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砒霜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九章:上古三大奇書怪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二十九章:上古三大奇書怪譚

馬鈺道:“巾幗不讓須眉,替父從軍花木蘭,褰裙逐馬李雍容,黃天蕩梁紅玉擂鼓戰兀術,太平公主鏖戰娘子關,這幾位女中豪傑,道長不會不知道吧”?

張老道頭上有些冒汗,馬鈺所說的四個人中,其中三個他是知道的,可那個褰裙逐馬李雍容他壓根就沒有聽說過,別被這丫頭假編個名字給騙了,張老道心思縝密,故意裝出一副不恥下問的模樣,和顏悅色的道:“這褰裙逐馬李雍容出自什麼典故,張老道才疏學淺,還望道友不吝賜教”?

馬鈺道:“北朝樂府《李波小妹歌》有云: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雙……”。

張老道道:“如此說來這李雍容的騎術和箭法都相當了得”?

馬鈺道:“不錯,李雍容正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典範”。

張老道道:“歷史孤證不足為據,道友此行不是要與貧道切磋兵法嗎”?

頭一個回合,馬鈺佔了上風,對張老道的懼意漸去,面色從容自若的答道:“敢問道長如何切磋”?

張老道道:“兵法之妙,存乎一心,世間莽夫難窺其中真諦,正所謂胸中旋日月,一語定乾坤,我們之間切磋兵法,不呈口舌之利,不見刀兵之苦,有問有答可矣”。

馬鈺道:“勝負如何判定”?

張老道道:“有問無答,即為落敗”。

馬鈺微微點了點頭道:“請道長明示”。

張老道道:“既然道友如此謙讓,貧道恭敬不如從命,請問道友,兵法中何為《三略》、《六韜》”?

馬鈺稍一沉吟,朗聲答道:“《三略》分上、中、下三篇,內容比較簡單,主要闡述的是治國興邦、統軍馭將的方略,也涉及一些用兵打仗的具體計謀與方法。其思想體系雜糅各家,尤以吸收儒、道兩家學說為多。因此《三略》雖以兵書著稱,實則是一部政治謀略著作”。

馬鈺一席話,在座各色人等都驚為天人,就是張老道也連連點頭,安贊眼前這小姑娘學識超群。

馬鈺抿了一口水,繼續侃侃而談:“所謂《六韜》,指的是有關戰爭的六種韜略。全書分文、武、龍、虎、豹、犬六卷,共六十篇。以呂望(姜太公)與周文王、周武王問對的形式,闡述了關於治國理兵的基本方略,以及指揮戰爭謀略。其中文韜、武韜兩卷主要論述戰略問題,龍韜一卷論述將帥問題,虎、豹、犬三卷論述各種條件下……”。

馬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講了小半個時辰,她吐字清晰,條理分明,引經據典,字字珠璣,雖是長篇大論,卻人人聽得津津有味。在座的人大多行伍出身,都多多少少的研究過一些兵法,可大多都是些《孫子十三篇》《吳子兵法》《司馬法》《尉繚子》之類的,但也是淺嘗輒止,沒有人去深究。馬鈺年歲不大,對這些冷僻的古兵法卻能做到對答如流,足見她平時為此付出過極大的心血。

候七、邢慧傑和馬鈺相處日久,稱得上耳鬢廝磨,竟也不知道她還有如此能為,心中不禁對這個斯斯文文的閨蜜肅然起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老道更是挑雙指贊成,渾然忘卻了對面這個嬌小的女子是他強勁的對手。張老道的態度足以證明馬鈺的答案是準確的。本來回答出這樣一個刁鑽的問題,馬鈺該沾沾自喜才對,但她面無表情的道:“道長,這回輪到您了”。

張老道抖擻精神,聲若洪鍾的道:“請道友出個題目,由貧道作答”。

馬鈺笑吟吟的道:“道長聽好了,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和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有什麼共同之處”?

張老道聽了馬鈺的問題,先是一愣,然後強詞奪理道:“《戰爭論》就是抄襲的《紀效新書》,這兩本書一脈相承,有非常清晰的歷史傳統,你卻非要在裡面找其中的不同點,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張老道的胡攪蠻纏讓馬鈺無所適從,她根本沒想到張老道為老不尊,竟然不惜編造謊言來搪塞馬鈺的發問。張老道的回答雖然是無中生有,卻迎合了某些人特有的精神勝利法。張老道不著邊際的回答,竟然還贏得了如雷般的掌聲。

馬鈺沒想到自己提出的問題,被對方以這樣一種無賴的方式化解了,馬鈺擅長謀略,做事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但現場應變能力較差,面對張老道的無賴,馬鈺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張老道扳回一局,沒給馬鈺反擊的機會,馬上向馬鈺提出了第三個問題。“姑娘博古通今,實在是人中龍鳳,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奇門遁甲》《***》以及《魯班書》被稱為上古三大奇書,不知姑娘對此有何心得,望不吝賜教”。

張老道這一招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剛才他和馬鈺交鋒僥倖戰成平局,對馬鈺的輕視之心頓去,知道面前這個姑娘雖然年歲不大,卻學識淵博,只怕普通問題難不住她,便找了一道幾乎無解的難題,周圍在座的二三百人,能夠解答這道難題的人最多不過三個。

本來張老道還有一點兒仁厚之心,可杜勇對他有知遇之恩,這場賭局他是無論如何也輸不起,因此才找了個刁鑽古怪的題目,倒不是有意難為馬鈺。

張老道出完了題,幸災樂禍的看著馬鈺,只是她遮陽帽的帽簷壓的低低的,還帶了一副碩大的墨鏡,實在看不出馬鈺的表情如何,只聽到她一口標準的京片子侃侃而談道:“有問有答,小女子就班門弄斧了。這個班門弄斧的魯班,傳說就是中國古代三大奇書之一《魯班書》的作者,書中記載著建築、道術醫療、法術的咒語和符。這是一本邪書,據說學了魯班書要“缺一門”(鰥、寡、孤、獨、殘總要佔一樣)所以這本書又叫《缺一門》,雖然其中不乏搬山卸嶺的法術,更多的是讓人難以啟齒的邪術(誘美女脫衣術等等),難登大雅之堂。

《魯班書》雖然有名,但並沒有真本流傳,多為後世假其二名冒之。不知道長是否藏有珍本,如果有還是早公諸於眾的好,此書不祥,雖說道長是化外之人,只怕也難逃這缺一門的千年詛咒”。

張老道臉色一變,說話的語調都變了:“一派胡言,《魯班書》哪有如此邪惡,只是些村氓鄙夫以訛傳訛罷了。”卻沒有否認自己曾經見過《魯班書》。

馬鈺根本不相信那些被傳的神乎其神的法術,現在張老道緊張的不得了,也正說明他心虛。馬鈺不願讓他當眾出醜,又接著道:“《***》的格調要比《魯班書》高出一籌。傳說作者是大唐初年兩個非常有傳奇色彩術士袁天罡和李淳風合著的,他們接到李世民的旨意,推演大唐王朝的未來。兩個人挑燈夜戰,尤其是李淳風越算越入迷,不但算出了今後的大唐盛世,還算到了兩千年後,此書有圖有讖有頌,雖然晦澀難懂,但事後證明書中預言都一一應驗。比如說書中曾經準確預言了武則天亂唐,朱元璋登基,崇禎皇帝吊死煤山等等。《***》第三十九象,更是準確的預見到了中日之間的這場戰爭”。

世上居然還有這種未卜先知的奇書,周圍的人都伸長了耳朵,想聽聽《***》中預言中日戰爭最後的結果如何,哪知馬鈺只說了一句:“《***》三十九象其頌曰:一朝聽得金雞叫,大海沉沉日已過”就再也不說話了。

周圍的人面面相覷,都是一頭的霧水。張老道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他精於義理,顯然早已經知道了《***》上所預測戰爭的結果,而且推算的結果對他非常不利。過了好一會兒,他才不耐煩的揮了揮手道:“都是些捕風捉影的無稽之談,你繼續說”。

馬鈺臉上露出一抹喜悅,說實話她對《魯班書》《***》也是人云亦云,沒有做過細緻的研究,如果張老道不是心虛,而是繼續追問,馬鈺非露出馬腳不可。可是《奇門遁甲》就不同了,馬鈺曾經跟隨宋老大在高東島上學習精研《奇門遁甲》長達一年多時間。

馬鈺外冷內熱,生性淡泊,非常適合鑽研這種晦澀難懂的玄學,再加上她在燕大所學,把兩者加以彙總,對《奇門遁甲》有了更獨到的見解,在這個領域儼然已經成為一個深藏不露的高手。

張老道也精於此道,自持用《奇門遁甲》來難為馬鈺,他有必勝的把握,萬沒想到假李鬼遇到真李逵,馬鈺一開口就讓張老道錯愕不已。

馬鈺先是不慌不忙的喝了一口茶水,然後才慢條斯理的道:“中國上古三大奇書中,只有《奇門遁甲》實用性最強,許多人不明就裡,認為這本書講述的是玄學,殊不知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兵書,‘學會奇門遁,來把天下論’,這是後漢三國諸葛亮對《奇門遁甲》的評論。

而後世的李績(徐茂公)劉伯溫等人都是此中聖手,用他們在《奇門遁甲》中領悟出的兵法,輔佐君主改朝換代,開疆擴土。正因如此,《奇門遁甲》也成為中華第一奇書,婦孺老幼,人盡皆知,但見過珍本的廖若殘星,能夠參透此書的更是鳳毛麟角。由於書中所記載的東西太過高深,有不少人心智不足,研修此書時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卻又不能領悟書中的微言大義,成為不韻世事的書呆子,這也是傳說中看《奇門遁甲》能夠把人看瘋的由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