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103 佛陀修行的故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3 佛陀修行的故事

103、星雲大師說佛陀修行的故事

細說佛陀廢寢忘食苦行六年,菩提樹下發大誓願(鳳凰佛教綜合作者:星雲大師)

太子各方尋師訪道,光陰茌苒,不覺度過五六年之久的歲月。各方尋師訪道的結果雖未能如願,但太子並未感覺到失望,他更加強立定堅固的志願,他感覺到自己的使命重大,所以才不容易達到目的。別人能夠做的事情,讓別人去做;別人所不能做的事情,自己才更應該去做。現在自己所要求的真理在別人那裡不能如願求到,唯有用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所以太子就進入摩羯陀國伽耶山的附近,在優留毗羅西那尼村的苦行林中修行。這裡面臨尼連禪河,河中終日流著不息的清流,兩岸是美麗的白沙,在河的北方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這是一個閒寂的天地,也是一個修行最好的地方。太子就決定以這裡作為自己的道場,不成就自己的大願,決定不離此他去。

在以前淨飯大王派王師追趕太子的時候,留下憍陳如等五人隨侍太子,但太子當初跋涉在途中,各處參訪,早就和那五人分開,現在太子進入尼連禪河邊的森林修行,憍陳如等聽到這個訊息都從各方趕來,和太子共同修習苦行,並供太子隨時使用。

太子用種種的方法想要渡越生死的大海,專心修持,真心誠意,廢寢忘食,修戒參禪,忍耐凡人所不能忍耐的嚴酷的苦行。太子所修的苦行,真不是普通的苦行,修行到後來,目陷鼻高,顴骨顯露,身形消瘦,面目全非,就是說他只剩下骨頭和皮也不算過分。有時候,太子每日只吃一點大象和猿猴供養的果品或一點豆類,或喝一些豆汁,甚至後來還到了日食一麻一麥的程度。吃得少,而能生存,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事。雖然太子修習種種苦行,但想要斷煩惱妄想,超越生死的大海終不能夠。太子又再修學停止呼吸的苦行,冥口塞鼻,其結果只使他耳內發出轟轟的巨聲,眼前只覺有無數的星花繚亂,額上像有銳利的寶劍在刺戳,頭上像被皮鞭在抽打。除此以外,太子還修了種種無理的苦行,想以苦行來征服肉體,咬緊牙關,日復一日,天天如是。雖然太子有的是青年的熱情、勇猛的精神,除得了一點小小的效果以外,並未能達到他所希望的根本的覺悟。煩惱、妄想不能斷滅,情慾、生死不能解脫。在苦行時,好像已經克服了煩惱,進入了解脫境界到達了成功的境地,可是停止下來又不能如願。

侍候太子的憍陳如等五人看到太子如此熱心求道,知道他有著金剛似的信念,所以都崇拜佩服到五體投地,把太子當天帝釋一般盡心地侍奉,謙讓卑下,隨侍身側,一刻不肯離去。

在太子修學苦行的時候,淨飯大王是時時都掛念在心,及至聽到太子只剩下皮骨相連的訊息,不覺眼淚滔滔如雨點一般的流下,他立刻命令車匿拿了很多珍饈美味的食品前去送給太子;耶輸陀羅妃、摩訶波闍波提夫人也囑咐車匿,無論如何請太子為了使父王安心,使一切愛他的人釋念,請他要吃完這些食品。耶輸陀羅妃現在已對太子看破,把整個的愛貫注在羅睺羅的身上。羅睺羅在母愛的撫育之下,漸漸地長大起來,可是耶輸陀羅卻天天都是過著寂寞的生活。有時耶輸陀羅也思念起太子,回憶著往事,常常暗暗地偷灑著傷心的眼淚。命運好像註定要她過著這寂寞的生活,想要完全忘記又不能做到。表面上耶輸陀羅過著靜靜的生活,但有時想到丈夫的苦行而自己在王宮享樂,心中又有說不出的抱歉,她恨不能當面向太子訴說悶在心裡的衷曲。

再說車匿奉了王命,還沒有出離王宮的時候,內心感到非常難過,及至他走出宮殿,想到不久就可見到太子,他又歡喜高興起來。路上,車匿心急如焚,希望能立刻見到太子才好,等他到了尼連禪河畔,看見昔日相好圓滿的太子今日變得皮骨相連,不覺驚怕恐怖起來!他平伏在靜坐的太子之前,說道:“太子!懷念你的車匿在此拜見。”太子睜開閉著的眼睛:“啊!車匿!你來得很好,有什麼事嗎?”“奉大王的敕命,受摩訶波闍波提夫人和耶輸陀羅妃的囑託,送食品前來供養太子。”車匿說後,把食品都搬出來。

“這些東西我不要,你趕快拿回去!”太子威嚴而又慈和地命令著。

“請你不要這麼說,我就是特地送這些東西給你才來的。”

“車匿!我沒有用這些食物的必要,這些東西反而障礙我的修行,快點拿回去,不要再囉囉嗦嗦,不要再叫我重複述說一次。”車匿本想把太子離開王宮以後的國家情況、父王的懷念、摩訶波闍波提夫人及耶輸陀羅等一切人事情形報告太子,但都給太子制止。太子命令他火速回去,他無可奈何地含著滿眶的眼淚告辭而去。

太子苦行的生活,一年二年,和往日一樣;三年四年,還沒有解脫;五年六年,太子沒有退卻一步;就是這樣,悠悠的時光,又度過六年苦行的歲月。時間雖然在無意義之中過去,但是,靜靜的、慢慢的,太子一天一天地走近解脫之門。是在苦行的第六年,太子感覺到心中漸漸地明白,這個時候,那種境界是不能形容得出。太子仔細思量的結果,知道苦了肉體反而是執著肉體。他想到,當初在跋伽仙人苦行林中勸諫那些仙人,說明苦行的非法,自己雖然所修的苦行和他們不同,但自己畢竟也過六年苦行的生活。解脫的大事,不是用肉體受苦才能得到,而是要忘了肉體才能獲得;不能忘懷肉體,心就無法清淨;心不清淨,則一切汙穢不能消除;汙穢不能消除,哪能走上解脫的大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太子想起當初,居住在王宮之中,有一次在閻浮樹下靜思,所想的種種問題,此刻與那時的比較,並沒有絲毫的變異,並沒有一點進步!太子沉思著:“修行的方法如果專門重視形式,而無關心裡的清淨,這樣的修行,絕不會有很大的效果。我應該決定,為了使心地清淨,最好要努力超越一切,老是像現在這樣的苦行、斷食,絕不能達到我所要求的根本希望。”太子這樣一想,以為有魔來誘惑著他,他又感到非常不安。但隨即又作如下的思維:“我現在把肉體受苦看做是善,讓肉體安樂認為是惡,這已經是我思想上的習氣。為了求真實的覺道,執著苦行、斷食,這和跋伽仙人以及苦行林中那些苦行者,有什麼兩樣呢?”太子這樣一想,即刻從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連禪河,讓長年清淨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穢。但因太子的形體瘦弱,他竟疲乏無力地倒在尼連禪河邊,過了一會,太子手攀岸上垂下的樹枝方站起來,走不幾步,又癱倒在岸上。

這時河邊有一個名叫難陀波羅的牧女,在河畔的草原上放牧,她忽然看到一位瘦弱的青年沙門橫臥在河岸之旁,好像毫無氣力似的,她立時生起同情的心,手捧**前來供養太子。太子接受牧女的一杯**,其中的美味實在無法譬喻,飲後五體通暢,身體各部的機構都漸漸地恢復了氣力。憍陳如等五人見到太子接受牧女的供養,大為驚奇,他們以為想不到那麼勇猛精進學道的太子,見了一位婦人竟退失他的道心,他和那些中途墮落的修道者又有什麼不同呢?他們想,太子到底是太子,意志畢竟是薄弱的,他們竟不忍再多看太子一眼。太子恢復了精神,很高興的向憍陳如等走來,這五人見到太子好像是汙穢的東西靠近身來,趕快躲避奔逃得遠遠。

太子的眼中不看他們五人,他獨自一個人離開森林,渡過尼連禪河,走到伽耶山的一座小山旁,見到一棵繁茂的菩提樹下有一個金剛座,過去曾有很多求道者修定的痕跡,太子即在路邊拾了柔軟的草葉鋪在座上,一心正念地端坐,發誓曰:“我若不能了脫生死,到達正覺涅槃的希望,誓不起此座!”太子發誓後,心中非常歡喜,默然地思索解決生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