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金色綠茵最新章節列表 > 第〇七四章 彌過錯再收高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〇七四章 彌過錯再收高徒

大宋民間流傳:王不過項、將不過李、拳不過金。

項是楚霸王項羽,李是十三太保李存孝,金就是神拳大俠金臺。

金臺一生足跡遍佈中原,曾打遍遼國無敵手,也在南方殺得海盜不敢靠岸。江湖中哪裡有不平哪裡就有他,孤膽英豪令人敬佩。

率領家鄉民勇武師集體從軍,北阻契丹,南蕩草寇,奸邪惡賊無不聞風喪膽。曾被官家趙頊下旨招至京師,貼身保護執政丞相王安石,為變法保駕護航。

年邁後收周侗為徒,是為關門弟子,將一生縱橫無敵的拳法傾囊相授。距今二十多年前,年過八旬的金臺辭世。

金臺被民間譽為‘天下第一大俠’。

有了周侗的故事墊底,羊一對金臺俠成何等模樣都不會再感覺驚奇,但令他疑惑不解的是靈秀和尚楊五郎與‘惡賊’金臺又是怎麼回事。

呂岩沒有見過金臺,但他使勁回憶後,想起周侗曾講過他師傅年輕時的一些故事,來源自然是金臺生前的口述。

金臺武術大成剛出師時,在江浙一帶遇到一位惡僧,自稱來自嵩山少林寺,奉師命出山化緣。但身為少林和尚,化緣不去就近的汴梁、洛陽等大城,卻來到千里之外的江南,這本身就很不合常理。

惡僧以化緣為名,實際上幹的是敲詐勒索,就和逼捐沒什麼兩樣。哪個大戶不掏錢,要麼打上門去武力相逼,要麼索性綁了人家的兒子,甚至未出閣的閨女。雖然並沒有幹出姦淫之事,但也足以令黃花閨女名節盡失,回來後投河的都有好幾個。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能在短短三四年就‘化緣’來幾十萬兩銀子的和尚,盤古開天闢地之後僅此一位。

羊一回想了一下不靠譜的楊五郎,感覺的確很像他的做派,絕對幹得出來。楊五郎如此不擇手段化緣,應該不是為自己斂財,肯定是想回到少林寺後邀功顯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楊五郎肯定清楚這樣行事不合規矩,所以才遠遠避開少林寺的目光所及範圍。因為只靠弘揚佛法和耍嘴皮子化緣,他沒這個能耐,只能走捷徑。

立誓要一生行俠仗義的金臺豈能放過如此惡僧,追索到之後便與他展開了惡鬥。靈秀和尚楊五郎出自將門世家,武術實力相當高,但還是敵不過金臺,只能丟棄藏匿的錢財慌不擇路逃竄。

靈秀和尚對羊一說,他是因為在金沙灘之戰中重傷,才造成武功大打折扣。其實不是,他是被金臺打成重傷後才大不如前的,否則四十多年,他怎麼也能從佔婆走回中原。

金臺一口氣把靈秀和尚打得逃到了海上,親眼看見他的小船傾覆在風浪裡後,這才作罷。他離開後,靈秀和尚被海賊順手救了,然後便一直飄落到了佔婆國。

這個故事,羊一信了,不是相信從未謀面的金臺,而是相信呂岩。

“師兄啊,你大錯特錯了,你知道金臺是誰嗎?他是劍仙李逍遙的徒弟呀~~~,嫡傳徒弟,周侗是李逍遙的嫡傳徒孫。師兄啊,你看看你都幹了什麼事。”

羊一真想一頭就此撞死在華山上。

李逍遙名為劍仙,實際上他的武術所學非常雜,因為他師尊羊一就很雜。但因為李逍遙在劍術上悟得了大道,劍術名氣太大,無形中遮掩了他的其他武學光輝。

也可以這樣說,李逍遙的劍術雖然是被羊一領進高層次大門,但因為他自己後來觸類旁通不斷創新不斷昇華,所領悟的全新劍術實際上是他自己的東西。而李逍遙的其他武功,包括槍棒和拳腳,其實才是羊一的一脈傳承。

李逍遙一生給許多人傳授過武術,絕大多數都只是門徒性質,而且這些人大多都學了劍術,他的拳法一直沒有得到真正的傳承。

直到準備離開中原前往天山之前,李逍遙才發現了金臺這個練拳的好苗子,便將自己從羊一師尊那裡所學拳法傾囊相傳。

金臺是李逍遙在中原收的最後一個徒弟,真正的傳承徒弟,來自羊一的傳承。

李逍遙仙氣太重,武林中將他奉為至尊,百姓更仰視他為神仙。而金臺則更加接地氣,他的俠義故事就發生在百姓身邊,所以他是大宋民間的‘第一大俠’。

金臺晚年又將拳法傳承給了周侗,周侗又將其體系化和規範化,使得入門基礎清晰,更加容易傳播。這就是紅拳,周侗也被譽為‘紅拳宗師’。

難怪羊一和周侗以命相搏時,總感覺他的拳法和自己十分相似,都走得是剛猛霸道的路數,可他哪能想到這其中的深刻淵源。

羊一親手打死了自己的嫡傳曾徒孫,而且是俠名遠揚、極其無辜的嫡傳曾徒孫。

羊一懊惱地在山石上滿地打滾捶胸頓足。對不起周侗,對不起愛徒李逍遙。

他翻滾累了,呂岩又接著打滾嚎啕,二人如此反覆。

終於兩個人都累了,石頭快要被打磨得變成鏡面。

“小呂,現在該怎麼辦?”

“唉,還能怎麼辦?人都已經死了……”

“周侗的家在哪裡?我去登門請罪。”

“萬萬不可。師兄,不能讓人知道是你殺了周侗,否則你將面對延州西軍、禁軍之中所有武術高手的追殺,還有逍遙派,甚至整個武林都不會放過你,中原再無你立足之地。”

“唉——”羊一長嘆一聲:“那我就走吧,還是回去西方。”

“不必如此。師兄,就這樣吧,咱們只能違心把這件事隱瞞下來,就當他雲遊江湖不知所蹤。周家那裡,你不用操心,我會命人妥善安排。”

“小呂……,有沒有什麼能讓我補償的辦法?”

“我帶來的那個孩子,你收他為徒吧,以周侗的名義。”

“該怎麼做?”

“你不是有人皮面具嗎?這樣,咱們……”思維機敏活躍的呂岩開始為師兄羊一彌補過錯出謀劃策。

呂岩帶來的粗壯少年是渭州人,大唐初年那地方叫平涼,如今就在大宋和西夏的邊境線附近。少年的全家被西夏擒生軍殺了,他孤身逃命跑到了延州,想要投西軍殺敵報仇。

但因為年齡小,被經略府相公种師道塞給了剛好來到這裡的老熟人純陽子呂岩,讓他幫著帶去關中交給周侗,等到長大武術也練成後,再來投軍。

其實十四歲的少年,在大宋也不是不能打仗,但顯然會死的很快。种師道和呂岩都覺得這孩子是個習武的好苗子,有當名將的潛質,若是早早夭折了未免可惜。

.

幾天後,呂岩帶著少年走下華山,于山外路途中‘偶遇’了‘周侗大俠’,於是當場拜師,單純樸實的少年把頭都快磕出血了。

少年名叫魯達,祖上是歸入大唐的沙陀人。他成了羊一的第四位徒弟,同時也是周侗名義上的第五個親傳弟子。

於是,戴著中年人皮面具的羊一化身周侗,與師弟呂洞賓以及徒弟魯達開始了遊歷江湖、一邊走一邊傳授武術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