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3章 生活在媽媽身邊的孩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3章 生活在媽媽身邊的孩子

174章、在媽媽身邊的孩子

早上還沒有睜開眼睛,趙曉波就收到了李建英躺在床上發過來的問候。想-免-費-看-完-整-版請百度搜-說是問候,還不如說是李建英對趙曉波的愛戀,以及對自己情感世界的表白和披露。

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趙曉波把自己心裡對她李建英的愛都毫無保留地認真地寫在手機裡並發給了她,那麼李建英也在深情地愛著趙曉波,她當然也要把不便直言的心裡話告訴趙曉波。

李建英昨天晚上只所以翻來覆去地沒有睡好,是過於幸福和興奮導致結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建英沒有真正的談過戀愛,也沒有哪個男人向他傳遞過這樣的溫情和愛戀。在趙曉波沒有向她表白之前,她對愛情十分迷茫,即使她心中偶爾對某個曾經有過接觸的男人在一時之間泛起一絲情感萌動的漣漪,但也如同在某個特定條件作用下呈現在心幕中的一片海市蜃樓,那種一念閃過的情感會很快消失的無影無蹤。

與別的男人不同,當趙曉波向她表明自己的心聲之後,李建英的興奮和激動無法溢於言表,以至於讓她心潮澎湃,久久平靜不下來。

趙曉波和李建英不同,當趙曉波被愛情的興奮劑搞得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時候,他會索性坐起來,把自己當時的心情一點一點的寫在手機裡,每當他在手機裡寫好幾行字,心中就會感到一些寬鬆,當該表達的情感完全呈現在手機螢幕上的時候,那就好像完成了與心上人的一次情感交流和對白。因此,他不會被情感鬧騰得無法入睡,這就是理性男人處理個人情感的一種方式和方法。

趙曉波和前妻離婚之後,雖然和別的女人有過一時之歡,但是,這麼多年他一直沒有和別的女人正經地談過戀愛,甚至在這一年多來對李建英也沒有敞開愛戀的心扉,這也與他過度用理性來思考自己的戀愛和婚姻大事有關。

人生的婚姻大事往往存在著某種天作之合,偶然的相遇往往也是必然的結果。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相識相戀的機緣成熟時,自然會有一種無法預知的吸引力讓兩個人有緣人水到渠成,牽手成功。

趙曉波雖然有過結婚的經歷,但是,他的前妻林芝好像沒有給他留下甜美幸福的回憶,每每回想起林芝,他內心裡都會立刻湧現出淤泥堵塞呼吸通道一般的苦悶和難受。如果不是有兒子血脈的牽扯,他一輩子都不想見到這個女人。

也許是戀愛的興奮期剛剛開始,也許是他和林芝並沒有真正地談過戀愛,無論如何,他在林芝身上怎麼也找不到與李建英這種愛戀的影子。

李劍英和趙曉波透過手機微信在各自的住處纏綿的交流著。一對戀愛中的情侶總是能找到很多無盡無休的共同話語不厭其煩地傾訴著。當李建英聽到媽媽在餐廳裡叨咕可以吃早飯的呼喚聲時,李建英在被窩裡向媽媽回應了一句:“好的,我這就起來了!”

說完這話之後,她在手機螢幕上寫道:“親愛的,你今天有什麼安排嗎?”

趙曉波寫道:“今天就是想和你在一起,甚至我希望馬上就能見到你!”

“我也是一樣,好想好想馬上就見到你!我現在要起床了,等一會兒吃完早飯,我問問媽媽今天是不是想去什麼地方遊玩?如果他打算出去,那麼你就開車過來,我們三個人一起出去走走!明天我就上班了,不僅沒時間和你在一起,也沒有時間陪著媽媽出去玩了!”

趙曉波趕緊回寫道:“可是,我想問問,你媽媽昨天晚上見過我一面之後,她對我印象怎麼樣?我的情況你和他說了嗎?她同意咱倆繼續交往嗎?”

“你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如果她不同意我和你繼續交往。我能讓你開車帶著我們倆一起出去玩嗎?你就是個招人喜歡的坯子,我媽媽喜歡你,就像你爸爸媽媽喜歡我一樣。你就儘管放心吧!拜拜,我這就起床了,一會兒再跟你聯絡,親愛的!”

“我也要起床了,拜拜,親愛的!”

趙曉波的媽媽也已經做好了飯菜,由於是星期天,爸爸不上班,老兩口也在等待著兒子起床後和他們一同吃早餐。媽媽知道處在戀愛期的兒子吃完早飯肯定還要出去,晚上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家裡,如果不利用吃早飯的時間和兒子說幾句話?就很難找到和兒子說話的機會。李建英昨天晚上在這裡吃飯的時候,老兩口有些話也不好意思問,同時老兩口也想表達一下自己對李建英的看法,並想聽一下李建英對這個家以及對老兩口的看法如何,這些看法可是關係到兒子的終身大事。因此,老兩口想利用吃早飯的機會和兒子聊聊這些問題,也好免除心中的不安和疑慮。

現在的年輕人都是這樣,當父母還可以力所能及地收拾家務和料理飯菜時,所有的家務活基本都有父母“包”了,父母把飯菜做好了擺到桌子上,需要喊幾遍孩子們才能過來吃,中國老人的這種奴僕意識,中國子女的這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靠老啃老惡習每個人都覺得不以為然。實際上這是一種本末倒置、乾坤顛倒,違背道德倫理的負能量,與我國天經地義的傳統美德背道而馳,格格不入。然而它卻被當代青年和中老年人廣泛接受。

就連這麼孝順的趙曉波和知書達理的李建英老師都是如此。趙曉波媽媽把飯菜做好了擺放在桌上單等著兒子上桌來吃;李建英的媽媽很晚來到女兒身邊,一大早起來也是把飯菜做好了等著女兒來吃。從中國傳統道德倫理來說這都是不正常的。當然不能因為這件事就說趙曉波和李建英就是不敬老不孝順的子女,他們之所以感到被父母伺候不以為然,是因為從小被父母嬌寵著自然而然地養成了這麼一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儘管他們巳經步入而立之年甚至直到中年,只要在父母身邊,他們的這種依賴父母照顧伺候的習慣也很難改掉。而眾多的父母也不覺得照顧和伺候子女有什麼不好,甚至覺得天經地義,生命不息,伺候不止。這是多麼難以說請道理和孰是孰非的一種現象啊!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