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卷 第二十七章 內閣大學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卷 第二十七章 內閣大學士

張斌並不知道崇禎已經下定決心要清理他的“黨羽”,這段時間,他越發像一個專職教導太子的教書先生了,甚至詹事府他都很少去,有什麼事都是文震孟和孔貞運到文華殿來請示他,他是能放權就放權,貌似連詹事府的事都不想管了。

這天上午,教習完一句《三字經》,又考核了一下太子這幾天的學習情況,他再次宣佈,帶朱慈烺出宮去玩半天,以示獎勵。

朱慈烺自然是高興的不行了,師傅家那些好吃的菜餚,新奇的玩具,還有超好玩的後花園,這些正是他這段時間刻苦學習的動力,還有小香香、小洋洋和秀秀小姐姐更是他這幾天一直念念不忘的好玩伴,今天,終於又可以跟他們一起玩耍了。

崇禎對這事倒是說話算數,張斌帶太子出去走走他並不反對,只是每次都要帶上百錦衣衛隨行保護。

這次帶隊的仍然是戚盤宗,不過,他今天貌似有點不對勁,從見到張斌的那一刻開始就隱隱縣露出一副焦慮之色,貌似有什麼急事要跟張斌說。

張斌倒是淡定的很,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直到陪朱慈烺用完午膳,一堆小朋友又推著車子跑開了,他才淡淡的道:“盤宗,怎麼了,有什麼事嗎?”

戚盤宗尷尬的看了看戚芳華和洪蓉兒,這才附在張斌耳邊小聲道:“皇上今天和溫體仁他們商量了一上午,好像是要對建鬥和孟侯他們出手了!”

還出手,這崇禎和溫體仁也太無聊了吧,自己都韜光養晦這麼久了,幾乎到了不問世事的程度,他們竟然還不願放過自己的手下,張斌略微有些惱怒的問道:“溫體仁準備怎麼對付建鬥和孟侯他們?”

戚盤宗又尷尬的看了看戚芳華和洪蓉兒,猶豫了一下,這才從懷裡掏出一個信封遞給張斌。

張斌接過信封,並沒有馬上開啟,而是特意對戚芳華和洪蓉兒叮囑道:“這事不要跟任何人提起,今天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不要跟任何人說,明白嗎?”

直到戚芳華和洪蓉兒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他才小心的拆開信封,掏出裡面的信紙仔細看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信上依然沒有任何稱謂和署名,整個就是一張官員任免和調動的清單。

盧象升除大名巡撫,“擢升”為南都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大明巡撫之位由陝西左布政使陳奇瑜接任;

孫傳庭繼續任順天府丞;

畢懋康除福建左布政使,“擢升”為南都工部尚書;

......

俞成龍除廣東水師總兵,“擢升”為南都五軍都督府左軍右都督;

鄭芝龍繼續任福建水師總兵,調山東左布政使熊文燦巡撫福建,兼撫廣東。

張斌看罷,冷哼一聲,崇禎和溫體仁玩的是明升實降,把自己手下正三品以上官員全部調去閒散衙門任職,搞得他們手裡沒有任何實權。

還算他們識相,沒有採取什麼激烈的手段,如果他們敢把自己的手下拖出去砍了,那就是逼自己造反!

這個結果倒不是不能接受,張斌想了想,招手讓遠處警戒的張差過來,鄭重的叮囑道:“你坐快船去趟福廣,現在就走,去告訴畢大人他們,讓他們韜光養晦,稍安勿躁。另外讓孟侯和伯達通知所有鄉紳,如果後面有官員貪腐,讓他們先向新任巡撫告發,如果新任巡撫解決不了,再來找我們。”

張斌對熊文燦還是比較瞭解的,畢竟當初福建巡撫的位子等於就是間接奪了熊文燦的,所以,他對熊文燦做過一番調查。

熊文燦這個人雖然愛忽悠人,人品還是不錯,清正廉潔,剛直不阿,讓他當福建巡撫起碼不會讓福廣出現大面積貪腐,就因為這點,讓他當福建巡撫也沒什麼不好的。

不過溫體仁卻不這麼想,他可不管熊文燦人品怎麼樣,為官怎麼樣,福廣這塊肥肉沒吃到,他就是不爽。

這次雖然“幹翻”了潛在對手張斌,自己卻沒撈到多少好處,大名巡撫和福建巡撫這兩個關鍵的位置都被人“搶”去了,他火大著呢。

他認為肯定是哪個內閣大學士暗地裡向崇禎推薦的人選,不然,崇禎不可能會啟用陳奇瑜和熊文燦。

原本他還想慢慢等待時機的,某些內閣大學士卻如此的不識趣,硬要跟他“作對”,他真有點忍無可忍了!

這會兒內閣大學士總共是五個,除溫體仁自己以外還有徐光啟、吳宗達、錢象坤和鄭以偉。

徐光啟這個,溫體仁一直沒怎麼在意,因為徐光啟並沒有跟他爭權奪利,大部分時間,徐光啟都在矇頭著書,這老頭,編完《農政全書》又在編《崇禎曆書》,好像掉書坑裡了一般,基本就不怎麼管事,再加上崇禎對徐光啟也比較重視,因為像《農政全書》和《崇禎曆書》這種鉅著流傳下去,崇禎也有一份功績在裡面,崇禎對這個那是相當在意的,所以,溫體仁一直沒想過要動徐光啟,就讓這個書呆子繼續編下去,對他並沒有什麼影響。

還有錢象坤這個人也比較特殊,因為錢象坤是浙江會稽人,雖然未加入浙黨,但是跟溫體仁卻有一定的關係,就因為他考科舉的時候溫體仁曾經提攜過他,所以,他一直都把溫體仁當座師看待,對溫體仁那是相當恭敬的,所以,溫體仁也沒想過要動他。

剩下的吳宗達和鄭以偉就比較操蛋了,老是跟他“作對”。

吳宗達這個人為人正直,樂於助人,很多時候遭遇溫體仁排擠和陷害的官員去找他求助,他都會想辦法酌情相助,因此深受朝臣的愛戴和尊重,溫體仁對他卻極度不爽,這個老匹夫,老壞自己的事,到處賣人情裝好人,著實可惡!

鄭以偉這個傢伙更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經常跟他“抬槓”,壞了他不少好事,他嚴重懷疑,陳奇瑜和熊文燦就是鄭以偉向崇禎推薦的,此人不除,他怎麼獨攬朝綱!

於是乎,溫體仁又秘密召集一眾親信商議起來,準備行險一搏,把這兩個傢伙給幹下去!

要說吳宗達和鄭以偉這兩個人還真是比較不錯的官員,他們本身並沒有什麼劣跡,也不結黨,也不營私,所以,崇禎對他們還是比較信任的,要想把他們幹下去,真的很難,不然溫體仁早就動手了。

這次,他們是真把溫體仁給“惹”毛了,不然溫體仁也不會如此急著動手。

對於本身沒什麼劣跡的人怎麼動手呢?

這個自然難不倒溫體仁,他們本身沒有劣跡可以去挑他們親朋好友的毛病嘛,如果親朋好友裡面再挑不出一個有毛病的,那就牽強附會,給他們找幾個有毛病的門生嘛,總之,忽悠崇禎這個糊塗蛋並不是很難的事情,就算一時把他們搞不下來,也要讓崇禎對他們產生懷疑,讓他們沒法再在崇禎面前“進讒言”!

要說無中生有,雞蛋裡面挑骨頭,那正是溫體仁這些閹黨餘孽的強項,當天晚上,他們就給吳宗達和鄭以偉炮製出了無數罪名,隨便“爆”出幾個來都能讓兩人吃不了兜著走。

第二天一早,崇禎便收到一堆彈劾奏摺,這些奏摺有浙黨一系言官上的,也有齊黨一系言官上的,還有依附浙黨的閹黨餘孽上的,總之,上奏摺的人很多,他們彈劾的都是吳宗達,明裡暗裡的意思都是一個,那就是吳宗達結黨營私!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不是說吳宗達不結黨也不營私嗎,怎麼又有一堆人彈劾吳宗達結黨營私呢?

他們這樣胡說八道,彈劾一個內閣大學士,就不怕崇禎發飆嗎!

這些人自然不是在憑空捏造,他們說的都是有那麼一點依據的,不管是牽強附會也好,還是道聽途說也好,總之,奏摺的內容都那麼一點事實依據在那裡。

他們所謂的依據其實是南直隸武進和宜興地區的一段佳話,吳宗達出生於南直隸常州府武進縣,其祖籍是常州府宜興縣,關於他祖籍到底在武進還是在宜興,還曾引起過一番爭論,因為他常州吳氏實在是太出名了。

他祖父吳性是嘉靖朝的進士,他二伯吳可行和三伯吳中行是隆慶朝的進士,他更是高中萬曆三十二年甲辰科一甲第三名,還有他的兩個堂弟吳亮和吳元亦在萬曆朝高中進士,還有他的四個堂侄,吳玉、吳鼎、吳彥之、吳之芳也分別在天啟朝和崇禎朝高中進士,也就是說,他們常州吳氏四代就出了十個進士!

一般人家要是出了一個進士,那都是光宗耀祖了,要是出了兩個進士,那都值得大書特書了,但是,他家裡卻刷刷刷一股腦冒出了十個進士,這在整個明代,甚至是有科舉考試以來都是相當罕見的事情,常州吳氏也因此名震江南,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件事,吳宗達被攻擊了。

一門四代十進士,這原本是足以載入史冊的美談,但是,到了溫體仁一幹閹黨餘孽這裡,卻成了結黨營私的證據!

這種事如果硬要雞蛋裡面挑骨頭,那能挑出一籮筐來。

比如,他的堂侄吳鼎和吳之芳正好是在崇禎四年也就是他入閣那一年高中進士,這裡面沒有貓膩嗎?

就算沒有,那也得有啊,僅這一件事,以溫體仁為首的閹黨餘孽就能給他炮製出無數“罪證”,反正言官風聞言事無罪,我們聽別人說的,你咬我啊?

還有,吳亮和吳元這會兒一個大理少卿,一個江西左布政使,你這不是在玩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嗎?

就算不是,那也得是啊,就算不是你吳宗達提拔的,那也的跟你扯上關係啊!

這一堆彈劾奏摺扔出來,崇禎瞬間又懵逼了,他還真不知道吳宗達有這麼多兄弟子侄高中進士,這常州吳氏是不是在結黨營私呢?

他真的無從判斷,因為很多奏摺說的都跟真的一樣。

比如,吳亮和吳元在萬曆朝和天啟朝仕途並不怎麼順利,一到崇禎朝就刷刷往上升,不是吳宗達暗中策劃的才有鬼了。

其實,這個跟吳宗達真沒任何關係,萬曆朝的時候吳亮和吳元剛中進士不久肯定升不到哪裡去,到了天啟朝,魏忠賢隻手遮天,不願意依附他的官員不被幹掉就算不錯了,想升職那簡直就是做夢,所以,很多正直的官員在天啟朝不是隱退了就是躲地方上熬日子,基本沒有獲得什麼升遷,很多都是在崇禎朝提起來的,這個並不奇怪,但崇禎自己卻沒搞清楚這一點,他還真有點懷疑是吳宗達在暗中搞鬼,提拔自己的親戚!

又比如,吳宗達的堂侄吳鼎和吳之芳在崇禎四年高中進士這件事,這裡面沒有貓膩嗎?

崇禎當時壓根就不知道吳鼎和吳之芳是吳宗達的堂侄,他感覺自己又被朝臣給耍了,一陣隱隱的羞辱感讓他大為光火。

好啊,你們一個個都瞞著我背地裡搞鬼,我看你們當著我的面敢不敢搞鬼!

崇禎看完奏摺,便怒氣衝衝的把吳宗達招過來,將奏摺往他跟前一丟,倒要看吳宗達怎麼說。

吳宗達這個莫名其妙啊,毫無徵兆的崇禎就把他招過來了,還發這麼大的火,到底怎麼回事啊?

他戰戰兢兢的趴地上將奏摺一一翻開仔細看起來,看著看著,他額頭不由冒出了冷汗,這並不是因為他做賊心虛,他這是被溫體仁等閹黨餘孽的無恥給嚇到了。

這些上奏摺的人崇禎不知道,他卻是清楚的很,這些都是浙黨、齊黨和其他依附溫體仁的閹黨餘孽啊!

溫體仁,你也忒無恥了,多大的仇啊,你弄我就算了,竟然要連我的親族一起弄,有必要這麼喪心病狂嗎?

崇禎看他那副驚恐的樣子,還真以為他是做賊心虛,好啊,又逮著一個,而且還是內閣大學士,真當朕瞎了眼嗎?

他毫不留情的問道:“吳宗達,吳亮和吳元是不是你堂弟?”

吳宗達能說什麼,這是事實啊,他只能顫巍巍的點頭道:“回皇上,是。”

崇禎又冷冷的問道:“吳鼎和吳之芳是不是你堂侄?”

吳宗達冷汗淋漓的點頭道:“回皇上,是。”

崇禎怒吼道:“那你為什麼要欺瞞朕,你們為什麼都要欺瞞朕?”

吳宗達心裡這個苦澀啊,這種事整個江南都傳的家喻戶曉了,我有必要跑你皇上跟前張揚嗎?

他只能顫聲解釋道:“皇上,微臣以為您知道,因為整個常州甚至整個南直隸幾乎沒人不知道這事,是微臣錯了,沒有特地向皇上說明。”

崇禎聞言一愣,這麼多人知道,那吳宗達就不是有意欺瞞了,真是這樣嗎?

他只感覺腦袋嗡嗡作響,煩悶到無以復加,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他乾脆把手一揮,不耐煩的道:“下去吧,好好去反省反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