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仙界盜墓專家最新章節列表 > 54.第54章 茶之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4.第54章 茶之悟

茗遠的聲音就像眼前茶水的香氣一樣慢慢浸染開來:“因此,凡事最忌比較。其實,平淡也沒有什麼不好的。真正的精彩都孕育於平淡之中,最終也會歸於平淡。而且,平淡並不意味著平庸。只要活出自己的滋味,那便是真正的人生。就如同喝一杯劣茶,只要自己享受這種滋味,那便是世界上最美的飲品了。”

陳楓心想:看起來,這茗遠距離秘宗境界還很遙遠,不然不會如此說。不過,茗遠的修為雖然不高,但是見解卻是頗深。此番聽他一席話,陳楓對秘者的瞭解又深了許多。

不知不覺,二人談到日暮,茗遠倒是不著急說出請陳楓前來的打算,而是叫小僧傳上齋飯,讓陳楓在茶室休息,自己卻出去了。

吃過齋飯,陳楓抬頭看到了窗外的月光,彷彿能夠感受到心口諸天星月珠的興奮一般。可是在這裡,是不能將珠子隨意拿出來的。陳楓一個人坐在窗下,心頭又泛過這幾日的剪影和今日茗遠的話,不知不覺心靈摒棄雜念,進入了一種清淨空寂的狀態。

寂靜的感覺陳楓並不陌生,但是這一次,卻彷彿是另一種境界一般。

忽然,陳楓站起身來,嘴裡不自覺地念道:“所謂攻擊性的秘術,其實就是體現在互相搏鬥的實戰上,誰的力量強勁,誰就能戰勝對方。這點見解就是我所處的境界吧。”

陳楓端起了茶壺,將裡面的茶水徐徐注入茶碗。片刻之後,茶碗已經滿了,而陳楓還在繼續注水,已經被泡得比較濃的茶水立刻溢了出來。

“如果將力比作茶水,我的經脈或者說我的身體就是盛水的茶碗。”

陳楓繼續自言自語:“如果茶碗小,裡面的茶水倒得再多,也會因為容器有限,而溢位來。我若是追求更大的力量,水不能少,碗也不能小。這時,我就需要培養我的身體,去創造一種能容納百川的意境。何謂意境呢?比如每個人手中的茶葉和茶具都相同,偏偏泡出來的味道不同。每個人哪怕是做的環節相同,表現出來的風韻也不同。同樣,每個秘徒階段的秘者經脈情況大體相同,儲存的秘力也相當,可是有的人進步神速,有的人裹足不前,差別也在這種意境上。我和茗遠大師同樣站在花圃前,茗遠大師能夠和花圃融為一體,可是我做不到,結果也在這裡。”

說完,陳楓右手的食指上立即出現了一個火球,不過陳楓凝出火球卻並未像第一次那般費力。陳楓想:飛蛾投火,要麼蛾死,要麼火滅,那時對立;冰入水中,要麼融於水中,要麼結出更多的冰,這是和諧。我以秘力化火,秘力以火模仿我。我以秘力聚力,秘力以我身體為宇宙天空,自身可如長風般自在……

夜色漸濃,只見陳楓指尖上的火球久久不滅。在他的心中,彷彿也燃起了火光一般,讓他原本看不清楚的秘者之路依稀出現了些風景。

此時,在他的丹田處,不知不覺間三個秘旋的旋轉速度又快上了很多。偶爾這些秘旋會移出丹田,在丹田附近的經脈遊走一圈。每一圈下來,陳楓都感覺到身心舒泰。

整整一夜,陳楓都是在妙悟的狀態中度過的。雖然只是僅僅一夜,但是陳楓的進境卻委實不小。

第二日上午,茗遠才來到茶室。看到陳楓的狀態,茗遠臉上浮現出了笑意,頷首道:“一夜不見,施主的修為竟然又精進了。”

陳楓連忙躬身行禮,十分誠懇地說:“多虧大師指點。”

茗遠搖搖頭說:“若是施主沒有慧根,我說多少都是無用。況且,貧僧請施主來此乃是有事相求,更當不得施主的謝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陳楓正色說:“大師請講。”

茗遠說:“施主昨日應該看到事情的全過程了。其實,最近幾年,這種事情已經在本寺發生過很多次了。來此的都是一些潑皮無賴,偏偏本寺對他們無可奈何。”

陳楓眉頭一蹙,問道:“難道官府不管嗎?”

茗遠“呵呵”一笑:“這些潑皮無賴的身後,自然是有人指使,官府也無可奈何。若是以前,南唐皇帝每年都要不遠千里,渡海來本寺進香,這些人自然不敢來滋擾。只是這些年本寺受制於一個約定,不僅不能進京講經光大寺廟,甚至在秘界和江湖中都無法走動,這才惹得一些江湖幫派甚至秘界的宗門遣使小人上來挑釁,試探本寺的情況,行那偷盜勒索之事,其目的,還是本寺藏經閣中的那些秘笈。前幾日,本寺藏經閣被盜,丟失了幾本簡單的秘術秘笈。風聲傳出,便又有人上門滋擾。”

陳楓認真地聽著,很明顯,事情的脈絡已經清楚,癥結就在於那個約定上。不然,以金光寺以前的名頭,也不至於讓那幾個破落戶如此輕慢。聽到金光寺丟了幾本簡單的秘術秘笈,陳楓卻不由想到了自己曾經得到的那本火彈秘術,不知道與金光寺到底有沒有關係。

茗遠自然不知道陳楓的想法,只是嘆息一聲,講出了一番公案。

林漠山脈地域廣闊,延綿縱橫數萬裡。這裡隨便尋一處,都是稠密的山陵地域,高山峻嶺,溝壑萬千。在這些山嶺深處,各種植被都生得異常的高大,枝葉遮天蔽日,令人辨不清方向,尋常人進入其中,往往都是蹤影全無,生機渺茫,叢林中更是隱藏著不計其數的兇惡猛獸,但凡是在林漠山腳下居住的凡人百姓,無不談之色變。

可在這深山密谷之中,也生活著一些高來高去如神仙般的人物,那便是秘者。他們喜好這裡的偏僻幽靜,更有遍地靈藥採之不盡,對修煉極有助益,往往便在此處選擇一脈巍峨的山巒開山立派,傳延香火。

金光寺便是這些品目繁多的派別之一。金光寺的歷史實際上十分悠久,遠比凡人口中的一千多年要長。在金嘆和光虛二人做主持時,金光寺一度成為林漠山脈執牛耳的勢力,有許多門前來歸附。無論是在凡人間,在江湖還是在秘界,金光寺都享有極高的聲譽。金嘆和光虛雖然秘力通玄,都達到了高階秘宗的境界,但是性情卻極為寬善,是秘界公認的仁厚長者。可惜,二人都未邁進秘尊的門檻,紛紛在壽元耗盡後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