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東瀛娛樂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三章 未知的火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三章 未知的火花

提到合作,葉昭又多說了幾句,“這次和坂本桑一起做了這首曲子以後,倒是真的有點想要和演歌歌手們一起,來做一張專輯了。”

“合作專輯嗎?”坂本冬美問。

葉昭點頭,“是的。想要透過這種方式,展現各位在演歌之外的魅力,發掘出更多的可能性,也可以讓年輕人們透過這張專輯,進而去瞭解各位,也對演歌產生興趣。”

坂本冬美邊聽邊點頭,對他的話深以為然,“相當好的想法哦。”

“不僅是坂本桑,還有其他的對演唱流行歌曲有興趣的演歌歌手們,也想要邀請大家。”說到這,葉昭自己先說了一句:“雖然實現起來真的太困難了。”

“這倒是。”坂本冬美附和道,“光是協調唱片公司那邊,就已經是大工程了。”

“是的,否則的話,絕對要來做這麼一張專輯試試看。”葉昭說。

“總之,等葉君的企劃可以成行的時候,請務必來邀請我啊。”

“如果真的能行的話。”

坂本冬美倒是挺樂觀的,“我想,如果是葉君的話,說不定真的能做得到呢。”

“是嗎?”葉昭有些意外她會這麼說。

“其實,也沒什麼根據。就是覺得,葉君是那種會為了實現目標拼命去努力的人,所以,就算做成了難以成功的事也不奇怪。”

葉昭忍不住笑道,“坂本桑,這個評價太高了啊。……不過,聽您這麼說了以後,真的是想要現在就回去和長戶社長商量,敲定想要合作的演歌歌手們,把邀請發過去了。”

“我這邊是絕對OK的,如果葉君真的邀請了,我也會努力去和唱片公司爭取。”坂本冬美說。

“然後是,葉君和彩子不是朋友嘛,如果邀請她的話,也是順理成章的事。還有伍代夏子醬,她和彩子是同一家唱片公司,如果也邀請她的話,剛好可以一步到位。……而且,葉君和索尼唱片的合作也很密切。”

藤彩子和伍代夏子的唱片約都放在索尼。

“這樣一來的話,”葉昭笑著打斷了她,“如果再加上香西かおり桑和長山洋子桑,《心の糸》的陣容可就齊聚一堂了。”

《心の糸》是去年阪神大地震以後,這五位合作共演的一首賑災歌曲。

此時,這五位不論是職業生涯還是自身的狀態都處在極佳的時候,光是站在一起,就是一副不得了的畫了。

被他一提醒,坂本冬美也笑了起來,“確實。”

“不過,如果是坂本桑和另外四位來合作的話,想想也挺有趣的。”葉昭說,“就連喜歡著幾位的觀眾們,也絕對會大吃一驚吧。”

話雖如此,藤彩子和伍代夏子的唱片約在索尼,坂本冬美在EMI,香西かおり在polydor,長山洋子在Victor,葉昭自己則在BEING。

如果真的要合作的話,就是跨越五家唱片公司的大手筆了。

一張跨好幾家公司的合作專輯,從確定這個企劃,再到協調成功,正式開始製作,中間耗費的時間和心力要比單純製作一張專輯多得多。

但是,真的和坂本冬美這麼深入的聊了一下這件事以後,原本只是隨口一提的葉昭,也覺得這件事做起來會很有意思。

出道兩年,唱片銷量就突破了一千萬張的他,事業不用說,順順利利。都說飽暖思那啥,所以他也就不滿足於沒事兒刷銷量了,而是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覺得有意思的事。

當製作人是為了培養自己的嫡系,和奧田民生跟倉持陽一組限定樂隊是為了好玩,而現在,如果真的把這五位聚到一起,來做一張專輯,不知道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這樣的一份“未知”吸引著葉昭,讓他對這個隨口提起來的企劃充滿了興趣。

但是,有興趣歸有興趣,做起來也夠麻煩,尤其是他的唱片約還有十一個月就要結束,在他還沒有確定續約之前,這種耗時很長,也許會冒很大風險的合作專輯,BEING那邊是不會點頭答應的。

既然如此,葉昭也就乾脆暫時把這件事往旁邊一放,先把手頭做了一大半的工作收個了尾。

坂本冬美替他唱了主題曲,補齊了最後一塊拼圖以後,電影的後期制作也就順順利利的宣告結束,從製作的階段邁向了新的階段:那就是找到發行公司,請他們幫忙進行院線配給。

獨立製片的電影出路無非兩種,賣給東寶松竹等大電影公司,或者交給獨立發行公司,這一次的《凝視愛與死》,選擇的就是後者。

不過,要接洽同意幫忙配給的發行公司,尤其還是獨立製作的小成本電影,需要的時間總是要更加長一些的,許多獨立製作的電影,都是卡在了這一步。

比如《藍色青春》和《GO!大暴走》,前者是獨立製作,後者則由東映製作,因為缺少有力的支援,前者雖然比後者更早製作完成,上映的時間卻足足拖後了大半年。

閒暇時碰個面,堤幸彥還跟葉昭感慨,“這是最困難的部分。在這之前,只要想一件事,怎麼把電影拍好就可以了。但是到了現在,各種亂七八糟的事都接踵而至了。”

這是他自己的切身經驗。早在和葉昭合作之前,他獨立執導第一部電影,尋找發行方的時候,他就已經嘗試過了這種四處亂跑自我推銷的經驗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也不是太糟。”感慨完了以後,堤幸彥還是承認,“相比被電影公司把持院線的時代,現在這個環境,已經夠自由了。ATG雖然消失了,但是,我們也來到了即使不依靠ATG也可以把獨立製作的電影完成發行的時代。”

ATG是成立於六十年代的一個藝術電影組織,在那個大電影公司控制了所有電影院線的時代,ATG所做的,就是為那些獨立製作的電影提供一個發行和上映的機會。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發展以後,ATG還在發行和上映之外,和各種導演進行合作,提供給他們資金,用以製作小成本電影,並且透過ATG發行。

除了有名氣的導演、從其他領域跨界過來的人,還有一些默默無聞的助理導演,也因為得到ATG的賞識,獲得了獨立拍攝影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