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李朝萬古一逆賊最新章節列表 > 16.空想無智改革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6.空想無智改革者

洪景來聽了這兩個人大發議論,心下暗笑。

一對空想主義知識分子!

這些所謂的“近思錄黨”拿著五百年前的一本經書,仰為治國理政的第一寶典。既沒有創新的思維,也沒有革弊的魄力。

再過幾年,這幫人將在藩主島津齊宣的支援下上臺,試圖透過對內改革,發起自救運動。

第一條建議的改革措施是停止參勤交代十年!

嗯,預計可以節省超過黃金一百萬兩!

多麼有效的辦法啊!

其他的不用說了,做主的近思錄分子都是白痴沒得跑了,政治水平為負數。

除了長得像個人以外,沒有腦子的。

如今是1802年啊!德川幕府建立了二百個年頭,雖然日薄西山,但是一紙號令,天下大名,朝廷公卿誰敢不從?

島津家只要當年的參勤交代沒有到,第二天幕府的申斥文書就發下來了。如果你沒有一個合情合理的藉口能讓幕府滿意,那麼最輕是減封,再者是改易。

如果不接受?

很好,天下總討伐令!

幕府三十萬大軍齊聚,剿平薩摩,讓你知道知道什麼叫封建主義的鐵拳!

近思錄黨的其他政策全部不用去看了,就憑這一條就知道都是傻批。這不是理想主義改良分子,這是空想主義無腦分子。

說白了這幫人也就比平時素手閒彈琴,臨事一死報君王的那一類好上一點。

因為他們起碼知道薩摩為什麼窮,花錢的地方都在哪裡。當然啦,他們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什麼行之有效的辦法。

說白了就是噴子!

鍵盤有策,理政無方!

只管會噴就行了,至於怎麼挽救國家的經濟,增強國家的發展。明修政理,內整戎和,那是什麼?我不會。

但凡帶點腦子的就不會也不敢提出停止參勤交代十年的辦法!

島津齊宣想靠這些貨色改革?那真是嫌自己命長,不想活了!

這幫人的結果倒也很讓群眾們喜聞樂見,一系列改革舉措提出來之後,得到了包括幕府將軍在內的所有薩摩有關人員的集體反對!

可能反對還比較含蓄,敵視更加貼切。

近思錄黨七十餘人全部被判有罪!樺山久言判處切腹!秩父季保判處切腹!直接判處切腹者十一人,後續漸次擴大,最終五十餘人盡死!

薩摩上下拍手稱快!可讓這幫人不得好死了!

“洪大哥,這兩個人高談闊論的樣子令人生厭!”

“連你也不喜歡?”

“讀書人要麼就好好在鄉讀書寫作,要麼就要做洪大哥這樣的官,實心辦事。而不是在這裡批評這批評那,卻一個辦法都沒有。”

“他們期望改革的想法還是好的嘛!”洪景來反正和李禧著說的是朝鮮語,也不可能有人聽懂,倒也不必要避諱什麼。

“改革什麼的都是假的,讓老百姓吃飽肚子才是真的。您沒聽他們說,薩摩花錢的地方多,虧空大,百姓的日子也不好過。但卻只批評徵稅太急,不說寬免賦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們國內沒錢,自然是不肯寬免賦稅的,能夠緩徵在他們看來已經是善政了吧。”

“還好這種人不能當官。”

“呵呵……吃魚吃魚,吃完還有事呢。”

洪景來當然不會告訴李禧著,這些近思錄分子最後甚至會提出徹底改變稅制的建議。他們自然沒有實踐的機會,可是而後的調所廣鄉卻有了施行的機會。

改革的兩大阻力齊消,一是島津重豪死了,二是幕府日薄西山,愈發不濟。

明治時代的農業稅,是按照土地價值的百分之三進行徵收。完全不看任何的豐歉狀況,土地所有者無論怎樣都要納稅。

百分之三的稅率看似很低,但說開了就是令人髮指的恐怖重稅。

一畝地價值二十兩,畝產稻米兩石,市場價值約為一兩二錢,農業稅則恆定為六錢。

和戰國時代一樣的五公五民,但這是理想狀態。戰國時代是允許繳納大米的,繳完今年的年貢就完事了。而明治時代是收現金,農民賣米的價格實際上低於市場價。

這還是正常年景,如果遇上荒年,那麼毫無疑問的,只有一種可能。

全村農民集體破產!

所有的孩子全部賣掉!老婆也賣掉!如果還不夠?

恭喜你,喝滷水死得快還省錢!

而這一招是從哪裡學來的呢?

答案顯而易見,薩摩藩學來的!

將來的調所廣鄉改革,最核心的內容就是直接廢除檢見法,實行新稅制。

主要目標是擴大和穩定稅基,具體內容為他調所廣鄉說你這塊地能產多少大米,你就是產多少大米!而且永為定製!

先把一多半的米交出來做年貢,剩下的米也基本要賣空,拿來交多如牛毛的雜稅。

對薩摩的農村進行徹底的搜刮和壓迫,讓薩摩的百姓直接生活在地獄裡面,整村整莊兒女賣盡,全村沒有一個年輕媳婦的悲慘境地。

所以聽說調所廣鄉(自盡)死了,全薩摩的百姓高興的一蹦三尺高。紛紛鼓掌叫好,如果不是沒錢,準要買一掛鞭炮放放。

這些都是將來的事情了,暫時還沒有發生,薩摩的百姓如今還勉強可以生存。

如果洪景來把近思錄黨準備萬稅萬稅萬萬稅的想法說了,保不準李禧著這樣一個嫉惡如仇的熱血青年,就上去直接一頓暴捶,打得那兩個近思錄分子生活不能自理了。

不過經過這麼一打擾,吃黑鯛的興致也大大減少了。

兩個人食不知味,匆匆吃完。原本還打算去港外的村落看看的洪景來已經沒有了想法,從剛剛那兩個島津武士的話裡已經大致猜到了。

薩摩的農民,在藩府和大名的眼裡已經在從人向可以榨出油水的生口的道路上無限衝刺了。

要不幾年,所謂的改革開始,他們的苦難就要開始。

所謂的西南四強藩,不外如是!

但也許這是個機會呢?真要有王師上岸,這些所謂強藩的百姓指不定就扶老攜幼,擔壺攜漿前來相迎。

到時候調轉槍口,踴躍幫助王師,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