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侯府小啞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8章 天意(三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8章 天意(三更)

“這仗沒法打了,本侯要撤兵!”

燕守戰發脾氣,吼著要撤兵。

謀士杜先生連忙勸解,“侯爺慎言!軍令如山,侯爺若是擅做主張撤兵,朝廷就有理由治侯爺的罪。侯爺別忘了,北軍就在幾百裡外,聖旨一下,北軍殺過來,到時候可應付不了。”

燕守戰怒目圓瞪,“你的意思是,讓本侯堅守在此處,眼睜睜看著兒郎們送命?本侯做不到!仗,不是這麼打的。北軍要面子,想要挽回戰敗丟失的尊嚴,本侯可不陪著他們玩。這麼玩下去,等仗打完了,人也死光了。

他吳法天就是個棒槌,根本就不懂怎麼打幾十萬人規模的大戰。他就只會打幾萬人的小戰事。先皇糊塗,竟然讓他吳法天來節制我等,害得我們死傷慘重。

他吳法天就是罪人,應該以死謝罪。你給朝廷上本,本侯要參他吳法天一本,要麼撤換他,要麼換人統領這場戰事!”

燕守戰口中的吳法天,正是北軍將軍。

吳法天,出身普通將門家庭,不算世家子弟。

先皇發掘了他,並親自提拔他,委以重任。

臨死前,還下旨,讓吳法天節制各路兵馬,統領北邊戰事。

吳法天自知自己身份不夠,甚至連資歷都比不上像燕守戰這樣常年駐守邊關的將領。

為了令行禁止,真正意義上統領這支朝廷大軍,吳法天執行了極其苛刻的軍法。

凡是陽奉陰違,不執行軍令者,凡是臨陣脫逃者,統統殺無赦!

為了殺雞儆猴,吳法天已經殺了好幾個統兵將領。

當然,他並不敢對燕守戰這樣真正意義上的軍閥動用軍法。

但是,他可以動用手中權力,卡住燕守戰的糧草軍械供應。

甚至可以卡主兵源供應。

這就讓人難受了。

打仗,沒有糧草,還打個屁。

沒有後續兵源補充,打到最後玖剩他一個人,死了算了。

燕守戰啞巴吃黃連,苦不堪言。

所以他是滿腹怨氣,這仗,他早就不想打了。

若是和吳法天面對面,他真的要一刀捅死對方。

更氣人的是,吳法天不許他防線後撤。要他嚴防死守,守住防線。

甚至於,還希望他將防線往前推進五里。

燕守戰氣得快要失去了理智。

他惡狠狠地說道:“他就是想讓本侯死!他成心想要害死本侯。這仗,不能這麼打!本侯也不能繼續受他擺佈。”

“侯爺打算怎麼做?”

燕守戰冷笑一聲,“他有他的招,本侯也有本侯的招。涼州兵馬,豫州兵馬,肯定也很本侯一樣滿腹怨氣,對吳法天早有不滿。大不了咱們聯合起來,逼宮換將!吳法天他就沒資格也沒本事節制各路大軍,這場仗打成現在這個鬼樣子,他就是罪人!”

燕守戰打定主意,要反了北軍將軍吳法天。

涼州兵馬和豫州兵馬,正有此意。

三方一拍即合,準備發動陣前兵變。

說到底,先皇讓吳法天節制各路兵馬,一來是不瞭解兵事,畢竟沒打過仗。

二來,他是不信任地方兵馬。

一個個驕兵悍將,擁兵自重,自然不如吳法天忠心耿耿。

事關國運大戰,自然是要交給信得過的人。

然而,統兵大將,不僅要信得過,還得能打仗,會打仗。

北軍天下無敵,毋庸置疑。

但是,這些年來,北軍遇到的對手,少則幾千人,多則幾萬人。

以北軍的戰力,砍瓜切菜一般,直接碾壓過去。

這一次,烏恆王庭南下,兵馬足有二三十萬,而且全都是百戰老兵,還都是騎兵。

大魏這邊,也集結了差不多人數的兵馬。

加上運輸糧草輜重的民夫和犯人,足有四五十萬兵馬。

等於是說,只打過幾萬人戰事的北軍將軍吳法天,臨危受命,要打涉及到七八十萬人的大戰

除開北軍,還要同時節制好幾支兵馬。

這太考驗一個人的大局觀,統軍能力……

總而言之,只打過幾萬人戰事的北軍將軍吳法天,猛地被扶到這樣一個位置上,他肯定有些手忙腳亂,出現指揮不當,作戰部署不夠成熟的問題。

若是能及時糾正……

可是,身為北軍將軍的驕傲,身背被先皇託付重任的壓力,吳法天每日殫精竭慮,只想著怎麼打仗,打勝仗,從而忽略了很多細節,忽略了驕兵悍將們的情緒。

他以治理北軍的嚴苛軍法去對待友軍,早已經惹來天怒人怨。

北軍,只有一支。

嚴苛的軍法,也只能適合北軍。

各個將領手下的兵將,各有特色,不是誰都能接受北軍的嚴苛軍法。

尤其是在戰事如此密集又艱難的情況下,將士們更喜歡上面的統兵大將能多一點人情味,而非凡事軍法從事,毫無情義可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軍中矛盾,一觸即發。

京城對此一無所知。

不瞭解內情的人,都還沉浸在戰事順利的美好夢境中。

待到北軍將軍吳法天兵敗被殺的訊息傳到京城的時候,已是六月,天氣極熱。

太寧帝蕭成義,當著朝臣的面,吐血昏迷。

朝廷譁然!

天下譁然!

北軍再次敗了!

這一次敗得更加慘烈,連北軍將軍吳法天的性命都給搭進去了。

因為反賊衝京城而來,京畿危機,吳法天急於求成,想要抽出兵力緩解京畿局勢。

於是,在條件還不夠成熟的時候,他決定進行一場大反攻,想要一戰定勝負,徹底解決烏恆王庭。

為了達成反攻的目的,他對其他兵馬的要求更加苛刻。

太寧帝蕭成義很贊成北軍將軍吳法天地反攻計劃,幾乎是有求必應。

燕守戰等人上本彈劾吳法天的奏章,統統被壓下來。

吳法天得到了朝廷全力支持,更是大刀闊斧,執行計劃。

五月反攻打響。

戰場局勢,瞬息萬變。

本該配合北軍,包抄敵人的涼州兵馬,豫州兵馬沒能及時出現。

北軍孤軍奮戰七晝夜,苦於兵馬糧草不足,戰敗!

北軍將軍吳法天身負箭傷,死戰不退,最後戰死在沙場上。

北軍敗,烏恆勝!

燕守戰的幽州兵馬,劉家的涼州兵馬,石家的豫州兵馬……趁機後撤。

直接撤退兩百裡,重新佈置防線。

邊關小民,四處奔逃,躲避烏恆兵峰。

至於殘餘的北軍將士,無人關注。

從得知北軍將軍吳法天戰敗身死,到得知具體的作戰過程,只隔了一天。

一天時間,有關於北邊戰事的詳細訊息,像是雪片一樣飛入皇宮。

太寧帝蕭成義已經從昏迷中甦醒過來。

看到詳細戰報,他怒吼,“朕要殺光他們,殺光他們!”

他悲痛,痛不欲生……

到底是要殺作戰不力的吳法天,還是要殺延誤軍機的涼州劉家,亦或是豫州石家,很難分清楚。

跟隨著這些戰報送到京城的,還有各大將領的請罪摺子,已經彈劾奏本。

吳法天死了,但是他們依舊要彈劾此人。

因為,此人不配為帥,根本沒有統領幾十萬大軍的本事。

胡亂指揮,只顧區域性戰事勝敗,不顧全域性……

固執己見,不聽勸諫……

德不配位,囂張跋扈……

肆意誅殺兵中將士,剋扣糧草軍械……

作戰計劃漏洞百出,枉顧性命……

此人千刀萬剮,亦不為過。

至於涼州兵馬和豫州兵馬,為何沒能及時策應,完全是因為作戰計劃從一開始就是一場笑話。

雨季來臨,草原情況瞬息多變。

吳法天的作戰計劃,急於求成,定得死死的,根本不考慮天氣因素。

偏偏戰事一起,連下三天暴雨。

路不成路,草原已經沒有路。

這給軍隊帶去了幾乎是毀滅性的災難。

就這樣,涼州兵馬和豫州兵馬也依舊在打仗趕路,死傷慘重,卻抵不過天意,沒能及時策應。

但凡,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多想想萬一敗了要如何,多做幾手準備,也不會是這個結果。

吳法天就是個棒槌,因他一人,大魏將士,死傷慘重。

這一戰,損失兵馬兩三萬人,全都是吳法天的責任。

請皇帝,請朝廷治吳法天死罪,誅九族,以告亡靈。

“啊啊啊……”

太寧帝蕭成義雙眼通紅,憤怒嘶吼。

他滿腔怒火,卻不知該對何人發洩。

一份份彈劾奏章,與其說是在彈劾吳法天,不如說是在彈劾皇帝。

皇帝有眼無珠,竟然任人唯親,讓吳法天節制各路兵馬,才會鑄下今日之敗仗。

吳法天該死,皇帝也是難辭其咎。

……

千里之外。

燕守戰站在城牆上,眺望遠方。

新的防線正在鑄造,手下兒郎終於得到了喘息之際,不用白白送死。

他嘆了一聲,“天意啊!”

謀士杜先生也發出類似地感慨,“哪能想到,吳法天竟然死在了戰場上。”

燕守戰都和其他幾支兵馬約好,打算陣前兵變。

一切準備妥當,大戰來臨。

還沒來得及實施兵變,哪能想到吳法天竟然戰敗而死。

當他得知此事訊息的時候,都吃了一驚。

“真乃天意!本侯想他死,卻沒想到他真的死了。”

涼州兵馬和豫州兵馬或許在路途上拖延了一點點時間,但是天氣因素才是沒能及時策應包抄的主要原因。

草原本沒有路,暴雨如注,更是無路可走。

兩支兵馬沒有迷路死絕,已經算是萬幸。

哎……

天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