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穿越從泰坦尼克號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335 三張一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35 三張一虞

張嘉璈和張孝若交流了紡織業的發展情況,話題回到鐵路。這也是張嘉璈和中國銀行最關心的事。重組後的中國鐵路公司牽動無數人的神經,背後牽涉利益非常復雜。

“鐵路公司風頭無量啊!上海美華證劵交易中心裡,鐵路相關的股票債券火熱得厲害。”

張嘉璈評價道。

“誰說不是呢?別說你們銀行,連我們大生也不得不投了些錢進去。”

張孝若點點頭,美華財團旗下的各大企業相互參股,當初重組中國銀行時,大生也參與其中,成為中國銀行的股東之一。

作為美華系骨幹企業之一,大生集團這次理所當然會參與投資中國鐵路公司,只不過投資份額不如美華銀行、中國銀行多而已。

想到了什麼,張孝若有些神秘地對張嘉璈道:“據我所知,昨天北方有個財主秘密投資500萬元入股中國鐵路公司。”

“哦?竟有此事?”

張嘉璈驚訝地瞪大眼睛,有些期待地看著張孝若,心裡暗想:北方到底哪個土財主那麼有錢啊?難道是晉商?這麼大筆資金自己竟然沒有察覺?如果能拉到中國銀行來就好了。

“哪個土豪?”張嘉璈忍不住要問。

“土豪?”張孝若微微一愣,隨即笑了笑道,“人家是很有來頭的貴族,和廣東佬的那幫暴發戶不一樣。”

“貴族好啊,有錢!”

張嘉璈笑了,就差頭上寫著一句話:銀行就喜歡這樣的有錢人。

他心裡暗自想道。貴族?估計就是滿清的貴族了?敢往南方投資。魄力真不小。對滿族貴族來說。國民黨也好,致公黨也好,怎麼說都是敵人。

致公黨雖沒來得及趕上辛亥那年,但致公黨有著鮮明的海外華人色彩,司徒美登、黃三德等致公黨元老是出了名反清的。海外華人和清廷關係一向不親近,滿族貴族把錢投到南方多少讓張嘉璈感到有些奇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然致公黨致力於工商業發展的政策不僅吸納海外資本,也越來越多地吸引北方的資本過來,包括一些有北洋背景的工商業人士也在南方投資。

至於滿清貴族在南方投資。張嘉璈倒是很少聽說。如果此事像張孝若說得那樣,對中國銀行無疑是開拓了一片新天地,誰知道那些滿族權貴幾百年下來積累了多少財富呢?

“那些傢伙,肥啊!”張嘉璈嘴邊輕聲嘟噥了一句。

張嘉璈期待的眼神張孝若看在眼裡,大概也明白張嘉璈的心思。

“魄力的確不小,人家早幾年就投資到南華了,錢也沒少賺。也許說不準人家也是向武漢方面賣個好,免得將來革命軍北上的時候被人惦記。”

張孝若道,始終沒點出名字來。

“我們中國銀行實力雄厚,信譽好。把錢投到我們銀行就最好不過了。”

張嘉璈笑道,用眼神示意張孝若。好像在說,“還不把介紹我認識?”

張孝若卻不再往下說,有些裝作沒看見。

張嘉璈不甘心,想追問下去,卻被人打擾了。

“兩位張先生在討論什麼?難不成有什麼秘密?”一張和善的臉走了過來,笑著對張嘉璈和張孝若道。

“哦,是虞先生啊。”張嘉璈禮貌點點頭道。

“原來是財神爺。”張孝若道。

相比於張嘉璈的嚴謹,張孝若更隨和一些,見虞恰卿過來,他笑著問,“聽說你在打輪船招商局的主意?”

“怎麼?大生也有興趣?”

虞恰卿並不否認,笑著回了一句,此事虞恰卿已經和司徒南談過,從吳淞要塞回來,虞恰卿對美華的態度有了很大轉變。

雖然浙贛線被美華併購了有些可惜,不過成功投資了浙贛鐵路後,虞恰卿和他的四明銀行野心開始膨脹起來了,一眼就瞄準了輪船招商局,準備在航運市場有所作為。

近日來,虞恰卿頻頻拜訪輪船招商局的股東,這在上海上層社會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目光又輕輕落在張嘉璈臉上,虞恰卿真誠道:“非常希望和中國銀行方面合作,說起來,中國銀行和輪船招商局淵源頗深呢。”

“當然。”張嘉璈肯定地點點頭,中國銀行創辦之初資金就來自輪船招商局,不過那已經是晚晴時代的事情了,在美華銀行和武漢政府支援下,中國銀行迅速崛起,不可同日而語。

這次重組輪船招商局,參與的不僅虞恰卿一家,美華系的航運公司——南星輪船公司也參與其中,這給虞恰卿極大的信心。

虞恰卿希望中國銀行增加在輪船招商局的股份,隱約有點減弱南星輪船公司對輪船招商局的控制。

同時,他自己也在努力籌集資金,如果張嘉璈偏向他的話,虞恰卿在輪船招商局的話語權就更大些了。

“那就好,那就好。呵呵。”虞恰卿道,笑容洋溢在臉上。心想:雖然同是美華系企業,中國銀行和南星輪船公司業務往來不多,自己還是有機會的。

“多不敢說,兩百萬的信用授權隨時可以開給虞先生的。再多的話,就要上董事會了。”

張嘉璈爽快道。虞恰卿自己本身也經營輪船公司,雖然規模不大,卻有經驗,張嘉璈很看好虞恰卿重組輪船招商局。

“那多謝了,張總裁果然是爽快人。”虞恰卿感激道。

“就算中國銀行不貸款,財神爺在上海灘喊一聲,你的浙江老鄉也會慷慨解囊的。”

張孝若取笑道。

張嘉璈聽了點點頭,虞恰卿自己經營四明銀行,資本也在千萬以上不說,他在江浙財團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願意借錢給他。

虞恰卿也不否認,只是心裡感激張嘉璈。

00萬投資到鐵路公司絕對不算多,不過對於已經破落的輪船招商局來說,卻是個大手筆。

虞恰卿心想:加上這00萬,自己在輪船招商局重組中那些到4成的股權,成為最大的股東。

重組輪船招商局比虞恰卿想象中要容易,除了來自政府、銀行方面的支援,還有來自造船廠的承諾,美華造船廠已經有意向提供兩條7000噸級的“南華造”商船,支援輪船招商局北上京津東北,增強北方航線,和日資企業爭奪中國北方的航運市場。

之所以北上,主要是因為南方的航運市場主要被美華航運公司旗下的南星輪船公司佔領,而在長江,得到美華公司支援的盧作孚的民生公司發展迅速,武漢的造船廠為民生公司提供廉價的江輪,民生公司業務已經從長江中上游拓展到長江下遊,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 。

內有民生公司,外有南星輪船公司,還要和太古、怡和、日清等英美日等國的航運企業競爭,輪船招商局要想重現輝煌,必須抓住這次難得的機遇。而且發展的方向最好向北。

虞恰卿看得很清楚,雖還沒上任,他心裡已經有所計劃了。此時的他,心裡對南星輪船公司參股輪船招商局也不那麼抗拒了,因為南星輪船公司不僅和造船廠保持密切合作關係,還可以為輪船招商局改制提供航運公司管理人才。

人才,這才是輪船招商局最大的短板!

“有機會的話,大生不介意把部分貨運訂單交給輪船招商局,畢竟和財神爺也是老關係了嘛。”

張孝若笑道,適時表示對虞恰卿的支援。

他這樣一說,虞恰卿更是高興,恨不得立刻召開股東大會,改組董事局,以最快的速度吃下大生的訂單。

“說什麼來著,看你高興的滿臉紅光?”

不知何時,張靜江插了進來,有些好奇地問虞恰卿。

“招商局的事,兩人張先生都很給面子,我心裡高興呢。”

虞恰卿笑道,又來了一句,“說來也巧,現在上海就數你們姓張的最風光了!看看,一個是新鮮出爐的鐵路大王,一個是早已成名的紡織大王,一個是工商界舉足輕重的銀行家,和你們相比,我虞恰卿被人稱為財神,還真是打光腳的財神!”

虞恰卿風趣的話讓張靜江他們呵呵一笑,虞恰卿說得沒錯,張靜江、張孝若、張嘉璈三人都是上海最有實力的工商界人士,民間報紙把他們稱為“上海三張”。

“過獎了,我就一個打工的,老闆在上面呢。”

張嘉璈淡淡一笑,謙虛道。

“我們也是。”張孝若、張靜江不約而同道,話一出,幾人會心一笑,一點也沒有看輕虞恰卿的意思。

如今南方工商業環境大為改善,主要得益於美華財團的資金技術,以及致公黨政府的苦心經營的南方關稅同盟區,為民族資本企業發展掃清了障礙。

張靜江“得到”了中國鐵路公司、虞恰卿“分到”輪船招商局,這兩人都是江浙財團的代表人物,由此可見,美華財團和江浙財團關係處在最甜蜜的時期。

趁著氣氛融洽,張嘉璈把張家的兄弟們引薦給張靜江等人,得到了張靜江等人的友善回應。

張家兄弟能受邀來到嘉道理花園就說明了司徒南對張家的看重,張靜江、虞恰卿他們都是人精,怎麼不會給張嘉璈的兄弟面子呢?(未完待續。。)(未完待續)