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205、佛陀的感召力有多大 之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05、佛陀的感召力有多大 之二

釋加牟尼佛傳奇故事連載

須達多長者聽後,歡喜地說道:“佛陀!我現在恍然覺悟到昔日全非,我沒有像此刻心中這樣高興過。我願意和首羅一樣,從此誓願世世生生皈依佛陀,並且懇請佛陀到我的國家憍薩彌羅國舍衛城去說法。到了那裡,一切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等生活上的所需,我的經濟力量一定可以供養。”

佛陀說:“舍衛城是在北方,我也老早想到北方去的,可是我的弟子們人數很多,沒有廣闊的精舍不容易安住下來。”

須達多長者說:“佛陀!我的國家土地很豐,人情很厚,舍衛城離開佛陀的祖國迦毘羅城也不遠,我國的國王波斯匿王是師子族的後裔,以仁愛治國,善護眾生,他和佛陀的父王同樣獲得遠近臣民的敬仰。回去後,我會在我們國家的首都所在地建立一所至少和竹林精舍一樣的精舍,希望佛陀憐愍我國下愚的眾生,帶領比丘們一同光臨!”

佛陀知道須達多長者發了殊勝的心,很歡喜的讚歎佈施的功德道:“給孤獨!你現在發心行大佈施,不存貪慾的執著,不但可以做人間的模範,而且有這樣的存心也才能與真理相合。你生平樂善好施,因為你知道無常的火燃燒著你財寶的倉庫。儲蓄錢財,絕對不是持寶,把錢財用作救人利世,才是真正的儲寶。佈施雖是為人,實在也是為自己。做人不要過份的貪圖金錢,要過合理的經濟生活,那慈悲恭敬的心念才會自然湧起;嫉妒和我慢的邪執才自會消除,這就是佈施的力,這就是解脫的因。

你發心回國建立精舍,這不是金錢佈施,這是法寶佈施。有人佈施的目的,是為希求五欲的快樂,或是為好的名聞,或是為免除自己的貧賤,而你是懷了能讓眾生得到法樂和解脫而佈施精舍,你已沒有愚痴愛執的心,你很有遠大的眼光,你就回國趕快動工吧,佛陀一定如你的願望,等精舍完成時,就會前去。”

須達多長者領受佛陀的教導,生大歡喜,即刻禮佛而退,準備天亮後就返回自己的國家。

須達多長者返抵到憍薩彌羅國的舍衛城之後,在國中到處探訪適合供養佛陀建立精舍的聖地,他探訪了很多地方,唯有國王波斯匿王的祇陀太子所擁有的一座園林山明水秀,林茂花香,是一個精舍最佳的地方。他知道這座園林深為太子所愛,唯恐太子不捨的出讓這個地方。但他還是抱著一線希望去懇求太子。在得到太子接見後,他對太子說:“太子!我想你一定知道我們印度出了一位偉大的佛陀,他實在是人類的救主,是真理的明燈。為要讓我國人民能承受他的法益,永離生死苦惱,赴上清淨快樂的領域,我想迎請他前來我們的國家,我要建立一座甘露的寶殿,以便給佛陀和他的弟子們安住。可是在我們的國中,我尋來訪去,很難找到一個理想的地方。我唯有覺得太子的那座園林,是最適宜建立精舍供養佛陀和他的弟子們,為我國人民的利益著想,希望太子能把這座園林出賣給我,讓佛光早日照到我們的國家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憍薩彌羅國波斯匿王的祇陀太子,聽了給孤獨長者要買花園的一席話,感到有些為難,因為他對於佛陀的為人還未完全瞭解,如果同意給孤獨的請求,哪有一個做太子的把心愛的花園賣給別人的?如果不同意,他是憍薩彌羅國一個有名的長者,豈不是要使他對自己生起反感?祇陀太子想了一會兒,隨口說出一個很大的價格,想以此讓他斷念。因此太子說道:“給孤獨長者!你也知道我最心愛的就是這座園林,你現在說要請佛陀蒞臨我國說法,用金錢向我買園林建立精舍,那除非你能用黃金鋪滿我的園林,我才將這座園林過戶給你。”

用黃金鋪地來購買園林,祇陀太子的話並不能嚇住給孤獨長者,他回到家中,即令家人開下倉庫,用車裝載黃金去鋪園林之地。這樣的至誠,終於使祇陀太子感動,他向給孤獨長者說道:

“長者,我的園林的土地是賣給你了,但我園中的樹木沒有承認賣給你,請你允許我也佈施給佛陀好嗎?”

給孤獨長者聽到太子如此一說,知道他已悔悟,心裡自是萬分歡喜。

此事辦妥後,給孤獨長者即日又束裝就道,趕往摩竭陀國竹林精舍而來,他請求佛陀選派一位弟子到舍衛城去,以便設計精舍修建式樣及督促工程進展。

聽了給孤獨長者的彙報,佛陀慈和地微笑著說道:“發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精舍就定名為‘祇樹給孤獨園吧!我叫舍利弗前去計劃工程,你回去的時候可以和他同行,你一切都依照他的指示進行工作。”

在舍利弗尊者的指導和給孤獨長者的支援之下,祇園精舍很快就建成了。這所精舍堂皇莊嚴,勝過竹林精舍,住房寢室計有數百幢,此外禮堂、講堂、集會堂、休養室、盥洗室、誦讀室、儲藏室、運動場、總會所等無不齊備,比之憍薩彌羅國的王宮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給孤獨長者在睡覺的時候都做著為佛陀工作的夢,他什麼都願意供養佛陀,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雖然佛陀的法駕還沒有來到祇園,國中的民眾對於給孤獨為供養佛陀的喜舍都已生起敬仰。其中唯有一些外道不喜歡,嫉妒著佛法的流傳,他們集會商量以後,想要和佛教開一次辯論會,以便辯倒佛教讓給孤獨長者醒悟過來。

給孤獨把外道們的意思告訴了舍利弗,舍利弗非常高興,他以為這正是宣揚佛陀言教的機會。

約定時間、地點,佛教和外道辯論的一天終於到來。外道的發言辯論人成百上千的高高坐在臺上,佛教的辯論發言人只有舍利弗一位尊者。

舍利弗尊者是佛陀座下智慧第一的弟子,世俗上的一切學術書籍他閱讀的最多,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有名的學者,有名的辯論家。受著優良的血統遺傳,舍利弗早成為五印有名的論客,他精通一切外道的典籍和儀規。當初,他本來就是一個外道的領袖,後來他向真理屈服才皈依在正覺的佛陀座下,而且,他現在已經證得聖果,是一位開悟的阿羅漢。

由舍利弗來作外道的主辯人,那是最適合不過的。

在辯論現場,外道終於明確了什麼是真理和正法,他們在雄辯家舍利弗面前服輸,這些外道也是能夠接受真理的人,他們都請舍利弗作引導,皈投到佛陀的座下。

給孤獨長者很是歡喜,他感到自己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好事。

佛陀受給孤獨的迎請,帶領弟子暫時離開王舍城竹林精舍向北方的祇園精舍而來,佛陀知道機緣成熟,沿途都施以教化。

佛陀到達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的時候,人人都很歡喜,佛陀受到了全城人民盛大而熱烈的歡迎。從此,佛陀在北方就有了佛化的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