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日本努力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3章 大平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3章 大平層

月末最後一天,三井秀樹一如既往的來到了自己和爺爺過去見面的地點。事前,他們二人之間也沒有進行任何一個電話預約,仍舊是默契一直的準時準點出現在了那裡。

三井秀樹直接坐到了爺爺的身旁一側道:“我原本還以為你不會來了,卻沒有料想到你比我還要早到一步。”

三井隆夫的臉上帶著長者和藹的笑容道:“不管怎麼說,你都是我三井隆夫的孫子。恭喜你在那一個電視創業大賽上面力拔頭籌。”

他的話音剛落,就從口袋裡面掏出了一個信封,繼而就交到了自己這個孫子的手上面。

三井秀樹把信封接過手,明顯感覺到了那裡面東西的分量,於是就把信封內的東西給倒了出來過目,竟然是一串鑰匙。

“這是對你取得電視創業大賽冠軍的獎勵。港區六本木那邊有一套將近300平方米的大平層公寓就給你住吧!”三井隆夫直言道。

三井秀樹頓時就感覺到了自己手上這一串鑰匙的價格可不是一般的貴。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長久以來,日本都不怎麼修高層建築。至於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被震垮塌掉,從而直接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由於建築技術的進步,日本國內也出現了塔式公寓,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高層電梯公寓。

日本的塔式公寓,就是高階電梯公寓樓。這往往都是在交通便利,購物便利等地方建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除此之外,酒店式大堂的二十四小時服務,健身房,小圖書館,室內游泳池……基本都有。

在中國,高層電梯公寓樓就不一定都是高階住宅了。其中有不少是安置房,廉租房,回遷房,經濟適用房……反正,就不屬於商品房那一類。

即便是商品房,也分普通的商品房和高階的商品房。普通的商品房裡面就沒有完善的配套設施。

除了基本的綠化和游泳池之外,就所剩無幾了。高階的商品房,那裡面還有雪茄吧,會客室,健身房等等。

在日本,只要是住在塔式公寓裡面的人,年收入至少都在1000萬日元左右。哪怕是首付加分期三十五年貸款,也表明了一種社會身份的不同。

住在板樓裡面的日本人,就有一些社會階層參差不齊了。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性說法,就是多層。

日本人在建造這些板樓之前,也是有好好地借鑑了前蘇聯的那種居民小區樓房的建造結構。

這其中同樣就有中國人所劃分類似的商品房,廉租房,安置房,經濟適用房,公司宿舍房。

區別上面同樣肯定是有的。除了價格上面的區別外,就是小區的各種配套設施,地段的優劣,抗地震的程度等等都不會相同。

自己當下租住在世田谷區三軒茶屋那一棟樓,就是板樓當中的廉租房。日本的出租房分三種,第一種是政府直接營運,相似於中國的廉租房。

第二種就是日本相關公司營運出租的房屋。在中國的一,二線大城市,也有。第三種就是日本個體私人營運出租的房屋。這種出租房屋的形式在中國的各大大小小城市就非常普遍了。

自己作為土生土長的東京都人,自然是能夠獲取入住政府直接營運出租的廉租房資格了。所以,在房租的支出上面,可是要比剩下的另外二種便宜多了。

“你給我這一套港區六本木的大平層高階電梯公寓,市場價格在10億日元吧!”三井秀樹沉默了一回子後,認真道。

三井隆夫對於他有這麼一個方面相關的市場調查是滿意道:“差不多吧!”

“你上一次派人給我送來的那張三井櫻花銀行最高級別的信用卡,已經被我刷了一千多萬日元。

我還不知道怎麼還給你?你現如今又給我更加貴重的東西,讓我完全有一些不知所措了。”三井秀樹一本正經道。

“三井家可是有著賞罰分明的家族傳統。好,自然就得獎勵。壞,那就得懲罰。在和你相認之前,你也算是受了二十年的苦。

你就視作是理所當然給你的補償吧!再說,作為三井家的成員,要是沒有像樣子的一處住宅,太不像話。”三井隆夫雲淡風輕道。

三井秀樹嘴巴上面說著婉拒,卻在心裡面想著,有錢的好,真是超出了自己的想象範圍。真應了那一句話,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自己帶著女兒從世田谷區三軒茶屋這一處城中村搬到港區六本木的高階電梯公寓內,那絕對是有一種從社會底層飛躍上到了社會的上層。

六本木的名氣之大,不但日本人沒有不知道的,而且外國人當中也是耳熟能詳的地方。

那裡不但有成熟的商圈,而且還有各種完善和優質的醫療,學校教育等配套設施。最讓他心動不已的還是在於學校教育這一個方面。

哪怕女兒是天才,也同樣需要學習和交朋友。他最是清楚不過,身處社會,沒有廣闊的人脈資源,就算是天才,也會變得無用。

自己女兒現在就讀的那一間小學校,便是廉價的公立小學校。她同學的父母當中被中小公司正式僱傭的人都很少,就更不要說大手企業的正式社員了。

這些人主要從事的工作基本上都是非正式僱傭的崗位。不是服務員,就是保安。再不然,就是小商小販,自家做著餐飲業相關的各種各樣的小生意,卡拉OK,小酒吧……

自己女兒這些同學當中的大部分人也是從小就無心讀書。連他們本人很小就知道,將來是要回去繼承家業的。跳不出這一個社會結構當中的牢籠,永遠都生活在低處。

與之相反,就讀於港區六本木那邊名門私立學校孩子們的父母當中,最差也是某一個大手企業的正式社員。

哪怕是自己做生意,也會是公司的形式。自己不但是社長,而且下面還會僱傭好些人,營業收入也不會低。

否則,也不能夠住在港區六本木,更不可能把自家孩子送進收費昂貴的私立名門學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