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135、南海觀音的傳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35、南海觀音的傳說

相傳唐鹹通年間,有為名叫慧鍔的日本和尚來到中國,遊歷了許多名山大川,朝拜了許多古剎。這天,他風塵僕僕,健步登上了我國第一佛教勝地五臺山。五臺山是個好地方,靈巖、古松、澗水、百花,寺院隱現於深山密林之間,十分幽靜。慧鍔和五臺山的方丈一起唸經講法,參禪下棋,成了莫逆之交。

有一天,慧鍔在大殿後院,見到有尊檀香木雕成的觀音佛像。那佛像神態安詳,鬢髮眉毛均極細膩,栩栩如生。慧鍔站在觀音佛像前,看了又看,贊了又贊,連方丈來叫他吃飯都沒聽見。方丈見狀,便問道:“法師認為這尊觀音佛像雕得如何?”

慧鍔連連稱讚道:“好,好!我這麼大歲數了,還是第一次見道哩!這佛像刻功細巧,把觀音大士的神態都雕了出來。真是一尊活的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啊!”

方丈見他喜愛,便笑眯眯地說道:“如若法師歡喜,就送你供奉吧!”

慧鍔聽了,慌忙合十頂禮。他接過觀音佛像,喜不自勝,打算回日本去建寺供養,讓日本眾生都來朝拜。

慧鍔離開五臺山,又遊九華山,最後從五臺山下來,從靈江口揚帆回國。

這天,船到普陀山洋麵,突然颳起了大風,颳得船東倒西歪,直打轉轉。慧鍔沒法,只好把船駛進普陀山的一個山岙裡,拋錨落帆,等大風平息後再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第二天,風息了,浪平了,惠鍔揚帆啟航,可是船剛駛出山岙,洋麵上突然升起了一團灰白色的煙霧。煙霧越升越高,像頂帳簾,正好掛在船頭前面,擋住了去路。惠鍔驚奇地站在船上,抬頭望望,頭頂是一片藍天;左右看看,煙霧兩邊都是清晰明亮的大海,惠鍔只好調轉船頭,繞著煙霧朝前駛。可是帆船駛向左邊,煙霧飄到左邊;帆船駛向右邊,煙霧也飄到右邊。船在海上繞來繞去,最後還是回到了普陀山的洋麵上,惠鍔想想沒有辦法,只好再次把船駛進山岙裡,拋錨落帆,等煙霧消散了再走。

第三天早晨,紅彤彤的太陽從海面上升起,光芒四射,霞光萬道,惠鍔走進船艙,抬頭一看,但見彩雲中間,有幢巍峨絢麗的彩色牌樓,仙女往還,珠光寶色,耀人眼目。他心中喜悅,合十頂禮,馬上揚帆啟航。奇怪的是,船一出山岙,天上的奇景就突然消失了,烏雲遮住了太陽,海風掀起了巨浪。惠鍔發了急,想想在這裡已經耽擱了好幾天,老是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才能把觀音請回日本啊?這點風,這點浪,算得了什麼!開船,趕快開船!

惠鍔請船家把船駛出山岙,頂風破浪朝前駛去。風更猛了,浪更大了,但是惠鍔心不慌,意不亂,穩穩地合十站在船頭,湧經唸佛。風浪雖然慢慢平靜了下來,可是沒等駛出多遠,帆船突然停出了,好象生了根一樣,進退不得。他低頭一看,只見海上飄來一朵朵鐵蓮花,帆船被團團圍在中間。惠鍔大驚,心想,一次一次開船,都是風浪阻擋,今天又有鐵蓮鎖舟,難道是觀音大士不願去日本麼?他回到船艙裡,跪在觀音佛像面前祈告說:“如若日本眾生無緣見佛,我一定遵照大士所指方向,另建寺院,供養我佛。”

話音未落,忽聽得“轟隆”一聲,從海底鑽出一頭鐵牛。鐵牛一邊往前遊,一邊大口大口地吞嚼鐵蓮。一會兒功夫,洋麵上就出現了一條航道,正好能夠透過一條帆船。帆船跟著鐵牛後面,沿著這條航道前進。不久,又是“轟隆”一聲響,鐵牛沉入海底,滿洋的鐵蓮也無影無蹤了。惠鍔定神一看,原來帆船又回到了普陀山的一個山岙裡。

雲散了,天晴了,太陽高高掛在天空。這時,有個漁民從山上走下來,對惠鍔說:“這幾天的事情,我都親眼看到了。你走不成了。還是請法師到我家裡住幾天再走吧!”

惠鍔見他這樣熱情,便答應了。他手捧著觀音佛像,跟著漁民爬上普陀山,放眼一看。但見金光閃閃的沙灘上,海潮時退時漲;鬱鬱蔥蔥的山峰周圍,是一片茫茫無際的海洋。晨觀日出,夜聽潮聲,與五臺山相比,真是另有一派風光。他心想,既然觀音菩薩不願去日本,就在這裡造座寺院,讓觀音菩薩定居在普陀山吧!周圍的漁民聽說要建寺院,都來相助,沒多久,就造成了一座小庵堂。

庵堂造好了,佛像供上了,惠鍔朝暮參拜。從此,這尊檀香木雕成的觀音佛像就留在普陀山了。那座小庵堂,就叫不肯去觀音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