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好萊塢的奇妙之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四章 《美國往事》的華彩樂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四章 《美國往事》的華彩樂章

奧斯卡提名午宴的結束意味著奧斯卡這場盛會進入了後提名時代,所有有提名的電影,學院都會組織會員觀看,以確保所有評委看過入選的電影。

所以說如果提名階段你還有著各種各樣的手段可以耍的話,到了現在總歸也要展示一下自己真正的實力了。

公關手段只是為你的成功加大籌碼,自己電影的的水平還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說歷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就沒有太差的時候。當然以《美國往事》的精彩程度是根本不懼怕這種硬實力的檢測的。

弗朗西斯福特科拉波,這位現今好萊塢導演屆的領軍人物,三部《教父》把他捧上了神壇。他的父親卡麥恩卡拉波是美國著名的作曲家,母親伊塔莉亞科拉波是一名著名女演員。他的妹妹和子女也都在好萊塢發展。

科拉波家族在好萊塢可謂是無人不知,而且受過他指導的演員和導演更是不計其數。身為學院派會員的他更是對奧斯卡的影響力十分深遠。

而不論是在《教父二》中與他有過合作的羅伯特.德羅尼還是和他一樣有著義大利血統的賽爾喬萊昂內和他的關係都很親密。

在投票的最後關頭當然也找到了他,出於朋友之間的交際,他自然不無不可的答應出了自己的這張選票。但是這位一直有著自己藝術追求的名導演還是回到家裡,仔細的觀看了《美國往事》。

在看完之後,他直接給賽爾喬打了電話,聲稱就算賽爾喬不來找他,他的著張票的第一位也會掛在《美國往事》身上,並對賽爾喬拍出這樣的作品表達了深深的恭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說除了賽爾喬還有那個導演有資格來評判《美國往事》的話,那無疑是拍出了同型別電影的一個巔峰的弗朗西斯科拉波了。得到了老朋友認可的賽爾喬顯得很高興,著對他來說可能是比很多獎項都要更加重要的東西了吧。

如果說奧斯卡的評委除了弗朗西斯這樣的還有些執著於藝術與美的藝術家的話。更多的人都把自己手裡的選票變成了利益的交換品。特別是在今年艾米小姐拿出了遠超以往的“氣魄”的時候。

像曾經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劇本的著名編劇埃德蒙諾斯,這位已經六十多歲的老人也在加瑞的公關下獻出了自己的選票,當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他同樣在好萊塢打拼卻什麼名頭也沒闖出的兒子。

畢竟他只是一個編劇,能借給他兒子的力量也不夠。於是他的選票就換得了賽爾喬下一部電影裡面的一個角色。好萊塢的人脈關系很多就是透過這樣的交易來維持並展開的。像埃德蒙,當他的兒子的事業與賽爾喬息息相關了之後。他以後所有有關奧斯卡的選票肯定會有所傾向性。

……

在六千名評委投出他們不記名選票的最後期限,很多人不由自主的走近電影院,或是插入錄像帶,不知道第幾次觀看著那長達四個小時的《美國往事》。

……

畫面還沒開始的時候,先有歌聲傳來,god bless america,land that i love……這是號稱美國第二國歌的“天佑美國”。是美國詞曲家厄文.博林與1942年創作的著名愛國歌曲。

第一幕便是三個殺手追殺我們故事的主角“麵條”,一聲槍響打破了打破了麵條的的相框,他們找到了麵條的情人追問他的下落,在追問無果的時候,殺手幹淨利落的殺了女人。

這裡的鏡頭語言是非常的標準而且很有表現力的,對三個殺手的暗部的光線處理,可以直接地表達出他們的身份和性格,冷酷兇殘。而大面積白色的床則讓畫面顯得對比很強烈。

服裝方面,三個殺手的一身黑與依芙的暖色襯衫形成鮮明對比,子彈上膛以及關門的聲效成為重要的敘事。電影的第一幕堪稱完美,而且也吸引著人們去想“麵條”到底是誰,為什麼會有殺手追殺他。

他們又找到了“肥莫”嚴刑拷打他讓他說出麵條的下落,開始“肥莫”堅決的不說出“麵條”的地方,但是在殺手不停的用槍射擊著他頭部旁邊的沙袋時,他終於崩潰了,顫抖著說出了“在長勞那裡,中國大戲院”。這是1933年,中國人在美國開的大煙館。

畫面轉換,來到了一家明顯是中國特色的建築,裡面正在表演著皮影戲。彌勒佛像,山水人物畫像等充滿了中國色彩的物品裝飾著這個屋子,但與之形成對比的卻是,此刻裡面躺滿了美國人,西裝革履的男人,美豔動人的女士,但此刻他們都是一幅陶醉的表情,飄飄欲仙,昏昏入睡。

而我們的主人公“麵條”終於出現了,一個老人正在喂他喝水,但是明顯醒著的他卻不願睜開眼睛,依然陶醉在音樂和鴉片之中。

他無意中碰到了報紙,上面記載著昨天的報導“警方擊斃三名走私犯”。但是麵條好像還是一幅不清醒的樣子,突然一陣急促又清脆的聲音吵醒了他,鈴聲整整持續了四分鐘,伴隨著鈴聲,不斷浮現著畫面,三個夥計的屍體,告密的電話……

一個留著清辮的小夥計趕忙走了過來,給了麵條一隻煙筒,並幫他揉著腿讓他放鬆。麵條狠狠的吸了口大煙,吸的過猛以至於打了兩個嗝。

剛剛吸完大煙的麵條,微微眯著眼睛看向微弱的燈光,除了他的臉之外,別的事物都顯得有一絲絲模糊。然後模糊的燈光佔據了整個螢幕,電影進行了一次鏡頭轉換。進入了麵條的回憶。

看到這裡,已經是第三次觀看電影的弗朗西斯也不由的嘆了一口氣,身為導演的他當然比普通人看出了更多的東西從開始到現在的畫面,感覺和故事都堪稱完美,他甚至找不出一點不妥的地方,帶著一絲震撼他繼續往下欣賞著。

畫面來到了晚上,天上下著雨,而消防隊還在滅著一輛車的火勢,地面上隨意的撒著箱子,接著三具屍體被抬了出來,記者在旁邊拍著照片。麵條戴著帽子在雨中看著那具已經燒焦的屍體,露出了難言的傷心表情。他的一半臉都隱藏在黑暗之中,光暗的對比更顯得麵條內心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