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穿越從泰坦尼克號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0 東京印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0 東京印象

宋煒臣開始沒什麼興趣,不過得知美華公司手裡有粵漢鐵路的合同後,態度馬上變得積極了。

他到了上海和林一民洽談後,同意和美華公司成立揚子機車製造公司,總投資00萬,雙方各佔一半股份,宋煒臣以工廠、工人、土地等入股,而美華公司則是負責提供技術設備,還有部分資金。

為了方面管理,整合資源,林一民和宋子文商量後,在武漢成立漢陽工業集團,把漢陽鐵廠、揚子機車製造公司等相關業務併入新公司內。

新的漢陽工業集團已成立就從各方面控制力揚子機車製造廠,有感於此,宋煒臣不久便把整個揚子機器製造廠併入漢陽工業集團,並擔任董事長,而集團的總經理則由宋子文擔任。

併購了揚子機器製造廠這家湖北最大的民營製造工廠後,加上漢陽鐵廠,漢陽工業集團再次成為中國最大的工業集團。湖北也超過上海,成為中國的工業重心,這東方的芝加哥總算恢復了幾分張之洞時期的氣派。

有些可惜的是,受限於湖北的經濟政治狀況,漢陽工業集團一直沒能完全發揮威力,不過圍繞著粵漢鐵路這一重大項目,漢陽工業集團依舊能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前行。

日本人再次眼紅了,粵漢鐵路沒他們什麼份。他們聽到後興沖沖地要加入進來,但無論是匯豐、美華、還是花旗都不能讓日本人插手的。匯豐銀行明確表示,粵漢鐵路不是滿鐵!日本人的貪心要收斂一下了。

在英美財團的聯合排擠下,日本人再次悻悻而歸,就算日本顧問、日本大使跑到北京去恐嚇擺爛也沒用。

至於法國人,心裡有些吃味,知道沒自己什麼事後,便把目光放在了西南鐵路上。可惜,鐵路修好了安南段,但受限於雲貴川一帶的地形,西南鐵路進展緩慢。??????

日本,東京灣。

風平浪靜,港灣內停泊著數不勝數的船隻,其中有不少都是萬噸級以上的巨輪。船隻進進出出,熱鬧非凡。

這樣的良港在日本還有很多,特別在瀨戶內海沿岸更是比比皆是。上天好像有公平,雖然沒有給這個島國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找遍全世界,沒幾個國家有那麼多優良的海港了,這對對外貿易,發展經濟的好處不言而喻。

東京地區是日本的心臟,集中了這個島國的精華,工業、文化、經濟、政治中心都在這裡。特別是(東)京(橫)濱工業帶,更是佔據了日本三分之一的工業。

司徒南眼神複雜地看著這座城市。幾十年前,美國佩頓艦隊敲開了這裡的大門,卻讓這個島國警醒過來,發憤圖強。

幾十年後,美國人再一次光臨這裡,把這裡炸成廢墟,但十年後,這裡卻更加頑強的站了起來。

歷史總有相似的一面,似乎這島國之人真像蟑螂一樣頑強,除非像捏蝨子一眼,捏爆它的肚皮,再狠狠地用手一搓?????

“永元,東京的行情怎樣?”司徒南問秘書何永元。

“好多了。”何永元道。

“好多了?”司徒南有些不滿。

“呃,”何永元馬上意識到自己口誤,解釋道,“今天春的時候,日本爆發戰後經濟危機,大量企業倒閉,銀行遭到擠兌,股市連連下挫,政府連連籌集金融貸款,這才緩和下來。要想前兩年一樣繁榮是不大可能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還差不過。”司徒南頭,不僅是日本,美國也爆發的戰後經濟危機也越來越嚴重了,中西部的農場主大量破產,他們的土地牲畜也落到了銀行家手裡。

農業蕭條對富國銀行這樣的大財團來有好處,可以輕易地收購平時垂涎三尺的西部中銀行,把他們變成自己的分行,同時也從破產的農場主手裡得到大量的土地、牲畜。還好,那些農場主在一戰的時候都賺了不少,現在沒有了大量的戰爭性訂單需求後,把賺到的錢吐出來也很正常。

這一,無論是美國財團還是日本的財團也是一樣,日本的經濟雖然蕭條,破產的都是中企業或者農民,三井、三菱等財團依然可以大獲其利,用比較的代價就可以兼併了一些不錯的企業。

司徒南看過東京的工業區,讓他震撼的造船和制鐵。一戰後,日本的造船和制鐵工業突飛猛進,發展驚人,這個國家對於制鐵和造艦的瘋狂並不是目前亂臣一片散沙的中國人可以體會的。

“把一國的財力全部用來投資重工業,或許這方面只有斯大林那個暴君才能跟日本有的比了。”司徒南想道。

“日本這個國家潛力驚人,三井、三菱等財團是我們的競爭對手。雖然現在日本的經濟不景氣,但他們此前獲得的利潤足以讓日本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推進。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要阻擊一下他們,不能讓他們發展得太輕鬆。”

司徒南告誡道。根據美華公司在日本收集的情報,現在日本最大的制鐵廠八幡制鐵鋼產量達到0萬噸。

相比之下,目前漢陽鐵廠的那幾萬噸鋼產量實在讓人心虛。讓人氣憤的是,八幡制鐵的原來大部分來自中國大冶,大冶鐵礦的鐵礦砂和冶煉出來的生鐵被運到日本冶煉成鋼,然後生產成各類機器產品。

除了八幡制鐵,輪西制鐵、釜石礦山、富士制鐵、東洋制鐵、三菱制鐵、九州制鐵等一批鋼鐵企業也紛紛興起,所需煤鐵原料也來自中國、朝鮮,所以日本對於資源的渴望最為迫切。

平心而論,對於一個幾乎沒有煤鐵資源的島國來,能有一批八幡制鐵這樣的企業崛起,這樣的成就放在哪裡都是炫目的。

“唉,現在日本可囂張了,連艦炮幾乎都可以實現國產了。”何永元嘆道。他剛剛看到關於三菱造船廠的調查報告,心裡有些感慨。

“誰不是呢?原本是英國扶持的弟,打敗俄國後和接收德國在遠東的利益後,已經成為威脅英國在遠東地位的龐然大物了,所以現在日英同盟都玩不下去了。”

司徒南微微一笑,見何永元有些灰心的樣子,又道:“到了美國,讓你見識一下什麼是真正的鋼鐵巨無霸,去伯利恆看看就覺得三菱沒什麼了。不用灰心,日本有的,我已經有了,而且比他們更大更好更強。將來我們把部分力量轉移到亞洲,定叫日本好好看。”

“聽你這樣一,我有些迫不及待了。老闆你在美國的事業做得很大,鋼鐵、石油、造船等公司很大,都是數一數二的,能跟你去美國,真是三生有幸了。”

何永元想到自己就要走進司徒南的商業帝國了,而且可能是重要一員,他興奮的同時也感到壓力。所以一直拼命地熟悉威廉財團的情況。

“呵呵。”司徒南笑笑,心裡對於日本人還是有些忌憚的,根據商業情報,一戰期間,日本的貿易出口激增,海運異常繁榮,這些給出口產業、造船工業以及包括礦業在內的基礎工業和有關工業創造了發展和繁榮的契機,使得各產業部門都得到飛速擴張。

整個製造業增長0倍以上,化學工業增長96倍以上,1918年下半年主要產業的利潤率達到55.%,其中個別時期更高達191.6%,造船業也達到166.6%。

從效率上看,日本工業崛起的速度實在驚人。透過世界大戰,日本從明治以來的長期人超國而一躍成為出超國,產業結構也從戰前的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1914年,農業產值佔國民生產總值45.1%,工業比重為44.5%,大戰結束時農業產值比重降為5.1%,工業產值比重上升為56.8%)。

而日本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三菱、三井、住友、富士等財團高度壟斷了日本的工商業,和國家的利益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當這些財團在中國大量投資的時候,自然得到國家在背後支援,本土作戰的中國企業往往競爭不過日企。

1915年,大隈內閣向中國提出1條,要求擴大日本從“滿蒙”到中國北部、中部以至南部的軍事、政治和經濟權益,透過各種手段急劇擴大了對中國的貿易額和投資額,這些都是三菱、三井等財團在背後推動的,因為國內狹的市場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了。

“近水樓臺先得月,日本人侵佔中國利益還是比西方國家有優勢的。不過,三井、三菱、住友、富士等幾家財團賺了那麼多錢,有機會剪剪他們的羊毛也不錯人,讓他們知道錢不是那麼好賺的!”

司徒南手指輕輕地敲在桌面上,自言自語道。他想到了年後東京大地震,幾乎把日本震癱了。地震、大火、海嘯,報應來得如此猛烈!

東京、橫濱、橫須賀等港口被毀,上萬條船隻被損,各種工業區毀於一旦,**成以上的房屋倒塌,幾百萬人無家可歸。

從經濟上,做空東京股市,打壓日元匯率,套取日本黃金?????嗯,應該夠他們喝一壺吧!只是這樣一來,會不會遭到他們瘋狂報復呢?嗯,還是得隱秘些。

想著埋伏日本經濟,讓他們雪上加霜,司徒南異常興奮。這讓他想起當初在紐約瘋狂做空股市的情景。

他聲吩咐何永元道:“你找人在東京註冊一家金融公司,不用美華的名義,隨便什麼名義都好,規模不用太大,算是皮包公司吧。然後僱傭一些本地人,讓他們出面,從事東京的證券金融業。

這兩年時間,先讓他們練練手,熟悉一些業務,同時也考察他們。等他們熟練後,再註冊多幾家類似的公司,我有大用!同時密切留意三菱三井這兩家財團的動向,記得注意保密。”

“好的。”何永元掏出本子,記錄司徒南的吩咐。他心裡有些疑問,美華公司明明在東京有分公司,其實可以打出自己的招牌的。

老闆肯定在玩陰謀了。何永元心想。見司徒南沒有解釋的意思,也就不問,頭出去了。他要做的是把司徒南的命令傳達下去,自然有相關的人處理了。

想到幾年後,可以在日本人的傷口上踩上踹上幾腳,司徒南心情大好。走出甲板上,看著平靜的東京灣,沿岸煙囪聳立,真是漂亮極了。

只是,怎麼看都有像是“虎口”呢?大凶之地啊!

船頭甲板上,有個美麗的身影,坐在太陽傘下,面朝大海,很是閒適的樣子。這是威廉號到達日本的第三天了。回程的時候,船上多了位客人,她就是女才人呂碧華,這個女人要周遊列國,所以搭上了這趟順風船。

司徒南和呂碧華不是太熟,算是一般朋友。上岸溜達的時候,也交上呂碧華。剛剛不久,他們才從中的銀座回到船上。

“呂姐對東京印象如何?”司徒南問道。他想知道呂碧華這樣的“原住民”是如何看待日本的。

“很開放,也很固執。他們欣然接受對他們有利的東西,並努力學習,一絲不苟。想那銀座就是座完全西化的新城,交通、電氣、建築、服飾乃至語言,全都學習歐洲,至少國內除了租界就沒有這樣的地方。”

呂碧華道。“同時日本人又固執地堅持自己的傳統,距離銀座不遠的千代田地區,卻保留著日本傳統的宮殿、街區,還有傳統建築,跟西化的銀座形成鮮明的對比。好像有些格格不入,但日本人卻坦然接受了這樣的存在。這樣的民族,可敬可怕!”

呂碧華道。

司徒南頭。

呂碧華的態度也代表了中國大部分知識分子或者上流對日本的看法。這個時代的先進人物,特別在軍政兩界有太多的人有留日背景,他們對日本的開明先進懷有好感,回到中國後和日本人保持密切的聯絡。

如果不是十幾年後的那場生死大戰,中日不會成為死敵,至少不會讓百年後的中國人提起日本如鯁在喉。

看著司徒南微微皺起的眉頭,呂碧華突然想起司徒南好像有些擔心安全,擔心日本人對自己一行敵視,所以一路心翼翼,帶足保鏢。

她心裡覺得好笑。“司徒先生,覺得這裡不太安全?”她問道。

“有。你知道的,這個國家有不少瘋狂的人,誰知道會對我們這些陌生人做出什麼瘋狂的舉動呢。”司徒南笑著回道。

以前沙俄太子訪問日本的時候被旁邊衝出來的一名警察砍了一刀,雖然沒死,但頭上留疤了,還有後遺症。受此待遇的還有李鴻章,這老頭千里迢迢地跑來籤《馬關條約》,結果也中了一刀,可惜沒死。

“還好!逛了一圈,總算沒遇見傳的忍者武士。”司徒南笑了笑。日本人對外國人不友好出了名的,經常有些瘋狂的舉動,所以有時被稱為“披著文明外衣的野獸。”

“這麼司徒先生自比於沙皇和李鴻章了?”呂碧華笑道。司徒南所舉的例子她也聽過。

“千萬別這麼。我怎麼能到他們那樣的地步呢?有備無患而已。”司徒南笑了笑,“不過要我選的話,我覺得沙皇比李鴻章有骨氣過了。”

真是個驕傲的傢伙!

呂碧華聽司徒南口吻中沒有半尊敬,心裡想道,她看了司徒南一眼,若有所思,司徒南坦然面對。

呂碧華見識廣博,從她口中,司徒南知道日本有不少唐人街,除了留學生外,還有很多中國商人在日本。

“早在明朝的時候,就有中國商人遠洋到日本經商了。像東京附近就要好幾千中國商人,他們大多數溫州人。”呂碧華介紹道。

“溫州人?”司徒南微微一愣,很快釋然,笑了句,“可惜了。”

“可惜什麼?”呂碧華問道。

“沒什麼!”司徒南道。心想,難道他能告訴呂碧華,在不久後的東京大地震中,朝鮮人和中國人被人大量屠殺,而死者應該就是呂碧華口中的溫州商人了吧?

只是可笑的是,中國人還在為屠殺自己同胞的日本人捐錢捐物,東京的第一艘物資船就是從上海過來的。

人賤真是沒辦法。

司徒南搖搖頭。甩開這些荒誕之事。

“感謝呂姐給漢陽鐵廠寫的報道,寫得很好,喚起了國人對鋼鐵工業的信心。”司徒南贊道。儘管他有著比別人多百年的見識,甚至可以起一些《大國崛起》之類的話題,道舞筆弄文,他遠比不上呂碧華。

“司徒先生過譽了。我只不過錦上添花而已,像你這樣的實業家才讓人欽佩呢。”呂碧華謙虛道。此刻,她突然想起餘名鈺,那個魯莽大膽而炙熱的工程師。

“日本的興起,讓我聯想到歐洲近代列強興衰成敗的故事,有些話題希望和呂姐探討一二。如果能整理成冊就最好不過了。”司徒南期待地看著呂碧華。

想道旅途漫漫,如果能透過呂碧華的妙筆把前世看到的央視版《大國崛起》和自己的感受寫出來,也是美事。

在接下來的日子,司徒南果然和呂碧華相談甚歡,偶爾他的秘書何永元還有勞拉也參與到討論中。不過,主要還是以司徒南的思想為主。

這項工作讓呂碧華很感興趣,聽著司徒南述各大國的故事,她深感這次出來遊歷歐美再正確不過了。

漫長的旅途讓他們有充裕的時間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特別是船上有司徒南收集的大量的書籍給呂碧華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待他們從舊金山的時候,這本司徒南版的《大國崛起》大體定稿了。

當然,裡面加了司徒南的不少私貨,比如實業救國。

“司徒先生大才!我想這本《大國崛起》出版後,一定會引起轟動,司徒先生也會揚名立萬。”呂碧華道。

走進司徒南威廉號,她才發現司徒南比自己想象中還要??????或許只能用天縱英才來形容吧!

“出版?不不不!”司徒南搖搖頭,他才不打算讓這本書出版,只是讓美華公司高層致公黨內部範圍內流傳。

“哦!”呂碧華有些失望。雖然是她代筆的,但司徒南這個原創沒有出版公開的意思,她也只得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