一長,我們乾坤門的經濟會被拖垮!”

範六七直接說道。

“如果宋國被吳國擊敗,那以後各地都是戰火連綿,這對我們擴充套件商業,會造成‘巨’大影響。”

“至少未來三年內,吳國和宋國都會很亂,我們想要透過貿易來反哺宗門不難,但若是增加百萬人,這就困難了,字少這三年內很難。”

金山胖也說話了。

眾高層議論紛紛,都覺得葉秋這個決定,其實非常不好。

“其實如果在和平時代,宗主這個決定沒錯,但如今亂世已經降臨……”

琉璃也忍不住嘆了口氣。

“諸位無需多言,這是宗主的命令,宗主並不是和我們商量。”

“宗主算無疑算,他肯定看到了更深層次的東西。”

“我們也無需廢話,按照宗主的吩咐去做就是,諸位可有異議?”

等眾人說的差不多了,趙狂大手一揮,威嚴聲音響徹全場。

眾人紛紛搖頭,表示沒有異議。

大家雖不能理解葉秋的命令,但既然葉秋執意如此,大家也不會違抗命令。

所有人都明白,葉秋自從加入乾坤門之後,就從未做錯過一件事。

想當初,所有人都不看好更堂,覺得葉秋帶更堂弟子去焚火谷送死。

然而到了最後,更堂卻是笑到最後的人,更堂弟子神砥如雲。

而到了現在,整個宗門的高層和中層,原更堂弟子佔據了相當大的份額。

所有人都崇拜葉秋,他們相信葉秋這樣下令,肯定有他的道理。

於是在三天之內,乾坤門開啟山門,廣迎四方百姓的訊息,就傳遍了整個三川郡,並蔓延到南方,擴散到天河郡。

而且伴隨著時間推移,這個訊息還在往外蔓延,蔓延到更多的郡縣。

越多的百姓攜家帶口,匯聚成滾滾洪流,浩浩蕩蕩的來到千刃山谷。

經過嚴格的帥選後,那些‘地’痞和混子被斬殺,震懾了很多宵小之輩。

那些良善百姓踏入千刃山脈後,在乾坤門弟子的指引下,都住在了山谷之中。

彈指之間,一個月過去了!

此刻,距離吳國和宋國大戰,已經過了足足一個月時間。

而葉秋宣佈開啟山門,也剛好是一個月時間。

一個月前,葉秋給葉秋傳遞命令後,葉秋並沒進入千刃巨城,而是再一次消失了。

沒有人知道葉秋去了何方,也沒有人知道葉秋究竟在幹啥。

但趙狂等高層卻知道,葉秋肯定在籌謀者什麼大事情。

畢竟在這種國戰的輝煌大世中,剛出關的葉秋,肯定不會再次閉關。

趙狂猜的沒錯,此刻,在宋國王城的城外百里外,一座高山上。

一個白衣勝雪的青年,負手而立,正迎風遠眺遠方的宋國王城。

說實話,葉秋進入天火山域後,從未來過宋國的王城。

但透過各種典籍,葉秋卻比任何人都更瞭解,這座承載了宋國三萬年輝煌的歷史名城。

而當了乾坤門的宗主後,葉秋從乾坤令中,也讀到了很多立體影像,知道很多王城當代的秘辛。

在世人的記憶中,宋國是以“儒”為本,以“儒”而立國。

從第一代宋王開始,宋國的歷代國主,都在不斷的增強讀書人的歷代。

一晃三萬年而過,在如今的宋國,就連三歲的小孩,都知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什麼意思。

在宋國,哪怕是你出身貧寒,但只要你有天賦,肯努力讀書,那你依舊有出人頭地的可能。

在這是往昔!

自從趙無極登上王位,成為宋王之後,這一切就改變了。

嚴格來說,這一切並沒改變。

改變的不是制度,而是趙無極這個人!

趙無極雖然儒術精湛,但他從內心裡,卻非常討厭讀書人。

昔日是太子的時候,趙無極就覺得自己的大儒老師,非常的虛偽。

成為宋王之後,趙無極身為君王的權勢,卻被一群文臣給牢牢把握。

這讓趙無極很憤怒!

奈何因為祖先的遺訓,歷代宋王都不得殺文臣,更有“刑不上大夫”的鐵律。

歷經三萬年的沉澱,宋國的文臣集團非常強大,幾乎架空了歷代宋王。

當然,並沒有臣造反,因為沒必要,也不划算。

一個坐在王位上的傀儡,對龐大的文臣集團而言,還是很有必要的。

甚至一些掌握權勢的文臣,他們並不覺得自己錯了。

在這些老臣看來,歷代宋王不堪大任,或者年紀不夠,資歷不夠,或者水平不行,根本無法帶領宋國走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