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卷 第五十章 萬人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卷 第五十章 萬人敵

和州,地處南直隸中部,東聯應天府,西接廬州府,北面是滁州,南面與太平府隔江相望,和州並不大,總共也就和縣和含山兩縣之地,但其位置卻相當緊要,因為過了和州不到百里便是南都金陵了。

這會兒農民軍已經開始圍攻和州以西不到十里的巢縣,而朝廷大軍卻始終未見蹤影,和州知州嚇得簡直惶惶不可終日,要不是擅自逃離自己的轄區很有可能會被皇上給砍了,他早就跑路了!

問題,他待這也沒用啊,聽聞反賊最少有幾十萬之巨,中都鳳陽府和廬州府都被反賊攻下來了,他小小一個和州,男女老幼加起來總共才十多萬人,怎麼可能頂的住幾十萬農民軍的進攻!

這天下午,正當他站在西面的城牆上,考慮反賊打過來的時候怎麼個殉國法時,南門“守將”也就是和縣知縣突然帶著個傳令兵跑過來,興奮的道:“知州大人,知州大人,援軍要到了,援軍要到了!”

這和州知州可沒和縣知縣那麼樂觀,他聞言不但沒有露出興奮之色,反而眉頭微皺,貌似很不感冒的樣子。

援軍?

真的假的?

這人怎麼跑南門去了,援軍不是該從北邊過來嗎?

就算是金陵派來的援軍也應該是從東邊過來啊,南邊哪裡來的什麼援軍?

他仔細打量了一下前來報信的傳令兵,這小夥高大壯實,滿臉剛毅,衣服也沒錯,看上去倒像是朝廷大軍的傳令兵,問題他還是不大敢相信啊,因為鳳陽府和廬州府那邊已經傳來訊息,反賊喜歡玩內外夾擊,他們一般都會先派細作喬裝成各種身份混進城池裡面,等反賊主力一到,他們便在城裡面搗亂,搞的守軍防不勝防,這傢伙是真傳令兵還是反賊派來的細作?

他小心翼翼的試探道:“你是哪位將軍麾下,來了多少援軍?”

那傳令兵拱手道:“小人乃是戚家軍統帥,南都五軍都督府後軍右都督戚元功將軍麾下,戚將軍率一萬戚家軍將士正在渡江,最多還有一個時辰就要抵達和州城了,請大人安排一下,我們戚家軍就在城牆內側紮營。”

和州知州聞言,眉頭皺的更深了,他甚至暗中示意四周的鄉勇,準備把這傢伙拿下來。

戚家軍他當然聽說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連建奴都被他們打的抱頭鼠竄,問題,戚家軍去年已經被皇上下令解散了啊,這件事,因為太過荒唐早就在大明官場傳開了,現在竟然有人說是戚家軍的傳令兵,讓人怎麼不懷疑這傢伙是反賊派來的細作!

他想了想,再次小心翼翼的試探道:“你們奉了哪位大人的命令前來支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傳令兵拱手道:“我們奉了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書,五省總督張大人的命令前來支援。”

這個張大人他也聽說了,的確是朝廷新任命的五省總督,貌似還是沒有什麼問題啊,怎麼辦呢?

和州知州想了想,乾脆點明道:“這兵荒馬亂的,本官也不知道你說的是真是假,要不本官先派人跟你去戚家軍渡江的地方看一下,如果沒問題了,本官再著人準備,怎麼樣?”

他這是實在沒法子辨別真偽了,只能擺明說了,如果是細作,肯定會想方設法留在城裡,長江邊上肯定也不會有戚家軍正在渡江,因為江對面是太平府,反賊這會兒才打到廬州府,是不可能派上萬人跑去廬州府的。

這傳令兵也早就看出來人家在懷疑他了,看看就看看唄,他倒是無所謂,於是他點頭道:“好,請大人速速派人隨我前往江邊檢視,時候也不早了,要不快點,等下我們營盤還沒紮下來就該天黑了。”

這會兒和州知州總算有點信了,他想了想,點了個州府衙門的衙役,又令人小心開啟南門,放他騎馬出去,讓他隨這傳令兵去江邊看看,到底有沒有所謂的“戚家軍”。

這個時候,戚家軍已經在渡江了,有南直隸東盛堂分號事先僱好的數十艘各類商船漁船,他們渡江的速度非常快,一次三四千人,一次三四千人,一刻鍾一趟,不用半個時辰,便能渡江完畢。

那傳令兵正是第一批渡江的,等他帶著和州知州府的衙役來到江邊的時候,第二批戚家軍都已經渡過長江,在江邊的空地上整隊了,那陣勢,長槍林立,狼筅成林,一個個都背挎火槍,腰懸利刃,裝備精良的嚇死個人!

是戚家軍,絕對是戚家軍,那衙役匆匆朝戚元功等將領拱手一禮,便調轉馬頭,往回飛奔而去。

和州知州聽聞真是戚家軍來了,那叫一個激動啊,就差沒跑去江邊迎接了,一開始他不信,真不是他多疑,也不是他謹慎過了頭,實在是因為現在的大明朝堂太奇葩了,從反賊攻佔鄖陽開始,到拿下滎陽,再到肆虐中都鳳陽,前前後後差不多有將近三個月時間,朝廷大軍就算是爬著走,應該也爬到了,但是,直到反賊拿下英山、霍山、六安,乃至廬州府城他都沒看到任何朝廷大軍,這會兒反賊進逼一個小小的和州,朝廷大軍竟然來援了,一時半會他還真不敢相信。

這還不算什麼呢,戚家軍剛進駐和州不到三天,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書,五省總督張斌張大人竟然親率五萬大軍趕了過來,這反應,這速度,他可是知道,這位張大人上任還不到半個月,要按以前那些官員的拖沓勁,這會兒這位張大人可能還沒趕到鳳陽府呢!

張斌的速度的確快的驚人,他趕到和州後並未多做停留,只是休整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他便率六萬大軍直撲廬州府。

這會兒盤踞在廬州府附近的的確是革左五營,老革左馬守應、革裡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改世王劉希堯、亂世王藺養成這五個農民軍首領關係向來很好,他們這會兒因為勢力急速擴張,自信心也有點膨脹了,不願意跟在高迎祥後面當小弟,正好,李自成也想儘量分散官兵的注意力,好一舉拿下關中稱霸天下,所以,他便將計就計,勸說高迎祥幫革左五營把英山、霍山、六安,廬州府城、麻城、商城等大別山周圍的州府縣城全部打了下來,給他們做生息之地,讓他們留在這裡“好好發展”。

馬守應和賀一龍等人自然是高興的不得了,他們都知道,這是“闖王”讓他們分散官兵的注意力呢,他們卻樂得留在此地,反正到哪兒都要面對官兵的圍剿,這大別山可比其他地方可好多了,整個山區方圓數百裡,隱藏十萬大軍完全不成問題,而且,周圍州府遭災並不是很嚴重,相比西北不知道富裕了多少倍,“籌集”十萬大軍的糧草根本就不成問題。

他們都以為,可以依託大別山區跟官兵周旋,官兵來了,就退入山區暫避,官兵走了,就下山劫掠,官兵如果老呆著不走也沒關係,官兵駐守南直隸,他們就劫掠河南和湖廣;官兵駐守河南,他們就劫掠南直隸和湖廣;官兵駐守湖廣,他們就劫掠河南和南直隸。

總之,官兵不可能把整個大別山區都圍起來,因為那樣就算百萬大軍都不夠,他們完全可以憑藉大別山躲開官兵的圍剿,逍遙自在!

張斌會讓他們如願嗎?

這個當然是不可能的,想躲進大別山區逃避圍剿,他們總要躲的進去才行,這會兒張斌已經摸清楚了,革左五營的主力都在六安、廬州、巢縣一線,而大別山的四個入口,英山、霍山、商城、麻城他們根本就沒留多少人駐守。

他們可能想著,朝廷大軍無論從北邊過來還是從東邊過來,他們都可以且戰且退,慢慢退入大別山區,張斌當然不會如他們的願,他剛出和州便兵分三路,一路由李定國和劉文秀率一萬山西邊兵過廬江、舒城,疾奔大別山以北,突襲霍山和商城;一路由艾能奇和馮雙禮率一萬山西邊兵過無為州、桐城,疾奔大別山以南,突襲英山和麻城;而他則率戚家軍、天雄軍和兩萬山西屯衛慢悠悠的往巢縣方向行去。

這會兒巢湖以南還在朝廷的控制之中,而李定國、劉文秀等人又是輕裝前進,張斌還把所有的馬車和大半的戰馬都配備給了他們,這樣一來,他們的奔行速度甚至超過了兩百裡每天,因為他們大半都騎在馬上或者坐在馬車上,只有一小部分跟著馬車跑,跑累了直接和馬車上的步卒一換,坐馬車上休息就行了,一個時辰行進四五十裡根本就不是問題。

馬守應和賀一龍等人也很重視情報的收集,但是,這會兒他們主要的注意力都在廬州府附近,至於其他地方,他們還沒來得及將斥候散佈開來,巢湖以南他們更是一無所知,所以,他們只知道朝廷大軍已經從和州方向往巢縣逼近,對於南面的兩路大軍,他們根本一無所知。

負責進攻巢縣的是左金王賀錦和亂世王藺養成,他們的目標其實不是拿下巢縣進逼和州,而是吸引官兵的注意力,同時將巢縣周邊劫掠一番。

說白了,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撈一把跑路,因為巢縣離大別山有點遠,他們不可能老待在這裡,既然高迎祥請他們做出進逼金陵的態勢吸引一下官兵的注意力,他們乾脆趁官兵來之前,將巢縣周邊洗劫一空,然後,施施然回廬州與老革左馬守應他們匯合,慢慢退回大別山區。

所以,他們壓根就沒有進攻巢縣,只是將巢縣團團圍住,然後輪流去巢縣周邊劫掠,你一天來我一天,搶的不亦樂乎。

張斌率軍從和州出發的時候,他們已經劫掠的差不多了,所以,朝廷大軍還沒到巢縣,他們便開始往廬州府城方向撤退了,他們自以為技高一籌,卻不知張斌比他們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張斌所率的四萬大軍剛施施然趕到巢縣,那邊李定國和劉文秀已經撇下步卒,率騎兵狂奔至霍山,城內的農民軍甚至沒來得及關城門,李定國便率兩千餘騎直接從東門衝了進去。

城內的農民軍真是沒想到啊,因為這裡是大後方啊,他們才剛收到官兵進逼巢縣的訊息呢,誰知道官兵便突然出現在城外,而且,李定國還陰的很,他壓根就沒讓人打任何旗幟,就這麼輕騎狂奔,如旋風般的直奔霍山城東門,城內的農民軍甚至都以為這是馬守應和賀一龍他們手下的主力騎兵,所以壓根就沒想著關城門,甚至箭矢都沒準備放!

等李定國率軍來到近前,城內的農民軍才發現,這些人是官兵,不過,這會兒已經來不及了,李定國之勇猛,那真是嚇死個人,他根本就不管城裡有多少守軍,也不管城牆上已經開始下起箭雨,就那麼揮舞著長槍直接衝入城中。

這城中的守軍雖說有四五千人,但都是些剛參加農民軍不久的新兵,他們甚至連兵器都還沒配齊,那裡會是明軍精騎的對手,李定國進城之後,便飛身下馬,率領上千精銳從城門後面的階梯飛快的往城牆上衝去。

這會兒守城的老管隊已經組織人馬將臺階上面堵的嚴嚴實實,如果是一般人,衝上去非被亂槍捅成馬蜂窩不可,但李定國可不是一般人,他的勇猛那是出了名的,他的外號說出來也嚇死個人。

開始的時候,世人還只是稱他“小尉遲”,也就是說,他剛開始領兵打仗的時候,世人就將他比喻為大唐開國猛將,鄂國公,右武侯大將軍尉遲敬德。

但是,到了後面,人們發現,“小尉遲”都不足以形容他的勇猛了,所以,後面世人便送了他一個更威猛的外號,“萬人敵”!

以一敵萬,當然是誇張的說法,但是,光是東面城牆上數百農民軍新兵還是擋不住他的,只見一陣槍影閃過,那城牆上的農民軍步卒便如下餃子般的掉下來,很快,李定國便率軍衝上了城牆,搞得後面的劉文秀哇哇大叫道:“定國哥,你別全殺光了啊,好歹給我留幾個啊!”

城牆上的守軍聞言,直接趴地上降了,開玩笑呢,堵臺階那麼一大堆人都不夠他一個人殺的,他們這些人衝上去找死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