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李朝萬古一逆賊最新章節列表 > 32.江戶盛景好畫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2.江戶盛景好畫卷

通訊使團一行所透過的,無一不是日本各道繁榮富庶的大町鎮。

頭次前來的李書久和曹允大都不得不感嘆,衣食充裕倉廩足,小邑百姓萬家戶。

沿途各藩鎮的大名當然是不在領地,都被關在江戶的鴿子籠裡。不過留守的家臣們還是按照幕府的要求,整兵備甲,跨馬操船,沿途護送。

尤其是途經近江彥根藩,作為德川四天王之一的井伊直政所流傳下來的幕府譜代強藩,藩府動員武名煊赫至極的井伊赤備隊五百騎列隊歡迎。

固然馬肩高只得一米一到一米二,馬上武士也不過一米五高。但是統一赤甲赤旗,看起來就和朝鮮各地的乞丐兵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果然日本國是一個士民殷富,兵馬強盛,軍威赫赫,地方數千裡的大國。

只有洪景來和擔任專職翻譯的李禧著揣著明白裝糊塗,這叫什麼?

波將金村!

葉卡捷琳娜女皇的寵臣加情人俄軍總司令波將金為了取悅自己的情人和上司,在第聶伯河沿岸搭建起來的完美村莊。

還不是拿來糊弄糊弄不會深入內地,只會流於表面走馬觀花的朝鮮通訊使團。

讓你見識見識我日本國的繁榮富強!

而且在大阪休息的五日內,每天都有一幫充滿孺慕朝鮮儒學文化,喜愛推崇李退溪的“日本儒生”前來求取漢詩、書畫、漢籍。

各個號稱是林羅山、藤原惺窩、山崎闇齋的學生,這些人都是日本國內推崇儒學的大學者。先後著述了《本朝通鑑》、《惺窩文集》、《垂加文集》,門人弟子數以千計。

尤其林羅山擔任四代幕府將軍御前侍講,建立學問所,乃是一代大學問家。

這些“日本儒生”一個個求學之情充溢於館舍,有些人凌晨三點就前往使節團下榻的館舍門口拱手垂立,等待著朝鮮來的文人們為他們指點學問。

由晨至暮,晚上七八點都不願意離去,喜愛聽曹允大講朱子學。

讓曹允大不由得連連感嘆,原來海東倭寇腥羶之地,居然也有這麼多仰慕天朝王化的士人。這次來的雖然不情願,但是卻可以看到這樣“四方向化”的盛景,還是十分開心的。

“不意日本國人傾心王化,至於如此。”趙萬永都迷惑了。

這哪裡還是那個兇狡蠻滑,不服王化的倭寇海盜之國?分明是一個渴慕聖道王學,積極融入中華的衣冠之國。

“是了是了,海東亦有佳人。”洪景來心下冷笑。

真要是喜歡儒學的,那肯定漢文一級棒!江戶時代的那些大學者,哪個不是詩詞歌賦,信手拈來。出口成章,文學高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眼前的這些日本儒生別說會講漢語了,連漢字認識的都沒幾個,筆談都進行不了,全靠通事翻譯官從中翻譯。

至於曹允大坐在席上講學,這都是文藝到不能再文藝的字句,通事翻譯們根本不能原意解釋。可下面的“日本儒生”還是聽的如痴如醉,說出去誰信嗷。

使團諸人沉浸在文學鼎盛,傾慕朝鮮中華衣冠文化的盛景之中。

不光是李書久和曹允大改變了對日本的看法,連素來機智沉穩,滿腦子都是學問和智商的趙萬永都看不清了。

…………

和現代的日本一樣,越靠近江戶城越繁榮,過了駿河府中城,看完富士山。進入伊豆相模之國,整修完備的街道,絡繹不絕湧入江戶城的四方行商旅人,昭示著江戶的繁榮。

漢陽不過是二三十萬人的城市,就已經是全國矚目最為繁榮的都會。而江戶可是日常有百萬人口的城市,其喧譁熱鬧自然更勝一籌。

使團中不乏去過燕京的人,同樣是百萬人口的世界頂級大都會,自然心中無限對比起來。

房屋大小,建築格局,街道整潔,行人如織,什麼都是可以比較的地方。

“世兄是去過燕京的吧,比之江戶如何?”趙萬永策馬並驥。

“你覺得呢?”

“應當是燕京更勝一籌!”不假思索,趙萬永回答得很快。

“那你還問什麼?哈哈哈哈………”洪景來並不回答。

(因為回答了就會有人撕比!)

“快看!那是什麼?”擔任子弟軍官的趙寅永指著人群簇擁著的許多短打漢子。

循聲望去,四五十個穿著深藍色羽織,扛著水龍、長杆、飛梯、繩索的精壯漢子正在遊行。

江戶町火消!

“那是江戶幕府八代將軍源吉宗創立的江戶町火消,專職滅火,也兼職治安、緝捕等等。”洪景來也是頭一次見識到這個年代的消防隊。

這年頭也沒有什麼很好看的娛樂活動,加上街道擁擠,能見到町火消遊行也是一樁稀奇。

幕府的接引官員急不得,使節團也就看個稀奇。

“去問問這個町火消今天有什麼行動?”洪景來讓李禧著問問幕府的官員。

看熱鬧也要看個明白,總不能就在這跟著起鬨瞎鬧乎吧。

李禧著應了聲,往前尋去,找到一個幕府派來的隨員。兩個人嘰裡咕嚕好一陣,比手畫腳,看來李禧著那個九州薩摩方言,讓只聽得懂江戶官話的幕府隨員大為頭疼。

“明白了明白了,唉呀,是江戶城裡的開春儀式,江戶町火消要登天梯。”

“登天梯?”趙寅永在旁邊看的開心,他似乎是個很喜歡熱鬧稀奇的人。

“那個幕府的隨員說,馬上就能看到了,江戶四十多隊町火消要集合了。”

這時候隨著人群的擁擠,使團也來到了一條運河邊。

果然和那名幕府官員說的一樣,真的是“登天梯”!

火消們四五個扛住一部起碼六七米長的竹梯,梯頂站定了一個火消,沒有任何防護和安全繩,僅憑技巧,在六七米高的長梯頂端跳躍騰挪。

人群中歡呼驚叫連連,甚至還有大姑娘小媳婦看的嬌|喘不已。畢竟那些上梯的火消一身的肌肉,不是那種很噁心的團塊一樣,而是線條優美不見一絲冗餘的精悍體態。

兩邊水龍從運河壓出水來,向天空激射,水龍交匯,形成明麗的彩虹。

真是好一副江戶盛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