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卷 第二十章 絕世猛將李定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卷 第二十章 絕世猛將李定國

張冠這會兒也忙的很,因為東番中前衛一下塞進來一萬五千多人,要安排屯田,要安排住房,要調集糧食,要登記造冊等等,這些他都必須一一操持,以致他都沒時間回去見五弟張斌一面。

正當他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外面親衛突然朗聲道:“報告,指揮使大人,千戶謝輝求見。”

謝輝也是在大金所一起玩到大的小夥伴,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極好的,與其他人自是不同,他再忙也會見。

聽到外面的通傳,張冠立馬丟下手中的毛筆,朗聲道:“讓他進來。”

很快,謝輝便跑進來行禮道:“二少,我發現幾個不錯的苗子。”

原來是這事,就幾個不錯的苗子而已,東番這會兒像這樣的苗子並不少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張冠拿起毛筆,淡淡的道:“噢,怎麼個不錯法?”

謝輝立馬介紹道:“他們都不到二十歲,測試的時候差不多都是半個時辰左右跑完了十圈,而且他們書都讀的很不錯,還研習過兵法!”

張冠原本想著邊處理公務邊跟謝輝閒聊幾句呢,一聽謝輝這介紹,他也不淡定了,農民軍中竟然還有這等人才!

他立馬放下毛筆,起身道:“走,帶我去看看。”

這會兒李定國等人已經在指揮使衙門的小校場整整齊齊排成一排,雖然年紀都不大,氣勢卻很足,一個個英姿勃發,一看就不是平凡之輩。

張冠這會兒其實也摸不準該不該培養這些“反賊”,因為他還沒跟張斌交流過,張斌傳下來的命令也只是將這次挑選出來的戰兵分散到原來的老隊伍中,讓老兵好好監督和教導他們。

這下該怎麼辦呢,他在這些人跟前來回踱了兩圈,好像是在觀察他們,其實是在想該怎麼“培養”他們。

他想了一會兒還是無法做決斷,這時候他已經有點想回去問張斌的意見了,不過,光是體力好,讀書不錯,研習過兵法貌似還不夠,因為東番九衛也有一些這樣的人才,他想了想,乾脆問道:“你們習過武嗎?”

眾人不由望向孫可望,因為他算是這些人裡面最有“權威”的。

孫可望這會兒反而慫了,他也就敢背地裡說兩句狠話,真正的明軍將領當面,他反而緊張的都不怎麼會說話了。

眾人看他這慫樣,眼光又轉向李定國。

李定國立馬拱手道:“大人,我們曾習過幾年武藝。”

張冠驚訝的看著他,這小家夥也就十四五歲吧,還習過幾年武藝,難道他們從幾歲就開始習武了?

當然,這個並不是重點,習過武藝就行,張冠點了點頭,朝旁邊的親衛招手道:“去,把比試用的兵器架子抬過來。”

很快,兩個親衛便抬著滿滿一架子兵器過來了,不過這些兵器都是木製的,要是鐵的,這兩個親衛怕也抬不動。

張冠看了看兵器架子,又看了看這些小家夥,鼓舞道:“還有力氣跟人比試吧?”

一眾小家夥立馬拱手道:“有!”

張冠點了點頭,揮手讓所有人退到一邊,然後又點了個親衛小隊長,讓他上前考校一下這些小家夥的武藝。

那小隊長把自己的戚家刀丟給手下人,又來到兵器架子跟前抽出一把同樣長短的戚家刀,這才站到場中朗聲道:“你們是一個個上,還是一起上?”

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孫可望就是個爆脾氣,而且他還有個妒忌別人的壞毛病,剛李定國出頭回了句話,他感覺自己很沒面子,這會兒這小隊長又在那裡挑釁,他這火蹭的一下就上來了。

他也不打話,直接走到兵器架子跟前取了把跟那小隊長差不多的刀子,然後掠到場中拱手道:“請。”

那小隊長見只是個小家夥,並沒有怎麼在意,只是不疾不徐的耍起了辛丑刀法,慢慢攻了上來,孫可望卻舞動著刀子,瘋狂的砍殺起來,他用的全是戰場上搏命的招式,又快又狠,單挑起來,明顯比那小隊長厲害的多,不一會兒,那小隊長便抵擋不住,被他一刀架脖子上!

張冠不由在心中暗贊,好猛!

這小家夥雖然看似沒有一點章法,每一刀卻又極具實效,很明顯,他練的不是普通的刀法,而是殺人的刀法。

張冠並沒有讓那小隊長下場,而是讓所有人都一一上前比試,結果,那小隊長被這些小家夥砍的滿頭大汗,一個他都沒打贏!

厲害啊,張冠又命人招來一個小旗,結果,那小旗還是一個都沒打贏。

見鬼了,張冠有命人招來一個總旗,結果,還是一個都沒打贏。

這幫小家夥,沒這麼厲害吧,這時候,張冠心中已經驚駭異常了,東番九衛的底層將領可都是實打實憑硬功夫升上來的,也就是說,這些小家夥最少也能當個總旗官!

他不信邪,又招來了一個把總,這下,這些小家夥總算不行了,一個個都被把總挑於槍下,唯有一個叫李定國的竟然也耍起了長槍,而且槍法比那把總還好,他竟然把那把總都幹翻了!

張冠駭的下巴都快掉地上了,這小家夥竟然這麼厲害,連把總都不是他對手,他一時技癢,來到兵器架前取了把最長的戚家軍刀,跟李定國對戰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定國畢竟年紀尚小,雖槍法出眾,氣力方面卻遠遠不如張冠,最後還是被張冠憑蠻力給擊敗了。

不過,張冠心裡十分清楚,假以時日,自己絕對不是這小家夥的對手,這小家夥就是一員天生的猛將,如果讓他成長起來,實力甚至不在曹文詔、戚元功和俞成龍他們之下,這下真是撿到寶了!

如果這些人實力一般,他還不好意思在張斌跟前提起,現在,他已經測試出來了,這些小家夥身手都很好,在同齡人中很少有人能與他們匹敵,假以時日都能成長為不錯的戰將,尤其這個李定國,絕對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絕世猛將。

就憑這樣一員猛將,他都必須去問問張斌,該不該培養,該怎麼培養。

他匆匆交待了一下公務,又命人把這些小家夥的姓名、年齡和籍貫重新記錄了一遍,然後便點了一隊親衛,打馬直奔大員城總督府。

這個時候,張斌也很忙,他只是回到後院匆匆見了一下自己一雙兒女,便將孫傳庭招到前院書房密議起來。

孫傳庭可在這裡耽誤幾天了,再耽誤恐怕就不能及時趕去陝西上任了,而且,張斌覺得他今後的作用甚至比盧象升還要大,所以,他剛一回來便招孫傳庭密議起來。

為什麼張斌會認為他今後的作用比盧象升還大呢?

倒不是說他作戰比盧象升勇猛,也不是說他謀略就一定超過盧象升,主要是這會兒陝西三邊的兵力還很足。

歷史上,孫傳庭崇禎九年才出任陝西巡撫,而那個時候,陝西三邊已經名存實亡,各鎮邊兵不是被洪承疇給招走了,就是被李自成給招走了,最後孫傳庭只在榆林鎮招得萬餘人馬,就這,孫傳庭還率領秦軍立下了不世功勳,生擒了當時的農民軍領袖,第一任闖王高迎祥。

這會兒陝西三邊的邊兵可還多的很,因為洪承疇還未出任三邊總督,李自成也沒再次回陝作戰,楊鶴也只是以招撫為主,壓根就沒有召集多少邊兵,據張斌估計,這會兒陝西三邊最少還有五萬左右的秦軍可供招募!

當然,這個兵馬不是你想招多少就能招多少,兵馬召集起來是要發糧餉的,沒錢沒糧,召集起來也會餓死。

張斌跟孫傳庭討論的最多的就是錢糧的問題,此時的陝西,要籌集糧草已經十分困難,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糧,五萬大軍,一個月最少要消耗五萬石頭糧食,一年就是六十萬石,大明朝堂現在這情況,一年能給他送過去十萬石糧食就算了不得了,所以,如果自己不給他支援,就算是兵源充足,他也只能召集一萬左右的秦軍,再多,就沒飯吃了!

福廣到陝西這糧可不好運,要橫穿江西和湖廣兩省,還要經河南入潼關,才能抵達西安,而陝西三邊離西安還有好幾百裡,這一趟運送下來,恐怕得好幾個月,更重要的,沿途還不安全,因為農民軍已經進入河南了,他們的目標很有可能是離潼關不遠的洛陽,要運糧從那裡過,不派大軍保護的話,簡直就是給農民軍送糧。

而且,就算張斌肯運,也肯派大軍保護,他最多也就能齊集幾千輛馬車,幾千輛馬車,運送一萬石糧食,歷經幾個月,連押運糧草的將士口糧都不夠,就好比派一萬人去押運糧草,走一個月,糧草就被這一萬人吃光了,他們根本就到不了陝西!

兩人商量了很久,感覺還是將糧食運送到大沽港,經山東、北直隸大名府、山西,直接運往延綏鎮比較保險,這樣路途近了一半都不止,而且沿途大部分都是盧象升的轄區,安全方面肯定沒有問題。

他們正商議沿途的糧食轉運的問題呢,外面突然傳來一聲通傳:“大人,張冠張大人求見。”

張斌聞言,不由莫名其妙,這會兒自己二哥來找他幹嘛,難道是俘虜鬧事了?

他看了看孫傳庭,見孫傳庭沒有什麼意見,便對門口道:“讓他進來。”

不一會兒,張冠便滿臉激動的走過來,他一見孫傳庭也在,立馬收起隨意的表情,拱手正色道:“大人,我發現幾個很不錯的苗子。”

孫傳庭見狀不由大笑道:“哈哈哈哈,你們兄弟這是幹什麼?”

張斌聞言,尷尬的道:“二哥,伯雅兄又不是外人,不必裝模作樣了,什麼苗子啊,把你激動成這樣?”

張冠摸了摸腦袋,嘿嘿笑道:“我這不是怕掃了五弟的面子嗎,這次送過來的反賊不愧是上過戰場的,最少有兩成以上都能透過戰兵的測試,而且謝輝還發現好幾個不到二十歲的小家夥,一個個都很壯實,還讀過書,習過兵法,功夫還都不錯,一般總旗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張冠這是一口氣沒說完,張斌卻以為就這樣了,這樣的人才東番九衛也有不少,與其傾力去培養這些農民軍的俘虜,還不如培養東番九衛的子弟呢,他淡淡的道:“這樣啊,那就稍微培養一下,以後當個遊擊將軍什麼的就可以了。”

張冠喘了口氣,急急的道:“我還沒說完呢,他們中間有幾個還不到十五歲,而且其中一個叫李定國的相當厲害,把總都不是他對手,我親自跟他過了幾招,要不是力氣比他大,還不一定打的過他呢!”

“噢。”張斌聞言一愣,還不到十五歲,功夫竟然跟他二哥不相上下,這可不得了,他二哥張冠的能耐他是相當清楚的,如果光比功夫,大明現任的總兵裡面強過他的也沒幾個,一個不到十五歲小家夥竟然這麼厲害,等他長大了那還得了。

他愣了一下,猛然想起來,李定國,名字怎麼這麼熟悉呢,不會是南明朝的晉王李定國吧!

大明晉王李定國可是了不得的英雄人物,後人有詩讚曰:一生轉戰三千裡,隻手撐住半壁天。

為什麼後人這麼推崇李定國呢?

因為李定國在南明朝的抗清鬥爭中所立的戰功足以驚俗駭世,他斬殺的清軍將領數量唯有延平王鄭成功能與之媲美。

根據清史稿記載,從後金立國,一直到南明朝滅亡,清軍陣亡的六品以上武將總共三百零六名,這其中,率軍斬殺清軍將領最多的是延平王鄭成功,他一人就斬殺了六品以上清軍將領八十一員,斬殺數量上排名第二的就是晉王李定國,他總共斬殺了六品以上清軍將領六十六員。

這還只是純數量上的比拼,如果比質量,李定國甚至還要超過鄭成功,因為他斬殺了兩位蟎清的王爺!

一個,是皇太極的大哥褚英的第三子,蟎清的和碩親王尼堪,而另一個,則是大名鼎鼎的大叛徒,蟎清的定南王孔有德!

而且,要不是叛徒告密,另一個大名鼎鼎的大叛徒,蟎清的平西王吳三桂很有可能也會死在他手裡!

這麼一個英雄人物真的僥倖被自己俘獲了嗎?

這時候,連張斌都有點不淡定了,因為很多書上都有描述,這李定國如果早點崛起,足以扭轉乾坤!

一生轉戰三千裡,隻手撐住半壁天。

兩蹶名王天下震,戰功足以撼乾坤。

這個李定國,真的是歷史上那位名震天下的大明晉王李定國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