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重徵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四章 活動板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零四章 活動板房

清查皇莊的同時,通州的重建工作也一直熱火朝天地進行著。[com

沒了土地糾紛,各處安置點都順利地開始運行。除了一小部分富戶在城中自行重建外,原來就在通州城居住的百姓,多數安置到城門外的四個安置點。然後再在從京師到通州的官道旁,每八里設一個安置點,每個點少則數千人,多則上萬人,基本上就把通州的十萬人口暫時安置了。

既是安置點,首先要解決住的問題。現蓋房子肯定是來不及的,而且通州城外的四個安置點只是臨時居住,也不可能蓋成永久性的房舍。

過去逃荒的難民,一般是自己搭窩棚,說白了就是用幾根木頭搭個架子,上面鋪些枯草,這就算是個窩了。雖然搭起來很容易,但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只能遮陽,擋小風也湊合,可是一旦刮大風或是下雨,窩棚就完全沒有作用了。而且時值深秋,天氣越來越冷,窩棚的禦寒效能太差,還不防火,朱由檢自然不會採取這種手段安置難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另外一種就是帳篷。帳篷最早是遊牧民族發明的,後來在軍隊中也開始採用,主要材質是木條、帆布和毛氈。它的優點是輕便、擋風、擋雪,缺點則是防雨效能較差,並且也不防火。對於草原上的民族來說,帳篷不防雨無所謂,因為大草原上本來就乾燥少雨;但對於華北平原來說,現在正是秋雨連綿的季節,下上半天雨,帆布就全溼透漏水了。

但是有帳篷總比沒有強。早在京師保衛戰之時,朱由檢就命兵部和工部大量採購帳篷,一時間還在京師之內掀起了一股趕製帳篷的熱潮。現在單是在通州,就發放了五千頂帳篷,平均分配於八個安置點中。每頂帳篷可容納二十多人睡覺,理論上已經可以滿足全部難民的需要。

除了帳篷以外,還有一件新鮮玩意第一次在這個時代亮相了,那就是活動板房。

在前世,活動板房可是司空見慣的東西,凡是建築工地都能看到。它以輕鋼為骨架,以夾芯板為圍護材料,各構件之間用螺栓或鉚釘連線,可以方便快捷地進行組裝和拆卸,並可實現臨時建築的通用標準化。

與同為臨時居所的帳篷相比,活動板房有幾個重要的優勢。首先它的保溫和防雨效能非常突出,不次於永久建築。而帳篷就差多了,尤其是防雨這一點,比如說在多雨的江南地區,蒙古人的帳篷就幾乎無用武之地,甚至連用茅草搭成的窩棚都不如,因為布還吸水。

第二,活動板房的耐用程度大大超過帳篷。帳篷的主要材料是帆布,用尖銳的東西一劃就破,在風吹日曬中磨損也比較快,頂多用上兩三年,布料就糟了。而活動板房則不同,只要不用大錘砸,板材的漆面平時注意維護一下,用個十年八年一點問題也沒有。

第三,活動辦法的防火效能較強,這一點在大量人口聚居的安置點尤為重要。在歷史上,難民安置點發生火災屢見不鮮,造成的傷亡甚至比災難本身更大。因為無論是窩棚還是帳篷,都是沾火就著,火勢極易蔓延。而活動板房就不同了,材料本身就防火,搭建也非常整齊,火勢想快速蔓延幾乎不可能。

朱由檢做為穿越之人,當然要儘可能地把現代的先進事物引進到這個時代中。太高科技的東西當然不成,但像活動板房這種東西,在技術上並不難做到,古人只是沒有想到而已。

最早他是在兵工廠對孫元龍等人提出活動板房的概念的,目的也是用於軍事。孫元龍等人立即按照朱由檢的描述進行試製,很快就製成了。本來活動板房的搭建與普通住房就大同小異,都要遵循建房的力學結構。對於古代的能工巧匠來說,用鋼做梁根本就不是問題。

惟有用於圍護的板材,在現代是用保溫材料與水泥製成的複合板。但這個時代還沒有這些東西,工匠們便用木板外釘鐵片代替。雖然與現代的板材相比效能差了些,但還是可以使用的。

因此兵工廠早就開始批量生產活動板房的零件,尤其是京師保衛戰結束後,朱由檢更是命令孫元龍劃出一半人手趕製活動板房。從京師到通州的官道上,每天都是車水馬龍,一套活動板房的材料送到以後,就由工匠當場組裝。

別說是難民,就是那些見過些世面的官吏,眼見著一幢嶄新的房屋,在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內,就如同變戲法一樣出現在眼前,也全都驚愕地張大了嘴巴,終於忍不住大聲喝彩起來!

但是相對於帳篷,活動板房的數量還是比較少的,朱由檢並未把他們隨意分發給難民,而是用作了辦公場所和工人宿舍。

所謂的工人,其實就是朱由檢從難民中新招募的,過去都是通州城的普通百姓。這些人早就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了土地,或是在城中做點小買賣,或是為達官貴人服務,或是靠在大運河上賣苦力為生。現在通州城燒了個精光,他們賴以為生的環境不復存在了,如果單純靠救濟,則肯定會成為一個沉重的包袱;如果撒手不管,那就肯定會餓死人。

但是朱由檢可不會為這種事發愁,他正好借用這個機會,從難民中大量招募工人。這可不比在秦王莊時,那時候是從有地的農戶中招人,想招到人,就必須出比較高的薪水。現在則不然,難民哪還有選擇的餘地,只要給工錢,甚至只要讓他們吃飽飯,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應徵。

短短三天時間,通州的八個安置點就招募了兩萬工人。待遇是包一日三餐,每月工錢五百文,也就是半兩銀子。即使是這麼低的待遇,報名處都擠破了頭,不少因為身體太差而被刷下來的人忍不住眼淚汪汪,圍在附近不肯離開。直到顧炎武親口向他們保證,當不上工人的,以及所有婦女老幼,官府都會妥善安置,保證他們不至於餓肚子,眾人這才半信半疑地各自散去。

當天深夜,疲憊不堪的顧炎武向朱由檢彙報了招工情況後,略有些擔心地問道:“一下子招募這麼多工人,陛下要作何用處呢?”

朱由檢則胸有成竹地笑道:“這個簡單,要想富,先修路!”

書友群321669195,歡迎加入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