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卷 第二十章 年不好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卷 第二十章 年不好過

張斌一家是喜氣洋洋準備過年了,崇禎和溫體仁這個年卻不怎麼好過。

崇禎只能說是咎由自取,張斌苦口婆心跟他解釋了半天,他都已經認定張斌沒有結黨營私了,但是,他還是按原來的計劃,只給張斌派了個詹事府詹事,掛了個都察院右都御史,什麼事都不讓張斌管,就只負責教導太子!

而且,盧象升的職位也沒有恢復,還是個大名巡撫,孫傳庭磨磨蹭蹭磨回京城以後,倒是沒有被撤職查辦,不過崇禎卻將他降為順天府丞,說的好聽是正四品,其實沒什麼權力,因為他上面還有個順天府尹呢。

張斌看崇禎這麼胡搞瞎搞,對崇禎越發心冷了,他乾脆跟崇禎告了個假,說是要找房子搬家,其實就是不想幫崇禎解決秦軍和戚家軍的糧餉問題,他倒要看看,崇禎怎麼玩,溫體仁又怎麼玩!

崇禎能有什麼辦法,國庫一直都緊巴巴的,摳一萬兩銀子出來都難,更何況是每個月十多二十萬兩的軍費,他能保證遼東、薊州鎮、宣府鎮和大同鎮一線的軍隊糧餉就不錯了,其他地方,他真的無能為力。

崇禎想來想去沒有辦法,只能按張斌說出來的氣話,將秦軍這個鍋甩給溫體仁,讓他想辦法去!

這個溫體仁,還說別人任人唯親,他自己把自己的小舅子提拔為三邊總督,還在朕面前隱瞞兩人的關係,真是太不像話了。

崇禎這會兒其實對溫體仁已經有點不滿了,但是,他還一直傻傻的相信,溫體仁不黨不群,又能為他著想,幫他收拾那些妄圖操弄朝政的朋黨,他覺得再要找一個這樣的內閣首輔怕是很難找到了,所以,當溫體仁“不小心”犯下一些“小錯誤”的時候,他都選擇了容忍。

不過,這次這個“小錯誤”他真忍不了,因為他沒法籌集五萬秦軍的糧餉啊!

所以,他又命人把溫體仁招到了御書房,準備甩鍋了。

溫體仁這次真被張捷和史範的事給整慘了,以至於他見到崇禎都有點心虛,生怕崇禎突然來句:“張捷和史範是不是你派人殺的,你是不是想殺人滅口?”

還好,崇禎並沒有問他這個,君臣一番見禮之後,崇禎竟然微笑著問道:“長卿,京察查的怎麼樣了,這可快要過年了。”

要不是快過年了,溫體仁自然想一直察下去,把內閣、六部、京城各衙門全部掌控在手中,但是,內閣另外幾個大學士都是硬骨頭,他一時之間還弄不動,只能以後再找機會慢慢弄了,他心中遺憾的嘆息了一聲,表面上卻是裝出幹練的樣子,拱手道:“回皇上,已經差不多了,年前一定能查完。”

崇禎點了點頭,突然飈出一句:“朕聽說三邊總督吳振纓跟你是姻親啊,有沒有這麼回事?”

溫體仁聞言,心裡咯噔一下,是哪個王八蛋這麼無聊啊,竟然把這事捅到皇上這裡來了!

他眼珠子亂轉了一陣,這才含糊道:“這個,吳振纓的確是微臣一個小妾的族弟,如果硬要算的話,也能算是姻親吧。”

他這是偷換概念,其實吳振纓是他寵妾的堂弟,兩家關係還密切的很,不過,寵妾也是小妾,堂弟也能算是族弟,這個並不算是欺君,說成一個小妾的族弟這關係就遠多了。

果然,崇禎聽他這麼一說,臉色好多了,不過,這五萬秦軍的糧餉還得他來想辦法。

崇禎裝出一副不在意的樣子,淡淡的道:“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啊,你既然把他提上來,就要負責嗎,現在他一個勁的在那裡催秦軍的糧餉,你總不能不聞不問吧?”

這意思就是要他想辦法籌措五萬秦軍的糧餉了,他哪有什麼辦法,讓他去貪墨五萬秦軍的糧餉還差不多,籌措,那怎麼可能!

溫體仁想了想,乾脆硬著頭皮問道:“皇上,微臣斗膽,不知為何一定要把五萬秦軍全部集結到一起呢?”

崇禎睿智的道:“遼東的建奴遲早要消滅,西北的反賊遲早要解決,現在袁崇煥雖然取得遼河大捷,但是消滅建奴,收復整個遼東兵力還略顯不足,反賊那邊就更不用說了,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朝廷大軍專門負責去圍剿,秦軍的英勇善戰是出了名的,朕想在明年集中精力解決遼東的問題和西北反賊的問題,讓大明真正變得四海昇平,到時候肯定是要用到秦軍的,所以,先集結到一起操練一番是很有必要的。”

溫體仁聞言,直翻白眼,原來是這麼回事,消滅建奴,剿滅反賊關我屁事啊,知道自己沒糧餉,還要把五萬秦軍集結到一起操練,你吃飽了撐的慌啊!

他眼珠子一轉,獻計道:“皇上,秦軍集結操練這麼久也差不多了,這會兒又快到年節了,不如將他們解散,讓他們回各自的駐地去好好過個年,這樣,我們豈不是把糧餉省下來了,明年如果要用到秦軍再集結也不遲啊!”

崇禎聞言一愣,這個辦法,還真是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把他們遣散,就算是邊屯了,朝廷就不用支付糧餉了,只是到時候要集結起來又得耗費時間,就是不知道會不會貽誤戰機啊。

崇禎想了一陣,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無奈的點頭道:“那行,讓吳振纓下令遣散秦軍,讓他們先回去過年吧。對了,還有戚家軍的糧餉,長卿,你可有良策?”

溫體仁聞言不由滿臉黑線,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事啊,戚家軍的糧餉關我屁事啊,他想要的只有權力、利益,這些狗屁倒灶事,他真懶得搭理。

他想了想,乾脆推脫道:“皇上,戚家軍好像總共才一萬餘人吧,一萬人能要多少糧餉?”

他這意思,就一萬人的糧餉有什麼好說的,崇禎卻是苦惱道:“這戚家軍乃是大明有數的精銳,一個月糧餉就要六萬多兩啊!”

臥槽,六萬多兩,怎麼不去搶啊,精銳了不起啊,就一些兵痞,要這麼多俸祿幹嘛,他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這些不都張斌培養出來的嗎,噁心死你們!

他裝出憂國憂民的樣子,義正言辭道:“朝廷正值困難時期,他們戚家軍又沒打仗又沒幹什麼,竟然要這麼多糧餉,這不是故意為難朝廷嗎,這樣的精銳要之何用?皇上不若下旨,未參戰的軍隊,只有糧沒有餉,朝廷能讓他們吃飽就算不錯了,西北還有很多災民吃都吃不飽呢!”

崇禎被說的心中一動,戚家軍一天什麼都沒幹,就在那休息,不發餉銀應該沒事吧?

他這是被溫體仁帶溝裡去了,如果他們永遠不用戚家軍去征戰,你不發餉銀的確沒事,戚家軍將士也想的通,反正又沒事幹,一天就是休息,能吃個飽飯的確不錯了。

但是,問題戚家軍是用來打硬仗的啊,沒事的時候他們也不是在休息,而是在拼命操練,有事的時候那就是真拼命了。

像溫體仁說的這樣,沒事的時候就光給人扔點飯,有事的時候就讓人去拼命,誰給你拼命啊,在福廣,要吃頓飽飯還不容易嗎,根本就不用去拼命,扛個麻袋每天都能吃飽飯啊!

崇禎是實在沒錢,溫體仁卻是不負責任的一頓亂說,最後,崇禎竟然選擇了接受溫體仁的建議!

他猶猶豫豫道:“這樣行嗎,就算是一萬人的口糧那也不是個小數目啊!”

溫體仁一見崇禎上當,乾脆忽悠道:“要換遼東軍肯定不行,因為他們時時刻刻都有可能要拼命,戚家軍遠在福廣,周邊就沒有任何外敵,有什麼不行的,給他們吃頓飽飯就不錯了。口糧的問題皇上也不用操心,福廣不是盛產糧食嗎,讓畢懋康和蔡善繼去籌集啊,福廣這麼大兩個行省,一個月一萬石糧都籌不到,那他們豈不是尸位素餐之輩!”

崇禎被這麼一忽悠,雖然感覺可能有哪裡不對,但還是點頭道:“嗯,那就先這樣吧。”

秦軍和戚家軍的問題就這麼草草的定下了對策,崇禎問計於溫體仁,簡直比問道於盲還不靠譜,因為溫體仁壓根就不懂什麼治國強軍,他唯一的強項就是爭權奪利,你不問他還好,你問他,他還要藉機排除異己呢!

歷史上,他從崇禎四年到崇禎十年,擔任首輔六年,對後金入侵,對農民軍起義,對西北賑災等等國家大事,從未獻上一條對策,每天就知道爭權奪利,整個朝堂幾乎都是被他提拔起來的無能之輩,他是權勢日盛,大明卻是越來越衰弱!

這個時候,貌似又要迴歸歷史的老路了,朝中唯一能對他構成威脅的張斌已經被他進讒言,貶去陪太子讀書了,其他像畢自嚴、文震孟等人又勢單力薄,壓根就不是他的對手,大明又慢慢開始走向衰弱了。

衰弱之始就是他對遼東軍、秦軍、天雄軍、戚家軍的策略,一個內閣首輔,想的不是怎麼富國強軍,而是怎麼排除異己,這樣造成的後果是相當可怕的。

像遼東軍,他為了防止袁崇煥功成歸朝之後撼動他對朝堂的掌控,專門將畢自肅這樣一個功臣擼下來,換上自己培養的親信洪承疇派去當遼東巡撫,他為的並不是幫助袁崇煥對付建奴,而是想在袁崇煥即將功成的時候拖人家後腿,使袁崇煥功虧一潰!

像秦軍、天雄軍和戚家軍,因為孫傳庭、盧象升和戚元功都是張斌培養起來的,他壓根就不顧忌任何後果,拼命打壓。

盧象升還算好的了,因為他剛率軍將農民軍主力擊潰,才沒被一擼到底,手裡起碼還有一萬天雄軍,天雄軍的糧餉也還沒斷。

戚元功就有點慘了,溫體仁竟然忽悠崇禎直接斷了戚家軍的糧餉,讓福廣兩地的承宣布政使司為他們籌集口糧!

孫傳庭更慘,三邊總督被撤了不說,連秦軍都被解散了!

臘月二十七,離年節還有三天,五萬秦軍將士正駐紮在無定河邊等待朝廷發放糧餉,但是,他們等來的卻不是糧餉,而是遣散回家過年的指令!

寧夏鎮和甘肅鎮的將士頓時一片譁然,開什麼玩笑,離年節就三天了,竟然讓他們回家過年!

寧夏鎮離他們駐紮的綏德州足有千餘里,甘肅鎮距離綏德州更是遠達兩千餘裡,要他們全是騎兵,寧夏鎮的將士還有可能趕回家過年,甘肅鎮的將士那是想都不用想了,快馬加鞭三天都回不去,更何況,他們壓根就沒多少騎兵,回去基本靠腿,寧夏鎮的將士,十天能到家就算快的了,甘肅鎮的將士,最少也需要二十餘天!

不發糧食,不發餉銀,就這麼讓他們回家過年,這年怎麼過?寧夏鎮和甘肅鎮的兩萬多將士差點當場就反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還好,尤世祿和王世欽等人都是三邊名將,他們一通呵斥之下,寧夏鎮和甘肅鎮的將士很快就安靜下來,隨後,尤世祿和王世欽又代表五萬秦軍將士去找三邊總督吳振纓,希望他能看在將士們路途遙遠的份上發一點遣散費,也好讓大家能留口氣回家,不然就要餓死在路上了!

吳振纓仗著有溫體仁撐腰,對尤世祿和王世欽這兩位大明宿將壓根就不屑一顧,他就一句話,朝廷沒有發放任何糧餉,也沒有發放一文錢遣散費,找他要錢,做夢!

如果尤世祿和王世欽是李自成那種膽大包天,無法無天之徒,吳振纓就死定了,他們不但會殺了吳振纓,還會率軍揭竿而起,到處劫掠!

好在尤世祿和王世欽都是忠君愛國的良將,交涉無果之後,他們並沒有率軍造反,反而邀請寧夏鎮和甘肅鎮的將士先跟他們一起回榆林,同時,他們又派出快馬,向太原和西安的東盛堂求助,因為他們知道,秦軍以前的糧餉差不多都是東盛堂捐助的,朝廷並沒有發放多少。

孫傳庭一走,東盛堂就斷了捐助,這證明孫傳庭跟東盛堂有一定的關係或者說東盛堂的捐助是孫傳庭求來的。

不過,這個時候尤世祿和王世欽也顧不了這麼多了,沒有東盛堂的資助,榆林軍倒還不至於餓死,寧夏軍和甘肅軍卻很有可能餓死在路上,他們唯有死馬當活馬醫,試上一試了!

東盛堂山西和陝西商號的大掌櫃張三這會兒正好在太原,他收到秦軍的求助,只是猶豫了一下,便組織車隊,將五萬將士的糧餉迅速發往榆林,因為秦軍十二月的糧餉其實已經運到太原了,只是因為孫傳庭突然被撤職查辦,張斌才下令停止運送的,這會兒人家都沒有活路了,他自然不能見死不救。

張斌收到訊息的時候已經是大年三十了,他對三哥張三的作法還是相當讚許的,因為他停秦軍的糧餉只是因為氣憤於溫體仁進讒言使得孫傳庭被擼,並不是真的想讓秦軍完蛋。

不過,他對崇禎和溫體仁做出的荒唐事卻是嗤之以鼻,這對昏君奸臣,簡直是胡搞瞎搞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