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卷 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卷 第十一章 巧立名目三成稅賦

張捷還不知道這是有人給他故意設套,他只感覺肺都要氣炸了,他帶著一大家子人過來可是享受榮華富貴的,結果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他很想發飆,但是,發飆也飈不出個府邸來啊,眼看著時間不早了,無奈之下,他只能將自己和史範的家人匆匆安排了一下,等安頓下來再說。

都司衙門的後院他不好一個人獨佔,畢竟史範好歹也是個巡撫,把他趕外面去人家臉就沒地方擱了,他只能將後院的兩個院子分了一個給史範,他自己光是佔了一個。

這後院一個院子也就三套臥房,他不說妻妾成群,妻妾加起來也有十餘個,根本就住不下,最後,他只能留下三個最寵愛的小妾,他的正室夫人則被他安排到了前院的迎賓館,美其名曰幫他管著那邊的家人。

史範也是有樣學樣,只留下三個最寵愛的小妾住後院,其他的也被他打發到迎賓館去了,這下,問題又來了,都司衙門的迎賓館總共也就十來套臥房,住他們其中一個的妻妾還差不多,兩人的妻妾住進去,根本就住不下啊,更何況還有家丁、護院、丫鬟、老媽子都還沒地方住呢!

這下張捷真要發飆了,可他卻猛然間發現,飈都沒人給他飈了,因為福建官員把他送到都司衙門之後都藉口正在坐班,一個個全都走了,就連洪先春都帶著手下官員坐班去了,這會兒他跟前連一個福建官員都沒有!

他當時也是暈了頭,只想著趕緊安頓下來,好好休息一下,準備展開貪腐大計,卻沒有注意,福建官員竟然全跑了,無奈之下,他只得去命人找洪先春過來,先將一大家子人的住宿安排好再說。

結果,他派去的親隨很快就回報,酉時已經過了,洪大人下了班回寺廟去了!

這意思當然不是說洪先春原本是個和尚,他住寺廟也是"沒有辦法",因為都司衙門後院已經被張捷和史範霸佔了,傳聞,為了讓出後院,洪先春將自己的家人全部趕回老家了,這會兒他就一個人住在都司衙門附近的寺廟裡呢。

人家都這樣了,還能怎麼樣,後院讓給你,老婆孩子趕回老家,自己跑去住寺廟,已經仁至義盡了!

張捷無奈,只能命人去找次一級的主官,還好,都指揮使同知孫秉如還住在吏舍裡,要不然連個管事的都找不到,他就真要抓狂了。

孫秉如一看這情況,二話不說,立馬把都司衙門吏舍裡所有官員全部趕去住兵舍,將整個吏舍大院都空了出來,這下終於將兩家所有女眷都安頓下來了,至於家丁和護院,那就只能和他們一起去住兵舍了,好在都司衙門兵舍夠多,就算再來百來號人都住的下,不然的話,還真是麻煩了。

折騰了將近兩個時辰,將家人全安頓下來,天色也漸漸變暗了,張捷猛然感覺到腹中空空,腸子都快餓的打結了,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一個問題,整個福州上百官吏,竟然沒有一個設宴款待他們,給他們接風洗塵的!

這幫狗東西,給老子等著,張捷強壓住暴走的衝動,命人通知都司衙門的膳堂,立刻做出上百人的飯菜,撿最好的來。

這都司衙門膳堂不愧是給幾百人提供伙食的大膳堂,他們這百來人的飯菜竟然不到半個時辰就做好了,菜色也是緊最好的做的。

張捷聞訊,總算是消了點氣,但是,當他帶著幾個寵妾來到膳堂時,終於忍不住暴走了。

還是該死的三菜一湯,還是該死的青菜、豆腐、肉和湯,做的是很好看,但是,這東西是人吃的嗎?

他直接端起一碗熱乎乎的鹹菜湯,往膳堂負責人臉上一潑,咆哮道:"耍本官是吧,這就是你們這最好的飯菜嗎?"

那膳堂負責人被燙的齜牙咧嘴,卻動都不敢動一下,他只能委屈的道:"總督大人,這已經是我們這裡最好的飯菜了,原來的總督張大人住這裡的時候吃的也是這個。"

張捷繼續咆哮道:"不要跟本官說那個破落貨,他嗎就是個白痴,天天都是三菜一湯,到處都是三菜一湯,腦子有病啊!趕緊的,給本官去買菜,山珍海味、雞鴨魚肉都要有,不然,你立馬捲鋪蓋給本官滾!"

那膳堂負責人無奈,只得按他的要求籌辦起來,他這簡直是要人命啊,這會都快天黑了,各處菜市都收攤了,哪還有什麼菜賣!

好在都司衙門沒什麼菜販敢得罪,總督大人更是無人敢惹,沒有肉,他們就現殺豬,沒有魚他們就找人馬上去魚塘裡撈,沒有山珍海味,他們就求爺爺告奶奶去福州城裡的各大酒樓回購,整的大半個福州城都雞飛狗跳了將近一個時辰,張捷終於吃到了勉強滿意的飯菜。

這一通折騰還只是開胃菜,第二天一早,張捷便帶著史範來到承宣布政使司衙門,開始查稅,或者說開始他們的貪腐計劃了。

可惜,畢懋康他們早有準備,不管是農賦、商稅還是遼餉,所有朝廷規定的稅賦他們都收齊了,而且都派人上繳戶部了,承宣布政使司衙門帳上就剩下各級官員的俸祿了,他想貪都沒得貪!

這會兒都十二月份了,都快過年了,稅賦全部上繳了倒也不奇怪,但是,正因為要過年了,張捷才更要貪啊,好不容易撈到個肥的流油的差事,這第一個年還不得過的極盡奢侈啊。

朝廷規定的稅賦都上繳了沒關係啊,閹黨從來就不按朝廷規定的稅賦收稅,張捷直接揮筆疾書,各種閹黨巧立的名目躍然紙上,什麼車船損耗稅,什麼人員往來差旅稅,什麼文案稅,什麼地方治安稅等等,不多不少,直接將朝廷規定的二十稅一,變成了十稅三,也就是收百分之三十的稅!

這稅有這麼收的嗎?

有。

他這百分之三十還算是少的了,天啟朝,魏忠賢派往各地的太監稅使徵收的稅率都在三成以上,多的甚至到了五成!

這稅能這麼收嗎?

當然不能。

這樣收稅,老百姓就沒了活路,很容易激起民變!

他們這樣收稅沒人管嗎?

有。

但是,誰管誰倒黴,甚至,誰管誰死!

比如天啟朝有名的蘇州民變,就是吳中稅使織造太監**橫徵暴斂引起的,但是,最後卻被閹黨汙衊為東林黨帶頭抗稅,組織民眾造反!

其實,民變本身跟抗稅這事還真沒什麼關係,不過,這個民變的導火索的確是太監稅使**。

這個民變的起因歸根結底就是太監稅使**橫徵暴斂,所謂織造太監其實就是收織戶稅的,所謂吳中就是蘇州一帶,那時候蘇州一帶的織造業是整個大明最為發達的,日出布達到三萬匹以上,而那個時候的物價大概是一兩銀子三匹布,也就是說蘇州一帶,一天光是出布產值就有一萬兩左右,一年就是三百多萬兩,魏公公聽到這個訊息,立馬派出太監**來好好收收這裡的"稅"!

那個時候規定的商稅是二十稅一,也就是說蘇州一帶的織戶一年的稅賦大概是十八萬兩左右,**一跑蘇州便巧立名目將稅賦提到了十稅三,也就是說他一年收的稅是一百萬兩左右,這多出的八十多萬兩自然不是交給朝廷的,而是交給魏公公的。

就這,**還覺得不夠,因為他自己在中間撈不到多少錢啊!

於是,他玩了個陰招,規定每臺織機用一天就要交三文錢的使用稅。

三文錢相當於多少呢?

根據那個時候的物價折算,一兩銀子大概相當於現代的三四百塊錢,而一千文才相當於一兩,也就是說,三文錢只相當於現在一塊錢。

一天交一塊錢,看似不多啊,但是,那個時候的織機可不是現在的全自動劍杆織機又或者噴氣織機,而是純手動的木製織機,一匹布一個熟練織戶最少要織十二天!

這樣換算一下,日出布三萬匹最少需要三十多萬臺織機,也就是說,這**一天就能把三十多萬揣腰包!

他是賺爽了,織戶卻慘了,一匹布減去材料費和人工費毛利本來就只有三成左右,他巧立名目將稅賦提高到三成,織戶本來就沒什麼賺頭了,**再這麼一收織機使用稅,很多織戶立馬就關門倒閉了,沒辦法啊,織多少虧多少,誰虧的起啊。

他這麼一搞,原本富裕的蘇州一帶頓時窮的叮噹響,很多織戶僱傭的織工因為沒了活計,飢寒交迫,活活餓死的都大有人在!

這下老百姓肯定不幹了,一狀告到了蘇松巡撫周起元那裡。

這個周起元以清廉據稱,是塊硬骨頭,同時也是東林黨人,他收到老百姓的狀紙,勃然大怒,立馬上了本《去蠹七事疏》,彈劾**在蘇州一帶橫徵暴斂。

這時候友人提醒他,"不慮禍不測耶?",意思就是說,周大人,你小心點,這**是九千歲魏公公派來的,不要去招惹。

周起元卻直接回了一句,"禍福之來,天也;君子不計,所計者是非耳!",他意思,禍福是天命,君子不在乎這個,君子只在乎是非對錯!

他呈上去的奏摺自然到不了天啟手裡,直接就被魏忠賢截留了,魏忠賢這個氣啊,灑家收點稅,關你屁事啊,找死是吧,於是乎,周起元很快便被削籍為民。

蘇松老百姓那叫一個傷心啊,沒想到,周起元為他們做主卻落了這麼個下場,周起元捲起鋪蓋滾蛋那一天,數萬蘇州老百姓一路相送,啼哭之聲傳遍了整個蘇州!

這時候,沒一個官員敢來送行,除了周順昌。

這周順昌是蘇州**人,也是東林黨,他原來是吏部文選司員外郎,因為看不慣閹黨的所作所為,早就被裝病返鄉,不幹了,這會兒聽聞周起元應彈劾太監**橫徵暴斂而被削籍為民,頓時義憤填膺,他不但去送了,還破口大罵,不但罵了**,還罵了九千歲魏公公!

一般人罵太監自然會提到人家下半身的生理缺陷,這些話傳到魏公公耳朵裡,魏公公自然也是勃然大怒,他立馬下旨,讓自己的***應天巡撫毛一鷺去收拾周順昌。

毛一鷺雖然無恥的跪舔魏忠賢,給人當了***,但好歹是個讀書人,他還是講點規矩的,讓他無緣無故去收拾一個因病返鄉的官員他還真下不去手,於是,他乾脆找到**,讓**上書彈劾周順昌。

這等小事對**來說自然不算什麼,他不但上書彈劾了周順昌,還連帶他的老仇人周起元一起彈劾了,罪名就是他自己做的好事,嚴重貪腐!

這傢伙,真他嗎不要臉。

魏忠賢比這傢伙更不要臉,他一收到**的彈劾奏摺,立馬矯召,下令逮捕周順昌和周起元等一干貪官汙吏!

毛一鷺得了魏忠賢的聖旨,立馬毫不猶豫的帶著東廠番子跑蘇州逮人來了。

這下,蘇州老百姓炸鍋了,為了給他們做主,一個巡撫已經被罷免了,現在連辭官歸鄉的大好人周順昌都要抓,還有沒有天理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至開讀日,也就是抓人那天,數萬老百姓,執著香火跪在地上為周順昌乞命,說白了就是擋道,不讓人去抓周順昌;諸生文震亨、楊廷樞等也上前勸阻巡撫毛一鷺和巡按御史**,請他們放過周順昌。

東廠番子可不管這些,大罵"東廠逮人,鼠輩敢爾!"等話,還把枷鎖鐐銬丟老百姓面前威脅老百姓,誰在阻攔就逮誰!

這下老百姓操了,大呼"始吾以為天子命,乃東廠耶!",意思就是,我們以為是皇上的旨意,搞半天是魏公公讓東廠來抓人!

你們矯召還有理了,老百姓在幾個人的號召下,衝上去暴揍東廠番子,結果,下手太重,一個番子被揍死了!

這時候毛一鷺嚇的屁都不敢放一個,還是蘇州知府寇慎和吳中知縣陳文瑞聞訊前來勸阻,老百姓才散了。

這就是有名的蘇州民變,按理來說,民變本身跟抗稅其實沒有任何關係,只是蘇州老百姓看不慣魏忠賢殘害忠良,自發組織起來,阻擋東廠番子抓人,他們的目的是想救周順昌,並不是想抗什麼稅。

再說了,不管是東林黨還是蘇州老百姓,都沒有反對交朝廷徵收的稅賦,只是對魏忠賢和**為中飽私囊,額外徵收的稅賦意見很大。

但,閹黨卻不是這麼說的,魏忠賢直接讓人上書,說什麼東林黨帶頭組織抗稅,策劃吳中民變,攻擊收稅官員等等,反正就是汙衊這是一場有組織的抗稅活動,是造反,要派大軍去**。

原本已經散去的老百姓聽說要遭兵禍了,自然嚇得不行,如果當反賊來**,那還得了。

於是,帶頭打人的織戶楊念如,織工馬傑、沈楊,轎伕周文元,商販顏佩韋跑去巡撫毛一鷺那裡自首,把腦袋送上去給人砍了,這事才慢慢平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