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熱血三國之召喚猛將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4章 下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4章 下葬

0104、上兵伐謀

看到劉辯的神情,中年人險些淚崩。

當即後退兩步,看向二十餘人抬著的靈柩。

“時辰已到,送,漢孝靈思皇后,入宮!”

鬚髮皆白的中年人,故作堅強的喊出這一句話。

看著眾人將靈柩抬入陵墓,近百人的何家直系,立時哭嚎一片。

老話常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宮女何氏誕下龍種,被封為貴人,而後封為皇后。

何家兩兄弟與妹妹是同父異母,身份地位隨之水漲船高。

何進官至郎中、虎賁中朗將、潁川太守、大將軍,封慎侯。

何苗官至河南尹、車騎將軍,封濟陽侯。

何真本是屠戶,因女兒懷了靈帝的骨肉,追封車騎將軍、舞陽侯。

因此,何家突然成為宛城第一大家族。

隨著靈帝死後,升為何太后,何家在宛城,乃至南陽郡,甚至是荊州的地位更加崇高。

加上何進何苗兩兄弟的地位,洛陽皇宮隨時都可以逛。

隨著劉辯登上帝位,何家本以為會延續這種高高在上,凌駕世人之上的地位。

卻不曾想到,靈帝欲廢長立幼,命宦官蹇碩輔佐劉協,分何進的軍權,設立“西園八校尉”。

即使如此,靈帝死後,欲殺何進的蹇碩,卻沒有成功,劉辯反而成為了小皇帝,是為少帝。

當何進得知蹇碩欲殺他,便開展了外戚與宦官的撕逼大戲。

最終,何進死於宦官十常侍的亂刀之下。

何苗不與何進同心。

何進被殺後,其部將吳匡疑何苗與宦官通謀,攻殺何苗於朱雀闕下。

對此,宛城何家,高高在上,凌駕世人之上的何家,遭受第一次重創。

其後便是董卓入洛陽,廢黜少帝劉辯,貶為弘農王,將母子二人囚禁與弘農。

對此,宛城第一大家族何家,再次遭受重創。

甚至,隨著劉辯被貶,囚禁母子二人於弘農,何家徹底告別第一大家族。

不過,好在何家家底殷實,足以養活一大家子人。

史上,董卓毒殺何太後、劉辯母子之後,又將宛城何家老夫人害死,致使何家滅亡,結束東漢最後一個外戚專權的勢力。

正當何家上下感到陷入絕境,老天爺好似與何家開了一個玩笑,母子二人竟然逃出董卓的魔掌,來到宛城。

當何太後步入何家大門的那一刻,何家上下無比興奮。

更讓何老夫人感到興奮的是,劉辯變了。

變得不再像以前那般軟弱,要誓殺董卓,奪回帝位!

當時的何老夫人僅以為是一句玩笑話,可沒想到,小小年紀竟能統領荊州軍,參加十八路諸侯討賊!

至於何太後被抓,老夫人一點兒都不知道。

直到女兒的棺槨抬進庭院,才知道死在益州,被天殺的劉焉殺死。

唯一讓她感到一絲慰藉的是,劉辯手刃劉焉,奪了他的益州!

可即便如此,她的女兒再也回不來。

何老夫人知道要下葬,一夜沒睡,守著棺槨說了一夜的話,沒人知道說什麼。

卻在清晨雞鳴時刻,拄著柺杖,佝僂著身子走回屋子,關上房門。

宛城何家,從只知屠殺牲畜,到凌駕九州,再到跌入平凡,全因一個人,那便是即將送入地宮的何家囡囡——漢孝靈思皇后。

近百位何家直系,看著棺槨一點,一點的送入地宮,無不下跪叩首,感謝她為何家帶來的榮耀。

幾在同時,劉辯不自覺的下跪,看著被送入地宮的棺槨。

這時,張昭一路小跑,來到眾人面前,率先宣讀《靈思皇后哀冊文》,隨後道明何太後的死因,最後高聲誦讀“討.伐冀州牧袁紹檄文”。

關於袁紹拿下冀州,成為州牧的事,前日劉辯在宛城官員口中得知。

原本劉辯還想著,在袁紹拿下冀州之前,將他幹掉,不成想終究遲了一步。

此時,何家直系陷入悲痛之中。

劉辯雙目失神,在想:人為什麼會死?怎樣才能避免死亡,或者不被別人殺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後面的隊伍已然聚集在陵墓附近,聽著張昭宣讀討賊檄文。

內容大概意思是說,何太後各種好,劉辯各種仁德,還有董卓廢黜少帝,將其貶為弘農王。

袁紹與何進的關係如何如何好,如今竟做出如此豬狗不如的事云云。

諸如——

“方今漢室陵遲,綱維弛絕。

聖朝無一介之輔,股肱無折衝之勢。

方畿之內,簡練之臣,皆垂頭□翼,莫所憑恃。

雖有忠義之佐,脅於暴虐之臣,焉能展其節?

其得紹首者,封五千戶侯,賞錢五千萬,部曲偏裨將校諸吏降者,勿有所問。

廣宜恩信,班揚符賞,佈告天下,鹹使知聖朝有拘迫之難。

如律令!“

意思是說——

如今漢室衰弱,綱紀廢弛。

朝廷沒有一個賢人輔佐,擔任輔臣的沒有一個有氣魄的。

朝廷之內,精明能幹的大臣,都垂頭喪氣,無所依賴,就算有忠義之人,被暴虐的袁紹所脅迫,如何能施展能力?

能獲得袁紹人頭的,封為五千戶侯,賞錢五千萬!

袁紹部下偏將官吏有投降的,都不予追究。

廣宣恩信,大加厚賞,佈告天下,讓大家都知道皇上又難了。

大家要遵守此檄文就像遵守律令一樣!

其實這一段話,主要是讓有心之人,傳遍九州每一個角落,讓每一個大漢子民知道。

大漢的何太後是被袁紹殺死的,我劉辯馬上要率領大軍幹掉他。

如果有人站在我這邊,率先殺了袁紹,可以給你名和利,那都不是事。

如此,剛好借用《孫子兵法》,所謂的“上兵伐謀”,群起而攻之。

當然,雖然此檄文是張昭所寫,卻是在荀彧的協同下完成。

所有的計劃,荀彧是知情者,也是參與者。

然而,除了劉辯身邊幾個核心的人,其他人都不知道,所謂的討.伐袁紹,只是“復仇”的一部分。

這盤棋,才剛剛開始。

待張昭誦讀完檄文,不等將何太後送入地宮的二十餘人出來,地宮石門自動降落。

少頃,劉辯端著何太後的靈位走向地宮入口,將靈位嵌入特製的石頭機關中。

後退三步,屈膝下跪,三叩首。

身後兩千餘人,也跟著劉辯屈膝下跪,三叩首。

……

下葬完何太後,劉辯將眾人遣散,獨自站在陵墓前。

“沒想到,你也是可憐之人。”

很突然,一道女人的聲音,傳入劉辯耳中。

檄文那一段是借用,陳琳“討賊檄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