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黴靈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4章 安泰明的往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4章 安泰明的往事

聽到這裡,我才醒悟了過來,這傢伙在那道閃電襲來之際,昏了過去,所以他根本就不知道後面發生了什麼,所以以為安老鬼為了就他們已經魂飛魄散了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我很好奇,那個什麼長生教的人知道老鬼的名號,我並不是很奇怪,畢竟一個有傳承的邪教,知道一兩個雜七雜八的怪人名字,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可是這個孔大師就不同了,他這麼一個五十來歲的陰陽師,怎麼會知道一個民國是的死鬼的事情呢?

於是我試探著問道:“那個孔大師,其實也沒什麼,事已至此,逝者已矣,也算是一種歸途吧。”

孔大師搖了搖頭,嘆息了一聲道:“哎~還是小友你想得通透啊!我這陰陽師一道,能夠落得如此,也算是一種歸宿了。”

“我看似乎您對我這個鬼朋友,似乎瞭解一二,不知能不能給我講講?”我儘量讓自己的語氣帶著一些沉重感,壓制著語氣中好奇。

“你竟然不知道?”孔大師十分驚訝的問道,不過隨後他就恍然的點了點頭,自嘲的一笑道,“呵呵,如若是我的話,恐怕也是不會說的,既然事情已經結束了,那我就把我知道的說一說吧,也算是對他老人家的一種悼念吧。”

於是孔大師就給我講述了一個十分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早在清·光緒26年,也就是1900年2月14日這一天的12點45分,也就是當年的元旦那日的午時三刻,一個嬰兒呱呱墜地。

雖然當時並沒有什麼五彩祥雲,之前也沒有什麼天星託夢之類的預兆警示,但是當時在這片中華大地的一隅之地上,卻爆發一種詭異的瘟疫,這個瘟疫的爆發地,距離這個孩子的出生地,僅僅只有十里地,並且還有擴散之勢,當時周邊的村落人心惶惶,自然孩童一家人也是如此,不過全家人看著這個呱呱墜地的男嬰,也算是給這個充滿陰霾的家庭,帶來了些許的喜氣。

當晚孩童突然大哭不止,這時一個遊方的道士突然路過此地,並尋著嬰兒的哭聲而來。

當時村裡的人對於這種遊方的道士或者和尚,還是十分篤信的,於是趕忙請道士入內,這位道士自然是為了這個嬰孩兒而來。

當道士看了嬰孩兒的面相,並掐算了時辰之後,對這孩子說道:“痴兒莫哭,我知你為何而哭,放心,我就是為了此事而來,你且等我三日,三日之後定然除惡滅障,還這一方淨土。”說完邊用浮沉在空中一抖,便轉身就走,同時告訴這嬰孩兒的父母,“你們不用擔心,這孩子至陽之時生人,又是男丁,自然陽氣沖天,據此地不遠之處,正有妖邪作祟,其有所感應故而哭泣,待我去平了此事,你家孩子定然無恙,如若你夫婦二人願意,三年之後我會再來此地,皆是希望手你家孩兒為徒。”說完這個道士也不等這對夫婦答話,身形一閃,幾步就消失在了黑夜之中。

這一幕看得那對夫婦目瞪口呆,直在門口連連雙手合十想上天禱告,說來也怪,當那道人走後,孩子就不哭了,只是在那裡靜靜地睡了過去。

不過這一睡就是三日,這三天可急壞了這對夫婦,生怕孩子有什麼三長兩短,畢竟這可是安家的一支獨苗。

請了村裡的知事和當地的神婆,也無濟於事,當第四日的丑時,突然孩子醒了,也不哭不鬧,就是伸手張嘴要吃奶,於是那對夫婦二人大喜,一連數日之後,這個孩子變得越來越與眾不同,不哭不鬧十分乖巧,彷彿天生如此一般。

此時外面傳言早在數日之前那詭異的瘟疫便消散了,據傳聞是有一位世外高人降服了一頭惡鬼,才止住了這場災禍。

夫妻二人聽聞以後,不由得回想起了那位道士的話語,隨即心下忐忑了起來,並將此事告知了當地的知事,知事聽聞,又算了一卦後道:“你家孩子的確命數驚奇,並非池中之物~不過……”

那對夫婦看著知事有點吞吞吐吐的樣子不由得追問緣由。

知事這才說道:“不過適逢亂世,這孩子的命相有如此至陽,如果沒有高人扶持震佑,恐怕節數不斷,命數不過二十歲啊。”

那對夫婦一聽,頓時慌了手腳,不過突然記得那道士說過三年之約,告知了知事之後,那位知事點了點頭,給這個孩子取了個名字叫做安泰明,還讓孩子認了村子裡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做了義母,以便鎮壓其命數中的至陽之氣,後又劃了一道符籙讓孩子貼身佩戴,可保守其在三歲之前生命無恙,並囑咐讓孩子遠離水潭。最後那對夫婦,帶著年幼的安泰明,千恩萬謝的回了家。

不知是否是村中的知事靈驗,還是孩子真的平安無事,總是安泰明從回家之後,一直到三歲生日那天都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就連生病感冒也不曾有過,不過就在他生日過後的第二天,父母出門種地的時候就出了事,突然村裡來人,說安泰明落水了。安泰明的父母趕忙趕了回去,發現他的那位乾孃正抱著孩子在水塘邊呢,原來是孩子不知道什麼原因,自己跑到了村頭的水塘中,要不是他的乾孃路過發現的及時,安泰明的命就算是交代了。

於是安泰明的父母帶著他,又去找那位知事,只不過這一次,那位知事搖頭嘆息,說自己無能為力,只有等那位遊方的道人回來才有轉機,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有人看著孩子才行。

可家裡除了安泰明以外,就只有他剛出滿月的妹妹安巧鳳,於是安泰明的父母只好帶著孩子去種地。

但接連的以外不斷,讓這一家人心驚膽戰,到處燒香拜佛。

直到半個月後,那位遊方的道士才出現在安泰明的家的門口,這一次是他的父母主動將道士請進了屋子,並把孩子帶出來,求道士能夠救救他家孩子。

道士說:“這個自然,只要讓孩子拜他為師,跟著去學藝,等過了一十二歲之後,就一路坦途,直到十八歲和四十八歲時,會有兩道劫數,過之福壽安康,要是沒過,就萬劫不復。”

安泰明的父母聽聞之後雖然心中不捨,單位了孩子著想,還是讓道人把孩子給帶走了,而這位道人就是三教之一的不世出的梅山一脈的真傳弟子——呂一凡。

後來安泰明跟隨呂一凡學習陰陽術術直到一十二歲,此時的安泰明,已經在陰陽師一行當中小有名氣,後安泰明回家在父母床前盡孝三年,一十五歲就離家前往傳說中的眉山道場,繼續學習鑽研技法,後其在十八歲時,憑藉一己之力找到了滇南長生教的一道分殿,並聯絡了當時的茅山、龍虎山、閣皂山的三山符籙精英,一同前往剿滅了為禍一方的長生教,雖然從此創下了一番不小的名望,但也和長生教結下了不死不休的樑子,後來安呂一凡賜其字為慶元,後同道中人稱其為慶元居士,後又因其在我中華淪陷之際屢創奇功,後被世人稱之為慶元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