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投資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1349、定向就業協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349、定向就業協議

付秉林的話一說出口,在場所有人都目露擔憂的看向夏景行。

本以為夏景行年輕氣盛,會氣的暴走,結果並沒有。

夏景行反應的很冷靜,微微一笑,然後目光直直地盯著付秉林。

“付校長,我其實想聽聽你對校企合作的理解。

如果你能說服我, 那我就收回現在拿出來的合作方桉,按你們的要求辦。”

付秉林澹澹道:“夏總,我對貴司掏出來的合作方桉,大多數合作細節都是認可的。

包括你們要求派駐財務人員到積體電路學院辦公,監督捐贈資金的使用情況,我也是非常認可和理解的。

但唯獨一點, 我不認可!

積體電路學院的學生入學就與復興半導體簽訂定向就業協議,而且一簽就是四年。

這可能會讓家長和學生產生很大的顧慮,影響積體電路學院的招生情況。”

夏景行曬然一笑:“這事好辦!招不夠學生的話, 就先少招一點,反正積體電路學院只是草創,也不具備一上來就大規模招生的師資力量和教學經驗。”

付秉林還想再勸說幾句,但是被夏景行打斷了。

這次夏景行就沒再擺什麼好臉色了。

“付校長,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復興工業的這50億人民幣不是做慈善。

與其說是捐贈給青木大學,不如說是捐贈給中國半導體事業。

我們之所以選中青木大學作為我們最大的合作物件,是因為這是一所人才輩出的名校,尤其是晶片專業人才,青木系差不多佔據了國內的半壁江山。

在座的除了我以外,全部都出自青木大學,可謂人才濟濟。

現在國內半導體產業全面落後於歐美日韓,缺乏半導體人才、留不住半導體人才、半導體人才向其他行業流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些都是制約半導體產業向上發展、向更先進技術邁進的不利因素。

如果還搞什麼獨立精神,自由思想, 那就是繼續保持一盤散沙,無法把所有力量凝聚成一個拳頭。

這對國家來說,不是什麼幸事, 是落後和悲哀!

科學家真的沒有國界嗎?

他們每個人發揮的聰明才智,開發的技術專利,主要是服務於供職機構所在國家的,給其他國家帶來的好處,美名其曰開源,其實人家一直握著底層架構,想把你家什麼時候拆了,就什麼時候拆了。”

夏景行說話的語氣變得越來越嚴肅,看得一旁的鄧鋒三人心驚肉跳,生怕夏景行與付校長談崩了。

付校長面沉如水,夏景行把積體電路學院每年的畢業生一網打盡,不是復興半導體職業學院,又是什麼?恐怕以後五道口職業學院都要改名了!

雖然現在全校的管理層、教授都很期盼這筆建校以來最大的個人捐贈,包括他也很希望成功拿到捐贈,但夏景行的要求讓他很是為難,也有點落第一名校的面子。

夏景行和付秉林一時間都不說話了,場面氣氛變得有些尷尬。

鄧鋒向來長袖善舞,立馬站出來打圓場道:“付老師, 夏總說話一向直來直去,你別見怪。

不過我覺得夏總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假如不與學生入校就簽訂定向就業協議, 萬一那些學生畢業後改行了怎麼辦?

這絕對是國家、學校、企業、學生四方共同的損失!

半導體專業的優秀學生大規模的流向復興半導體,這樣復興半導體就能夠逐漸填補人才短板,在追蹤國際先進技術上取得突破,國家也可以漸漸擺脫對晶片進口的依賴。”

夏景行微笑著點頭,非常認可鄧鋒這番話。

他已經挑明了,捐錢給青木大學是帶有一定私心的。

復興半導體近年來一直沒停止過對於人才的收集步伐,挖牆角甚至已經挖遍了全世界。

當積體電路學院建成後,復興半導體就相當於有了自己的人才儲備庫,人才獲取困境會有所緩解。

若干年後,一批又一批加入復興半導體的積體電路學院畢業學生,經過不斷的磨礪和大浪淘沙,其中勢必會有一批佼佼者脫穎而出,乃至成為引領中國晶片產業發展的頂級科學家。

這些頂級人才,才是夏景行最為看重的。

毫不誇張的說,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投資見效最慢的行業。

區別於在線教育的股權投資,而是指“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未來很有可能發生這種情況——即便復興工業與青木大學合作建起了積體電路學院,但頂級人才短時間內都不會湧現出來。

需要經過五年、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沉澱和打磨,才會有真正的璞玉誕生。

從投資回報率來講,短期內,捐建積體電路產業學院,可能還不如拿著錢去挖人來的方便和高效。

但拉長時間線來看,儘可能早的重視起對於半導體人才的培養,絕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半導體大牛、博士,也是由本科生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不從小樹苗時期就開始精心呵護,永遠不可能長出參天大樹。

當然了,他的精心呵護,也不是毫無條件,更不是替他人、替他國做嫁衣。

期限為四年的定向就業協議,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只要學生們加入了復興半導體,公司還會想辦法栽培他們,同時以“優厚的技術人才待遇、尊重人才的企業氛圍”讓他們留下來長期為復興工業工作。

假如沒有定向就業協議這一限制,萬一學生一畢業就出國,且再也不回來了,咋辦?

這就屬於好心辦壞事了,錢也沒花在刀刃上。

鄧鋒勸完付秉林,又開始勸夏景行:“夏總,付老師的擔憂其實也很正常,希望你能站在他的角度予以理解。

青木大學作為國內的頂尖學府,畢業學生的服務物件是全國全社會,如今只給復興工業一家公司定向培養半導體人才,難免會引起別人的誤會。”

夏景行笑道:“就讓他們誤會好了,不服氣的話,自己也掏50億選擇跟某所名校合作就是了。”

鄧鋒苦笑,50億哪有那麼容易就掏出來。

整個國內,能輕鬆掏出這筆錢的,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另外,作為大金主,夏景行對自己捐建的學院提出點要求,其實也不算過分。

深深認識到這一點的鄧鋒,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和稀泥的解決方桉。

“夏總,我認為四年的協議期還是過長了一點,改成兩年時間比較恰當。

另外定向就業協議把積體電路產業學院的學生一網打盡,短期內學校可以支援,但長期的話有些說不過去。

我認為,復興工業應該與青木大學簽訂一個附加協議,規定一個合作時間,等時間一到就取消定向就業協議,讓學生們自己選擇未來的人生道路。”

夏景行笑了笑,回答道:“積體電路學院可是減免全部學費的!

免費師範生都還需要履約服務十年,我們要求四年不過分吧?

而且每個人的第一份工作,對未來的職業道路影響很大,兩年時間可培養不出人才。

四年時間一到,學生可以選擇繼續深造,也可以自己創業,或者跳槽到其他半導體公司,復興半導體都不會做任何阻攔。

至於你說的規定合作時間,時間一到就自動取消定向就業協議,我覺得可以支援!

但是時間有講究,等到中國半導體徹底崛起了就取消吧,學生們愛幹啥就幹啥,復興半導體不會再干涉積體電路學院的管理。”

付秉林這時說道:“能考上青木的學生,即使家庭貧困,也不用操心學費的,學校有很多的獎學金,而且各地官府也會獎勵考上青木的學生。”

夏景行懂了,言下之意就是不差錢是吧?

“付校長,你還是堅持認為學生不應該簽署定向就業協議,對吧?”

聽著夏景行的最後通牒,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成敗在此一舉,關鍵看青木大學方面的態度。

時間過得很慢,付秉林不知道沉默了多久,終於長嘆了一口氣,彷佛是做了很重大的決定一樣。

“定向就業協議中規定的企業服務時限縮短至三年。

另外,從首批畢業生算起,畢業自積體電路學院的前五屆學生都與復興工業簽署定向就業協議。”

夏景行大概在心裡算了算,也就是說九年後,復興工業就要放棄對對積體電路學院的人才壟斷。

放棄了壟斷也不可怕,畢竟復興工業的員工待遇在國內也是排的上號的,足以吸引那些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學生,夏景行對此有著充足的信心。

而且復興工業之後還要派遣員工去積體電路學院充當客座教授,復興半導體的優秀員工還要回校給師弟師妹們做“就業指導”。

復興工業就算失去了對積體電路學院的一定控制權,依然可以對這所學院形成深深的烙印,在招聘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和快人一步的效果。

“我們雙方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好和國家好,一所專業的積體電路學院的誕生,可以幫助國家完成零的突破,可以讓學半導體專業的學生跟著受益。

這兩點都是放在第一位的!

企業和學校可以犧牲部分利益,可以放下一些爭議。

付校長既然讓步了,那我們也讓一步,就依付校長的意見辦吧。”

夏景行的回答,讓房間內剛剛劍拔弩張的氣氛瞬間消失了,所有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這時,夏景行又開口了,“50億人民幣的捐贈經費,將分成九年、九期進行撥付。

首年首期撥款為10億元,此後八年,每期撥付5億元。

在此期間,青木大學必須保證每年從學校財務系統撥付不少於復興工業捐贈數額的資金用於積體電路學院的建設工作。

如果學校資金撥付不到位,或者復興工業捐贈資金使用不當,復興工業有權單方面終止捐贈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