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製造為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二節 無聲的訊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二節 無聲的訊號

“在我住的酒店對面有一片非常大的綠地,吸引了不少公司經常在那裡做團隊建設。他們通常穿著統一的服裝、排著隊、喊口號,剛開始我還覺得很新奇,現在見多了就覺得不奇怪了。田東,你覺得類似的團隊建設有用嗎?”朱迪問道。

“這種團隊建設對公司日常的工作有沒有幫助,我暫且先不討論。你有沒有注意到?在做這些團隊建設活動的時候,邊上總歸站著一、兩個跟其他員工打扮的不一樣的人,在默默地觀察著團隊建設的整個過程?”田東揉了揉疲憊的眼睛,反問道。

“聽你這麼一說,我想起來了,好像還真有這麼回事。他們是些什麼人?站在邊上觀察的目的又是什麼?”朱迪奇怪地問道。

田東非常有把握地回答說:“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些人要麼是公司的老闆或者主要負責人,要麼就是公司領導指定的觀察員。他們站在邊上的目的,就是為了觀察那些平時大家就已經非常熟悉的員工們。”

透過田東辦公室的玻璃窗戶,朱迪看到了辦公室外邊坐在格子間裡,正在忙碌的那四名生產領班和三位生產工程師。她抓了抓頭皮,一臉迷惑地問田東:“就好像我們現在透過玻璃窗戶看著你的手下一樣,你本來對他們就已經非常熟悉了,看他們正在團隊建設活動的身影能觀察到什麼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哈哈!你看,在這種正式的工作場合下,每個人都帶上了一副標準的‘面具’,大家都裝得一本正經地為工作忙碌著,很難看得出人跟人的區別是什麼。可是到了戶外進行團隊建設這一特定的場景下,員工們真實的內心會暴露無疑,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表現。這就是某些老闆為什麼要搞團隊建設的原因之一。”

朱迪想了想,然後接著話說:“好像是這麼回事。脫離了嚴肅的工作環境,有些人就顯得特別活潑好動,有些人還是一板一眼地按照上級的安排去做。但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田東雙手抱胸站了起來,一臉認真地對朱迪說:“在這種放鬆的情況下,某些人到底是怎麼樣的,他的肢體語言就會無聲地出賣了他。比如說,在團隊建設活動中,有些人對教練的安排不樂意、不配合,這種人要麼本事特別大,要麼就是協調能力太差,老闆把這些人看在眼裡就知道今後要麼重用,要麼不用;還有一種人特別積極、特別配合,說明他很容易被差遣、遵守規章制度,可能是幹活的料,但是創造力卻不好,很難成為公司的骨幹分子;有些人有老闆在的時候表現特別好,老闆稍微離開一下就開始調皮搗蛋,這種陽奉陰違的人不可信任……”

朱迪吃驚地說:“我的天啊!透過一個這麼簡單的戶外活動,公司的高層領導就對這些平時按部就班、本本分分工作的員工下這麼重要的結論了?這樣公平嗎?”

田東聽了哈哈大笑:“朱迪,你的想法太單純了。這世界上,哪有公平的事情?也許很多公司組織團隊建設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考察這些員工在放鬆狀

態下的表現。所以說,公司高層幹些什麼事情,不見得真的是朝著表面上那個目標去的,也許那些所謂的‘副產品’才是他們想得到的東西。有些單向的溝通在無聲之中就完成了,公司高層從這些員工的肢體語言、自然流露的表現就能接收到很多平時讀不到的資訊,這是一種無聲的訊號啊。”

“原來是這個樣子的!怪不得在公司集體活動的時候,很多員工表現得緊張兮兮的,是不是他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在管理層出現的時候氣氛永遠放不開?”

田東回答說:“也許吧。現在是資訊社會,不像以前那麼消息閉塞了,各位員工可以從各種各樣的渠道讀到這些攻略,甚至在微信朋友圈裡也可以讀到大量比較隱私的資訊。所以某些聰明的員工也會刻意地表演一番,或者藉助朋友圈好好做一番廣告,把自己推銷出去;或者把自己隱蔽起來。但也有一些弄巧成拙的例子,甚至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工作前途。”

“說到微信朋友圈,我又想吐槽了。這些人經常在朋友圈裡面曬什麼,很大程度上反映他內心的渴望。比如說,有孩子的父母們總喜歡把自己的孩子照片放到朋友圈上,為的是想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孩子有多可愛;購物狂買到新的東西總會拍些圖片,以炫耀一下自己的物品非常昂貴,自己的購買能力很好;某些喜歡旅遊的人總是不忘把精彩的照片放到朋友圈上,讓別人羨慕一下……從某種意義來說,朋友圈變成‘炫耀圈’了,向別人炫耀一下自己擁有的東西,有點拉仇恨的節奏。但朋友圈會影響到工作,我有點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這個故事是這樣子的:有一名大學剛畢業的實習生L同學,很喜歡把自己工作上的點點滴滴都發到朋友圈上,而且文科出身的他寫得很有感染力,拍照技術也非常好。很不幸的是,他的主管也在他的朋友圈裡,對發朋友圈的事情一開始這位主管就對L同學好言相勸;到最後受不了他了,不得不把L同學開除了。”

“什麼?只是在朋友圈上發一些與工作有關的內容,就被開除了?有這麼嚴重嗎?”朱迪表示不相信。

“那就得看他發的內容是什麼了。L同學經常加班到晚上十點多鍾,然後習慣性地在空蕩蕩的辦公室裡拍一張照片發上朋友圈,聲情並茂地說:‘在這孤獨相伴的辦公室,我終於把工作忙完了,現在可以下班了。淚奔中……’在週末的時候,也經常把在辦公室的自拍照上傳到朋友圈,並備註道:‘週末的辦公室真是安靜啊好!讓我專心加班!’……”

“看得出來這個人挺努力的啊!不但平時忙成這樣,週末還趕到公司去上班,就這樣發一條朋友圈抒發一下自己的情感,有什麼不可以的?”朱迪還是覺得不理解。

田東坐了下來,聳了聳肩,看著朱迪問道:“現在我們運用‘同理心’的原則,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如果你是L同學的主管,看到他一直在加班,並且到處炫耀,你會有什麼想法?”

“他很努力啊,願意付出啊!” 朱迪不假思索地回答說。

“可是,這位主管會不會想到一個問題:同樣地分配任務給下屬員工,為什麼只有L同學在瘋狂地加班,而別人沒有?這又說明什麼問題?”

朱迪想了想,又解釋說:“說明……說明他的工作效率比較低下……但是他希望用自己的勤勞,去補償自己效的率低下呀!”

“好吧,讓我把這個故事說完吧。這名L同學加班的真正原因是:他的工作能力很差、工作效率非常低下,在正常的工作時間裡不能完成上級主管交代的工作。據據他的主管說,他做事情喜歡拖拉、沒有條理性,很多工作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返工,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如果是換成別人這些東西早就做好了,他就是沒辦法及時完成,這已經給團隊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他還要在朋友圈裡曬自己加班的照片,這讓他的主管情何以堪?在多次勸說無效、忍無可忍之下,只好把L同學正式開除了。”

“其實L同學是想透過朋友圈告訴別人:他工作很努力。沒想到會收到這種結果。”

“但是作為公司的管理者、作為他的上級,你覺得他情願要他的結果,還是要他的努力?”

“這個……當然是以結果為導向了。”

“我也覺得也是這樣的。其實這些人是出於一種防禦的心理,才會在朋友圈秀加班的。他們怕被主管指責工作沒有做好,只好把加班這一點不值得炫耀的東西拿出來炫耀了。在職場上混的人心裡都明白:職場上沒有功勞本,只有成績單;當工作結果不好的時候,再怎麼秀‘血淚史’也無法打動管理者。”

“好像是這麼回事。”朱迪若有所思地說。

“我還認識一個非常奇葩的人,本來他的工作在下午六、七點左右做完成了,卻把郵件的自動傳送時間設定為深夜十二點,而且還把這種郵件抄送到各級管理層、所有團隊的成員,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努力。很不幸的是,這種事情做多了總歸被別人知道了,最後成為整個公司的笑柄。我覺得用工作結果來炫耀自己的實力更有說服力,因為沒有結果的努力對於團隊來說沒有任何價值。”

朱迪笑嘻嘻地說:“看來,以後發朋友圈要小心一點了。”

“在職場上有很多無聲的訊號,而某些訊號可能是致命的。有人曾經這樣說過,在公眾面前如果沒有想好的話要說,那就不要說話。在公司裡言多必失,會死得很慘,少說閒話、不說是非話、不做是非人。你說的每句話你的老闆都會知道,好話可能不一定,壞話則是一定的。人幹點好事總想讓鬼神知道,幹點壞事總以為鬼神不知道,我們太讓鬼神為難了。”田東總結說。

朱迪感慨地說:“還是做個正直的人吧!這樣最簡單,也受益最大。正直人的原則也很簡單:批評當面說,讚美背後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