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卷 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卷 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

建奴終於撤退了,皇太極帶著九萬騎兵直奔海州城方向,一去不回頭。

袁崇煥收到斥候傳回來的訊息,總算松了口氣,剛才真的是太危險了,將近兩萬步卒,能繼續戰鬥的已經不到兩千,如果不是天黑了,如果蒙元騎兵再狠那麼一點點,這將近兩萬步卒,甚至包括他自己都要栽在遼河東岸!

建奴雖然已退,他卻不能休息,因為還有很多事等著他處理,比如被洪承疇從大遼河堡東面城牆拆下來,磨嘰了將近一個月送到海州,又匆匆從海州帶回來的二十門火炮。

袁崇煥藉著火把的微光看著眼前的二十門火炮,眉頭皺的都要打結了,這會兒他根本就沒辦法把這二十門火炮運回大遼河堡,因為洪承疇已經把毛文龍遣來幫忙的幾艘蒼山船打發回去了,而浮橋根本就承受不了火炮的重量。

這時候再把浮橋給弄斷了那可就真是麻煩大了,因為留在東案斷後的步卒幾乎人人受傷,重傷的更是多達上萬人,浮橋如果斷了,他們怎麼返回西岸,游過去嗎?

就算他們還有力氣游過去,回到西岸之後也會因傷口感染死掉一大半!

沒辦法了,絕對不能把這二十門火炮留在東岸,皇太極要知道了,絕對會拼命來搶,如果被皇太極搶了去,那就是資敵了。

袁崇煥一咬牙,直接下令讓手下親衛將二十門火炮全部推進遼河中!

這會兒他可沒時間在這裡磨嘰,既然火炮運不過去,那就只能推到河裡“藏”起來了。

他是想等有空了,招來毛文龍的船再打撈,省得白白便宜了皇太極。

但是,這訊息傳到洪承疇耳朵裡之後卻變質了,或者說洪承疇讓這件事變質了。

洪承疇真的病了嗎?當然沒有,他是在裝病。

原本,他一直在千方百計想辦法,想著怎麼坑的袁崇煥大敗虧輸!

他思前想後,考慮了很久,卻一直想不出妥善的辦法來,除非自己截斷浮橋,斷了袁崇煥的糧草,不然,想讓袁崇煥大敗虧輸貌似是不可能的。

不過,這種傻事他不會做,因為這樣一來,他自己都完了。

所以,他就開始玩拖延戰術,磨磨嘰嘰的拖時間,想拖的袁崇煥一年都打不下幾座城池來,到時候,依崇禎那猴急的性子,溫體仁再配合著進一堆讒言,拿下袁崇煥也不是不可能的。

卻不曾想,他才磨嘰了個把月,袁崇煥就已經敗了!

收到袁崇煥大敗而回的訊息,他高興的差點沒跳起來,不過,很快,他又高興不起來了,因為,據他安插的親信傳回來的詳細訊息,袁崇煥此戰並沒有多少損失,遼東軍步卒傷亡還不到一成,關寧鐵騎貌似還沒有訊息。

這樣可不行,如果讓袁崇煥“完完整整”的退回來,要把他拉下馬就難了,畢竟他先後取得過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和遼河大捷,要說對付建奴,就他最有辦法,崇禎不大可能為了一場小小的失利就把他給撤了,必須讓他輸的更慘一點才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甚至想過要把浮橋弄斷,將袁崇煥和九萬明軍將士全部留在東岸,讓他們去跟建奴拼命。

不過,他想了想還是沒這麼幹,因為這樣做太明顯了,浮橋可是自己負責修的,這麼關鍵的時候突然斷了,他肯定脫不了干係,他可不想跟袁崇煥“同歸於盡”。

所以,他選擇了裝病,一是為了消極怠工,拖延一下明軍將士渡河的時間,以期望皇太極能率軍追上來,給袁崇煥增加點傷亡;另外也是為了躲在暗處,收集袁崇煥的罪證,爭取一本參上去,直接結果了袁崇煥,自己上位!

這會兒,他就在寫奏摺,因為他感覺袁崇煥的罪狀已經差不多了。

首先,袁崇煥故意拖延時間,一個多月了,連一座小小的海州城都沒拿下來,不知所謂。

其次,袁崇煥有通敵之嫌,竟然趁夜將大遼河堡的二十門火炮推進遼河,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方便建奴過河攻佔大遼河堡。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袁崇煥只會誇誇其談,卻沒有什麼真本事,守寧遠,守錦州,守西寧堡和大遼河堡他貌似都建功了,其實那都是因為建奴全是騎兵,不擅攻城,並不是因為袁崇煥有多厲害。這次他一跑去進攻建奴佔據的城池便原形畢露,大敗虧輸,損兵折將,這樣的人,怎麼能承擔的起收復遼東的大任!

這麼多“事實”加一起,溫體仁再好好操作一下,刺激一下崇禎,將崇禎激怒,袁崇煥應該就完蛋了。

袁崇煥還不知道洪承疇正躲在暗處寫奏摺,準備一舉將他拉下馬呢,他命人將二十門火炮推進遼河之後,又開始指揮已經渡河的遼東軍步卒幫助在阻擊戰中受傷的將士過河,忙活了將近兩個時辰,一萬多傷兵和數千具陣亡將士的屍體才“渡”過遼河,回到西岸。

緊接著,他又指揮關寧鐵騎將大遼河堡南面和北面城牆上的火炮運到東面,以防建奴突襲過河,忙完這些,都快到早上卯時了,這時候,他才將城防安排了一番,然後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去休息。

他不知道,這邊他才剛躺下去,那邊洪承疇便令親信八百裡加急,將奏摺送往京城,告他的狀去了!

第二天下午,袁崇煥才統計完戰損,將海州一戰的情況經過一番潤色寫成奏摺,發往京城,洪承疇的奏摺已經到內閣了。

溫體仁收到洪承疇的奏摺之後,仔細考慮了一番,又匆忙做了一些安排,然後便拿著奏摺“匆匆”趕往乾清宮,找崇禎告狀來了。

這段時間崇禎的心情都很差,因為洪承疇總會時不時發些奏摺回來,暗指袁崇煥故意拖延時間,遲遲不攻打海州,而袁崇煥彙報回來的情況,也從側面“印證”了洪承疇的說法。

海州距離大遼河堡才五十餘裡,這點崇禎是相當清楚的,而袁崇煥卻一直說正在準備,正在準備,他實在不明白袁崇煥在準備什麼!

前幾天,袁崇煥終於發來奏摺,說已經開始攻城了,但是,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四天過去了,袁崇煥卻一直沒有奏摺上報,也就是說,四天時間,袁崇煥還沒有拿下海州城。

海州城有這麼難打嗎?

在崇禎看來,海州這樣的小城池,最多三天時間應該就能拿下來了,要三天都拿不下一個小小的海州,後面的遼陽和瀋陽需要多少天,三十天還是三百天!

這天下午,正當他對這遼東地圖,皺眉沉思的時候,曹化淳突然在外面通傳:“皇上,首輔溫大人求見。”

難道是遼東有訊息了嗎?

這段時間,只要遼東傳來奏報,不管是袁崇煥的還是洪承疇的,溫體仁都會第一時間送過來,跟他一起分析遼東的形勢,對這點,他還是比較滿意的,這個首輔對國家大事如此“重視”,自己果然沒看錯人!

這會兒他正等的心焦呢,一聽說溫體仁來了,他立馬朗聲道:“快傳。”

很快,溫體仁便拿著一份奏摺急匆匆的走進來,還不等崇禎開口問話,溫體仁便趴在地上,“焦急”的道:“皇上,不好了,遼東大敗,袁崇煥損兵折將,狼狽逃回大遼河堡!”

“什嗎!”崇禎聞言,驚的直接從椅子上蹦起來,遼東大敗,怎麼可能!

他呆愣了一下,這才急吼吼的道:“誰的奏摺,快給朕看看。”

溫體仁連忙從地上爬起來,恭恭敬敬的將奏摺遞到崇禎面前,小心翼翼的道:“這是遼東巡撫洪承疇的奏摺,袁崇煥並沒有將情況上報。”

崇禎一聽這話,心裡就有點慍怒了,打了敗仗還不趕緊彙報,這個袁崇煥,什麼意思,想隱瞞不報嗎!

他匆匆接過奏摺,開啟一看,臉色漸漸變的難看起來,袁崇煥真的是這樣一個人嗎,他真的只會誇誇其談嗎?

這個時候他又開始懷疑了,袁崇煥的種種表現浮現在他的腦海,崇禎元年,袁崇煥信誓旦旦五年平遼,結果,第二年就把皇太極給平到京城來了!

自己省吃儉用,到處摳,每年摳出將近一千萬兩的軍費,養著遼東幾十萬大軍,但是直到崇禎五年袁崇煥總共才收復了兩百餘里失地,這不是誇誇其談是什麼?

去年遼河大捷具體是什麼情況他並不是很清楚,從袁崇煥上報的奏摺來看,遼河大捷的確是靠死守西寧堡,築大遼河堡才最終獲勝的,難道這個袁崇煥真的只會守城不會進攻?

這段時間,他本來就有點緊張過度,以致難以入眠,這會兒一收到遼東大敗的訊息,他頓覺頭暈目眩,整個腦子裡都亂了。

袁崇煥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真的搞不清楚了,正好,溫體仁就在跟前,他不由問道:“長卿,你認為袁崇煥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能承擔起收復遼東的重任嗎?”

溫體仁裝出一副惶恐的樣子,小心翼翼的道:“這個,微臣和袁大人不是很熟,不敢妄加揣測。”

崇禎卻是不依不饒道:“說說你的看法。”

溫體仁這是在欲擒故縱,他早就準備了一堆壞話,什麼不敢妄加揣測,他只是為自己胡說八道埋下伏筆而已,他就知道崇禎不會輕易“放過他”,這話都問出口了,他不回答,崇禎這性子,能答應嗎!

他仍舊裝著一副惶恐的樣子,小心翼翼的道:“皇上,真要微臣說,那微臣就實話實說了,如有冒犯,還請皇上海涵。依微臣之見,這袁崇煥最起碼是不思進去,什麼五年平遼,他就是在騙皇上!遼東每年軍費將近千萬兩,養著二十多萬大軍,他又幹了些什麼呢?連續數年,無有寸進,皇上不催促,他就不出兵,六年了,要不是皇上英明,去年硬逼著他出兵,這會兒他可能還窩在關寧錦防線睡大覺吧!”

這連帶拍馬匹的損人方法是崇禎最喜歡的,他不由點頭道:“嗯,這個袁崇煥的確有點不思進取,朕不逼他出兵,他就窩在那裡不動,這樣怎麼收復遼東!”

溫體仁又接著道:“微臣以為,這袁崇煥也沒什麼本事,他只是運氣好而已。傳聞,當初寧遠大捷就是因為一枚炮彈擦傷了努爾哈赤,建奴才退兵的。寧錦大捷則是因為毛文龍在後方不斷騷擾,皇太極擔心後院起火才匆匆撤兵。還有遼河大捷,聽聞全是火炮之功,這會兒他卻把二十門火炮推進河裡,簡直是不知所謂。這次海州的大敗足以說明,他一旦沒了運氣,就是個庸才!”

崇禎聞言,臉色又有點難看起來。

溫體仁之所以一直獲得崇禎的信任,就是因為他說話能順著崇禎的脾性來,比如說袁崇煥這件事,如果溫體仁直接開口說袁崇煥是個沒用的飯桶,皇上,您趕緊把他撤了吧,那崇禎反而會懷疑他別有用心,但溫體仁卻不直說,而是拐彎抹角,虛虛實實,將遼東的情況經過一番“加工”說出來,讓崇禎自己去“思索”。

崇禎果然開始思索了,如果袁崇煥真是這麼一個無能之輩,那自己把收復遼東的重任交給他,豈不是浪費時間,浪費糧餉!

這個時候,崇禎已經有點想將袁崇煥撤職查辦了,但他還有點猶疑不定,畢竟他還沒收到袁崇煥的奏摺,遼東到底是什麼情況他還不清楚。

他想了想,乾脆揮了揮手,頹道:“好了,你先下去吧,一旦有遼東的奏摺,馬上給朕送過來。”

溫體仁沒再說什麼,他依言拱了拱手,恭敬的退了出去。

這樣就完了嗎,當然不是。

第二天,彈劾袁崇煥的奏摺便如同雪片般的飛來,大致意思就是從各種途徑獲得了遼東戰敗的訊息,袁崇煥卻一直隱瞞不報,這是有意欺君,必須嚴懲!

袁崇煥是故意隱瞞不報嗎?

當然不是,他那天忙了個通宵,的確累的不行了,一覺睡到當天晚上才起來,第二天,他還要統計戰損,考慮怎麼寫奏摺,所以,直到下午才把奏摺發出去。

崇禎可不知道這些緣由,他看到那些彈劾奏摺已經惱火到不行了,這個袁崇煥,難道真的想欺君嗎,整個朝堂都知道他戰敗了,他竟然還沒把奏摺傳過來!

等到第四天,袁崇煥的奏摺終於到了,當然,他的奏摺是經過一番潤色的,大抵意思就是,皇太極故意設圈套,想引他上鉤,他沒有上鉤,反而乘機幹掉了上萬敵軍,自己這邊損失也不是很大。

崇禎看了,頓時大怒,敗了就是敗了,還說成是挫敗了皇太極的陰謀,簡直無恥之尤!

溫體仁這兩天的鋪墊讓他對袁崇煥已經失去了耐心,他甚至真的以為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和遼河大捷袁崇煥都是靠運氣獲勝的,這麼個庸才,怎麼能擔負起收復遼東的重任,他直接下旨,將袁崇煥撤職查辦,押回京城受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