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李朝萬古一逆賊最新章節列表 > 47.下臣萬不敢受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7.下臣萬不敢受書

且不去說那兩位國家憂患意識被徹底激醒的武士,洪景來今日出席德川家慶的賜宴。

雖然年僅十一歲,但是由於長年以來的世子教育,德川家慶的儀態沒得說,自有幾分上位者的氣度非凡。他在將來決意發動天保大改革,試圖挽救日益頹亡的幕府。

起碼會是一個還算勉強及格的封建統治者,知道要仰仗自身的力量去自救,而不是和傻批一樣屁顛屁顛兒去求什麼官家大政下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希望他能在“有識之士”的輔佐之下,延續這個幕府,讓他們德川家的基業長青。

賜宴沒有什麼太必要說的,該有的料理都有,幕府雖然窮,但在對外的時候還是打腫臉充胖子的。招待水平只會更高,不會降低。

到德川家茂時,幕府財政已經基本宣告崩潰,他為了迎娶和宮,那黃金是以萬兩的水平往外下賜的。真就是崽賣爺田不心疼,賣完直接散夥拉到。

賓主盡歡,通訊使團的所有任務達成,隨團的那些朝鮮南部各道的行商也已經在江戶大發其財,一個個包裹多到堆不下。

就算是李禧著,也代為打理了洪景來還有韓家兄弟的不少財貨。日本的漆金銀器具、摺扇、鑄造青銅器等等都是很不錯的工藝品,帶回漢陽能大賣一筆。

反正不用洪景來自己去操心這些東西了,大家應該記得李禧著以前去燕京的時候,那可是慧眼獨具買象牙麻將牌的神仙。人家還跟哪兒死乞白賴的求購各種絲綢,他兩幅麻將賺的比別人多多了。

“老弟已然把見聞書寫成冊了?”

整個使節團還算“清心寡慾”的也就趙萬永了,奉命擔任從事官,需要記錄所有在日本時的見聞。大到國家變革,中樞官員,小到蔬菜價格,陰晴雨水,事無巨細。

“沒想到這差事這般辛苦……”趙萬永放下筆,轉了轉手腕,念了一句苦經。

看他身邊那十幾卷文書,就知道他最近是真心實意在收集整理資料。雖然大機率純宗大王根本就不會去看,但他還是寫的一絲不苟。

“寫到哪兒了?”

“正在寫日方之寬政變法!”

如今的年歲都已經是享和三年了,就知道曾經轟轟烈烈的寬政改革早就失敗。德川家齊的治世正在一步步的滑向深淵,日趨瓦解。

“怎麼寫的?可否一觀?”洪景來試探著問了一句。

“看是無所謂,我寫此等文書,是只筆立春秋,不下注判的,你看了恐怕失望,哈哈哈哈哈。”趙萬永把書卷讓給洪景來。

而洪景來拿起來一看,也確實發現趙萬永只是把收集到的改革命令條文資料一一羅列。

商業上廢除田沼意次時代建立的鐵、銅、石灰、硫黃、人參等的專賣商行,對慶長年間(1596~1614)以來發展起來的御用商人分別給以整治。同時,在江戶設立町會所,調整物價。

農業上獎勵種植糧食作物,限制種植經濟作物,儲糧備荒、造林、治水。釋出《舊裡歸農獎勵令》(1790-1794年),在江戶設立“浮浪者收容所”,勸導城市遊民歸鄉務農,禁止農民離鄉入城,以確保農村勞動力。【注1】

振興武家綱紀,獎勵武士習文練武,取締私娼和藝妓,禁止色情文學和男女混浴;頒發《棄捐令》(1789年),宣佈廢除旗本、御家人的債務。

整頓幕府財政,釋出《節儉令》(1788年),要求士農工商嚴格遵守等級身分制,禁止奢侈享樂。同時,削減幕府經費1/2、將軍家內用度1/3,連同江戶城削減下來的經費中提取七成,作為救濟貧民的費用和低貸資金,稱為《七分金積存法》。

強力打擊異學,制定《異學禁令》(1790年),重申朱子學為“正學”,朱子學以外的“異學”一律禁止。著名政治思想家林子平(1738~1793)遭受處分,所著《海國兵談》等列為禁書。同時,將蘭醫學館劃為幕府專有,遏制蘭學傳播。

想法還是好的,就是用處不大,不合時宜,既沒治標,更不治本。

幕府財政也沒有恢復穩固,農村經濟又沒有得到發展。已經成熟的江戶商業模式,又遭到他的橫插一腳。

即使是被廢除了所有債務的幕府旗本御家人也由於嚴厲的其他制度,而不支援改革的進行。

“不切實際!脫離百姓!”

“喔!世兄這句話要不要記述在行捲上,恭呈御覽?”趙萬永挑了下眉。

“難不成你還覺得其策甚佳?”

“那倒沒有,只覺得操之過急,病入膏肓者怎能用虎狼之藥。”趙萬永顯然也不認可。

“你們兩個聊什麼呢?”曹允大手背在身後,悠然踱步進入屋內。

“老恩師。”兩人異口同聲。

“沒聊什麼,正在整理在日見聞,行卷供國內查閱。”趙萬永答話。

“這是正事,須得認真!”曹允大看都沒看,只是略微隨意的坐下。

“後日我等向源王辭行,務必打起精神,不要有什麼疏忽。”

“歸期已定?”

“是的,領判(李書久)已經確定辭行之後即刻出發,不再滯留。”

“省得了。”

………………

殿上,諸位使節團官員向好不容易再次露面的德川家齊跪拜行禮。

德川家齊禮儀性的撫慰了兩句,下賜國書,讓使節團帶回國,交給純宗大王。

李書久恭敬的接過國書,展開抬頭什麼的沒有差池,日方照舊稱純宗大王為有明朝鮮國王李。

至於什麼國運綿延,兆民萬安之類的客套話都是現成的,照搬上來就完事了。

幾百字讀來,寫的還是不錯的,幕府養的御用文人要是連這都寫不好,怎麼好意思吃幕府將軍的俸祿。

等讀到最後“是故其成也懌!”時,李書久突然面色一變,捧著國書。

“請殿下收回國書,下臣萬萬不敢接受!”

【注1】:禁止種植經濟作物的原因是剛剛經歷了恐怖的天明大饑荒,導致一百一十餘萬人病餓而死。禍不單行的是淺間火山大爆發,當場死難二萬人,火山灰遮天蔽日,導致全國性的糧食絕產。所以當時全國都瀰漫著對於糧食匱乏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